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一聊后勤(一) -- northeast

共:💬104 🌺3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聊一聊后勤(五)

要说当年“共军”的后勤,从现在这个时代往回看,应该说有很多地方并不“先进”,甚至很“土”,但如果借此贬低当初的“共军”,那可就片面了。

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末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后勤在很大程度是“各自为政”,别的不说,就是军装的样式都没有统一起来:军装的颜色有绿色的、蓝色的、黄色的,深浅不一;帽子有大有小;帽徽也不一样(解放真正时期有的解放军还戴了很长时间的“青天白日”帽徽)。有时候,一支“共军”和一支“国军”军装之间的差别比两支“共军”军装之间的差别还要大。但这并非不是“共军”不想统一军装样式,各根据地在地理上被分割着,只能各自做衣服、上染料,其结果当然是五花八门。党中央对各根据地在战略上可以进行指导,但具体工作就经常要“放权”了,在后勤方面,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部长对各部队的工作也“插手”不多(解放前后的那段时间解放军的后勤部长是杨立三,我估计他的“知名度”保证比很多将帅低得多)。一支“共军”在自己的根据地,往往在后勤方面不用太发愁;但一旦到了别的根据地、“非根据地”、甚至敌占区,那可就麻烦了:当年黄克诚率部刚进入东北的时候,向中央抱怨“七无”;解放战争初期新四军主力北撤山东,自己原来根据地的钞票在当地无法使用,很是苦恼了一阵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初期,缺吃少穿,有炮没弹……一旦熬过这段“过度期”,“共军”往往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了。从现在后勤的先进“理念”来说,这种后勤方面的“各自为政”是有问题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历史阶段是无法避免的。等到各块根据地逐步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各方面都开始强调“一致”,消除“山头主义”影响,后勤方面也是如此。

淮海战役的时候,无数民工用小推车“支前”的场面很多人都知道了。几百年前宋朝的沈括就说过这种用人力运输的效率并不高,因为速度慢,而且运输者在路上自己也要消耗一些粮食,但当时总不能认为这种“支前”方式太“土”就不用吧?要是非要等“先进”的东西有了再干革命,中国革命就麻烦了。其实当时解放军的后勤部门就在积极的寻求更“先进”的运输方式,在淮海战役进行过程中,国民党军队的被缴获的汽车(连同司机)就出现在“支前”的道路上,而且随着解放军的战线步步向前,铁路运输也恢复了:铁路被抢修了、机车被抢修了、因战乱而失散的铁路工人也被找回来了。淮海战役后,后勤部门总结几种运输方式,结论是铁路运输在这几种运输方式还是效率最高的。在东北,东北野战军也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输,辽沈战役的时候,炮兵纵队、坦克大队、部分主力步兵纵队和师(3纵队、2纵5师、6纵17师)就是通过铁路运输到前线的,大量后勤物资更是通过铁路运输的。

解放后,通过一场“抗美援朝”,“共军”经历了一次现代化战争的“洗礼”,按照毛泽东的话是“抗美援朝是一所大学校”,后勤方面也是如此:仗是在国外打的,大部分物资需要从国内运过去,消耗量也大,后勤压力空前,后勤的地位也显得比以前更加重要(彭德怀表扬过两个麻子:高岗、洪学智都与后勤有关);为了保障后勤线的安全,高炮部队、空军战斗机部队也壮大起来;后方公路、铁路的抢修保证了后勤线路的畅通……

解放后,可以说人民军队的后勤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通过一场“抗美援朝”),当然现在仍然“尚需努力”(这方面因为我知之不多就不多说了),但比一般人想象的应该强不少:比如说1979年对越作战,不少老百姓恐怕都听过我军后勤如何不行、部队缺这少那的传言(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但与实际情况差得挺远。当时我军后勤不敢说多么完美,但那次我军本来深入越南境内就不远(有点量力而行的意思),后勤供应总体不错(甚至多运了不少东西,导致了一些浪费)。后勤方面感到压力的主要是一些打穿插的部队,美国人曾经把朝鲜战场上打穿插的朝鲜人民军比喻为“步行的空降兵”,而空降兵按照《兄弟连》的说法就是“天生就该被包围的”,可以打穿插的部队受后勤的制约主要是本身任务性质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后勤部门的问题。

说到后勤,我还想到了1962年对印度的那场边界冲突,那次我军打过“麦克马洪线”后主动后撤,中国方面对外说是为了和平解决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边界纠纷,不少中国人(包括当时的参战官兵)对此迷惑不解甚至很不满意,认为中国表现太软弱了。其实,中国方面在中印边界东段主动撤退回“麦克马洪线”,但在中印边界西段可没往回撤退,如果真是为了什么“和平解决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边界纠纷”,为什么在中印边界西段不撤退?说到底,还是后勤方面的因素,如果当时我军在中印边界东段喜马拉雅山南坡坚守下去,结果会怎么样?印度也是个大国,继续跟中国大打出手是没问题的(印度背后有美国的支持,苏联暗地里实际也帮助印度),中国当时有能力长期保障要翻越喜马拉雅山的后勤补给吗?(现在恐怕也不好说能不能)。毛泽东打了半辈子仗,在这个问题上恐怕不会犯后勤方面的低级失误,那次打仗主要目的还是教训一下印度(让印度老实点,别总挑衅),至于能坚守住哪些地方就要量力而行了,所以才在中印边界东段“主动后撤”。而中印边界西段后勤方面的压力就小一些(也不是说没有),那里的自然条件相对好一点,而且已经有专门为国防修的公路,所以根本也就没表现所谓的“和平解决的诚意”。

土鳖扛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