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峡好人〉为什么好: 一,引言 -- 九霄环珮

共:💬20 🌺5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一个相关评论,其中有几句话满有水平。

《三峡好人》:漂泊的杰作

  在经历《任逍遥》和《世界》两作的失望体验之后,《三峡好人》让我又见到了那个曾经打动我、刺痛我的熟悉的贾樟柯。影片以煤矿工人韩三明和护士沈虹寻找各自爱人的过程为线索,在纷乱的搬迁大背景中,逐渐带出现代文明洗礼下中国底层生态与他们各自笃定执著的情感与价值观念。贾樟柯终于走出世界公园的虚妄,进入他最熟悉也最擅长把握的中国内陆中小城镇,让我在观看中不时地回想起《小武》里同样的扑面而来的真实气息。

  贾导的作品论美学品格,国际公认当属一流,早已为国外评论界肯定,但此前多次去三大电影节都空手而回,症结在于其作品的气质小,情感小,作品的格局小,内涵也小,缺乏力压群雄的气势;同时情节淡化也使得不熟悉中国的外国评委们在接收导演信息时有很大障碍。

  导演放弃《任逍遥》和《世界》中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的探讨,在WTO、世界公园等隐喻性背景的讨巧之后,不再玩小聪明,而改打地道“中国牌”——烟、酒、糖、茶,中国世俗文明里最具代表性的物件,被符号化地抽象出来分别以静照的方式强调。我们看到它们之于国人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而将能代表中国形象的“三峡”事件作为故事的大背景,可谓事半功倍。其电影特有的动人的细节、状态描绘,镶嵌于三峡搬迁的社会图景,虚构与真实纪录融会,令电影写实的震撼力度得以增强。片中的小人物们,在如此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加速、幻灭或者艰难固守。“神州六号”这一举世瞩目事件,也通过房屋幻化为火箭升天的超现实场景,巧妙结合进来,形象地隐喻了这个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集体的生存状态。

  贾樟柯关注的是依然留守的没有话语机会的大多数们。他们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三明与买来妻子的复合,正是典型的西方视野里的旧中国叙事的延宕,中国式的人权悲剧用中国式的情感去补救;而沈虹拒绝没有情感的婚姻,则代表当代新女性独立自主的情感态度。两性关系中嵌入人权、自由主题,导演着实用心良苦。

  影片故事在中国很具普遍性,但是如果影片不在三峡拍摄,比如在贾的故乡,变成“汾阳好人”,虽依然成立,效果定会大打折扣。说起来,这要感谢去年于柏林电影节上摘得大奖的纪录片《淹没》。那部精彩的关于三峡拆迁题材的作品,以其原生的写实力量影响了久居于数千里之外都会之中的众多苦寻良材而不得的导演们,只是贾樟柯凭其灵敏嗅觉,最先交出了作业。

  难得的是导演通过“寻找”这一动作,加强了故事性与主人公的主动性。主人公不再是无助无力无望的消极典型,两人面对生活都显得镇定而坚强。有情合,无情分,又是“大时代,小人物”的模式,这样的故事走遍全球都能获得认同。

  “三峡是一个江湖。来来往往的人,漂泊不定的码头。”贾樟柯这样说。我想,也只有精神漂泊的导演,才能拿出真正的杰作。张江南(影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