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如果去了一个孤岛 -- 南北朝大蟑螂

共:💬57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如果去了一个孤岛

有一个问题据说是这样的,如果你要去一个孤岛,那么你会带上什么书呢?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似乎是《霍金访谈录》?突发奇想的也给自己问了一遍,然后把答案给写在了这里,也算是自我介绍的一部分吧,自从把BLOG给分家了之后,好像在这里就再也没有过我的私人信息了,笑。也算是满足一下大家吧。

1《李太白诗集》

一直很喜欢他的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人物能不欣赏么?更何况还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的好诗相得益彰。谪仙人作品,名列第一。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李白全集.大鹏赋》

2《陶渊明集》

又是一个爱喝酒的,呵呵,看来我也是一个酒鬼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就已经够让人倾倒了,更何况其人其诗歌虽篇篇有酒意,却无一有酒字。怎一个强字可了?嗯,读他的诗,当数金秋时节,遥想夕阳西下,无尽风流皆散去,对酒成欢,“悠然见南山”。于是魂飞天外,无需多求。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初三的时候买了本他的集子,一直都很喜欢,这么些年翻阅下来,虽然比不上孔夫子的韦编三绝,但在我几乎都是九成五以上新的藏书中,那份破旧的淡然,也是别致的紧.

而在那本集子里最让我动心的便是《闲情赋》了.

其实有关闲情一赋,千载以来,怕是贬多与褒。而在这些叽叽喳喳的声音中,恐怕又以梁朝萧统的最具有代表性。

“白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乎?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

这里所说的扬雄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个人物。有汉一代,左思,扬雄,司马相如,加上曹植这四人的文章造诣登峰造极。特别是后三位,更是才气无双,不但空前,而且绝后。

而这个昭明太子萧统也是一个特出的人物,洒洒洋洋一部《昭明文选》,或评或论,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而他在评价陶渊明的诗歌文章上,言论也深得我心。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闼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于京。”

好一个“寄酒为迹”。魏晋之际,战火连年,落泊的只剩下了文化和架子的中原名士莫不以酒为托,熏熏然而又踉跄的追寻着故去的骄傲。于是上则有阮籍放歌,下则有竹林相聚。

可是,这种“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迷糊和乖张说到底还是可悲的。不客气的说,他们其实就是在YY而已。酒,与他们而言,已经不是饮料或者食品了。亦正如他们所经常服食的“五石散”一样,成了一种麻痹自己精神的药。

也正是因为如此,陶渊明的借酒为迹才特显潇洒。他好酒不假,陶诗上百篇,无一首无酒字,有时甚至没钱了,也以大大咧咧的跑到朋友家借酒为乐。可他却并不醉于酒。在他看来,酒就是酒而已,不是神,也不是梦。那种放行浪骸的行是他所不屑也不齿的。

萧统能看出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这一点,我赞赏他,竖起大拇指夸声“赞”!可就是在对待《闲情赋》上,他的道学实在是让我难受。

恩,其实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中国每每都是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了,才有那么一大片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们跳出来在男女关系上大做文章。孔子修订《春秋》的时候,春秋的战火烧的正旺,南宋偏安一隅,岌岌可危,便有一个朱熹跳出来大叫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诶,就好象管好了女人的生殖器,国家也就自然会安定下来似的。

不过可惜毕竟“食色,性也”,道学先生们自己却每每撞上类似的事情。记得孔子是为了澄清和一个叫做南子的妃子的暧昧关系被逼的对天发誓,而朱熹呢,诶,那就更加的让人齿冷了,居然为了一个妓女而诬告同僚,弄的朝野皆知,天下鼎沸~~~

嘻嘻,扯远了,我们还是继续聊吧。

3 《追忆似水年华》

一大意识流作品,Jos eph-Louis Proust的感觉比较合乎我的胃口。很喜欢一个人躺着没事乱想,不过却总是结不出像样的果实。嗯,嗯,其实我也就喜欢这一个意识流的东西了,其他的比如《百年孤独》,《尤利西斯》等等,总让我觉得有种很沉闷的感觉,不太合乎我的性格呢。

索性连BLOG的名字也改了。

4 《悲惨世界》

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躲在房间里就着鱼片干看着拿破仑那段的感觉。现在年纪大了,可以用来买书的钱也多了,可怎么样也丢不了忘不掉的,是薄薄的几册二手书的霉味,以及,无意中落在书页上的鱼片干...一直很惊叹Victor Hugo的描述,也一直在模仿他的风格,可惜怎么也不象。这一点真的很让我郁闷。

补充一句,在雨果的描述的滑铁卢战役中有这么一段:

“那队壮士只剩下寥寥几个人,他们的军旗成了一块破布,他们的子弹已经射完,步枪成

了光杆,在尸堆比活人队伍还大时,战胜者面对那些坚贞卓绝、光荣就义的人们,也不免如

见神明,感到一种神圣的恐怖,英军炮队一时寂静无声,停止了射击。那是一种暂息。战士

们觉得在他们四周有无数幢幢鬼魂、骑士的形象、炮身的黑影以及从车轮和炮架中窥见的天

色,英雄们在战场远处的烟尘中隐隐望见死神的髑髅,其大无比,向他们逼近并注视着他

们。他们在苍茫暮色中可以听到敌人上炮弹的声音,那些燃着的引火绳好象是黑暗中猛虎的

眼睛,在他们头上绕成一个圈,英国炮队的火杆一齐靠近了炮身,这时,有一个英国将军,

有人说是科维耳,也有人说是梅特兰,他当时心有所感,抓住悬在他们头上的那最后一秒

钟,向他们喊道:‘勇敢的法国人,投降吧!’康布罗纳答道:‘屎!’

《悲惨世界.第二部.第一卷.第十四章》

同样的故事在二战的西线上又被演绎了一会。

“你是投降还是毁灭?”――劝降德军

‘Nuts!’――美国101空降师师长麦考立夫(McAuliffe)简单、粗鲁的语言,表现出一个美国硬汉的鲜明形象。正是由于他们的坚强。德军在二战中的最后一次进攻――阿登战役,以美国的胜利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十大经典语言》作者不详

(我开始还以为是哪位的模仿,后来还认真的查证了一番。可见勇气这个东西,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是一样的标准。)

5 《程序设计的艺术》

一套专业书,好书啊,虽然全部都是高数公式,不过,这是唯一一套可以让我有种很自豪很自豪的感觉的专业书。或者做我们这一行的都有这种感觉吧,现在这个年代,世道变了,是个人都可以说是程序员了,是个人都可以在机器上象模像样的抄几段代码了...我们这些大学学设计的,到底又有什么是可以和他们竞争的呢?当自己所努力坚持和追求的,在旁人看来是很平淡和无谓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伤痛,其实是很难受的。

还好有算法可以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Donald E.Knuth告诉我这点。

6 《第一推进丛书》

从第一期到第N期,只要有,我都想带走。

尽管物理依旧是我的一大弱项,尽管到现在为止十中高中高考模拟身为年级前50名物理成绩却只有区区的49分的记录目前也无人可以打破,尽管在大学的整个四年中一直保持了逢“电”必当的记录...”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套书。或者源自于自己的那份还没有消失的好奇吧。也或者是一种对自己不成器的悔恨?

其实我物理很不错的,只是老师们教的不好而已...一个人躲在墙角划圈圈的说。

7 《ONE PIECE》

很遗憾尾田大大的作品给我放到了第七位,其实应该更加靠前一点,如果不是前面六部的光辉实在是太过于耀眼的关系。否则,很难想象吧,能让我吃一个星期的蛋炒饭的,被我视作来日本后最大的宝贝的,居然会排列在了第七位。

路飞告诉了我什么是梦想,也示范给我看了如何走向梦想的路。

而罗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的在追求着的东西。

至少我不会觉得寂寞了。

8 《二十五史》

似乎有点超重了呢,这一套就足够送我去小岛的小筏子满载了吧,一共36本,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整整一个书橱...。

但对于数千年的历史来说,它又似乎太少了一点,少的有点过分了。

9 《莎士比亚全集》

关于这个作品,还需要说太多么?William Shakesbeare已成为英国文化的象征了。但是, 或者还是需要补充一点什么吧的,我还需要一套中文译本的说。嗯,说起来一共有两个中文译本,一个梁实秋的,一个朱生豪的。似乎也只有两个的说,至少在我短暂的藏书生涯中,我也就只见过这两个全版本了。

我现在有的是梁实秋的,但是却总觉得朱生豪的要好的上许多。当然了,也有人比较推崇卞之琳的译本。但至少我一直在后悔那年的冬天为什么没有下手买朱的译本。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 就竟是哪个较崇高?死即睡眠, 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那么, 此结局是可盼的!死去, 睡去...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 啊, 这就是个阻碍: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它令我们踌躇,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 终生疲於操劳,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 而不远走高飞, 飘於渺茫之境,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後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 自古无返者。所以,「理智」能使我们成为懦夫,而「顾虑」能使我们本来辉煌之心志变得黯然无光, 像个病夫。再之, 这些更能坏大事, 乱大谋, 使它们失去魄力。”

朱生豪版 《Hamlet》(网络上很难找到确切的译者,我只是凭着自己对朱的版本的一点记忆选择了这段文字。)

10位《杰克.伦敦集》

又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作家,Jack London。说起来他的再过几天就是他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日了。这里庆祝一下吧。

至少,是他的《马丁.伊登》伴随我度过了初恋的青葱岁月...现在我还能默默的喜欢一个女孩三年么?恐怕再也不会了吧,尽管很怀念那个偷偷的在十字路口站着的男孩。也很怀念那段得到了一本好书就可以两天不吃饭不睡觉的年代。

感谢吴劳先生的译本。是如此的传神。也很谢谢当初精品书屋的大哥,帮我好心的找到了《MARTIN EDEN》和《THE CALL OF THE WILD》的英文版。说实话,我就是靠着这两本书所积攒起来的英文阅读能力混过了高考…

附带说一句,在已经被我放弃了的《诸神复活》中有一段很被大家称道的桥段如下:

“‘或者是天外文明所留下来的恩惠呢。’曾经有过这样的与众不同的声音。事后,尽管大多数治学严谨的史学家或民俗学家都对此表示不可理喻,但是还是有人按地里悄悄的对这种看似荒谬的观点作出了细致的研究。于是象《不可思议的奇迹---雷禅博士的手记》,《外星人和我们---翼所告诉你的不的不说的故事》等等等等很快的就充斥了书店最显眼的角落。

喧闹声,嘲笑声,鼓捣声,抗议声,质疑声…一切的一切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轰然倒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有关这个岛屿的调查中来。耐心的科学家,猎奇的记者,校园里舞文弄墨的名将,甚至还有专程赶到岛上企求生个儿子的夫妻,一时间乌烟瘴气,好不热闹。”

就是源自于我对《马丁.伊登》的刻意的模仿。

家园 这个沙发坐来舒服!

如果是我呢,就搬个沙发,带上电脑,看老兄的帖子——您也别忘了带电脑,于是我就不愁没得看~

家园 《金瓶梅》

家园 附近没熟人吧

元元才是王道...爬走了

家园 呵呵。啥是元元啊?
家园 一个网站----我也是听说的...我真地没有去过...越描越黑.
家园 装糊涂,绝对是装糊涂,俺来告诉你

北京电视台以前最受欢迎的节目《元元说话》结集成册出了两本书,这你都8知道

家园 此元元非彼元元吧?

我落后,你别唬我。

家园 必需是能无线上网的
家园 是说台湾的那个元元吧
家园 如果是我

大概会带本《孤岛生存手册》之类的吧,虽然不知道有冇人写过。

活着真好,孤岛之类的事情,还是没事不要去想吧。

家园 雨果笔下的滑铁卢之战,是经典!

与之媲美的,只有托尔斯泰笔下的奥斯特里兹战役。

不过,如果真的孤身陷孤岛的话,还是带本《鲁宾孙漂流记》更实用吧?

家园 我的书目

1《野外生存手册》

英国特种部队教材的那种,不太浪漫,但是能活下去。

2《家庭医学百科》

书里没有的病症,自己也犯不上再操心了。

3《海明威全集》

读点硬汉子的书,好活下去。

4《金庸全集》

解闷极品

5《西西河文典》

家园 那还不如咱把房门关上,这就是孤岛了
家园 想起n年以前

听过一个王小波的采访,主持人问过同样的问题。王小波的回答是一本数学习题集,没事儿就做做题打发时间。主持人被说愣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