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工分制”的惨痛回忆 -- 嘎嘎

共:💬118 🌺123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错!

我父亲退休的时候确实没满60岁,是别的原因。不过今年都64了。这个十八亩还以为一解放了就建立了学校呢,荒谬啊!我父亲当年念的是私墅,至于后来如何转换成初中就得考古了。下一次再跟他谈吧。

我上学由于是教师子女,不交学费(那几块钱也是个大麻烦啊)。

错!
家园 误导

看来你误导大伙了,我估计令尊三年困难时期

已经在师范里了,因此在您爷爷去世时还能继续

在免费的师范学校里呆着。毕业不是文革前夕,

而是60年代初期。然后仍然赶在70年代以前生了

老兄你。要是你文革前出生,令尊恐怕也没那份

热情去革命....

家园 农村早退休的多得很

未必非得等到60岁

我们那儿退跟不退工资水平都一样。

有机会歇着不是更舒服?

家园 那时候高中毕业就了不得了
家园 您如果真是77级皖南农村的,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你祖父倒了,好比家里顶梁柱倒了,你父亲、你叔叔却能进中学上学,好象给人的印象,当时你祖父的家里境况不错,否则怎么能同时供两个中学生上学?

(农村来的网友定能理解两个农家孩子上中学的含义)

家园 基本属实。
家园 你家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每月35元的固定支出。

  就是剩下的人均21元不到点也属于平均水平以上。

  你姨妈第一年18元是学徒生活费。两到三年满师后能拿到三到四十元。

  涨工资年限确实存在,那时涨工资都是中央下文件,有明确的时间界线,迟报到一天就有可能比别人少一级工资。因各种各样原因划在线外的有不少,并不是不明不白。

家园 中专分两种。

  初中生考的(小中专)和高中生考的(大中专),前者不算干部,后者要看所分到的单位,可能当干部也可以当工人。

  我们办公室有两位同事,在原单位当工人,调来后以大中专毕业生身份改成干部。

家园 你以为河里没由农村出来的啊?竟糊弄人

“一、二、三、四年级在同一教室”

请问您如何教学?你个能人。

我上学时是农村3,4年纪复式班的。

家园 皖南一带比较重视教育

一般人都能上小学,象楼主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上初中是完全可能的。

补充下,我老头74年当的教师

月工资32块五

家园
家园 四川哎(川东北)。

花儿,谢谢。

误导
家园 没有误导,是有人误解:))))

你可以看出我说的是解放后农村的政策是很成问题的,并不只限于文革期间。当然没经历过的很多事纯属道听途说,但有多方证据表明这些说法是成立的,举个例子:大锅饭期间组织队伍砸铁锅,那时还真是普遍现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