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般若之城(上) -- 燕青

共:💬25 🌺10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汉武故事之神君、霍去病与房中术

自汉代以来,房中术是盛行一时,而首先自宫廷始,这是因为房中术中的御女、养生等内容都符合当时统治者们追求淫乐,同时又追求益寿延年、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首先是汉武帝。当时有个「神君」,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有如下的流传记载:

「凿昆池,积其土为山,高三十余丈。又起柏梁台,高二十丈,悉以香柏,香闻数十里,(五字依《御览》九百八十一,又九百五十四引补。)以处神君。神君者,长陵女子也,死而有灵;(1)霍去病微时,数自祷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三字《御览》引有。)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神君亦惭。(《御览》引有此句。)及去病疾笃,上令为祷神君,神君曰:“霍将军精气少,寿命不长;(《御览》引有此句。)吾尝欲以太一精补之,可得延年,霍将军不晓此意,遂见断绝;今疾必死,非可救也。”去病竟死。(霍去病微时至此以上,亦见《御览》七百三十九。)上乃造神君请术,行之有效,大抵不异容成也。自柏梁烧后,神稍衰。东方朔取宛若(旧注:神君之姒。)为小妻,生三人,与朔同日死。时人疑化去,弗死也。(2)(《续谈助》三。)」

(1)“以处神君。神君者,长陵女子也,死而有灵”:神君事,查《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九十一“神一”,有一篇引自《汉武故事》的《宛若》,全文如下:

「汉武帝起柏梁台以处神君。神君者,长陵女,嫁为人妻。生一男,数岁死。女悼痛之,岁中亦死。死而有灵,其姒宛若祠之。遂闻言:宛若为主,民人多往请福,说人家小事,颇有验。平原君亦事之,其后子孙尊显。以为神君力,益尊贵。武帝即位,太后迎于宫中祭之。闻其言,不见其人。至是神君求出,乃营柏梁台舍之。初霍去病微时,数自祷神。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责神君曰:“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福。今欲为淫,此非神明也。”自绝不复往,神君亦惭。及去病疾笃,上令祷神君。神君曰:“霍将军精气少,命不长。吾尝欲以太一精补之,可得延年。霍将军不晓此意,乃见断绝。今不可救也。”去病竟卒。卫太子未败一年,神君乃去。东方朔娶宛若为小妻,生子三人,与朔俱死。(《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九十一·神一)」

当初鲁迅先生辑录《汉武故事》时,虽将此文化解,“嫁为人妻。生一男”等字句均为征入,不知何故。

(2)“东方朔取宛若为小妻,生三人,与朔同日死。时人疑化去,弗死也。”:详见上引《宛若》一文。

汉武帝的神仙梦是从敬祠神君开始的。神君原本是长陵地区的一位妇女,她生下一个男孩,几岁时就夭折了。神君悲痛过度,结果精神失常,经常胡言乱语,装神弄鬼。起先是她的妯娌们把她供奉起来,招致了乡邻来求神问药,结果神君的话往往灵验。汉武帝的外祖母也曾拜过神君,结果后来自己的子孙们都发达起来,尊贵无比。于是,汉武帝即位后,王太后就把神君请到宫中,供养起来。每当祭祀的时候,神君只现其声,不现其人。而且她经常在夜间说话,说的尽是世俗常识,可汉武帝依旧把她奉若神明。

据说,大将军霍去病未成名时,也曾经去向神君祈福。神君当时虽是丧子,但风韵犹存,于是她见霍去病相貌堂堂,就心旌摇荡,刻意打扮了自己,想去勾引霍去病,可遭到了霍去病的严辞拒绝,并且从此再也不和她见面了。神君觉得羞愧难当,于是向汉武帝要求离开皇宫。可汉武帝不知其中内情,坚持不让她离开,还以为是自己慢待了神君,所以更加善待供奉。

由此看来,这个「神君」便是一位性学大师,她要和霍去病发生性行为,但被霍坚决拒绝了。可是这个「神君」倒颇受汉武帝欢迎。这个故事在后来宋代李昉的《太平广记》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也有收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