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小不:闲话经营学史——古典经营学篇(上) -- 不器
在河里泡了两天,发现虽说这里的题目是“经济管理”,可是经济的帖子多而管理相关的少~那么今儿咱就摆张上八仙桌、点根鞭杆香、沏上清茶,来坎上段儿。咱学艺不精,疏漏谬误都铁定是有的,且请各位大大多多指正。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剃头师傅的祖师爷是关公(汗),要是讲经营学的祖师~那得数到史密斯了。
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英国人。您说看这名儿眼熟?您问是哪个史密斯?就是那个写《国富论》的家伙阿!您说他明明是经济学家,怎么会被我拉过来当经营学的祖师爷?这算什么啊,关公先生还是职业砍人的呢,不也被剃头的拉去当祖师爷了!
史密斯的《国富论》的第一部的1到3章,是关于运用分工理论(division of labor)达到生产效率提高的内容。他主张分工是提高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为了证明这一主张,他举了当时(没有自动化)制造钉子的例子。
当时,一个没有接受过关于机械、工具、操作方法的教育的非熟练工(注意这里),一天基本上连一根钉子都做不出来。
但是当他对整个工序作了分工,把做一根钉子分成了18个工序(比如把金属棒敲直、截断、磨尖、摩边、装钉帽、打光、用纸包好等等),找来10个人分别指定他们做分配的工序。结果这10个人一天下来竟然做了48000根钉子,也就是平均一个人4800根。
这个实验非常有力的证明了史密斯“分工有理”的提倡,这对于当时还以学徒制非分工为主的生产活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分工作业会增加生产效率呢,史密斯总结了3点理由:1 分工后每个人会不断的重复相同的工作,因此他的技能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 2 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很单纯,所以用来跑来跑去的非工作时间(loss)减少了。 3 工作单纯化使得工具和机械的改良比较容易进行。
因为提出了上述的这些理论,史密斯先生获得了经营学祖师的光荣称号。(我封的^^)
在史密斯之后,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age,1792-1871)对从分工问题到时间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位巴贝奇先生相当的利害,对计算机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人,他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被誉为计算机概念第一人。不过他在经营史上腕儿不够大,咱们知道他也是强调和提倡分工就行了。
下一个出场的是给经营学开山立派的盘古级人物,弗莱德里克·泰勒(Fredrick W. Taylor,1856-1915)
泰勒的命运是经历了很大波折的,他出身于一个美国律师家庭($_$),自己的理想也是成为一名律师。靠着聪明的才智和努力,他考入了法学最好的大学——哈佛。可是就在这时,他由于健康和视力的问题,不得不放弃入学的机会,进工厂成为了一个技术实习工人。这种落差实在是很可怕的,现在的一个孩子考上了北大不让他上让他去工厂做工人,估计是会跳楼的。而那个时代,泰勒遭遇的落差是远远超过我举的例子的。可是伟人不愧是伟人,泰勒在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不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对和自己一样的工人怀有深刻的同情,这在后来也成为他创造出伟大理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好人是有好报的。
3年后,泰勒离开了那个糟糕的地方,到了另一个企业。在这里,由于能力和勤奋,泰勒经过了工头—〉主任,终于当上了总工程师。这之后,他有了条件不再为生计奔波,开始整理自己一直所关注的管理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被称为“泰勒的科学管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论主要可以总结成3个部分:任务管理(task management)、差额计件工资制度(differential piece rate wage)和职能形组织(functional type of organization)
任务管理+差额计件工资制度:
泰勒认为,管理的好坏和企业的经济上的成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真正的好的管理是指让企业和劳动者双方能够相互协调的管理。他认为企业和劳动者分别抱着“低人事费”和“高新水”这两个彻底矛盾的目标,这是企业的问题的根本。好的管理,应该能消除企业和劳动者的对立,达到一种协调和平衡(和谐社会?^^)
他提出,这样一种好的管理应该遵循以下4个原则。
1 一个大的日任务(a large daily task 我翻译的不好)
简单说就是不管什么地位,所有的作业人员都应该有一个企业规定的统一的、明确的日任务量。
2 标准作业条件(standard condition)
应该给所有的作业者提供供其完成任务的标准的作业环境。譬如材料、工具、机械等。
3 对于成功支付高薪(high pay for success)
4 失败的损失(loss in case of failure)
上面两条是,对于达到任务标准的员工支付高薪;达不到标准的支付低薪。也就是是双重薪水标准。比如每天标准是100个,超过标准的人的薪水=件数×1元;低于标准的人的薪水=件数×0.7(这就是所谓的差额计件工资制度)
你一定发现了,这个制度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任务标准”的设定。如果定的太低,那么工人积极性到是高,可是资本家就要破产了;定的太高,工人们努力也达不到标准,会丧失劳动积极性。
泰勒认为,人天生就是懒惰的(我爱听^^a不是我一个懒哈)。所以对于标准任务的设定,应该进行充分的时间研究(time study)和动作研究(motion study)。前者是用秒表测定技术熟练者完成标准动作需要的标准作业时间;后者是研究作业中的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以提高作业效率。然后在这些的基础上计算出标准任务。
以差额计件工资制度为辅助任务管理比较巧妙地解决了劳动者和企业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找到了一个企业和劳动者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这正是泰勒的科学管理论的核心内容。
职能形组织:(这部分本来想画图说明的,可惜不太会。残念)
在泰勒之前,企业的组织形式都是采用军队式的一元命令系统。在这种军队式组织(military type of organization)下,从厂长到工人的命令都是一条线的方式传达的。也就是所有的命令都是要经过厂长给主任,主任给班长,班长给工人这样一条途径传达下去。这样的确很有效率。(军队的组织形态当然是最有效率的,不然还打什么仗-_-||)
泰勒指出了这种组织的缺陷:因为所有命令都是由最高的厂长下达的,这种组织要求领导对整个作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部的管理,而这实在是包括太多内容了——比如,工厂的工序的设定、作业的指导监督、劳动者的标准、训练、薪水的决定等等……总之,泰勒认为这样一个领导需要满足9个条件:智力、教育、专业技术素养、手段(tact)、精力、勇气(grit)、正直、判断力和常识、健康。这称之为“万能领导”(可不是我起的名字,是泰勒先生起的)
汗,这哪儿还是人啊,这简直是地球超人。有这样的人也不用当厂长了,我觉得当地球球长都可以。
显然,泰勒也觉得这样的人不好找(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他认为,应该把这个什么都管的领导的工作,分给2个部分、8个职能的领导分别管理。
计划部:1 顺序·程序科 2作业指示图科 3 时间·成本科 4 职场监督科
现场部:1 准备科 2 速度科 3 检查科 4 修理科
泰勒认为,这样的组织可以充分的发挥专业性。组织是以职能为单位形成的,因此称为职能形组织。
泰勒是第一个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人,因为他,管理才开始成为经营学——作为社会学的一种,不断的发展延伸;才有无数像我这样的学子去拜山头^^ 也是从他第一个强调管理者的重要性(那些威风凛凛的CEO应该谢谢他)。他的理论对工业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这个在后面要讲到),被后世成为“科学管理之父”。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小不:闲话经营学史——古典经营学篇(上)
🙂【原创】小不:闲话经营学史——古典经营学篇(下) 14 不器 字10386 2007-11-11 07:40:56
😄古典之后还有现代的呵——彼得·德鲁克(P.F.Drucker) 10 Koala 字8117 2007-11-11 19:16:02
🙂关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天王子 字368 2007-11-12 12:35:38
🙂同意 罗博 字43 2007-11-12 17:31:31
🙂我其实更喜欢其他几本 天王子 字107 2007-11-12 18:21:23
🙂sloan management review比较严谨 罗博 字275 2007-11-12 18:26:02
🙂因为这几家的文章很多都是学术文章的简化版 天王子 字130 2007-11-12 18: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