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看世界经济(一) -- 行路人pacers

共:💬20 🌺1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看世界经济(三)

再论中国的不同

原本这一部分算作是(二)的,没想到(二)写的这么长,只好放到(三)单独来写。

中国是不同的,不管是与韩国、印度还是俄罗斯相比。按照前面谈的看法,中国有三个特点:

一、经济的国内竞争想到激烈。可以说,西方国家的竞争如果是在参加奥运会的击剑比赛的话,中国的竞争就是天天在实战拼刺刀。当然,这里主要是指制造行业,特别是参与国际贸易的制造行业。中国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但是,这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过于激烈的竞争下,土包子们一定非常短视,同时过于微薄的利润很难支撑起可能很美的宏图。

二、经济的基础比较扎实。中国这套体系不是非常容易建立起来的。它的代价是参与了冷战的对立。首先是和美国对立,赢得了苏联对于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巨大帮助。接着是和苏联的对立,赢得了最基本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即使是在华约内部,也按照苏联的意志分工,而不是各国建立完整的体系)。最后在改革开放后,工业体系虽然也受到打击,但在许多方面也获得巨大的进步,整体来说。中国是一个相对落后,但是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三、经济实力很大。正如上面所说,中国的实力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和欧洲的国内经济环境。具体规模,参看附文。

虽然拥有这几条,中国已经可以算是可以坐在谈判桌上的国家了。但中国还有两个重要的缺点。当然大家知道的,一是人均水平低,可能还要努力10年才能基本摆脱这个局面。而德国发动一战的时候,经济早就和最发达国家接近或相当了。而日本90年代被黑的时候,人均名义GDP还远高于美国。中国过早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按照现在的情况,沿海1/4的人口的经济水平,其实已经接近于PPP的10000美元了。而内地还有不少地方,也就是印度的水平。这造成的问题是工业体系的不同步,不过由于我们的民族特点,问题不是非常大。

中国离能在谈判桌上呼风唤雨还早呢。甚至有学者怀疑过早在谈判桌上现身可能反而会成为待宰的羔羊,这种担心是很中肯的,不过我觉得未必。我们手上还有牌,这不是还显稚嫩的工业,而是错综复杂的美中经济关系。

附:中国的经济实力

在汇率比较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的任若恩教授认为,2003年中美经济总量的比例为1:3。我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展开。大家都知道,2003年后中国的经济核算有个非常大的变化:2005年的时候中国将2004年的经济总量一下子向上调整了1.16倍。其结果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从31.9骤升到41,2006年,这个比重是39.9。但是我觉得,这次统计还是有漏算,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三产业在中国现在这个时期应该达到50。因此实际经济总量应该提高((1-40%)/(1-50%)=)1.2。另外,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总量增长一直超过10%,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发达国家增长为3.5%左右或者不到。我们取4年相对增长率为6.5%。则2007年中美总量的比例就变成1.16*1.2*1.065*1.065*1.065*1.065:3=1:1.675

或者说约等于1.79:3。假设中美经济增长差距仍旧是6.5%,则7年之后,中美经济实力彻底相当。或者说的保守一点,7-10年。

换一种方式来说明:世界银行有个PPP的数据,但是它的根据正是任若恩九十年代的研究,任教授有了新结论,就不必看世界银行了。按照他的计算,中美汇率的ppp值现在大概为1美元=2.6人民币。我们做一个保守估计1美元=4人民币。2006年,中国统计最终人均GDP为16000人民币。如果乘上我前面讲的1.2,大概是19300,今年一定能超过10%了,就是21230。假设接下来7年能以9%的速度增长(前3年可以达到10%)。7年后能超过40000rmb,约等于ppp10000美元,这是什么水平?在2005年保加利亚、巴西ppp都还不到9000;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刚超过10000美元,这些都被认为中等收入国家中最富裕的那类。而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在2005年为10000美元,折算ppp大概不到14000。

所以,从总量或者平均量看,只要中国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高速经济发展,少则7年,多则10年,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国。首先,我们不要枉自菲薄,其次,我们必须提起120分的精神,因为日本当年被美国阴了一下的时候,正是它实际经济实力达到美国1/2到2/3的时候,最后,战略机遇期,名副其实。

(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