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野狐禅】慎独 -- 水风

共:💬57 🌺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野狐禅】慎独

好久没有正二八经的写点东西了,最近参加了若干次的会议。有所感触,在这里写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

话说西方科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在于广泛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大家做出来的研究,即使不能够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也至少是广泛的适用的。这个研究,适用的范围越广,其科学价值也就越大。不单单能够在本领域,本行业里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是能够产生跨学科,跨行业的影响,那么这个研究可就是厉害大了。

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物理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更在于他的理论和研究,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观念和看法。妖道最佩服的科学家里面,排在最前列的三位,亚里士多德,巴斯德和摩尔根,都是对于整个的自己的学术领域,乃至于整个的科学界以及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

但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了一个逆整个西方科学潮流而动的新动向。这个动向就是,有关于重新审视个体的特异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是在某一个方面,或者领域单独的被提出来的,而是在多个的不同的基础生物科学,临床医学研究的领域中,分别被提出来的。

最早期的发现很简单,就是同一种药物或者治疗方案,对于不同的患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利用人工合成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天定时打一针,就可以立刻过一个相对正常的生活,甚至不必刻意的遵从严格的食谱。但是,很多人打不打胰岛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批人很快的被列为一个新型的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患者。

但是导致这种新型糖尿病的机制,一直都不清楚。直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才逐渐的打开了局面。2002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宣告完成,但是一直到2005年,成熟的软件和网络体系才真正的将人类基因组的序列变成了人人可以利用的资源。随之而来的,是人类遗传疾病的突变基因被定位的狂潮。从2002年开始,每年个位数的定位基因,很快的变成了十位数,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3位,预计今年,也就是2008年的被定位的人类遗传病基因,将会突破4位数。

而这种突变基因被定位的狂潮,带来了对于这种二型糖尿病的重新认识。一直以来,以为二型糖尿病只是几个基因负责的推断,被无情的推翻了。目前已经定位的可以导致二型糖尿病的突变基因,已经有几十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中。与以前每定位一个基因,可以定位5-10%的患者的局面相比,很多基因,也许只影响0.03%的患者群,甚至更少。

不仅仅是糖尿病,在各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肿瘤和癌症,各类名目奇特的,你或许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综合征的疾病研究中,这种现象被一再的发现。不仅仅如此,肥胖,老年痴呆,精神病,酗酒,甚至吸毒,都有很多基因被确切的跟这些以前一直以为是后天发育或者社会和心理所导致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如果你所携带的某个基因,可以带给你0.35%的可能性会在60岁中风,另外一个基因,会让你有27.46%的可能性酗酒,而另外的一个基因,会有1.34%的可能性让你罹患癌症。别人,整个社会,你自己,甚至你的家庭和亲友将会如何的看待你?

我相信这些结果将会使你感到很困惑。而在以前,这些绝对不是问题。当1995年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时候,30几个国家,几千名科学家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几十亿美元的预算,摩拳擦掌的要在未来的10年中,给三位幸运儿测序。而在今天,你只需要1000美元,3个月的时间,以及几毫升的血液,就可以知道自己的30亿碱基序列,就可以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可能性,会罹患哪种疾病,会有多大的可能能够活到75岁……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花费和时间还会继续的缩小。

但是,这些并不是困扰科学家们的问题。科学家们的问题是,为什么那个基因,只在10.4%的可能性上让你罹患二型糖尿病,为什么另外的那些携带这些基因的人,都是很正常的健康的在生活着?

简而言之,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同的基因组合,会带来如此不同的结果。换而言之,就是你那个可以带给你0.35%的可能性会在60岁中风,和那个会让你有27.46%的可能性酗酒,以及会有1.34%的可能性让你罹患癌症基因,如果组合在一起,为什么会让你完全的健康或者将中风的可能性提高到了90%。

而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考虑人类25000个编码的蛋白质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在考虑40000个所谓的基因单位,那么容易,甚至不是在考虑我们30亿碱基序列中5%的所谓有效成分,而是在考虑我们30亿个碱基序列,从我们出生开始,不,甚至还要早,甚至要回溯到组成我们基因组的精子和卵子时代,所受到的各种修饰与整修,考虑到我们所有碱基组成的46条染色体的活性状态,考虑到1.5亿碱基被40000个基因产物所调控的效率,以及所有的这些组合到一起所带来的最终的效果。如果,我们再考虑的仔细一点的话,恐怕要加上所有的营养摄入,疾病感染历史,从小成长的环境,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一个人格魅力……

或者,简而言之,就是从新认定每一个人,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由所有的上述状态,无可重复的过程所塑造出来的,个人。无论是在研究中,还是在治疗中。

我想,这个问题的难度,超越了以往的所有的科学问题的总和。因为,这一次,破天荒的,西方科学体系开始重新审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模板组成的机械产品。我们之间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健康状态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罹患各种疾病和不良状态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也决定了我们被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药物、和过程的截然不同。

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础,就是我们都是不同的。但是,作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科学走到这一步,花费了700年。而科学能够走出个体的束缚,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少年。

写到最后,却不知道起什么题目好,干脆酷一把。就叫做慎独好了。作为我对这种趋势的个人看法。多谢你的观看和讨论,您的任何回复都是我们继续写作的动力和热情支持。谢谢大家,祝您晚安!

关键词(Tags): #野狐禅#萤火虫元宝推荐:爱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