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而且对经济都有好处。
你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非洲迟早也会。只是时间会很长,远长于中国。因为他们的社会结构会拖累着他们——尽管最终会克服,但必定是百年以后。
1月原油出口30万吨、2月出口0顿、3月出口近22万顿,中国原油出口已降至历史最低限度。
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原油出口单月同比大幅下降83.2%。事实上,去年的原油出口量已经开始下滑,大部分月份几乎是在50万到100万吨的低位,去年2月的原油出口也为0吨,但去年3月出口量较高,达到131万吨,因此今年单月同比大幅下降。
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副会长杨伟才认为,当前原油出口已经到了最低限度,主要原因是国家限制原油出口的政策。中国目前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0%,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本国自身缺少原油,因此从2004年开始,原油出口限制政策陆续出台,原油出口量也逐年骤减。而从2006年底开始,随着整体宏观经济的结构转型,新一轮限制高耗能资源产品出口的政策密集出台,原油进出口开始实施新关税。其中,原油进口关税由原来6%左右降低为2%。同时,原油出口则开征5%的关税。
有专家分析认为,国际油价的暴跌和国家关税政策的调整,是导致今年一季度原油出口量再降的原因。单从油价的因素来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跌破每桶78美元高位后下行并在60美元左右徘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但杨伟才表示,当前的出口量与国际油价没有直接联系,不允许原油出口已是一项刚性政策,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因国际油价因素改变。中国当前只保留少量的原油出口给朝鲜、古巴和日本等国。可以说目前的中国原油出口格局是市场性进口、政策性出口,影响单月的出口量应只是政治因素。
专家认为,对原油出口实行“严出宽进”政策,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毕竟,在没有找到新的替代能源以前,石油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资源,现行的原油产销政策必须考虑到未来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接续、能源战略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出宽进”政策出台和实施的背后,是国家立足国内油气供需平衡的审慎选择。
=========
这个大概都是出口到北朝了吧!
印度巴基斯坦的,出生在本地,住上20年,你也不是公民。
兄台高见! 印度几千年来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精神民族”,工业商业越成功,转型“物质民族”的可能性就越大,中间会引起什么样的大动荡和冲突不得而知,这些动荡和冲突反过来又会阻碍印度工商业的成功和民族的转型,一个经典的悖论。 此观点我前年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并深以为然,此后再也没有敢忘记。但兄台却是自己看到的,了不起。这几年还是有一次看到网友讨论的时候就提出这个问题。
http://post.baidu.com/f?kz=193731030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4月20日报道,印度政府证实将耗资500亿美元与日本合作,参照东京——大阪工业带建孟买——德里工业走廊。这项举国项目必定成为印度的经济灾难。孟买——德里工业走廊最致命的是她有近3/4要建在远离沿海的内陆地区,世界经济发展证明封闭的内陆不适宜最先进的现代经济带布局,最明显的教训就是中国上世纪搞的成效不大的三线建设。东京——大阪是一个沿海经济带,而孟买——德里却只有1/4在沿海,她能如愿以偿地成为第二个东京——大阪吗?试想把咱中国沿海非常成功的上海——南京工业走廊,让她也往西一直规划成上海——西安工业走廊会成什么样子?南京以西的那些头痛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有几个愿意去投资?而且孟买——德里工业走廊的规划依据仅仅是一条铁路沿线,仅因为一条铁路就值得去投入这么大的一笔国家发展资金?再看看咱中国经营最早、名气最大的京广铁路能来得过太平洋西岸沿线的那些曾经的荒岛渔村吗?可见孟买——德里工业走廊,这个被规划成总长1483公里、宽150公里,途经6个邦,投资500亿的印度的东京——大阪只会拖垮印度,绝不会给印度带来日本那样的经济奇迹。这一点日本人不会不知道,但日本人还高调支持印度的这个举国项目,谁说得清不是西方又在忽悠阿三呢?
..............................
我对你的观点就是一句话:失之毫厘,离题万里.我说过,你认为的印度优势印度自独立后一直都在,和其他没关系.
如果前推20年,你会看好中国么?这个问题不是问你的,是问每个人的。中国的崛起已经不是可能,是一个事实了。而当初谁会有这样的眼光呢。像小平那样一边承认自己落后,一边有自信满满的坚信自己的人是少数。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自认和被人为的天之骄子在80年代选择逃离。
印度的经济的起飞,如果称之为起飞的话,开始于1990。那么我们是应该将现在的印度看作1994年的中国呢,还是更前,更后。
中国近30年的历史应该将1992年视作一个分水岭。在这以前,在经济上各阶层普遍受益但在治国策略上却是模糊的很。这以后,我很愿意这么称呼,在新的形势下取得了对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再一次共识。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触及筋骨的共识。套用一句党八股就是选择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有趣的是,主要的大国的崛起过程中各不相同,却总有这样一个如何发展的共识的事情。
对于今天的印度而言,几个产业除外,套用一句我们已经扔进太平洋的话,全面落后。而这几个产业的发展,为印度带来了全新的空气。但显然,他还不触及这个国家的筋骨。从受益的人口和令人意外的选举结果来看,他也尚未带动起来整个社会变革的风气和信心。
我认为,类比的话,现在的印度大概和1986-87年的中国的情况类似。有些成果,有些信心,但必然要面临相当多的阵痛,而且尚未触及根本性的问题。因此也就有了随时夭折的危险。大国的崛起总要经历坎坎坷坷。危机对于大国如影随身。而他们,磨砺的还不够。
我认为现在的印度如现在般继续而陶醉,其结果很可能会逐渐睡去百年孤独成为另一个巴西。如果在这条道路上前行,摔一个大跟头,反倒警醒,那个印度倒是可怕的。
狮子或许可以犯狐狸的错误,狐狸绝对不能犯狮子的错误
印度现在却同时在犯狮子和狐狸的错误,而且他还没有明白,他既不是狮子也不是狐狸,不过是只开屏的孔雀罢了.
这么大的工程,按印度人的效率光是基建就要搞三五十年。等到双方回过味来(用不了十年吧),征地还没征完呢。于是当然又黄了。为什么,为什么要说又?!
当然,如果真的要搞,建议中国的工程公司去揽项目。为了防止老印赖账,一律折算成铁矿石付款,不接受拖欠。
交换大陆军事情报,这帮台独们简直是反动到底,出卖民族利益了.
另请教葡萄,印度外债高筑,现在美元贬值,卢布升值,岂不是对印度这种外债高的国家大大的有利?
怎么不会蛇随棍上
我看印度那么好一厢情愿地和中国搞军备竞赛,但是没有工业基础,全靠买武器,那么中国是不是能用当年美国对付苏联的那招把它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