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当前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切实手段,一、品牌和宣传 -- 小楼

共:💬41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当前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切实手段,一、品牌和宣传

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但是未必这么齐活。

一、广交会的强制品牌化

先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广交会: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01届开始就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多了进口两个字,

好事情),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他在中国对外贸易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无法动摇。

说白了,地球上传统行业的零售批发商,任何行当,从花生到军火,如果到中国

去打货,首选就是广交会,过去的40年,他们也只认同广交会。无数的外贸公司

一年只见两次客户,就是在广州;有资历的贸易商对广交会无比认同,如果贵司

(厂)在广交会连个摊位都没有,您的信誉恐怕就要打个大大的折扣,更主要的

是,没法见到正经客户。

多扯一句:炒卖广交会展位在广州已经产业化,不过骗子居多,似乎大多数工厂

也乐于上当。目前(现在一百届的一期已经结束)的行情,一个标摊,位置说的

过去的,20万起步;如果特装,还在主通道,面议,100万以下没人搭理你。

广交会的展位分配采取两种方式:分配和招展,分配的大权掌握在各个省、市、

州外贸主管部门手里,主要考核指标就是上年度海关统计出口额,当然,灰色区

域也有,但是极少,因为这个涉及的利益太广太深。招展理论上是各个行业商会

负责,实际上还是落在外贸主管部门手里,两者的区别在于,分配性的收取工本

费用,招展的大概要翻个四到五倍。

广交会就是个大集市,同行之间互相杀价,血肉横飞,轻工产品厂商互相比谁的

肉多,多的可以割到最后,少的自动退出,冲冠一怒掀桌子甚至殴斗被清场的不

是没有。

前面说完了,说到情况的改观,或者说,有制度的约束开始于96届的组展,当时

突然接到通知,96届的展位分配采取全新的方式,由以前的单纯的满世界标摊,

到分开布展,开辟品牌展区,进行特装布展。所谓的特装,就是可以将标摊进行

许可范围内的重新装修,以显示公司气派,吸引客户,前提条件是必须按照如下

要求打分(各省市标准大同小异):

A、海外市场商标注册情况

B、上年度海关统计出口额,一般特装展位是1000万美元起步

C、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尤其是专利

D、通过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行业认证情况

上面的标准是死的,但是人可以把他变活,不爽的是,打分的权限变成了民主集

中制,居然搞了一个省市州会审,往往一点猫腻可以吵翻天。

96开始,品牌和知识产权正式提上了广交会的日程,那一届,伴随琶州新馆的

启用,品牌展位初次亮相。

96届的特装展位是一个尝试,只占据全部的20%,而到了98届,占据全部展位的

80%,并更名为特装展位,并且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概念,一旦发生知识产权

纠纷,将会丧失下届参展的资格。

第100届的评分标准和以往雷同,但是传闻,101届开始,特装展位将会占据80%

以上,部分展区将达到100%,考核的重点将会加入自主品牌的海关统计出口额。

在很大的程度上,广交会准入机制的强制品牌化,促进了出口的正规化发展。

二、品牌和宣传的财政补贴

如果说广交会的品牌机制是行政手段,那就继续说财政手段下的品牌化促进,随

着财政手中的银子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陆续出现,具有代表性和普遍

性的就是中小企业开拓资金和各个省的外贸专项扶持资金。

这些资金,并非如同想象中的可望不可及,实际上,只要贵司多上上主管机关的

网站,认真学习一下,只要条件符合,钱一样可以拿到手。门道不精的可以多跑

跑腿,事情没有那么难办。

中小开的扶持项目之一就是境外商标注册,补助比例达到50%,限额1万5千,钱是

少了点,不过这个只是一家。各个省的外贸扶持资金里面也有商标注册这个项目,

出手比中小开阔绰的多。

宣传和广告,是各种扶持资金的重点,中小开在这些方面支持可以说不遗余力,限

额达到了3万5千,就连企业创建网站也可支持2万元,而地方的财政补贴,比如外

贸专项扶持资金也是如此。

关于这些财政支持,从2005年开始,是每年两次,问题在于了解细则的公司很少,

惯性思维让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就算知道了,出于对政府的缺乏信

任而懒得上报,有些即使上报了,也有于文件制作不规范或者没有严格按照程序办

理而没有批复,实际上,在我了解的范围之内,只要条件符合,严格按照程序和要

求办理,获取补贴的机会很大,并非传统思维那样一定暗箱操作。

政府在中国出口产品的品牌建设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正在制度上逐步完善,

可以说已经尽其所能,而且投入越来越大,约束性越来越强。

家园 广交会能不能在内地开呀?
家园 cantonfair

cantonfair不在canton也就不是cantonfair,呵呵

硬件因素很大,琶州展馆规模,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目前,还无法满足国内参展商的需要。

若干年后,或许cantonfair会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家园 二、出口退税的方向性调整兼谈外资

二、出口退税的方向性调整兼谈外资

出口退税制度比增值税制度出现的早,1985年开始实行,一直到1994年

税制改革才真正走上正轨,理论说起来有点麻烦,就是出口企业出口环节

不征税,还要把出口企业已负担的流转生产环节增值税退还给出口企业,

简单的说,就是国家补贴出口,结合陈大的现金牛观点,就是国家掏私房

钱给现金牛开小灶。

历史上有过多次出口退税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有浓厚的宏观背景,第一次

是95,96年的出口退税调整,那一次是调低,为什么?因为国家财政吃紧

,给现金牛开小灶的钱都吃紧,税局欠退税一塌糊涂(现在看起来无法想

象,短短10年,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沧海桑田)。出口退税调低的直接

的后果是,94年出口比93年增长31.9%,95比94年增长23%,而调整后

的96年比95年居然只增长了1.5%(现在的眼光看,这个简直就不是增长)。

麻烦在后面,97年后金融风暴后,98年出口居然只增长0.5%,98,99年

很有趣,连续8次提高出口退税(98年6次,99年2次),2000年马上出口

增长27.9%。顺便说一下,那个年代中国的出口结构是纺织品,轻工产品为

主,机电产品为辅,和现在不一样。

出口真正的发力打基础就是本世纪头四年,2004年再次出口退税调整,这一

次的主题是:降低,而这次降低的原因不是财政吃紧,而是产业结构调整,

2004年的调整,用外贸行业速查的说法是:凡是有动力的或者会动的或者带

电的,都是17%。实际上如果非要说有保障,那么应该是上了《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目录》的才有保障。而一个产品加入这个产品目录的手续参见我的上

一篇关于广交会品牌展位的手续,实际上2004年的调整和广交会品牌展位的

退出是一步棋两步走,目的都在于利用国家的强力手段调控产业结构,而20

04年的退税降低只是一个开始。

2006年9月14日,传闻许久的出口退税调整终于出台,这一次的主题是:取消。

具体的调整方案下载:外链出处

21个税则号下的254种类商品取消出口退税,这些商品基本都是矿产品,石油

副产品,天然气,也就是说,这些产品的出口基本没法做,变相禁止了这些产

品的出口。

水泥,石化产品,原材料性质的纺织品,木制品包括所有类型胶合板和家具,

几乎所有类型的钢材和铜等贱金属,玻璃陶瓷制品,塑料制品,全线下调。

而提高到17%的是科技含量高的电器产品,机械设备,以及农产品(顺便说一

下农产品出口,不仅出口退税,就连出口信用险和各地的外经贸发展资金都是

重点扶植对象)。

这一次的出口退税调整是2004年调整的延续,是一次国家宏观出口政策的转

折,意味着对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国家将不再大力扶植,补贴的重点全力

转向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上面去,而对农业的扶植是继取消农业税的另一个

重大举措。

前面有河友认为以外资和加工贸易为主(我要申明的是,外资要分清是独资还

是合资)的中国机电产品行业是无法完成技术的提升和转型,甚至就别人的技

术都无法学习到,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偏颇的。

外资进入中国从程序上是必须带着项目进来,实际上也是如此,热钱的规模和

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相比可以忽略,而项目在中国的本土化直接带动了中国科

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不可否认的,没有开放,没有直接的学习借鉴,我

们不仅不可能有华为中兴,甚至连基础的机电产品自主出口都有问题,闭关锁

国的活生生例子就在我们的邻居朝鲜。

外资想要在中国本土开厂,为人诟病的无非是污染和廉价土地,事情真的是那

些新浪学者危言耸听的么?我敢保证那些新浪学者没有几个知道这里面的手续,

虽然这些手续在任何一个开发区的网站上都可以查询。没有那么容易,现在不

是90年代,为了现金牛什么都可以不要,你拿着一千万美元去广州开发区(现

在叫萝港区)试试,看看别人首先要看什么?你投资的项目技术含量如果不高,

人家更本不欢迎你!好,广州是发达地区,你去天津,去武汉,去西安,去成都

,去

重庆,保证都是一个结果,事情已经变了。

从技术学习的角度,工厂只要开在本土,技术封锁的程度就及其有限,科技是

什么,是生产力,如果担心技术泄漏,还来中国开什么厂?还用什么中国工人

和技术人员?车间的设备不是锁在保险柜里,别人来就不怕你学,这个不是敌

对的关系,是竞争,是技术换成本,是技术换市场,引进外资的本意就是在这

里。

技术是发展的,竞争力的核心是在技术,技术的领先就是一切,而技术的提升

不是动动嘴巴就可以上来,也不是敲敲键盘就可以唱衰,是要依靠个体乃至集

体的内在奋斗,而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有的会是使命感,责任感,而更多的直

接就是利益驱动。

技术含量低的,买10万美元的货,说不定毛利才1万人民币,而技术含量高的,

1个美金赚1块钱都很正常,谁不想啊。往年谈论中国钢材,叹气的都是普通钢

多,特种钢材少,现在呢?船甲板用钢材已经枪了韩国40%的分额,这个技术

进步是天上掉下来的么?不是,是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这

个例子在各个行业比比皆是,只不过有些人不愿意去看,不愿意去承认。

中国的水电设备,电信设备这些以前是鬼佬技术垄断的行业是怎么做到在全球

范围内和别人竞争的?是国家行政指令么,不是全部,关键还是内在的利益驱

动。钱是个好东西,一些人和企业杀人放火搞房地产打短平快,而还有很多人

和企业研究技术投入研发提高竞争力,无利不动,这个问题没什么好争论的。

回到主题的退税,17%的退税是什么意思,理想化的说:你从工厂拿货物1万

块,不赚一分钱,原价fob哄出去,如果是cif就加上运保费,就算这样回头国家

还会还给你1700块,这种生意就是最直接的动力。

科技水平的提升宏观靠国家,微观靠国民,离不开一个利益,技术含量低的产

品越来越难作,科技含量高的越来越赚钱,现在对科技水平提升不遗余力,研

发经费象是不要钱,污染高浪费资源的产业头上紧箍咒越来越紧,国家在背后

大力退,利益在面前勾引你快速跑,这种环境下科技水平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家园 怎么做研发,国家还得做示范教一教,广大中等企业没经验

在产业当地设立研究机构,起台湾工研院的作用.

转让技术,吸引企业参与项目,让企业有个学习的过程.

给楼主花一个

家园 经验?

中小企业的经验就是没有经验,路线图如下:

1、模仿,成功,价格战,竞争激烈,转进2(大多数机电产品企业)

2、模仿更好的,成功,价格战,完成积累,转进3或4(不少的机电产品企业)

3、直接开发,失败,获取经验(例如南方高科和后继的金x)

4、模仿成功,占领市场,获取积累,原地踏步或转进5(联想)

5、继续直接开发,成功大半,积累更大利润(华为)

准备走从1到5的路的企业大把,决心在人,动力在利润,推手靠政府调控,能够从1走到5的能够有万分之一就是重大胜利。

家园 小楼最近真是拽!

进步巨大,佩服,花一个。

家园 小楼挺好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观察得不错,而且文笔风格有些象我,呵呵
家园 这样耗时长了些,有人前带后推更快
家园 陈大,你的天涯老坑(经济大潮的中国科技之路)被人揪出来了

一年了,还没填,引起了公愤!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2486465&key=0&idArticle=87512&strItem=worldlook&flag=1#Bottom

家园 天涯我觉得适合和低手吵好玩的架,不适合写贴,不去了
家园 小楼这几篇越写越强了

在一线的就是敏感,经验鲜活,数据、例证拿得上来,逐篇送花!

家园 有摊位的图片么?

如果有96前后的图比较来看就更直观了

家园 花!深以为然!

以目前国内电子消费品中的手机为例,其中一个事实很能说明问题:国内最早的一批手机研发人员都是从摩托出来的。

现在国内的手机产商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能在3G中有更大的野心,MOTO功不可没啊,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