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知真假)童自荣没落的原因,ZT -- 柴禾儿妞

共:💬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知真假)童自荣没落的原因,ZT

刚来上海时,有一次冒充“子夜书社”的成员到上海图书馆参加一个小型朗诵会,叶沙主持的,T竟是特约嘉宾。

事后记忆很深的是T当时朗诵了一篇献给自己女儿的文章,台上朗诵还没有完,他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台上泪流满面,台下众多与我年龄相仿的人也不禁为之感动。

印象之中T的形象一直是一个优雅潇洒的年轻绅士,见到其本人之后我却发现了T早已年过半百。

后来在中央台看到了一个介绍他节目,我相信T拥有的也就是“艺术人生”了。

此人在配音界大大有名,曾配过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角色,人们形容他的声音,往往会用一个词:性感。

明说了吧,配佐罗那个,知道了吧?好吧,用T来代表他。

跟T同时代的,还有两个配音演员,一男一女,互为搭档,也很出名。我们不妨称为Q和D。

Q和D是很善于钻营的人,出名不久,即走上领导岗位,T则不行,T是那种敏感而脆弱的人,配音是他的生命,他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配音不用看稿子的人,因为所有台词,他都已经化在心里了……

Q走上领导岗位后,始终看不惯T,于是处处为难T。先是在业务上,6年间,竟只给T分配过几个几句台词的小角色。这也就是这些年,人们总也听不到T声音的原因。

然后,在生活上,拼命的对T进行打压。厂里所有人都分了房子,只有T,始终住在石窟门里,后来,在上级领导的干预下,勉强分了两间房子给他,一间7平,一间平。

Q是厂长,隔三差五找T的麻烦,虽然不分配T角色,却也不准T离开厂里半步,有一次,元旦放假,T到外面参加一次演出,Q以不准走穴为名,勒令T全厂检查。T争

辩是在放假期间,但Q蛮横的拒绝。

须知,这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而不是那已经过去的“十年”于此同时,Q和D到是整天到处参加演出。就在前几天,美国一演公司,给T发来邀请函,希望他去美国演出,Q扣下信,对美国方面说,要去就是Q和D去,要么谁也不能去……

前面说的是背景,下面说说这几天的事儿。

这几天,央视《新闻夜话》和《艺术人生》要做T,结果Q极为恼怒,用尽一切手段加以阻止。

先是给栏目组打电话,以组织的名义告诫栏目,要注意政治影响。

栏目组没理他,他又给中央台台长发了公函,说T是个不老实的人,要台里注意影响……

结果,台长批示,建议不要再做了……

《新闻夜话》决定放弃,转做Q和D了。

《艺术人生》没有放弃,亲自去上海,亲眼看到了T的生活情况……

T每年只打一次车,就是同学聚会的时候,他不愿同学们看到他的惨状。

T和他的妻子,身上没有一件衣服超过50元,因为厂里不许他出来演出,他除了有限的工资,没有别的收入,女儿又考去了加拿大……

因为中央台要做他,厂里又给他施加了压力,T的妻子一下子病了……

《艺术人生》决定顶住压力,还是要做T。不过要策略一些,给台里报的是,做一期关于配音的节目。台里含糊的批了。

T一下飞机,一看见央视接站的牌子,当时就哭了……

其他的,可以看节目。

一个花絮是,T的妻子,临走的时候,跟T说,咱再坚持几年,等你退休了,咱一定要来北京,这里有自由啊……闻者无不泣下……

=================================================

T-童自荣

Q-乔榛

D-丁建华

家园 真的。
家园 原来如此!

做人难,心里为T着急。好好的认个错吧!

还记得:小时候和新村里的小朋友,看完了《佐罗》和《黄玫瑰的枪》(好像是)兴奋的马上开始角色扮演。有点像我们cchere的角色扮演类原创!

还有《大象音乐会》里的那个滑稽可爱的杂技演员。

他的声音的确太有磁性了。而且,做梦想学都难!

妞妞,谈一点夜沙的《子夜书社》吧!?

家园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能容忍这些屈辱?

有什么比有尊严的自由的生活更重要的?

家园 请各位大虾指点

虽然是无可奈何,但是也应该能有争取的空间。

应该是有过机会。但是,他的为人和性格让他没有抓住这些机会。同时,领导也对他失去信心。然后,就渐行减远了!

殊为可惜!但愿,我们cchere的男女大虾们能引以为鉴,尽量少犯错误。回想起,《约翰-克里斯多夫》里的克里斯多夫在巴黎时对同住一楼的那个有妻小的工程师的评价。

----他既然能有忍受这样的屈辱生活的耐力和勇气,为什么就不可以用这样的耐力和勇气去改变它的生活呢?至少,它可以试一试!

我至今还有这样的puzzle.请各位大虾指点!!!

家园 这叫做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童自荣和乔、丁的恩怨暂且不论。不过就这个职业本身来说,上译厂恐怕是全国独此一家。以前长春厂还做些翻译,后来就基本是上译的一统天下了。

中国的正规电影、电视进口渠道还是由官方控制的。如果离开上译厂,童自荣恐怕连个跳槽的地方都没有。他当然也可以自立门户。但是一来没有资金,二来也未必有片源,三来也没有发行渠道。

当然,除了官方进口的“大片”,中国还是有个盗版片的翻译市场。不过这些盗版片99%是没有配音,只有字幕的。很多字幕其实翻译得很差,就是到外语学院找几个学生来罢了。我一般都是把字幕关掉的。不过你也不能对零售才 5 块人民币一张的碟片要求太高吧?

家园 无怪乎,跟领导的关系可要一定处好!
家园 都是上海人的基本素质搞的鬼!
家园 话不能这么说吧?

合着各地的干群关系都是亲如一家,就上海才有这样的事情?

难道除了上海的其他地方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没有矛盾,即使有也是因为招了两上海人???

家园 沙同志对上海人意见很大啊

乔榛可以算上海人。丁建华是山东诸城人。童自荣则是江苏镇江人。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位的素质啊?

我个人认为地域之见是最要不得的。如果评价人物动不动要联系到籍贯,那么各地歧视别的地方的人的话可多着呢。例如什么“京油子,卫嘴子”、“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河南侉子”等等。难道你希望别人评价你的时候也来这么一句?

家园 小沙同志的看法不在少数!

想当年,偶在沪读大学的时候也碰到这样的情况。

大家说到上海货:Thumbs up!

每每淡及上海人:Thumbs down!

临到毕业,又纷纷抢滩,登陆--“上海滩”

同意任老兄的说法。否则,岂不一叶而障目!

家园 记得,sina上有专题讨论。双方都有话要说

大家可以去看看。

http://ent.sina.com.cn/f/pyyydzy/index.shtml

家园 故意抛了一块假玉,才引出了三块金砖,不过

这砖头可扔得够狠的,立马脑袋上鼓起了三个大包,眼前直冒金星――[GLOW=255,RED,2]发财了![/GLOW]

家园 我那块是破砖,和他们的金砖不能比

当时也是有点意气了,不过老兄的假玉也太逼真了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