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Bullshit有四种运法,你知道么?” -- 嘎嘎

共:💬50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咱那是山区啊,拉条牛下山上山得费多少工夫?

你老家是哪里呢?另外,夹背不是你说的这玩意儿,也不知哪里有图:))))至于板车三轮之类,那得等到80年代末家乡发展副业的时候才开始出现,与你提到的时间差了近10年吧。且为了方便耕田耙地,队里的十几头牛是基本上平均分配到农家饲养。这,就是不能集中养的缘故。所以有“公猪圈”,而没有“公牛圈”。至于牛粪,没见过的是理解不了的了:)))其实不是牛的屎,而是牛屎牛尿“沃”的草,所以我一直问十八亩知道什么是牛粪不。

看看,一个夹背都把大家绕糊涂了,我当初用“筐”给大家留个牛粪也算工分的印象是多么的重要。

家园 福建也有呀
家园 牛圈是自家的,就是说漏嘴了,

你说的:中国太大,“中国人不这么办事”的论断还是太匆忙了一些。我很听得进去,我一直就是这么想的,谢谢。

恕我直言,你帮着他可以,既是老乡又在历史观上相同或相近,能理解。你家没有养过牛,所以你家没有牛圈,而你家住在“出门走两步才是坡”的地方,地皮相对稍不紧一些,你舅舅家住在“出门就是坡”的地方,家里养过牛,就是地皮再紧也有自己牛圈,也就是说,盖牛圈不取决于地皮紧,而是在于是否养牛了。

您的老乡(您说不算同乡)说的正是出门走两步、三步才是坡的地方,在一个有一百户人家(这一百户/队,也是一个谎言)的生产队里养牛,牛圈是自家的,就是说漏嘴了,5、6岁放牛纯碎是杜撰出来的。

在出门就是坡的地方,住就不集中,但是盖个住几条牛的牛栏,即使不想占农田、地,也不费事的,举目皆是的临近小山坞,整一块能盖一间稍大茅屋,并不困难。南方数省四周都山的村子到过不下一百(肯定三位以上),没见过几乎“家家有牛圈”的。连十八亩段这个村,祖上大约在明朝(推算)年间到那块地方落脚谋生……一直是小农经济,从来没有集体化过,他们不知哪一辈祖上起,就只有两个牛栏,一个住黄牛、一个住水牛,各家的牛住在一起,聘请外面来的放牛娃,农忙前想给牛喂点精饲料(粮食),就各喂各的。那可是在从没听到过集体化的年代就这样做了。

所以,在基本没有利益冲突时,只有好处或受条件限制的事情,合作就很自然。现在中国都是单干了,肯定不会家家使牛的农户要盖牛圈,中国人这样办事。

花儿,谢谢。

家园 草原上不是烧牛粪吗

可能是食物不同的缘故吧。

家园 老家那里也是山区

板车、独轮早在5、60年代就有了。当然各地的情况不大一样,我不能把它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家园 吃草出来的都一样,只是拣干的和铲稀的区别

半干就可以拣了,牧民用来烧火,记得是贴在外墙上晒干的

我来到南方才知道人太多了,不早点把牛粪拾走回来就不见了,而且确实太稀了,用来堆肥

家园 很正常:)))老家那路真用不上这玩意儿。

忑窄,后来也全是利用机耕道(现在已经升级成正式的公路了)贩个鸡鸭鹅猪啥的。

家园 和你那里类似

也是很窄的路,有的可以走拖拉机,于是板车和独轮车就有用武之地了.

家园 上帝,能走拖拉机的路还算“很窄”的路?

我们那能走拖拉机的路就是机耕道了。虽然有些水田埂较宽,或许可以走拖拉机,可连接这些水田埂的路就窄得很了,两个人擦身过的时候都得侧身。难怪还有兄弟伙在讨论使用农机具的,把我老家那路想象得太宽了些:)))

家园 有的可以走拖拉机

有的可以走拖拉机

不是大的拖拉机,是那种小拖拉机

家园 别心虚,请回答。

为什么

“我妈求爹爹告奶奶地终于获得了养两头猪的任务”?

养牛折合工分合情合理,也给出了一天的工分数,这养猪呢?

家园 够厚,我喜欢!

再问你一次,你知道“公猪”么?

最好顺便解释一下你为何要通过造谣来攻击我,拜托!本来以为你改邪归正了,没想今天你又造了一个:)))不造谣你就活不下去么?

家园 真是不懂,你不造谣会死么?

还在死犟。其实你现在的路数是对的,就是要证明我不是从农村里出来的,这比你造几个谣来反驳我是一大进步。可惜你本性难移啊,今天又造了一个蓑衣的价格问题。现在还在嘟嘟啷啷,没进步啊。

家园 一般农村说拖拉机指的都是手扶拖拉机

也没人要求拖拉机直接就能开到每块地的旁边,只要停在路上,然后把东西挑过去装车就行。

农机具是不需要考虑田埂的宽度的,因为它们在田里走,它们的使用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地高低不平,上上下下很麻烦,而且每家每户的地都不大,除非能够协调一致(如果实现了这点,田埂也不是问题,因为本来宽度就只有十公分左右,保留几个节点,耕完拉条线,很快就又筑起来了),否则费老大劲跑到地里只耕亩把地,连调个头都不方便,经济上不划算,农民宁可选择牛耕。

家园 我觉得你有描述不清楚的地方。

  如果是土地改革,不会易响到山林的水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