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花马剑·乌龙驹·乡愁《李自成》 -- 浮云

共:💬31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花马剑·乌龙驹·乡愁《李自成》

浮云动辄提起李自成,是自慰胸怀。据说喜欢回忆,是人老了的标志。未想到河里诸君多有响应,因此自略才力,撰此拙文,以飨同道。小文粗简,搏识家业余一笑。谢谢

少年时的美餐。守在收音机前,到每晚七时三十分,听半小时长篇连播。一个骑乌龙驹,持花马剑的英雄。

在那个文化荒芜的年代,没有小说,没有影视,没有……于是李自成,填补了少年浮云的所有梦想。有骏马,有宝剑,有神箭,有千军万马的搏杀,有单骑独将的打斗,还要什么呢。《李自成》可以替代翁美龄版《神雕英雄传》,可以替代乔治卢卡斯《星战》。

每一代人有自己的乡愁。《李自成》就是浮云的乡愁。近来撰写《李自成·人物列传》,就是对乡愁的回声。http://www.duoyuans.com/bbs/viewthread.php?tid=212&extra=page%3D1

浮云最烦泛意识形态化。姚雪垠奉旨写作。不管了。乡愁毕竟是乡愁。

根据作者自述,姚氏四十年代开始搜集李自成史料,1957年动笔,1963年出版《李自成》第一卷。此时,他已经是一名右派。书成,寄赠太祖。1966年,中华大地劫难深重,太祖主动下旨,保雪垠著书。

1973年二卷初稿完成,受到时代政治的强烈干扰。姚千回百折,得邓小平、胡乔木相助,上书北京直达太祖,得太祖恩准,由武汉移居京城,全心修改书稿。1975年10月19日发信,一个月后主导此事的邓小平即陷入反击右倾翻案风之中。

而1975年11月2日太祖在原信御批:“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中国封建二千年,御批无数,惟此最奇。雪垠据此铁券丹书,原稿完备,无抄家之厄。浮云回忆《陈寅恪最后二十年》,陈公手抄书稿数部,分处收藏。几至泪下。

1977年出版《李自成》第二卷。少年浮云接触的,就是这第一、二两卷书。1981年出版第三卷,浮云大学时期购得一读——这是我惟一详读过的一册纸印本《李自成》。

1999年《李自成》出齐最后两卷,时中华大地正全民经商,居然少有人关注。姚氏自行表扬,又提出李学,结果无名后辈笑得满地找牙。有人在报刊上撰文,指出姚氏同侪多有年高望众之辈,位望尊隆之下轻易不开金口,劝他不要再出来丢人。更有人指出,《李自成》出到二卷时,又是获中国至尊文学奖,又是出版评论专集,如日中天。如今卷数出齐了,评论界却万马齐喑,中国的文学批评是不是有问题啊:)

惭愧的是,此时浮云热衷功名,每日周旋于名利场上,流连于红男绿女之间,酒酣而热之时,早忘了李自成是何许人。后来出国,苦力之余,2004年在网上总算读齐最后两卷李自成。

半生庸碌,重读《李自成》,有了更深的体味。作者对开封围城中张成仁一家的描写,对多尔衮与圣母皇太后的叙述,竟是如此出色。抛开政治,自学成材的姚雪垠才华横溢。浮云曾长期关注开封犹太人,而“挑筋教”一词,居然是首次从《李自成》中读到。

明末那些人,打得山河变色,绝对值得大书。成年后看过一本《张献忠传》,章回体,很粗率。《吴三桂大传》又是史学型的。惟有《李自成》,虽然时代产物,缺点多多。写作上,三卷以后,匆匆了帐,又是一本半部名著。

浮云喜读高阳的小说。细品之下,《李自成》不输高阳作品。原谅了姚雪垠晚年提出李学的可笑。

《李自成》最难以回避的缺点,是意识形态。写成英雄不奇怪。任何作者对传主都有感情。写成深通辩证法的革命导师,未免是个假人。好在书中的李自成总还不脱离人性,也提到他曾娶妾,该妾与高杰私奔。

没法忘记。一部优秀的作品。一个乡愁。

关键词(Tags): #李自成
家园 沙发
家园 前四卷我都读过。但最记得的却是中央台“曹灿叔叔”的长篇联
家园 读过前两卷

书中的卢象升,刘宗敏,郝摇旗,八大王,曹操,以及红娘子,慧梅,张鼐等人物,犹在眼前。

家园 高阳作品那真的就是小说

姚的东西倒是史料上很下功力,注释很多。

另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端木的曹雪芹,史料上也是很下功夫的,那一辈人的作风很严谨。

家园 闯王,给,花马剑

张鼐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读到慧梅之死时几次弃卷,为张鼐痛惜......

家园 其实提出“李学”也没什么可批评的。

红学能搞,李学就不能开?

对历史学来说,李自成是可非常值得研究的人物,我认为《李自成》的价值远远超过《红楼梦》(整个一纨绔子弟的无病呻吟)。

家园 有部电视连续剧《袁时中》?

还是叫《慧梅之死》?名字记不清了。

里面袁时中、慧梅、张鼐三人恩怨情仇看得人真是愁肠百结。

都怪闯王听牛金星这个sb的话,把慧梅当成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家园 我是看书,那个是章节名~《慧梅之死》
家园 你往下看了么?小鼐子后来失足

降了满清,结果还被人家给杀了,这事闹得。

家园 开封围城中张成仁一家的描写,让我第一次看到了乱世的可怕

宁为太平犬 莫为乱世人

真不是盖的

即使是现在这么多年了 别说是超越它了 连一个类似的都没有

家园 对我来说,《李自成》重于红楼梦。我提李学的意思是

姚雪垠你和谁比不好,偏要学胡适。丢人了吧。

对于浮云来说,接触《李自成》早于《红楼梦》。李自成教浮云怎么做男人,做刀锋剑雨中的男人。《红楼梦》也是教浮云做男人,做征服女人的男人。

我接触《李自成》早于《红楼梦》。“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远比“木石前盟”最要。

家园 敢情浮云兄是这里学的做男人啊,呵呵

小的时候,图书馆旧书处理,拼尽零花钱压岁钱等等积蓄,捧回一大包书,其中就有这部李自成的一二部。

看起来很过瘾,花马剑,乌龙驹仿佛历历在目。后来看开国大典、巍巍昆仑其中主席游走在陕北的黄山土岭中的时候,就不由得会联想起来当年商洛山中的闯王了,呵呵。

说道学做男人,我是小学三年级开始看水浒的,那时候可没有写童话的郑大王给俺搞改写版。甚是崇拜鲁达,弄得我四年级就开始满嘴洒家,一来二去,连班长也被罢了,呵呵,罪名之一,老说脏话。

家园 两次读,都没有读完

书还在办公室里,厚厚的三册。

家园 南山兄,请问是《李自成》吗

有史料记载,刘芳亮张鼐潼关之败后降敌。

姚雪垠显然过于痛惜自己笔下人物,同时他又认可那份史料。所以在《李自成》中,北京之后就没有再提刘芳亮。而张鼐,直写到长江边突围没有了,张妻慧琼则是护夫被俘,被清军斩首。

或者我看的电子版本有问题。如方便,请把张鼐降敌的内容告我或贴在网上。

谢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