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天京事变”的祸首是谁? -- 司马水镜

共:💬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是罗尔纲老先生考证洪秀全是轻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地

不过我是觉得,虽他不无可能在那此患病中得了轻度的精神病(也许说“心理障碍”“神经质”更恰当?)且一直未能治愈,(比如他对宗教的沉湎或许就与其精神状态不无关系),但精神分裂却未必。

老一辈的史学家似乎大都认为,洪秀虽然有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却不容否认地是一个(至少曾经是一个)伟大英明的领袖人物,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发动者,但又解释不了许多与此判断相矛盾的铁的事的事实,不知道是否因此才想到借助于“精神分裂”的说法?----这仅仅是我的私心妄揣而已。

有位网友评价洪秀全时说他“权术精深,见识浅薄”,另一位网友总结说“天国之兴,微其之功,天国之亡,真真其罪”,我是完全赞同的。我认为洪秀全从太平天国起义的酝酿和兴其时期开始直到天京事变甚至1860年二破江南大营为止,其作用都是很有限的,这方面影响过去被史学界远远夸大了。。而如果承认了这一点,那么此人在定都天京,特别是天京事变以后表现出的种种庸碌无耻(请允许我发自内心地把这个词汇用在洪天王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洪秀全唯一值得一赞的,也就是他拒绝外国侵略者时那段“我争中国,想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事若不成,因鬼入邦”的义正词严和头脑清楚吧。

附:洪秀全赞 (作者:雍容)

赞曰:

呜呼,秀全尊号“天王”,天国之兴,微其之功;天国之亡,真其之罪。虽援例为立本纪,能毋讥乎?

渠本一乡间塾师,累试不能登庠序者。识鉴本低,干谋复寡。半生抑郁,潜滋腾渊之想,一梦荒唐,漫兴逐鹿之思。四乡辏辐渐成,小子慎焉;天下苦秦久已,吾子勉之。观历代开基之君,碌碌如是者固鲜;然天朝忠勇谋国之士,如云如雨,渠若修身俟命,犹不失因人成事,为一太平之主也。

无如渠根薄而性嚣,岂能救乎!那邦村中,袍服赫赫;石头脚上,后房嘤嘤。政事已托天父,家务每劳天兄。逮及定鼎,基业稍拓,鸟喙早突于长颈;清妖未角,狼步终随乎鹰瞻。东殿之死,翼殿之去,固有其所自;虎兕出于柙,又谁之罪欤?遂令金陵城内,血沁街巷;大渡河边,魂化鹤猿。人心离散,天数可知。灭国之祸,虽后此数年;败亡之征,实已兆当日。

盛业之衰颓,诚难归渠一身;朝堂之乱命,莫不经此一人。诗矜圣明,先王之失德有说;法号平等,后宫之受辱何词。隔绝怨旷,民能安堵?燔焚诗书,士可归心?天位独尊一脉,滥封如此;王爵殆满三千,亘古不侔。扶弱枝作根本,视股肱如寇仇。明珠投雀,真怜六安之败?蹇驴寄重,肯悔雨花之失!有此一端,足令倾覆,况周备乎!纵英王有勇,忠王足谋,又乌能救其弊哉。围城九重,犹唱天神兵将;危脉四伏,仍夸铁桶江山。其昏也至此,悲夫!

噫!甜露可食,能堪九肠辗转?天父可恃,何为一病膏肓!虽然,身死危城,真侥幸也。城破之日,复不知何丑态向人。彼巍巍踞金龙殿者,实贻天国百代之羞也。

虽然,闭门揖鬼,宁失国而不失笑;对众咽糠,虽欺人而未欺心。纵身死国灭,尸骨为灰, 亦不可不为一击节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