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方失误面面观 -- 温相

共:💬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方失误面面观

在战争过程中,清廷对敌情仍不注意侦察和研究,往往根据各省督抚大臣的片面奏报,作出错误的判断。1840年秋,英军因季节和疫病等原因返棹南下,清廷却认为“夷情恭顺”,赶紧下令沿海各省裁撤防兵。时过不久,英军就进犯珠江,只好被迫宣战。1841年夏,广州反攻未成,却轻信谎报,复令酌撤沿海防兵。未几,英军又陷厦门、定海。1842年夏,英军侵入长江下游,也是出乎清廷意料之外的。反之,英军则随时注意对清军情况的侦察与研究,常能及时获得清军的情报,采取先发制人或防范措施。

以道光帝为首的清朝最高统治当局昏庸无能,平时既不讲求治兵之道,也不深研战守之策。国防布局,因循防内重于防外的旧章,沿海兵寡力弱,又无战略机动部队。往往抽兵数千,牵动数省;且千里赴援,远水近火。战火临头,既不知敌,又不知己,仓卒应战,自然无法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战争过程中,清廷先则轻敌如蚁,继则畏敌如虎;对于战守大计,只能笼统地提出什么“先威后德”、“大张挞伐,聚而歼旃”、“沿海一体严密防范”之类的陈词滥调,提不出任何切合实际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可是,军政大权却又高度集中,和战大事操于皇帝一人之手。前线作战,事无巨细,都决策于北京,而当时通信不便,上下情况隔膜,前方将帅无权根据具体情况机断行事,即使朝廷作出的决策明显落后于形势,也不得不遵照执行。道光帝颟顸无能,主观随意,时而言战,时而乞和,时而增兵,时而裁撤,弄得下面无所适从,严重地束缚了前方将帅的手脚。加之清廷对全国的战事又缺乏统一及时的指挥,以致各战区常常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使英军有机可乘。

清军将领军事思想保守落后,战术呆板,指挥笨拙,只知消极防御,不善于灵活击敌。英军虽有“船坚炮利”之长,但孤军远征,不耐久战,更不利于深入内河内陆。当时有识之士有鉴于此,曾提出过引敌深入内河内陆,伺机予以奇袭、火攻等战法。无奈前线大吏和将领多数只知株守炮垒,待敌进攻,不知巧布险势,出奇致胜;只会一线设防,不知纵深机动。英军沿海沿江登陆进攻,多是利用清军设防的弱点,以舰炮正面轰击,以登陆兵侧翼上陆,行包围攻击。清军前敌将领不知认真研究敌人的登陆战法,改进自己的抗登陆战术,以致屡蹈覆辙。倘能以炮垒为中坚,设奇兵于侧后,待敌迂回接近时,出其不意地伏击或反击之,则不难收破敌或挫敌之效。英军深入广州和浙江慈厍等地时,兵单势孤,清军有过不少歼敌良机,却非但未能乘机歼敌,反为英军所败。前线将领指挥如此笨拙,岂有不败之理?!

受清王朝腐败政治的影响,加上承平日久,清军不仅武器落后,而且军纪废弛。将弁多同文官一样,养尊处优,耽于安乐,不理营务。他们或坐吃空名,冒领军饷,或勾结烟贩,走私贩私。军中酗酒吸毒、聚赌挟妓者比比皆是。遇有军事行动,公开勒索地方,强拉夫役,苛征暴敛,甚至强取豪夺,杀害良民。加以清朝统治者一向重八旗而轻绿营,造成军内矛盾,而驻守各省的军队调往有事省区时,又出现“主军”(本地军队)与“客军”(外省军队)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发展成尖锐对立,遇战互不救援,见利竞相抢夺,彼此争功诿过,甚至自相厮杀。

此外,清军不但平时欺压人民,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依然与人民群众站在对立的地位。英军每入侵一个地方,当地的人民群众便纷纷起而自卫,打击敌人,表现出极大的抗战积极性。可是,清廷和各地统兵大员,除林则徐等极少数有识之士外,一般都仇视人民。他们动辄诬蔑沿海地区“到处汉奸充斥”,声称“患不在外而在内”,甚至滥杀无辜。由于无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对于象臧纡青所建议的军民结合、游击战与正规战结合的“散战”之法,自然不可能付诸实施。更有甚者,每遇征战,军队便借机向人民群众敲榨勒索。在浙东反攻作战前,有的旗兵竟“沿途掳丁壮,掠板扉,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军队纪律如此败坏,不仅很难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与配合,其战斗力也势难维持。

家园 丞相高见

大概就此问题写论文也不过如此了,摘来了好东东阿。

补充一点,就是关于武器方面。中国军队装备的火枪虽然口径不一,但是性能上并不比英国人的玩意儿差太多,但是装备比例不够。不过,当时最大的装备差异还是在火炮上,这方面中方差距太大。关天培的殉国,我们的印象是虎门一场恶战,实际上就是一场屠杀 -- 清军的火炮根本够不着人家。

有个奇怪的想法,使用轻武器,当时我军使用宋朝的神臂弓大概也可以搞定英军了 -- 射程差不多,制造简单可以大量装备,不需要很多训练,还不需要火药,属于全天候武器呢。当然,重武器上还是没有很好的办法。

家园 看过一篇文章说当时的强弓射程的确要超过火枪

而且换子弹(箭)速度要快得多。是不是真的啊?

早知如此,不如放他们进来,然后一顿诸葛连弩招呼...

家园 呵呵,萨旅长:

◆回 萨苏 所发:丞相高见◆

其实当时不也是属于冷兵器时代吗?只要众志成城,大刀长矛也一样消灭他们,当然前提是要选取合理的战术方式

,毛泽东利用正规军和民兵相结合在晋察冀开辟的抗日时期的最大的根据地不就很说明问题吗?

家园 道光

◆回 温相 所发:【文摘】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方失误面面观◆

道光和崇祯一样,志大才疏,优柔寡断。

就是比崇祯对臣下好一点

道光
家园 道光这个年号起的也不好:

◆回 老广 所发:道光◆

道光,盗光,果然被洋人盗光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