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桃源客

注册:2008-10-12 13:11:21
正七品上:朝请郎|致果校尉
💧305366
🌟27956
💓26811

家园

被推荐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2-09-24 11:33:27分页 全看 树展
🙂根据《谍海孤舟》里透露的线索 ↑16 ↓0
曾做过地毯式搜寻: -Prof. Mercier/Prof. Mercer, Philippe Bernert, S.D.E.C.E. - Service 7(l'histoire extraordinaire du colonel Le Roy-Finville et de ...
2012-09-23 15:13:07分页 全看 树展
🙂你说的应该是“礼查饭店避难” ↑41 ↓0
--又一个臆造的传奇。 仔细对照官修本《周恩来传》和《周恩来年谱》可知: 1927年4月13日上午十时,周恩来、赵世炎等参加了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有十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并同群众一起游行。在当日的“宝山路血案”中幸免于难; 13日下午,上海总工会会所被封闭。14日下午,上海特别 ...
2012-09-21 14:55:18分页 全看 树展
🙂所谓酆悌暗中私放一说 ↑44 ↓0
首先地点混乱,有说闸北,有说浦东,其实都站不住脚。 “四一二”发生时,酆悌任第一军1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师长薛岳搭档。薛岳当时很左很愤青,曾积极建言中共秘密逮捕蒋介石(要真成事,以后也没张少帅啥事儿了[em18]) 蒋介石就是担心自己的嫡系亲共、下不了手,才将第一军调往南京 ...
2012-08-30 15:49:48分页 全看 树展
🙂根据美国国务院1976年《马歇尔使华报告书》 ↑50 ↓0
马歇尔称:“在蒋委员长自七月十四日至九月底居住牯岭期间,我访问牯岭九次”。(陆铿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后,订证为八次。见陆铿《回忆与忏悔录》) 有文章说,华罗庚被蒋介石召见是在1946年8月上旬,华从苏联访问数月归来之后。蒋与华谈了一个下午,还留华吃了晚饭,并赠送一张私人照片。当时正 ...
2012-07-30 12:53:44分页 全看 树展
🙂共产党员毕加索的两幅画 ↑91 ↓0
Antony Beevor在《光复后的巴黎》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的消息公布后,法共中委、作家Louis Aragon找到与毕加索有私谊的党报《Les Lettres franaises》编辑Pierre Daix,嘱他出面请毕加索创作一幅斯大林画像供刊 ...
2012-07-19 12:28:05分页 全看 树展
🙂94年在柏林 ↑10 ↓0
国会大厦附近,碰上一拨德国国防军军官。均着礼服,个个精壮结实,腰板笔挺,军靴锃亮,军容风纪真不是盖的![em21] 回想70年代中期在父亲航校见过的越南学员,好好的共军军服穿上身咋就透着那么猥琐。难怪有人说猴子是世界上最不宜穿制服的,没有之一。[em18] ...
2012-07-19 10:39:38分页 全看 树展
🙂俺家LD有个表妹在K城 ↑16 ↓0
她出自东北某普通高校,化工自动化专业,不甘心在地方设计院混日子,移民到了阿省。虽然英语不好,口语尤其差,但仗着以前在国内打下的底子,轻车熟路,出图极快,还是很快找到工作,年薪也不低。金融危机后短期待业,很快又以CONTRACTOR身份被返聘,连年加薪,现在轻轻松松挣十几万,直劝 ...
2012-07-10 10:12:24分页 全看 树展
🙂是。 ↑22 ↓0
73年左右施咸荣从干校返京,被分派回人文社外国文学编辑部主编内部发行的《外国文学情况》。通过在大内参上绍介当代西方文学作品,因势利导以“内部参考”的方式引进了不少好作品,包括《战争风云》和《富人.穷人》等。他还趁机申请了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得以饱览当时馆内进口的西方国家书刊。就 ...
2012-07-06 13:23:08分页 全看 树展
🙂从1975年内部版“黄皮书” ↑34 ↓0
到现在的精装珍藏本,差不多都沿用了由施咸荣统筹,汇集京沪两地人文社、外文所和上译社22位名家高手完成的译本。 萧乾和施咸荣大名鼎鼎,自不用提。北京人文社参与译书的还有幼承家学,当年曾在重庆郭沫若手下任秘书,后来的塔斯社驻中国总社英文翻译、《世界文学》编委朱海观;原人民文学出版社副 ...
2012-05-14 14:31:28分页 全看 树展
🙂当年周光召 ↑96 ↓0
等人得知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时,义愤填膺,主动要求回国参加核弹研制工作。即便放弃自己在国际学术界有相当地位的专业,也在所不惜。 周光召在给大使馆的信中写到[B]:“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科学家,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国家需要就是光荣的,光自己有名,国家不行,到头来还是没有用处。”[/ ...
2012-05-02 12:13:27分页 全看 树展
🙂谁也没说英模人物就一定得是 ↑80 ↓0
高大全啊。 看周自全和李中华的回忆,廖厚全病倒在大漠戈壁的试飞一线,12名战友给他输血,还是没能留住他的生命。在我眼里,他就是埋头苦干一心报国的劳动模范,有缺点不完美又怎样? 幸亏你不在民政部门工作,否则别人牺牲了想评个烈士恐怕都难。 做人,还是厚道些好。 ...
2012-05-01 12:12:48分页 全看 树展
🙂记得原中航集团总经理朱育理 ↑392 ↓0
就歼十项目接受采访时,曾痛惜不已地说过:“一个型号‘干掉’了我们4位‘部长’。”一句话,浓缩了成飞人为歼十成功所付出的代价。 根据公开报道,至少我们可以拼出如下一份英烈谱: 为歼十项目呕心沥血、积劳成疾(肺癌),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一航成飞公司原总工程师、董事长杨宝树; 负责项目管 ...
2012-02-22 11:25:59分页 全看 树展
🙂50年代末, ↑57 ↓0
李新在成都帮助吴玉章写回忆录。在写留法勤工俭学时,恰好陈毅出访回来,也住在成都金牛坝。陈帅对李新说:“赵世炎当时是党员,当我们在里昂被抓起来、关起来后,他却溜之大吉,一直跑到苏联去留学;而我们这批被捕的人,则被押送回国。他虽然是我党著名的烈士,我一直认为他当时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 ...
2012-02-19 20:41:22分页 全看 树展
🙂Caoban老哥说得好 ↑457 ↓0
解放前,时任特派国联(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会议首席代表朱家骅曾许给钱锺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钱锺书敬谢不敏,私下对扬绛说:“不吃胡萝卜,便不受大棒驱使”;钱曾随教育部访问团访问台湾,教育部长杭立武有意聘他为台湾大学教授,但他没有答应;香港大学请他赴任文学院院长,他认为香港“ ...
2012-02-16 11:15:06分页 全看 树展
☹️唉,要赶上点儿背,“友军”给补充的军火更悲催。 ↑103 ↓0
廖汉生就有过惨痛的回忆: 38年阎锡山反攻太原之前,给八路军补充了一批军火。716团分到一批晋造仿美式汤姆森冲锋枪,团里一研究,就配发给了警卫连。那时候的警卫连可不光是站岗放哨,往往是主官们的总预备队,甚至是当作执行重要任务的拳头部队来使用的。 38年下半年,120师打 ...
被推荐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