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一聊后勤(一) -- northeast

共:💬104 🌺3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聊一聊后勤(五)

要说当年“共军”的后勤,从现在这个时代往回看,应该说有很多地方并不“先进”,甚至很“土”,但如果借此贬低当初的“共军”,那可就片面了。

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末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后勤在很大程度是“各自为政”,别的不说,就是军装的样式都没有统一起来:军装的颜色有绿色的、蓝色的、黄色的,深浅不一;帽子有大有小;帽徽也不一样(解放真正时期有的解放军还戴了很长时间的“青天白日”帽徽)。有时候,一支“共军”和一支“国军”军装之间的差别比两支“共军”军装之间的差别还要大。但这并非不是“共军”不想统一军装样式,各根据地在地理上被分割着,只能各自做衣服、上染料,其结果当然是五花八门。党中央对各根据地在战略上可以进行指导,但具体工作就经常要“放权”了,在后勤方面,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部长对各部队的工作也“插手”不多(解放前后的那段时间解放军的后勤部长是杨立三,我估计他的“知名度”保证比很多将帅低得多)。一支“共军”在自己的根据地,往往在后勤方面不用太发愁;但一旦到了别的根据地、“非根据地”、甚至敌占区,那可就麻烦了:当年黄克诚率部刚进入东北的时候,向中央抱怨“七无”;解放战争初期新四军主力北撤山东,自己原来根据地的钞票在当地无法使用,很是苦恼了一阵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初期,缺吃少穿,有炮没弹……一旦熬过这段“过度期”,“共军”往往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了。从现在后勤的先进“理念”来说,这种后勤方面的“各自为政”是有问题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历史阶段是无法避免的。等到各块根据地逐步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各方面都开始强调“一致”,消除“山头主义”影响,后勤方面也是如此。

淮海战役的时候,无数民工用小推车“支前”的场面很多人都知道了。几百年前宋朝的沈括就说过这种用人力运输的效率并不高,因为速度慢,而且运输者在路上自己也要消耗一些粮食,但当时总不能认为这种“支前”方式太“土”就不用吧?要是非要等“先进”的东西有了再干革命,中国革命就麻烦了。其实当时解放军的后勤部门就在积极的寻求更“先进”的运输方式,在淮海战役进行过程中,国民党军队的被缴获的汽车(连同司机)就出现在“支前”的道路上,而且随着解放军的战线步步向前,铁路运输也恢复了:铁路被抢修了、机车被抢修了、因战乱而失散的铁路工人也被找回来了。淮海战役后,后勤部门总结几种运输方式,结论是铁路运输在这几种运输方式还是效率最高的。在东北,东北野战军也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输,辽沈战役的时候,炮兵纵队、坦克大队、部分主力步兵纵队和师(3纵队、2纵5师、6纵17师)就是通过铁路运输到前线的,大量后勤物资更是通过铁路运输的。

解放后,通过一场“抗美援朝”,“共军”经历了一次现代化战争的“洗礼”,按照毛泽东的话是“抗美援朝是一所大学校”,后勤方面也是如此:仗是在国外打的,大部分物资需要从国内运过去,消耗量也大,后勤压力空前,后勤的地位也显得比以前更加重要(彭德怀表扬过两个麻子:高岗、洪学智都与后勤有关);为了保障后勤线的安全,高炮部队、空军战斗机部队也壮大起来;后方公路、铁路的抢修保证了后勤线路的畅通……

解放后,可以说人民军队的后勤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通过一场“抗美援朝”),当然现在仍然“尚需努力”(这方面因为我知之不多就不多说了),但比一般人想象的应该强不少:比如说1979年对越作战,不少老百姓恐怕都听过我军后勤如何不行、部队缺这少那的传言(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但与实际情况差得挺远。当时我军后勤不敢说多么完美,但那次我军本来深入越南境内就不远(有点量力而行的意思),后勤供应总体不错(甚至多运了不少东西,导致了一些浪费)。后勤方面感到压力的主要是一些打穿插的部队,美国人曾经把朝鲜战场上打穿插的朝鲜人民军比喻为“步行的空降兵”,而空降兵按照《兄弟连》的说法就是“天生就该被包围的”,可以打穿插的部队受后勤的制约主要是本身任务性质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后勤部门的问题。

说到后勤,我还想到了1962年对印度的那场边界冲突,那次我军打过“麦克马洪线”后主动后撤,中国方面对外说是为了和平解决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边界纠纷,不少中国人(包括当时的参战官兵)对此迷惑不解甚至很不满意,认为中国表现太软弱了。其实,中国方面在中印边界东段主动撤退回“麦克马洪线”,但在中印边界西段可没往回撤退,如果真是为了什么“和平解决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边界纠纷”,为什么在中印边界西段不撤退?说到底,还是后勤方面的因素,如果当时我军在中印边界东段喜马拉雅山南坡坚守下去,结果会怎么样?印度也是个大国,继续跟中国大打出手是没问题的(印度背后有美国的支持,苏联暗地里实际也帮助印度),中国当时有能力长期保障要翻越喜马拉雅山的后勤补给吗?(现在恐怕也不好说能不能)。毛泽东打了半辈子仗,在这个问题上恐怕不会犯后勤方面的低级失误,那次打仗主要目的还是教训一下印度(让印度老实点,别总挑衅),至于能坚守住哪些地方就要量力而行了,所以才在中印边界东段“主动后撤”。而中印边界西段后勤方面的压力就小一些(也不是说没有),那里的自然条件相对好一点,而且已经有专门为国防修的公路,所以根本也就没表现所谓的“和平解决的诚意”。

土鳖扛铁牛

家园 英美苏对伊朗的做法也是不得以

当时北方从英国到苏联的摩尔曼斯克的航线虽然不能说全部停止,但是由于德国的潜艇战伤亡惨重,运输效率很低,而相比之下地中海方向由于没有德国的主要军港,德国潜艇的活动少的多,英国舰队的运输效率也比较高(德国没有能够控制住直布罗陀海峡那个口子是个很大失策),尽管从英国经过地中海和苏伊士过伊朗再到苏联时间比北方航线要长的多,但是也安全的多,所以伊朗是必须控制的,如果伊朗被轴心国家控制,总不能逼着运输舰队走好望角吧。

不过也有点奇怪,想问一下有关历史高手,当时的地中海航线为什么要从伊朗运输,走黑海到苏联的克里米亚不可以么,还是说当时苏联的黑海港口已经全面沦陷了?

家园 先花再看
家园 其实一战前还有类似的一场小规模战争

就是俄国对日本的对马海战,沙皇俄国脑子僵化之极,让波罗的海的舰队长途跋涉开到日本的对马海峡,途经欧非亚三大洲,且不说劳师袭远,日本早就知道,单是当时非洲和亚洲俄国除了北亚有自己的港口,其他地区都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舰队这么长途跋涉,物资消耗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充分补充,还没有到目的地,舰队士气就极其低落,焉能不败?

家园 日俄战争俄国可是玩命了

西伯利亚铁路正在铺设,还没完工(所以日本人抓住这个时机)。为了确保后勤,俄国人冒险在结冰的贝加尔湖上架铁路,进行物资运输。俄国人的打算也是先到海参崴休整再战。

家园 问题是海军还是走海路方便

何况去海森威必须要穿过日本海,交战是不可能避免的,所以说沙俄的这种做法太笨了。西伯利亚那边要是有几个补给港口也比绕那么大圈要安全的多。

家园 难道相让俄国人走北极阿航线?

这个现在船都不能走吧?(除了核潜艇)

家园 花!挑个小错

有时候,一支“共军”和一支“国军”军装之间的差别比两支“共军”军装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家园 挑错与推荐一本书

1,古往今来,只有就地抢劫和后方前送2种后勤模式,49年前的内战,粮草比弹药多很多,基本是老模式作战,粮草也就多是短途就地征集……

2,62年作战,阴法唐回忆后勤问题不是主要因素,就战时态势而言,拿下达旺守住西山口/色拉山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建议大家看这本书《战争与后勤》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4&ID=4121

本书原名《补给战——从沃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一九七七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丁·万·克列威尔德博士,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历史学副教授。美、英,日等国军史学界都对本书有较高的评价,日本并于一九八0年将其全文翻译出版。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几次重大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重要战局的后勤保障进行了分析研究,着重探讨后勤对战略和作战的影响、后勤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后勤工作的经验教训。现根据总后勤部司令部的安排,全文翻译出版。本书译者是胡正梁同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

一九八一年十月

关键词(Tags): #后勤#战争与后勤
家园 再次推荐《战争与后勤》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4&ID=4121

德军的后勤管理与组织一直比较烂,直到2战……

《破碎的车轮》就是本书第四章

第一章 两个世纪的背景 残暴的抢劫

第二章 拿破仑的后勤体制

第三章 铁路的兴起 从拿破仑到毛奇的物资补给

第4章 《破碎的车轮》

第五章 希特勒在俄国的赌博 半摩托化军队的问题

第六章 从锡尔特到阿拉曼

第七章 精于计算者的战争

关键词(Tags): #后勤
家园 能不能跟你商个事?

《大时代的故事》我以前也玩过,你现在手头上有吗?能发给我吗?谢谢.

家园 所以领土大也有领土大的难处阿

打仗时运输很困难

家园 我说您的ID这熟呢。warstudy整个一 宝藏啊。谢谢您的工作
家园 能,不过限定时间,当年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就干这个的

二战时期有几艘愤怒级就是走的这条航线从摩尔曼斯克跑到远东的,其中就有咱们四大金刚之二。

家园 原因如下

克里米亚半岛的主要港口是塞瓦斯托波尔,1941年9月半岛通向内地的通道已经被德军占领,所以虽然塞瓦斯托波尔直到1942年才陷落,但是已经丧失了向内地转运物资的能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