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感于孔老大的言论,特开新帖讨论一下 -- 四处张望
我个人比较反感孔老大的言论,但是我并不能去阻止他在各种贴子里面反复扯到这个话题上。我想专门开个新帖供双方理性讨论也许有助于减少孔老大反复宣传的必要性,从而减低不少人看贴的辛苦性。当然这个想法一般来说结果是一厢情愿
下面是我针对孔老大经常提出的论题的几个问题,作为讨论的开始。
首先,我认同“天下大同”,认为只要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民族、宗教是可以平等相处的。因此我有如下问题:
1、少数民族的出生率高过汉族,将导致汉族比例下降,这个是数学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问题是:
a.计划生育是否对所有少数民族的政策是一样的?是否存在对于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少的少数民族有区别对待
b.能否证明人数多的少数民族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生育率仍然高过汉族?(这个问题主要是想针对现在汉族就算能生二胎也不生)。或者说生育率在同等政策下主要的区别在于经济水平而不在于民族
2、孔老大的论点是少数民族不断增多最终会导致汉族不断割疮,最终萎缩到东南。我的问题是
a.少数民族并不是一个民族,是众多民族,请分析一下是否所有少数民族会导致以上结论?还是说其实心里只是暗示某些特定民族?
b.我希望看到不同少数民族在数量增长和比例上的对比,针对某些特定民族,数据是否能够支持孔老大的论点。
我希望讨论的时候拿出数据,不要上纲上限,要有逻辑,不要动辄推向极限。
城市执行的是一胎制,农村执行的是1。5胎制,因此会不会出现若干年后,城市人口越来越少,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的局面呢?
我忽略了什么,孔老大就忽略了什么。
河里面反对计划生育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东东山,一个是孔老大。相较而言,孔老大的发言附和者多一些,因为他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问题,人口问题中的民族比率问题。但我认为,很可惜,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形而上学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
我想问几个问题,所谓的汉族即华夏族,自称是炎黄子孙,正儿八经的炎黄后代有几个?历史上出现而又消失在汉族的这个大家族的民族的,他们后代的生育比例是多少呢?还有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有意义么?
民族还有一个融合的问题,接受汉族文化,按汉族的方式生活,视中华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便有少数民族的头衔,难道会站到分裂国家的位置上去么?
维持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庞大国家的首先的问题是要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样国家才有向心力,民族间的吸引和融合才能够进行。计划生育不正是服务于这个大前提的么?
引一段资料
这一部分转变为少数民族身份的人,固然显得增加了少数民族的数量,但他还有一个作用,他们模糊了民族间的界限,事实上改善了民族间的沟通和融合。
说实话,孔老大对计划生育的理解是偏差的,下面引自有关的政策说明:
关于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有另外一段材料
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是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如:地理环境、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等。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间:
从80年代初开始的(对汉族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
生育数量的控制:
根据不同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自然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区别对待。分两种情况实施计划生育。 第一种:人口超过1,000万的少数民族地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多生。
第二种:人口在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二胎,个别的可以生育三胎,不准生育四胎。
但由于各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个别的也可生育四胎,甚至在人口较少的几个少数民族中不实行计划生育。
婚龄规定:
由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殊的人口状况、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差异,《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可根据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如新疆、内蒙古和西藏等自治区都把结婚的最低年龄变通为女18岁,男20岁。
1984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中说:“对于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可以考虑,人口在一千万以下的民族,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二胎,个别的可以生育三胎,不准生四胎,具体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有关的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往往都是经过试行之后,逐步地予以完善。而其效果还是很不平衡,以致于有的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已进入人口现代型行列,人口工作的重点已由控制人口数量型转为提高人口素质型;有的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则还处于高出生、高增长阶段,还面临着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构成等严峻问题、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还处于由传统再生产类型向现代类型转变阶段。
少数民族正式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比汉族晚了10多年,即于1982年才正式展开,而且一对夫妻比汉族可以多生1~2个孩子。
1.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在不断地下降,1989年经1981年下降了31.08%。当然,各个少数民族下降幅度很不平衡。80年代朝鲜族妇女总和生育率,不仅一直比汉族为低,而且一直在生育更替水平以下轨道运行,这与全民族的高文化素质、现代生育观念的树立有着直接的关系。80年代的满族实行一对夫妇生育2孩的政策,但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和生育观念的积极转变,总和生育率也降到了生育更替水平线以下。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虽然1988年才正式开展计划生育,但总和生育率超前开展下降,到1989年已接近生育更替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提高,生育观念的先期转变有关。回族妇女总和生育率,是信仰伊斯兰民族中最低者。1981~1989总和生育率下降幅度相对最大的民族有黎族、侗族和壮族,分别下降了53.86%、35.79%和34.89%。1989年的总和生育率相对最高的为哈萨克族(5.07)和维吾尔族(5.45),其次为藏族(3.97)和布依族(3.79)。在百万人口以下民族中还有柯尔克族(6.14)、塔吉克族(6.13)、德昂族(5.03)、景颇族(4.23)、怒族(4.22)和撒拉族(4.15)等。 总之,除个别民族外,进一步降低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如果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的话,那就是中国的人口政策的远期目标是在人口在降到资源能够维持的水平线下后,维持世代更替水平。
先谈到这。
既然少数民族也受计划生育政策限制那就没什么可担心了,如果少数民族人口多了这个政策就会放紧一点。正如数据所显示,随着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生育水平自然也会降下来。
说实话,这个威力很大,表面上看来速度很慢,但其实往往几代人就会连渣都剩不下多少的吞下去。为了避免这种融合带来的文化多元性的消失,适当的保护是必须的。
还有文化上的认同和利益归属感的认同,还是那句话,认同汉族文化,按照汉族的方式生活(其实汉族的生活方式也称得上五彩缤纷),讲中华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的,是我们在反对民族分裂中可以依赖的人。
人口争端。
现在没时间写,周末再说。
一定有人要跟你争端下去。
哪种人口论的本质是血统论,将识别民族的标志视为血统而非文化。
维族或者藏族要学习电工甚至计算机,难道有配套的民族文字教材?
再过几个世纪,他们的民族特征还会存在吗?
其实现在满族在文化上,血统上都已经不存在了。提到满族我认为只有民族政策上的意义。这一切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
平时不吃猪肉,不喝酒...
但到了(好友)会餐时,你和他开玩笑,硬塞猪肉给他吃,他也吃(学校食堂没油水啊);"让"(其实是灌)他喝酒,他就喝...挺好的人啊...
毕业了,娶了同班的女同学,生了个女孩,算回族(什么都有照顾啊,不算白不算)...
他女儿哪里还有回族的影子啊...最爱的就是肯德鸡了...
这种人中国有多少?
80年代政府就已经澄清过,计划生育是要逐步扩大到少数民族的。问题是前一阶段的政府,该它们履行的职能没有很好的履行。江主席的10来年,是典型的萧规曹随,原有的制度缺陷没有多少改进,该逐步推行的没有逐步推行,科教文卫很多方面都差不多是在80年代的基础上踏步。所以搞到现在大家如果不仔细想,觉得好像少数民族不需要计划生育一样。
今后对少数民族逐步推行计划生育,应该是政府需要开始认真研究的课题。以前对汉族地区的一些粗暴做法,这回不能再弄到少数民族身上了,毕竟计划生育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一件事,不是为了剥夺谁的权利,更应当在法制轨道里进行。
其实西北一些现在看来离心倾向比较严重的民族,主要是社会和经济跟内地差距太大,甚至还有反动宗教势力在里头搅局。出现问题的地方,都是某个民族形成局部强势,在落后文化的驱使下催生民族仇恨心理或者民族沙文主义。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继续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各民族,包括汉族的文明水平。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并不少,并不是都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的。当代西方国家,包括很多历史上的民族国家,它们的民族复杂已经程度比中国高得多了,不要说美加,现在法国的穆斯林人口都多得让他们觉得有点头疼。可是长远的看,这仍旧不会对这些国家的发展构成威胁,甚至不能对白人的统治地位造成威胁。因为这些新移民的后代,很快就会融入主流社会,不可能总把自己当客人。
这些国家里各民族也可以形成封闭的社群,在社群间,血缘也可能保持高度的隔离,例如西方犹太人的传统就是严格的内婚制,这甚至导致在该民族内部有很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流行。
这种隔离之所以没有造成严重的民族隔阂,除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发达的现代经济外,当代西方城市社会里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形态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族群都不能在某个大地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因此都必须学会与邻交往才行。它们不仅要会和其它族群和平共处,还要会保障自己的利益。而不同族群间的经济文化水平也不会差得太远。这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应该也有些借鉴意义。
我出这个帖子本意就是希望大家补充,关于这个问题能尽量在一个帖子里面说明。像孔老大那样什么帖子都扯到人口问题上实在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