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动物凶猛之“活战车” 上 -- 萨苏

共:💬52 🌺1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动物凶猛之“活战车” 上

前几天有朋友说起一个话题来,让人觉得无事生非 – 为什么没有动物进化出轮子来。

废话,您以为老牛能进化成哪咤阿?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 轮子,是不是还带滚珠轴承的?

那位说这不是玩笑阿,您想想蝙蝠能进化出雷达,电鳐能进化出发电机,对动物来说这轮子可不算高科技吧。

一句话噎住了众人,这动物进化,还真是不拘一格,只要人能想到的,它几乎都有过尝试,怎么没进化出轮子来呢?最后还是这兄弟自己破了关子 – 动物没长出轮子,那是因为史前世界没有公路的原因,在丛林沼泽戈壁荒漠这些道路不好的地方,长四个轮子就远没长四条腿方便了,要不怎么赵武灵王要扔了祖宗的战车胡服骑射呢?就是看上了马的四条腿阿。也就是这个原因,老牛进化成了今天这个模样,而没有长成带玻璃窗的吉普车(要那样挤牛奶的女工可能需要带着万能钥匙上班)。

不过,人类不是还有不用轮子的车么?比如,坦克,动物中有没有进化成坦克战车的?

这个要求实在太苛刻,战车,装备重炮,机枪,装甲,发动机,传动杆,潜望镜等等奇妙装备,是综合科技的产物,动物里面学问最大的,也就是大学教授家养的猫猫狗狗,要达到这种综合设计能力,可就太为难了。 -- 蝙蝠电鳐是怎么回事?嗯。。。大概是偷听了一两门高科技选修课的天才动物吧。

但是,如果单从依靠装甲强调防御的角度而言,动物世界中,具备战车思路的就可以列长长一个名单了。自古以来,有矛就有盾,矛的方面能够进化出剑齿虎的利齿,盾的方面进化出个活战车来,也就不足为奇。

其实,好几亿年前,这个思路就已经被动物们所掌握。第一种称霸世界的节肢动物 – 三叶虫,就是顶盔贯甲,极端重视防御的家伙。三叶虫进化出的第二代地球霸主水蝎也是用铠甲把自己包裹得风雨不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亿三千万年前的水蝎,体长可以达到两米

今天三叶虫和水蝎都已经成了化石,但它的子孙有一支保留了与它极为相似的外形,那就是鲎。

鲎,号称活化石。我在海南三亚工作的时候,见到打扫卫生大妈用的簸箕形状古怪,仔细一看,原来竟是一个鲎的前部甲壳,这东西还真是很象个大簸箕。萨是少见多怪的北方人,赶紧拉住大妈,好说歹说拿屋里的白铁皮簸箕做了交换,自己觉得挽救了个活化石标沾沾自喜,弄得大妈莫名其妙。等晚上出去大排档,才发现这东西不说到处都是,倒也谈不上珍贵,摊儿上活杀现烤的就有,最好吃的还是它的卵。(最近去三亚的朋友告诉我,现在那儿吃不到这东西了 – 来的游人太多,要吃,得去泰国,哎,怎么说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外观看,鲎的确具备了装甲车的主要特点。它的身体是骨头包着肉,前部是一个椭圆形的“簸箕”,中部是一块带着棘刺的腹甲,尾部如同一根锋利的长剑,身体则躲藏在这套完备的盔甲之下,可谓文攻武卫,攻守兼备。

不过,据我的观察,鲎的盔甲厚度不过一毫米左右,对敌害的保护作用有限,要是碰上个鲨鱼什么的,那鲎就是肉罐头了。有趣的是从化石看,水蝎的甲壳厚度也十分有限,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虽然没有请教过有关专家,我个人倒有个冒昧的推测。鲎的盔甲主要对付虾蟹等同门兄弟的袭扰,要是更大敌害来袭,它就不是靠盔甲,而是竖起尾部的剑进行决斗了。对于大型三叶虫和水蝎都属于当时食物链的顶端,没有什么天敌,但是,它们和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其血液没有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一旦碰破伤口感染,血液就会凝固,只有等死。而发现的水蝎脚印化石证明,由于早期动物的神经发育不全,这个大虾米走起路来就象喝醉了酒,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可以想象没有这身甲壳,磕碰出血随即送命的危险就太高了。或许,它们的盔甲除了装甲的作用,还有安全帽的意义吧。

当然防御作用还是有的,顺便说一下这种生存方式也被早期的脊椎动物继承,就是最早的鱼类 -- 甲骨鱼。甲骨鱼的外观和战车不沾边,整个儿一装甲的懒汉鞋,脑子几乎没有了,嘴巴变成一根管,保守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随着水中猎食生物越来越进化,单靠这种消极防御难逃一死,甲骨鱼最终为历史所淘汰,取代它的软骨鱼类摇身一变,反其道而行之,干脆身上连硬一点的骨头都不要了,不过可别在水里说它们是“软骨头”,惹了这帮家伙闹不好会出血案,要知道所有的鲨鱼都属于这种软骨鱼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甲骨鱼

不过,无论鲎还是水蝎,以及同属它们近亲的虾蟹甲虫,毕竟个头有限,虽有装甲在身,说它们象战车实在勉强,顶多也就象个古代武士吧。

[待续]

关键词(Tags): #甲骨鱼(嘉英)#动物#战车#水蝎#鲎元宝推荐:四月一日,不爱吱声,闲看蚂蚁上树,
家园 沙发花!

它们是无脊椎动物,那层“壳”实际上是多糖组成的外骨骼。

家园 迟了一步,板凳花。bbc的“与怪兽同行”介绍过水蝎,

学名好像叫布隆度蝎子,大的不像话的说。

家园 【原创】动物凶猛之“活战车” 中

要说活战车,最经常被这样称呼的,可能要算犀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犀牛,披盔戴甲,体重数吨的巨兽这玩意儿冲刺起来,速度达到四十公里每小时,可以顶翻火车头,的确和战车有一拼。

犀牛皮的铠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军队高级军官梦寐以求的防御装备,可见其防御性能之好 – 当然是古代中国军队,今天人民解放军要哪个校官穿这个去打仗就太过分了,挂个肩章都要动用铆钉枪。古代中国军队对野生动物有着特殊的爱好,用犀牛皮作铠甲,用野牛筋做弓弦,用雉鸡翎装饰头盔,不过,这要是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人家的高级军官都是拿野猪牙穿在鼻孔里作装饰呢。

不过,犀牛虽然象战车,还是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 战车的装甲是硬的刚性结构,犀牛呢?皮再硬也不是甲壳,要是碰上狮子,还是会被咬穿的,被原始人用标枪弓箭杀死的披毛犀,方齿犀也不在少数。

这不怪犀牛,主要是它的祖先就没想着长刚性的盔甲。犀牛的祖先是原犀,这种变态的大厚皮动物身高七八米,有一根长长的脖子,据认为它的生存方式和长颈鹿有些相似,靠的是好高鹜远,提前发现敌害,不过发现后的反应可就不一样了,长颈鹿是逃,原犀呢,是迎头冲过去,要是碰上个狮子啥的十几吨的大个子一脚下去就把屎踩出来了。这种不管什么风吹草动就猛冲的习惯,最终造就了犀牛这种猛到变态的怪物。您看,如果进化成乌龟的形状,那就跑不动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犀与人的比例(有朋友说是长颈副巨犀)

那么,龟,这种爬行动物应该可以算是动物中的战车了吧。战争中八路就管鬼子的战车叫“乌龟壳”,打起仗来对付的办法也和对付甲鱼差不多。萨老家河北的八路就用高粱秸烧烤的办法烹调过鬼子坦克作原料的甲鱼大餐,让来增援的日本兵看着一辆辆焦糊的乌龟壳号啕大哭(有兴趣的朋友请参考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作战资料,干这个的好象又是李运昌,那个敢打一联队关东军的土八路)。

不过,爬行动物的历史上还曾经存在过远比龟更威猛的活战车,那就是恐龙族中的独特品种 – 甲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甲龙,是剑龙的发展品种,体长可达八米,体重可达两吨。剑龙是身体上长出骨刺来,甲龙则是干脆用骨板愈合成近乎封闭的甲壳,上面还要装上几排尖刺,而凡是没有甲壳保护的部位,则统统覆盖厚实的巨大鳞片。如果迅猛龙是把恐龙的机动能力发展到“动如风”的水准,那甲龙就是把恐龙的防御能力扩张到了“不动如山”的地步。

和迅猛龙相比,甲龙的脑子不发达,也没有恒温的血液,所以比较迟钝,但是和肉食恐龙碰上,却让对方无法下嘴 – 甲龙往地上一趴,就成了一座装甲地堡,咬,咬不动,啃,啃不穿,到处是刺,想把我翻过来我两吨多的体重你翻得动么?你若不是杨根思,没有带着爆破筒那就别想打我的主意。

那肉食恐龙还能怎么办?只能绕着它转圈呗。

还别转的太恋恋不舍了,一旦稍微走神,我就。。。

给你一锤子。

锤子这个词,在军营中有着特殊的暧昧意味,共军说“锤子”,和国军说“短枪”是一个意思。不过此锤不同彼锤也,甲龙的尾巴就是一根地地道道的大锤,又重又硬,抡起来一锤下去霸王龙大腿就骨折了。

谁说我好欺负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甲龙的自卫反击利器 -- 尾部的“锤子”,这东西,解放军的锤子都比不了

可惜,甲龙这种动物在白垩纪晚期才出现,没来得及显威风就走进了进化的垃圾堆。

而甲龙之后,动物发展史上最变态的活战车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待续]

关键词(Tags): #犀牛(嘉英)#甲龙(嘉英)
家园 沙发二!
家园 【原创】动物凶猛之“活战车” 下

这最变态的“活战车”,说的就是长期活跃在南美洲的大型装甲哺乳动物 – 雕齿兽。在《冰河时代》的动画片里,它曾有一个不长不短的镜头,可能看过的朋友还有印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雕齿兽复原图

雕齿兽,草食,体重三吨,高一米五,长四米,外观如同一辆小轿车。出现在五百万年前,全身覆盖坚固的骨板,组成椭圆形的硬壳,貌似龟壳,但因为不是刚性连接,采用了岳飞部队的锁子甲结构,又比龟壳多一些灵活性。其头顶也盖着厚壳。尾巴由同心骨甲环组成,尾段带有尖刺,可以用来自卫。腿和脚都很粗壮,以便支撑着臃肿笨拙的身躯。一但遭到攻击,雕齿兽并不逃跑,而是如同今天的穿山甲一样缩成一团,并伺机用尾部进行反击。这一套完善的防御手段,使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活战车”,雕齿兽所属的贫齿目虽然在哺乳动物的进化链上比较落后,但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却能够长期生存下来,这注重防御的“一着先,吃遍天”,不能不说是具有重要价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面对雕齿兽无可奈何,正在乱发脾气的剑齿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雕齿兽和恐怖鸟的战争 – 可怜称霸一时的恐怖鸟此时因为对这些花样百出的哺乳动物无可奈何变成了食腐动物,最终又在秃鹫的竞争下灭亡

利用了坚盔厚甲,雕齿兽在南美洲成功的生存了下来,并且一直繁衍到距今八千五百年前,一说直到三千五百年前,因为在南美发现有部落使用雕齿兽的护甲制作的盾牌。但是,这可能是对雕齿兽遗骸的再利用,当时也许并没有活的雕齿兽可以捕获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科学家在一头雕齿兽的甲壳化石里面工作 – 这还只是一头雕齿兽幼仔的外壳!

不过,今天披戴重甲的巨兽,包括雕齿兽都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它们的亲戚犰狳和穿山甲保留了下来,但体形已经完全没有了战车的规模,体形最大的大穿山甲,也不过一米多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幸存的袖珍装甲车 – 穿山甲,最大不过十几公斤

战车一族的灭绝,有其内在原因,这些重视装甲的动物,由于大量身体资源用于负担增生骨骼,鳞片等防御系统,普遍智力不发达,身体结构比较落后,不容易应变,在进化方面处于不利境地。此外,猎食动物的进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这种坚盔厚甲,肉食动物也潜心研究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我的祖父在西山农场劳动的时候,就看到过一次黄鼠狼和刺猬的战斗。

刺猬,虽然和战车一族只能算是远亲,但它的防御方式也基本相同,就是团成一个球,用尖刺对外,让外敌无法入手。

黄鼠狼呢?开始几次拨拨抓抓,失败之后,却并不气馁,一转身,对这刺猬放了一个臭屁。

这刺猬肯定没在大学男生宿舍呆过,所以,立刻就变成了走进十字坡的江湖好汉,作麻翻状,自然,也就成了黄鼠狼的美食。

何况,发展到这个时期,一种所有的动物的可怕天敌,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雕齿兽的绝灭,正是伴随着人类在南美洲的出现,同时绝灭的还有大树獭,三趾兽,等等。。。

“活战车”的进化算是走到了尽头。

长江防线都打下来了,在人类的头脑和武器面前,还有什么打不开的防御系统呢?

[完]

关键词(Tags): #雕齿兽(嘉英)
家园 沙发三!
家园 强,萨老大实在博学
家园 是我记错了么

记得小学时看过的杂志上写过

甲龙的龟缩战术对中小型食肉龙有效

但对暴龙无效

没办法

人家太大了

你两吨怎么样

照样翻你个底朝天

家园 那个哪是原犀,明明是长颈副巨犀
家园 被动挨打是不成滴

想起了鼠式超重型坦克

和坦克一样,火力,机动性,以及防护能力三大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否则鼠式就能称霸欧洲大陆了.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法则还是通用的啊

家园 这明显是进化出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

黄鼠狼呢?开始几次拨拨抓抓,失败之后,却并不气馁,一转身,对这刺猬放了一个臭屁。

家园 【文摘】两种用轮子方式移动的动物

节选自http://www.abc.net.au/science/k2/moments/s42510.htm

。。。

The first one was discovered in 1979 by Roy Caldwell, an animal behaviour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It was a tiny ocean crustacean called Nannosquilla decemspinosa. It's related to the prawn that you chuck on your BBQ. This creature is around 25 mm long, and very skinny. In fact, they're so long and skinny, that they can't walk or crawl on land. So when the ocean waves throw them up on a beach, they curl themselves up, and do up to 40 backwards somersault rolls in a row, to get back into the water. They literally roll like a little wheel.

Now the only known land creature that will deliberately itself roll away from danger is the caterpillar of the Mother-Of-Pearl Moth, Pleurotya ruralis. This research was done by John Brackenbury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the United Kingdom. Most caterpillars have some sort of defence against attackers - such as a warning set of colours, irritant hairs, or chemicals that make them taste really bad. The mother-of-pearl caterpillar doesn't have any of these, so it relies on rolling away at enormous speed.

。。。

But if you give it a really good poke, it will start off in its reverse gallop, and then, with its tail on the ground, push off from its front legs, curl itself into a ball, and roll backwards. Depending on how flat and level the ground is, a decent push will set it off into five complete revolutions, travelling at a speed of about 40 centimetres per second - about 40 times its normal speed.

家园 鲎的血清是新药检测内毒素(细菌细胞壁)的标准反应物

这东西太敏感。曾经做过药检就为它太过敏感犯愁。

作基因工程制药的早晚要过这一关。

家园 小穿山甲真可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