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元气 -- 月色溶溶

共:💬25 🌺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元气

什么叫元气?很难说得清楚。它比一般习称的“精神”要多一点,多一点什么?也许人各自体会不同,我且不罗唆,但说几个有元气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在消灭南唐之后不久就死了,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继位,迫使吴越献出两浙十三州,陈洪进献出漳、泉二州。北宋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便集中力量对付北汉。

北汉当时有辽的奥援,经常南下骚扰宋的北边。当初赵匡胤在位之际,曾经三次出兵攻辽,都无功而返。赵光义即位之后,采取了新的攻略,他一方面派兵直扑太原;一方面另外在太原北方的石岭关部署重兵,狙击辽军支援;赵光义自己也率领一部兵力牵制幽州方面的辽军。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十五日出兵,四月中旬,宋军数十万包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困守孤城,内有疲旅、外无援师,五月初五出降,北宋完成了统一战争。当时负责牵制辽军的大将──郭进──值得一说。

据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所载:赵匡胤派遣郭进任山西巡检,每一次发遣那些要到边关去戍守的士兵的时候,都会这样告诫他们:“要留意呵!汝等犯了罪,我尚能赦免;到了郭进那儿,他可是要杀人的,别犯着他!”

有个中级军校官到赵匡胤面前告郭进准备谋反,赵匡胤亲自审讯,诘辩到后来,那军校实在是词穷了,只好坦承说:“郭进治军太严厉,臣不胜忿怨,所以才诬告他的!”赵匡胤把这人捆了,押送到郭进面前,意思就是听凭他处置。郭进却把这人放了,还让他镇守河东,与当地盗寇周旋。并且嘱咐他说:“你有功,我就奏迁你升官;吃了败仗,你便投降到河东去,不要再回来了!”这军校拼死赴战,果然立功而返。

再往前看,后周恭帝在位,是个小皇帝,赵匡胤已经履立战功,多方显示其英武智略。一日,将要出兵北伐,大军开拔之前,忽然京师中到处喧腾:“出军之日,当立检点为天子。”检点,殿前都检点的简称,就是赵匡胤的官衔,这么一哄传,许多豪门巨室都携家带眷、窜逃出京,赵匡胤也惴惴不安起来,悄悄溜回家去,把流言告知家人,并且探询主意:“外间汹汹如此,将如之何?”

赵匡胤的姊姊正在厨房里忙,一听这话,面色如铁,抓起捍面杖来,追着赵匡胤就打;一边儿打、一边儿骂道:“大丈夫临大事,可不可以干,当自决胸怀!跑回家来吓唬咱们这些女人,能有什么出息?”

至于赵匡胤本人,也有一个故事。某次亲征之前,有军校一员献上来一根手杖。赵匡胤问道:“这跟寻常的手杖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特别晋呈呢?”那军校附耳密言道:“陛下拉一拉杖柄试试!”赵匡胤一拉杖柄,发现原来杖柄即是剑柄,杖身之内藏有锋刃。那军校还说:“平居可以为杖,缓急以备不虞。”赵匡胤笑了,当场将那手杖扔在地上,道:“倘若我还真用上了这玩意儿,那该会是个什么场面?到那时节,这玩意儿又能抵挡些什么呢?”

上面这几则故事不拿来藉古讽今,讽了今反而糟践了古。我要说的是这一本《涑水记闻》只前四卷读来有这种元气淋漓之感,五卷以下,虽不乏英主名臣,但是元气就一丝丝儿泄漏、消弭了。掩卷长思,我眨眨眼睛,开始怀念元气。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之~
家园 ...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俺老半天才品出味道来。花——
家园 花儿……长知识了.
家园 虎兄喝下面的老酒呢,呵呵.
家园 赚钱泡妞研究后庭花,也不错。但非男儿本色。
家园 东边我的美人啊西边黄河流...

来啊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是不是就是男儿本色了?

我觉得啊,在每一个具体环境里,分得清拿得稳轻重主次,就是男儿本色...

家园 我的意思是

元气不是泡妞能泡来的。宋太祖有千里京娘杯酒兵权,一样酒香花丛过,不带一丝脂粉气,惟真英雄能本色。

而且还有大聪明。就算杖中出双刃,烛光斧影一样会发生。

不过这元气呢,与时代确乎无关的。鸿门宴的刀光剑影,与文武之治相比,都是荡气回肠。

家园 意会意会.
家园 哦你知道司马光啊...

元气,换个意思来表达,就是宝贝小猪的名言:

“强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一般说来,马上得天下的开国皇帝,元气都是很足的,到后来坐享其成的子孙们可就很不争气了。 远的不说,想想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冒充一个)等人是何等的豪迈与精细并存,可惜没出几代就孱弱了。

家园 司马光不就是司马迁吗?

是啊,一个朝代,总是元气渐泄...也许是离地越来越远的缘故...那么,元气,也可以称为"地气".

家园 没见什么元气,权谋倒是不少

郭进不杀小校,那是在和官家玩政治。小校诬告其谋反,如果属实,应当由该管的司法部门判其死刑。皇帝直接把他砍了也行。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郭进干嘛?无非敲山震虎。告诉他一下,不要太嚣张,收敛一点,否则下一次就没这么简单收场。以郭进之受宠信,居然有人告发他谋反,若非皇帝在背后撑腰,谁敢真的告御状?郭进不杀小校,在君王眼中是个示弱的表现。当然这也得摸准了皇帝的心理才行。否则会被误解成收买人心也不一定。

赵匡胤的故事根本不可信。就好比他声称对“黄袍加身”完全不知情,全都是部下搞出来的一样。这个“检点当作天子”的故事,主要功用是继续证明其不知情。

至于手杖的故事,无非是简单的逻辑推论罢了。类似的故事还有汉昭帝识破陷害霍光的阴谋的推论。

家园 同感

先秦时代这个东西还比较多,后来笨伯就少啦!

家园 书读多了害死人

第一个故事叫“敲山震虎”,第二个叫“欲盖弥彰”。任爱杰都说得很明白了。说说第三个。

第三个故事,赵匡胤不要手杖还装模作样地托大,完全是因为送手杖的人不对。就象行贿,谁送的,怎么送的都是有学问的。同样的东西,张三送,收了,李四送,拒了。李四弄不好还被搞一个廉洁的反面教材给别人看。手杖真的没用吗?秦始皇遇次的时候,没有佩剑就挂了。赵匡胤不懂这个道理?小校公开送过来的,怎么处置?收下?收下的话,提拔不提拔这个小校?皇上随身有防身的暗器,传出去好听吗?真的收下了,以后走到哪里,都能收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了,到时候怎么处理?所以干脆搞一个公开教材给别人看。这个故事,不是什么元气,是权谋。

毛泽东说,书要读,读多了害死人。朝鲜劳动党的机关报,把金正日吹捧成什么德行。能读了朝鲜的报纸就说金正日是圣人吗?凡事多动动脑子,别光信书。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多留意身边的道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