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之 沈云英 -- 任爱杰

共:💬43 🌺1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再谈历史不开后悔药 --- 兼为满清再辩护一次

再谈历史不开后悔药 --- 兼为满清再辩护一次

石坚

任何朝代都有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清朝如此,明朝也是一样。评价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揪其一点,不及其余。我个人评价一个朝代好坏的标准如下:

第一, 能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能不能让老百姓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也就是孟子说的“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当然,这并不是说做到了这一步之后就够了。但一个政权如果连这个最低标准都达不到的话,其政权当然是个暴政。

第二, 在多长的时间,多大的范围里能维持这个最低标准。维持的范围大,时间长,说明当政者在主观上仍然能意识到“民为邦本”,仍然在尽力调和阶级矛盾。当然,一些人会说这只不过是统治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云云。但是“宁为太平犬,勿作乱世人”是一般人的通性。太平年代里,坐在书斋里喊革命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可是一旦革命来到,这些人往往就成了好龙的叶公。

第三, 能不能有效地保卫国家。这包括两个方面,对于外来入侵能不能有效地抵御。在做到这基本的一点之后,还能不能进一步为国家开拓疆土。一个国家是不能存在于真空之中的。一个国家要发展,人民要生活必然要占有一定的资源。我一直都认为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而所有的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个资源再分配的问题。一个国家或许并不想去侵占别人的资源,但是别人却要来侵占你的资源。这是个不进则退的问题。

第四, 是不是能对治下的人民一视同仁。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尤其重要。中国自古便是百族杂处之地。如果不能对各族人民一视同仁,则必然引起反抗与分裂。这一点,我在《同化与征服》中已有阐述,此处不再重复。

第五, 是不是能容忍异端思想,是不是能容忍新生事物。任何事物都会衰朽。任何事物都有它时代局限。一个社会如果对异端,对新生事物的容忍力越大,则越有活力。

至于统治者出身何处是不重要的。如果一个政权对内能让治下的居民安居乐业,对外能保家卫国,还能容忍异端,对各族一视同仁。那么这个政权就是在行德政,是值得拥护的政权。反之,这个政权就是在倒行逆施,值得推翻。

用以上几条标准,我们应该可以对清朝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在让老百姓吃饱饭这件事上,清朝做得很好。与明朝相比,清朝做得要好得多。清朝统治全中国的时间比明朝略短。两朝开始时的人口基数也差不多,大约6000万左右。到两朝极盛时,明朝约为1亿5千万,而清朝则是4亿5千万。到两朝末年,明朝为8千万,而清朝仍为4亿多。(我用的这个明朝的数字并不是明朝的官方统计。照官方统计的话,明朝从来就没有超过9千万人口。)

清朝的版图当然比明朝要大得多。但是可耕地并不比明朝多多少。而且,中国的人口重心一直在东部,也就是所谓的本部十八省。人口的增长说明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说明经济的发展。清朝前期的“永不加赋”与“摊丁入亩”政策无疑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生产的积极性。而且这一段太平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历朝所无。

清朝在入关以前已兼并了内蒙。自入关以后,更一直积极得开拓疆土。内蒙,外蒙,新疆,西藏,都是明朝势力无法到达的地方。清朝的极盛时的版图为明朝的四倍。也许有人说,疆土广大又有何用,徒然增强民族间的仇恨。然而这广大疆土的用处之一便是再清末一再割地赔款,再加上民国时外蒙脱幅而去之后还为中国留下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源如各种矿藏多分布在这些地区。而广大的疆土还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战略纵深。

清朝的民族政策当然是不完美的。对非满族的歧视很多。但是歧视的程度也没有超过历朝各族间的相互歧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歧视最少的当数唐朝。最严重的是明朝。唐朝好到国防军领兵大将都是胡人。而明朝则差到连文化最接近的越南也收服不了。清朝的政权对于非满族人还是开放的。至于满汉不得通婚,汉人不得移民东北等等禁令从一开始就停留在纸面上。

历史上中国曾三次将新疆地区收归势力范围。但汉朝那一次实在只能算是弄了一批卫星国。充其量也就是前苏联和华沙条约国之间的关系。唐朝那一次算是有了一些进步,但旋得旋失,始终不能在西域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只有清朝这一次才算是彻底把新疆收归版图。

清朝对外的政策一向是“能战则战,不胜则和”。前期武功极盛时,自然攻城略地。后期遭遇西方列强,打不过时也没有如明朝般一味死撑。我对清朝签的那些战败条约其实并不很在意。打了败仗当然要割地赔款。人家有什么无礼要求也只好答应。这也并非满清一家才签这种条约。欧洲诸国交战,战败的一方一样割地赔款。日本看到佩里的美国军舰,连打都不敢打就尿了裤子,乖乖得开放了门户。关键在于,割了地赔了款以后怎么办?是如南宋般得过且过,还是秣马厉兵意图东山再起?我认为清朝是属于后者的。洋务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直到百日维新是最好的注解。

我不能想象明朝遇到西方列强时会怎样?历史不能假设。但是连小小的倭寇都制服不了的大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会怎样?有人也许会认为明朝的“科技”发达。如果没有清朝的话,也许就是是英国在1840年面对攻到多佛港的大明舰队了。有这种美好愿望的人最好不要忘了是谁毁了郑和的无敌舰队,又是谁一把火烧掉了三宝太监的远洋资料。

有人也许会说明朝从上到下都反抗异族入侵。清朝把中国人的血性都消除了。清朝难道没有人反抗列强入侵?三元里抗英是不是自发的?义和团是不是反帝运动?老佛爷有没有对下令对全世界宣战?我记得有人统计过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一名清军守将投降。这难到不比后来号称“引刀成一快”的汪精卫强?

清朝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当然是暴政。文字狱有没有钳制思想?当然有。但是说清朝没有出思想家是因为文字狱,我实在不敢苟同。乱世容易出思想家。这一点在中国古代表现得特别明显。诸子百家的时代就不用说了。黄宗羲,顾炎武还不都是明朝遗老?而清朝的那几位都产生在国家危亡的时代也没有什么希奇吧?需要是发明之母。面对激烈动荡的时代,人的思想观念自然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太平年代,人们对于现实没有什么不满,当然不会去寻求改变。

晋朝的一位皇帝在听到百姓已吃不上饭时问“他们干吗不吃肉羹?” 我们作为后人在指摘前人不思进取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在问与司马衷同一类的话?清朝并非不能容忍新事物。洋务运动,百日维新的那些东西对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已是闻所未闻的新观念,新事物。要求他们“一步跨入共产主义”未免过分吧?

清朝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朝代,但是至少是较好的朝代。清朝最大的毛病是它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而这个转折点偏偏还是中国从世界第一的“天朝”沦落为“第三世界国家”的转折点。假设一百年后美国被踢下“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宝座,再惨遭别国蹂躏,甚至再次统一后还是被视为野蛮人。恐怕有很多将来的美国人要来指摘现在的美国不思进取了吧?

还是那句话,归根到底,历史是不开后悔药的。把责任推给我们的先人是逃避现实的败家子作风。我们实在不必责怪任何先人为何没有为我们留下良好的环境。落后了,认识到了,忍辱负重地赶上就是了。否则,历史的悠久就真成了历史的包袱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