西西河

主题:【求助】长久以来对王阳明感兴趣,但一直不得要领 -- 耶林

共:💬53 🌺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王阳明是怎样“致良知”的

《传习录》里的一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王阳明是怎样“致良知”的:

一友问功夫不切。

先生曰:「学问功夫,我已曾一句道尽,如何今日转说转远,都不著根!」

对曰:「致良知盖闻教矣,然亦须讲明。」

先生曰:「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一言上转说转 涂。 」

曰:「正求讲明致之之功。」

先生曰:「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尘尾提起。一日,其徒将其尘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尘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尘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

少闲,又一友请问功夫切要。先生旁顾曰:「我尘尾安在?」

一时在坐著皆跃然。

呵呵,这岂不就是禅宗那套。不过,禅宗的“悟”到底是怎么回事?除了当事人多半是没人知道的。看各种公案,给人的感觉是像相声中说的“我不能马上告诉你。马上告诉你,你印象不深。”

而在王阳明这里,这个老套的笑话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当然,我相信王阳明的确是“悟”到了一些东西。问题是他认为这个东西是没法传授的,只能是“自家求”的。那他开课讲学又为了哪般?岂不是自相矛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