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九章 豆萁 -- 沉睡的天空

共:💬92 🌺16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九章 豆萁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九章 豆萁

(演义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丕此人文学佳,又有一身武艺,可称得上文武全才,当了多年世子,还破获了魏讽谋反一案,也算得上是政治经验丰富了。不过就是有一点不好,心眼小,说来这也是遗传自老爸曹操,不过曹丕比起曹操来说又更厉害了,曹操多年打下来的江山,知道过程的不易,能忍就忍,曹丕就不同了,或许也是没继位之前太忍的关系,上台之后对于当年没给他好眼色看的一群人都来了一个打击报复,就连叔父曹洪也没逃过,(说起来曹洪也是过于吝啬了,身为侄子还是世子身份的曹丕向他借点钱也不肯,只是就为了这些小事曹丕就一直怀恨甚至到要杀曹洪的地步也太过头了。)险些被杀,最后在太后的介入之下,改判为罢官,日后曹丕儿子魏明帝上台才重新可以起用。

对付功勋卓著的叔父如此,对于亲兄弟自然也不会放过,本回演义中曹植赋诗一事便是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流传的版本不同,也有传说并非曹植所作,但是其中的比喻确实将当时曹丕对兄弟的威逼表现出来了。

曹植是当年与曹丕争夺继承权的主要对手,曹丕对之忌惮三分,虽然没有杀他,但是仍将其遣之封国,派遣监国使者监视,并屡次找借口迁削改封,这一政策直到魏明帝即位也没有改变,曹植屡次上书求用都不成功,最后郁郁而终。

不过相对曹植来说,其实曹丕更多担心的是曹彰,曹植能力上佳,但是毕竟不掌兵权,他的权力来源于曹操的宠信,曹操死后,他的权力基础消失,而一些党羽都被铲除,他的封国又被严密控制,所领兵不过几百老弱,只要不给其机会,曹植就翻不起浪。但是曹彰不同,他本是大将之才,上阵多有胜绩,领有大军,且有异志,《魏略》中便记载他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魏氏春秋》记载曹彰问先王玺绶一事,此事在贾逵传中也有记载,便是本章开头的一段,曹彰比起曹植来更有夺位的实力,所以曹丕对其最不放心,黄初四年,曹彰暴死。对于其死,三国志注中谈到曹彰问玺绶一事,称“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

说到这里,我们先把曹魏兄弟的恩怨放在一边,先说说这个皇族宗室如何处置的问题。在周朝时期,皇族是分封到各地,作为朝廷羽翼的,但是明显效果不好,秦朝建立后,郡县制就取代了分封制,那是否以后分封制就不存在了呢?那自然不是,汉朝依旧存在分封制,不过刘邦死前的白马盟誓从而将周代的分封制度做了一个极大的改变,便是异姓不得封王,也就是说周代时期那些异姓大诸侯是不可能出现了。(虽然异姓可以封侯,但是待遇与王有这天壤之别。)虽然之后还有多种变革,至此,皇族处置的大方向基本定位了,便是分封到各地去和在中枢辅政,前者都汉晋明,后者如李唐,总体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便是维护皇族利益。

现在我们谈到分封制总说他们的不好,维护一家一姓的利益有什么对的,历代非皇族之人自然也不喜欢皇族占据重要位置,这样自己便没了机会。然而若站在皇家的角度之上,以分封制度与皇族捍卫自己的利益到是也不能说他们的考虑错了。而且分封制度也并非一无是处,各路诸侯王虽然有兵权,但是纠集在一起的力量总敌不过中央朝廷,若想作乱马上便是覆灭的命运。而若是中央朝廷被权臣夺权,中央肯定会一度混乱,则诸侯王便可高举大义之名进军中央,以保皇姓,这样一来等于两者在朝野形成了双保险,皇位就算变换也就是在自家一姓之中。以宗亲子孙在中枢辅政也是一样的道理,上阵不离父子兵,以宗亲辅政总是比外姓姓得过。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都是难得的名帝,却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诸子分封制度,并不是他们昏庸,而是为了他们皇族的利益,这是必要的措施。

应该说,这种措施在皇朝初期是很有效的,西汉初年刘姓能在吕后死后夺回政权,在外的诸侯王出力不少,李唐开国到安史之乱的这段时期,能在多次变乱中屡屡夺回政权,李唐宗室在内外的力量极其重要。

在这样的一个措施中,中央朝廷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地方诸侯王实力再强,合力也不是中央朝廷的对手,只有当中央朝廷至少有一部分力量站在皇族一边的时候,地方诸侯王才有成事的机会,如吕后死后,如不是周勃等人乘虚夺得了兵权,单单依靠刘姓诸侯王的那些兵力是根本不足以与中央朝廷对抗的。也只有当中央朝廷混乱不堪,屡屡走错棋的时候,才会发生外地藩王入京的事,比如那著名的八王之乱被当作分封制不妥的例子,但是要不是晋惠帝太过白痴,控制不住下面的明争暗斗,贾后引狼入室,就凭那几王的声望兵力,(所谓的八王之乱,乱子是够大的,但是八王的实力远比不上西汉七国之乱时的吴王等人的实力)根本不够对抗中央的力量,八王之乱的根源还是在于选了一个白痴做皇帝。至于靖难要不是建文帝屡屡走错棋,就以朱棣的实力,根本翻不了船。(建文输的真叫冤枉,要不是他总是下莫名其妙的诏书,和运气实在太糟糕,朱棣连一年都挺不过去。在总结靖难时总说朱元璋杀了那些名将是建文失败的因素,其实在我看来,根本一点关系也没,靖难之役双方都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将领,换那些老将来了也未必讨的了好,何况就建文这搞法和运气,徐达再多活几十年也不行。不过最后政权倒也算是落在一家人手里吧。)

不过无论是分封制度还是宗亲在中枢的地位都只是在初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朝的地位渐渐稳固,不再需要分封制度为之保驾护航,反而因为内外皇族对皇位的窥视,后几代皇帝们开始渐渐采取了排挤皇族的作法。这也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几任皇帝再也不能有如前代皇帝一般对着皇族中那些甚至是自己长辈的同姓有着足够的控制力。(资历在时代中还是很有用的,若说第一代皇帝对于那些皇族不是弟弟就是儿子侄子有着绝对的威望,第二代皇帝有着长子还能控制着绝大多数人的话,从第三代皇帝开始,祖父父亲为之带来的威望就几乎消失为无了。建文帝的一大弱点便是他的辈分比许多藩王起来太低,外地藩王不服,建文自己也感觉到压力,若是他父亲朱标在世,便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而随着绝大多数的异姓臣子的支持,诸如削藩的办法便接连到来了。

这在各代往往有标志性的转折点,如西汉之七国之乱,(从此开始汉代诸侯王势力越来越弱,到了武帝推行推恩令更是无力继续。)唐朝肃代两宗,(肃宗为控制大权,一方面收回李唐诸王的权力,一方面又宠信宦官,不料从此之后权力便收不回来了。)明朝之靖难,(外姓藩王上台的成祖上台后自然对外姓藩王不放心,之后明代诸王基本上是空架子了,没有什么兵权。)

在这之后,权力便集中到中央朝廷手中,但是这往往引起的又是中央权力过大,皇帝又不能信赖那些皇族宗亲,权力就向着外戚宦官权臣中一点点倒去,这对于天下未必是坏事,但是对于一姓之皇朝肯定是坏事了。

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开新篇,真好!

最近追着看明月的明史连载,建文是比较冤枉。

家园 八王之乱的原因并不是一个白痴皇帝而已

司马炎自己下罢兵令,洛阳这么大的城市才保留100士兵,那还不是纠集一些部队就可以大闹天宫了。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章 国号传承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章 国号传承

(演义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本回演义中曹丕逼献帝禅让,立国为魏,而在成都的刘备得知此消息后也称帝继承汉王朝的传承,这一般可认为是三国时代正式开始形成,刘备是承继汉朝,自然国号还是汉。至于我们后来所说的蜀或者蜀汉则是后世或敌国对其的称谓,在蜀汉内部,一直称自己为汉,所以诸葛亮自然是大汉丞相,而不是什么蜀汉丞相或者大蜀丞相,张飞也是大汉车骑将军,刘备则是汉昭烈帝,而不是先主,(或者称先帝)若是我们现在回到那个时代的益州,张口说什么蜀国蜀汉先主后主,那要不当时的人不明白你说什么,要不就把你当住间谍抓起来斩了。在献帝之前,除了袁术外,各路诸侯也都是统一打着汉王朝的旗号,曹操要称魏公魏王也是建安后期的事了,孙权那吴王还要等曹丕称帝后才封,至于刘备一直就是汉朝旗号,压根没换过,根本就见不到一个蜀字。这个蜀能在日后传播开来还是拜陈寿的三国志所赐。

陈寿写三国志时晋朝已经一统,晋朝因为是由曹魏传位而来,所以自然要将曹魏视为继承汉朝的正统,所以陈寿的三国志魏书中曹操曹丕等人都是帝王本纪的形式,而刘备孙权则是称先主吴主,以传记形式。尤其对于刘备这边最是煞费苦心,刘备是以汉为国号,传承汉朝的,但是这样不能写啊,写了那曹魏算什么?晋朝算什么?难道三国志写魏书汉书吴书?汉朝还没亡?那晋朝继承曹魏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样陈寿的脑袋肯定不要想要了。(本来就是降臣,还搞小动作。)所以陈寿才写作蜀书,为此还刻意将刘焉刘璋这两位拉来作为蜀书的第一传刘二牧传。要说孙坚孙策作为吴书第一还就罢了,本来就是孙权的父兄,基业也是靠孙策打下来的,这刘焉刘璋和刘备何干?(按这样一来袁绍要列在曹操前面了,)陈寿这样做也就是让这看上去象是蜀书而不是汉书。用心可谓良苦。

陈寿这样做引起了日后蜀汉还是曹魏是正统的极大争论,站在曹魏一边的多以献帝禅让为借口,其实这也就是历史为政治服务的典型罢了。(同样是一朝,东西晋,南北宋就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支持蜀汉和曹魏)要说禅让,王莽也是正统禅让的,可是谁又把那个“新”王朝当回事了,当年若是蜀汉夺了天下,谁又敢搞个蜀书出来,成王败寇,便是如此,失败者连名字都要打个记号。

三国的问题说到这里,再说些有趣的话题,一般我们说汉朝,都是指的两汉,也就是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刘秀再兴的东汉,但是以汉为国号的可并非一家,三国刘备建立的蜀汉,这个大家都熟悉,灭了西晋的也是“汉”,那就是刘渊建立的“汉”,他不单建汉,还是将刘禅为孝怀皇帝,将刘邦刘秀刘备尊为三祖,这架子做的是继承蜀汉的样子。不过有两大问题,第一个是刘渊是匈奴人,这个刘姓太不正宗了些。当然,刘渊也有他的道理,他认为匈奴和汉朝皇帝和亲多年,这个血缘还是很近的,至于这个母族父族血缘的问题我们不去管他,怎么说都把姓都改了,何况日后沙陀族的李存勖也做了唐皇不是。不过关键是他的侄子做了皇帝后马上就把“汉”这个国号改了,这把国号都改了,自然也就没办法继承汉朝了。除此之外,十六国中占据四川的成国在李寿得位后把“成”改成“汉”,所以后来干脆把这个政权前后统称为成汉了,实际上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政权都是一家子出来的,但是国号不同,就好象刘渊时期是“汉”的政权在他侄子时期便改成“赵”了。

这之后“汉”这个国号就不太有人用了,正宗汉室宗亲的刘裕也没建号为“汉”,(刘裕的祖先不是刘邦那一族的,先祖是刘邦弟弟,或许这就是一个缘故。)再之后就要等到五代时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了,还有地方政权的南北汉,其中北汉与后汉有着比较直接的承继关系,建立北汉的刘崇是刘知远的弟弟,后汉灭亡后他随即称帝。而南汉就是另外的分支,南汉在后梁时期就建立了,和后汉没什么关系,还一度建号为越,之后才改为“汉”。此外就是与朱元璋争天下的陈友谅了,他的国号也是“汉”,不过这个“汉”夭折太快,后人还没准备好正统的前缀名就去了。

除了汉外,历史上用的比较多的国号有以下几个:

秦:当年席卷天下的秦帝国,在十六国时期被搬了出来,符家和姚家的前后秦一度显赫一时,姚苌灭了前秦,却也把国号定为“秦”实在懒的可以,此外还有一个西秦,乞伏氏建,不过其势力比起前后秦差的太远。

赵:战国七雄的赵在十六国时期也被用了,其前赵就是那个把刘渊的“汉”改了的刘曜,他建号赵,之后其部将石勒又灭了前赵,他也还是以“赵”为国号,后人为了区分称之为后赵。

魏:十六国到南北朝时代是个国号复兴的时代,战国时期赵用了,战国时期的另一强国魏也被用了,先是后赵部将冉闵灭了后赵,先改国号为“卫”,后来又改成“魏”,不过他的“魏”时间太短,“魏”的复兴要等到拓拔氏建立的“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北魏才算真正风光起来,日后北魏又分裂为二,自然两边都是打着魏的旗号,只是史书上为了方便区别,称之为东魏西魏。

燕:南北朝时期最风光的国号应该是“魏”,虽然分裂为二,但是至少开始都算魏,一家子的,不象南朝换了四个国号,不过十六国最风光的国号就是“燕”了,那个时代先后有五个政权用过“燕”,除了北燕不是正宗的慕容家族,(但是传承上还是和后燕有关)其他前燕,后燕,南燕,西燕都是慕容家族的人。(也就是前燕那边传下来的),不过他们和最早使用燕这个国号的春秋战国的那个燕,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来自北方吧。

凉:十六国时期“凉”这个国号也很风光,有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五个政权用过此年号,只是这个国号的意思就代表了这些政权地处边陲,成不了气候了。

夏:夏王朝在千年之后复辟,想必当年的夏王先祖一定想不到,不过这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一次是十六国的胡夏,一次是宋代的西夏,当然,他们只是称“夏”,没有后世给予的前缀。

梁:梁国在周代是个小国家,不过在后代却发扬光大,南北朝的梁朝也是一度兴盛无比,而五代的后梁也算继承了唐朝的中原政权,尽管时间都不算很长。

吴:虽然有春秋的吴国,三国的东吴,五代十国的吴,不过他们的地盘都是在南方折腾。(朱元璋称王的时候是吴王,不过他称帝的时候国号就是“明”了。)

宋:春秋战国的宋国曾经一度强大,但是在更多的时间是处于中等强国的地位,南北朝的宋和南北宋好象也逃不过这样的宿命。

楚: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用过当年春秋战国之强国楚国的年号。

齐: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在南北朝时期很吃香,南朝萧道成的“齐”建国仅仅20余年就灭国了,在五十年后高洋建立的北齐也没撑过三十年,五代十国时期李昇也建号“齐”,不过在自己回复了李姓后,马上就改国号“唐”去了,比较战国的“齐”,真是短命啊。

晋:作为春秋的超级霸主,“晋”这个国号还是比较吃香的,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也是一统天下的少数几朝之一了,在五代时期石敬瑭也举了一下“晋”的旗号。

周:周代虽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中央集权皇朝,但是作为一个存留八百年的王朝,还是有人记得的,南北朝时期灭了西魏的宇文家族定国号为周,之后被隋取代,紧接着是唐,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居然改国号为“周”,虽然短,基本上把他算为唐朝的一部分,但是也是过了一次瘾不是。

唐:作为与汉朝并称的唐,除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找到一个唐国外,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唐皇朝,此外便是五代十国中五代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李昇建立的南唐,他们都打着继承大唐的招牌,“唐”便是主要出现在这一时期。

家园 看《三国演义》那部电视剧的时候,开头就是个“蜀”字大旗差点笑死我

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比小说还偏向蜀汉,可就凭这么一面旗导演要是被刘备看见,恐怕就难逃一死。

家园 有个疑问:历史影视剧到底得真实到什么程度呢

当然蜀这种错误有点不能容忍了。可要是真的完全真实了估计没几个人看得懂了。好多现代常用词都是慢慢发展来的,产生的年代也有不可考的。

封神榜写得就很不符合商周情形,就算演义里的青龙堰月刀也不大像汉末的武器,更别提单挑一类的事了。我看书不仔细,没注意过三国演义里是不是蜀汉自称过蜀,要是真有,怎么算呢?

家园 影视作品本来没有历史真实的义务

写成什么样算什么样,这种事情倒没必要太认真。

家园 那就得看编排者的功力了

历史影视剧要是标了历史,就得付点历史责任

对不起历史也得对得起原著不是~~

呵呵~因为今天看到国号,又想起那个五德学说了,要不是寻秦记,我还真不知道有邹衍这个人咧~~

这就是编排的功力了,既能让大家记得住,也得符合历史逻辑~(当然~寻秦记的逻辑都是GG的逻辑~哈)

家园 找了一下,三国演义里,蜀国人还真有自称蜀的

电视剧既然叫三国演义,就让他打大蜀的旗子吧,哈哈

家园 感觉蜀汉还是有可能自称蜀的

否则那个“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身,虫入其腹”是指什么呢,蜀郡?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一章 惟三将军快人也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一章 惟三将军快人也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一章 惟三将军快人也

(演义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余幼年时娱乐设施缺乏,别说网络游戏,电脑游戏PS等,就连黑白机都没出现,甚至电视也是少数人家才能拥有的,当然,仔细要说来,尽管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当时的游戏也有着现在生活在电脑空调下的孩子们体验不到的乐趣,不过在资讯方面来说,比现在的网络时代,当时的社会是少的可怜了。小孩自然最喜欢看小人书,学名就是连环画吧,在日本的卡通入侵之前,这是中国家中每个孩子在过年时最渴望得到的礼物之一吧,小人书说来不贵,只需几分钱,但是当时对于我们来说也算得上奢侈品了,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到想看的,所以尽管家里的小人书已经有了一箱子,但是也嫌不够,除了交换来看外,最常做的事便是交上一分钱,在路边的小人书摊看上几本小人书,那时最大的愿望便是太阳晚些下山,因为小人书摊看书是不限时间的,只是也不会有灯光供应,到了看不见的时候,大家自然便只好早些回家了,也有诸如我等在“鸡进笼了”(我们老家的说法,意思就是黄昏了,看不到字了)时刻还在翻书的小孩,现在想来自己戴着树脂镜片在电脑前打字说不定就有那时的功劳。

我小时候看书很快,所以小人书往往就看完了,饥不择食的我只好翻阅起其他书来,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啊,世界之窗,许许多多的杂书看了不少,想来我的老毛病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的,看得多了,一时没得书看就心痒痒,便瞄上了书架上的书,当时我还年幼,书架上的书自然轮不到我来安排,所以放的就是四大名著鲁迅全集。所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可是当时我从书架上拿书的时候可没人告诉我这句名言啊,于是一下就误入歧途。除了红楼梦的版本太老,为右起竖写版,在我看第一页后就果断放弃后,三国水浒西游三大名著就不小心被我读了。三国水浒虽然不是正宗的白话文,但是读起来并不是十分难懂,尤其是我看的那书注释挺多,遇到生僻字还可以翻字典,所以三大名著便被小学时的我一个个攻克了,当然,那时只是读故事,从来没想过什么历史事件啊背后的意义啊,更别提会来写这部《》三国随章侃》了。

说也奇怪,这三本书中水浒西游记我都事先看过小人书,但是在读三国演义前,我却从来没看到过三国的小人书,什么说唐啊薛刚反唐岳飞传之类演义的小人书倒是看过不少,但是三国的小人书却直到大学毕业以后才看过,那时小人书连环画已经是珍本了,可不是当年的几分钱就可以买到的了。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在三大名著中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日子里最喜欢翻的也就是三国演义,也因为这个缘故,我家的那本《三国演义》破损程度相当严重。有人以前问过我一个问题:三国演义中最喜欢哪个?

我喜欢其实很多,曹操刘备诸葛亮张辽周瑜陆逊,三大集团都有我喜欢的人物,但是若要说最喜欢的,那就是三将军张飞了。当然,只是演义中的张飞。

史实中的张飞,比起演义中的张飞,更智慧,更出色,更有才气,更有名将之风,然而,比之演义中的张飞,感觉上要差了少许,或许,就是因为史实中的张飞太过理性,太过斯文了些。(也是因为史书上的张飞记载太少的关系)

演义中的张飞是非常鲁莽的人,因为张飞的缘故,刘备失却了徐州,当见到千里走单骑到古城的关羽,张飞不问是非便刺了关羽一矛,忠心奔千里的关羽险些就在终点丧送在兄弟手中,张飞的鲁莽可见一斑,然而,我们还是喜爱演义中那鲁莽的张飞,为什么?

其实不但是三国中的张飞,水浒中的李逵,说岳中的牛皋,都是深受众人欢迎的角色,尽管各人中都带有自己不同的特色,牛皋喜剧色彩要浓一些,李逵江湖气重,张飞则更有将军的风度,但是他们的总体类型都是相似的,便是一个直性子的人,在绝大多数的演义中都有这样设定的人,而且往往能得到读者的绝大欢迎,尽管他们做着一些荒唐透顶的事,这又是为何?

演义中的张飞是个相当成功的角色,比起着重描写的关羽和诸葛亮来说,张飞的戏份要少得多,尽管没有如刘备一般被大量的删改历史,但是张飞也被加上了一点本分他所有的内容,比如著名的鞭打督邮事件便被从刘备移到了张飞身上,但是这并不有损于张飞的形象,反而使得张飞那疾恶如仇的性格显现得更为鲜明,试想若是刘备在那鞭打督邮,而张飞袖手旁观或是劝和,那是多么怪异的情形。再比如长坂桥前,喝退百万大军的只有不惟强者的张飞,换作其他人都显得不协调,演义中的张飞性格与行为搭配的十分贴切。

演义由三国志和民间传说融合而成,而在民间传说中,张飞的戏份要比演义中多得多,在三国演义之前的众多民间传说和平话故事中,张飞比之关羽的戏份要多得多,如三国志平话中张飞的武艺还在吕布之上,也不单纯是靠武力作战,战黄巾时还用计,甚至还有夜杀太守的情节,当真成为了如神话一般的英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戏份做了大量的删除,而关羽的戏份得到了大量的增加,从而奠定了关羽帝君的宝座。不过尽管如此,张飞的角色也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戏份的减少,固然减少了张飞的传奇色彩,但是也突出了张飞的性格,这对于演义的总体角色需要来说是十分适合的。另外,依然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如张飞审案之类的故事存在于民间,张飞,依然是一个备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角色。

为什么众人会喜欢鲁莽少智的张飞?或者说,为什么众人会喜欢如张飞李逵一般的角色呢?喜剧色彩浓厚是一个原因,水浒中的李逵与说岳中的牛皋及其说唐中的程咬金都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相比起来喜剧色彩略少一些,但是这只限于书中,在评书说书中张飞的喜剧角色往往会被说书人极大的发挥出来。这是张飞等人受到欢迎的一大因素,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实张飞李逵等人在书中是极其粗暴的角色,李逵名为天杀星,总是拿板斧杀人,张飞也总是喜欢鞭打士卒,都不是完美的圣人,但是在读者眼中,这些小节往往被略过,因为张飞等人有着他们最喜欢,也是最缺乏,最需要的。

因为张飞他们都是直性子,有一说一,不会把话藏在肚子里,全部表现出来,认准了就做,做错了就认,没有任何借口,就好象古城相遇中,张飞开始误会关羽上来便是一矛,但是在之后误会消解后便马上认错,没有半分犹豫,再比如他对诸葛亮开始甚是不服,但是在见识到诸葛亮之后便心悦诚服。同样的情况在水浒中李逵也出现过,误会了梁山泊等人便气得要砍了替天行道的旗帜,误会解除马上道歉。正是因为他们是直性子的人,人们才忽略了他们的鲁莽,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冲动是出自自己的本性,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常用面具掩盖着自己,直性子的人越来越少,正因为越来越少,才渴望在戏剧演义中看到。

因为张飞的疾恶如仇,单纯的直性子只会让人觉得有喜剧色彩,但是并非一定会使人喜欢,加上疾恶如仇便不同了,或许有人认为直冲冲的疾恶如仇不智慧,就好象张飞,明知道打不过吕布为什么还要上去呢,明知道个人无法对抗大军为什么还要站在长坂桥前呢,为什么不能转个弯子换个想法呢?或许有人认为这种疾恶如仇不正确,因为你可能打击的对象反而是假的,真相往往在阴谋之下,如张飞为什么对关羽刺矛前不能问问话呢,为什么李逵不问清楚就砍那替天行道的大旗呢?确实,这样做张飞就明智了,就更完美了。但是读者并不是想看到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智慧的人,那样的人只需要一个。读者们想看到一个明知前面是自己无法匹敌的对手仍向前冲的人,读者知道,世间没那么多内幕与阴谋,至少他们的身边没有,他们需要的不是揭开内幕真相的智者,他们需要的是面对强者毫无畏惧,敢对抗,敢为他们说话的勇者,即便这个勇者不完美,但是这个勇者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读者们,需要的是英雄!

是的,读者们需要的是英雄,因为他们不是英雄,所以他们需要英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都需要英雄的存在,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再完美的社会,小民们面对着强者还是处于劣势,他们需要的是英雄,无论这个英雄是敢与对抗权贵的清官,还是敢于挑战强者的勇士,他们都需要,需要一个风风火火,疾恶如仇,做一是一的英雄。人毕竟是脆弱的,所以需要英雄来为自己增添勇气,为自己树立英雄这个榜样,或许他们一辈子都是只能做着小民,但是只要有希望,小民也有成为英雄的一天,而假如将对英雄的梦想都放弃的话,希望就没有了。

所以,读者们需要张飞们来作为自己的英雄,作为自己的梦想。

2006年8月22日星期二 献给张飞们

元宝推荐:铁手,
家园 张飞确实不少风头都让给关羽了

有个四川的朋友告诉我说以前四川没什么关羽庙,张飞庙不少,现在不少都给改成关羽庙了。就像刘备必须把火烧博望的功劳让给诸葛亮一样,想想看也有意思。算了,让他们蜀汉内部自己协调去吧。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二章 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二章 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

(演义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演义之中,在关羽张飞两员大将死后,他们的两个儿子为报父仇,跟随刘备出征东吴,演义中描写这两人武艺精熟,不亚于他们的父亲,其中张苞在部分评书中武艺还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张飞。只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却不是如此,张苞关兴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张苞早夭,根本就没有可能为父亲报仇,而关兴虽然深受诸葛亮器重,以弱冠之年任侍中,中监军,但是在几年之后也死了,没有记载其参与了很大的战役并有杰出的战功。

演义,评书等民间传说将关兴张苞的拔高是为了迎合当时民众的心理,便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名将的儿子自然也应该是名将才对,这不单在三国演义中,在杨家将等故事中也有同样的内容,即便是现代的武侠小说也脱不了这个俗套,主角往往是英雄之子,遭到奸人陷害家破人亡,以后得逢奇遇,练就一身本领,为父报仇;或者是主角原本是无父无母,在成名之后才发觉自己身世大有来头,不是英雄就是王侯。不过这也不是中国的特产,西方的神话故事流行小说更是如此,英雄人物要找到一个不是贵族出身的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即便是现代电视剧中,主角的父亲往往就是当年的英雄。可见血统论在人类之间有着广泛的共识。

一种社会心理的背后自然有他的传统,西方的血统论自然缘于他们的世袭贵族制度的强大,那些大小贵族们拥有自己大量的庄园和资产,自然包括自己的武装,这些武装力量当然是由世袭的贵族控制着,想要在贵族之外寻找到私人的武装力量难度是相当大的,即便是王国的军队,其大小指挥官们也都是贵族出身,就好象法国革命前法国的军官们几乎都是贵族,法国革命之后贵族大量出逃或被砍头军队才不得不提拔军民出身的人来担任军官,不过在几代之后这些革命的受益者,早先的平民也摇身一变成为贵族了,实际上在一战前,欧洲的军队还充斥着浓郁的贵族气息。

西方如此,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的贵族在大部分时刻并没有西方贵族那般强大的私兵,但是帝国的军队也是由贵族们控制着的,中国的军队长期以来有两者主要的征兵方式,世兵与募兵,何为世兵,便是一户人家世代服兵役,有时这种情况是全国范围的,那等于变相的世代征兵,有时这种情况则是特定的人群,比如隋唐的府兵,明朝的军户,清朝的八旗,都是世代为军,参与兵役的。世兵往往是国家军队的基本,常备军的基础,然而一旦爆发大规模长期的战事时,或世兵不堪其用时,则全民性的征兵(政局危急时往往会形成拉壮丁的情形)和募兵则成为了主流。

世兵不单是兵士世代接替,军官尤其是初级军官往往也是如此,在部分时期,甚至有世兵直接沦为将领的私兵,朝廷无法直接指挥的情况,这往往发生在中央政权软弱而地方势力或世族强大的时刻,如东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藩镇割据时期,即便是在中央政权直接控制的世兵中,军官的世袭也往往是常事,这就容易形成常见的父子世代为将的局面。其中也不乏父子良将的情况,比如秦代的王翦、王贲,蒙家三代,汉朝的周勃周亚夫,李广李敢,孙坚孙策,唐朝的薛仁贵、薛讷,李晟、李愬,宋朝的岳飞、岳云,明朝的李成梁、李如松。都是父子名将,假如再计算进侄儿外甥之类的关系,那就更多了。

如此看来,血统论确实有用,以后我们干脆还是奉行世袭制度,以后打仗就派老将的儿子小将去打如何,以血统论的观点,那肯定是无往不利。可惜,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虽然在某种角度来说,如高个子的父母往往能产生高个子的后代,但是并没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智商情商才能也可以隔代遗传,(随便再说一句,常说的混血儿漂亮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混血就意味着下一代既可能继承上一代的优秀抗病基因,也可能继承上一代的致病基因,但是从长远看,继承致病基因的后代往往会灭绝,而继承优秀基因的后代则会存留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好象家畜的培养,一个优良品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无数劣品的死去。而从个体来说,则什么都可能发生,混血儿可能会集中两者的优点,变的很漂亮,也可能会集中两者的缺点,变的更丑,混血儿漂亮的说法就好象血统论一般,是将部分个体夸大到整体的一种偏见。)之所以出现父子名将父子工匠父子画家与其说是血统不如说是选择的局限性,古代职业往往是世袭的,儿子生下来那一刻起便被选定了未来的职业,一生便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培养,不给你选择的余地,如著名的菲特烈,按他的意愿是应该成为一个音乐家而不是军事家和君主的。假如有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其选择,则未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当然,真正的开放式环境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现在的人也未必能选择自己想走的路,被迫从事父业的也是常见的事。

而且即便有这样的环境,也未必能继承父业,军事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并非是一些简单可以重复操作的手艺活,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或许可以从父辈处学习到,但是父辈的实战经验就不是单单学习就可以获得的。就比如著名的赵括,其学习能力应该堪称一流,即便他父亲名将赵奢在口头上也说不过他,而且在与赵王的面试过程中想必也不凡,不然绝不会委以重任,然则实战能力却糟糕透顶,枉送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

确实,实战经验是世袭将领的最大问题,战争的经验不象工匠等技术性工种,可以比较安全的获得。在研究那些父子良将的情况中我们可以发觉,那些成功的例子,往往是其子孙辈在父辈生前就跟随出征作战,正所谓言传还需要身教,在实战中受到父辈的教导,从而更容易成材,而那些没有机会跟随父辈出征的成材率就更低了些。而假如是在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子孙辈成为名将的可能性则更要打个折扣。如李文忠在朱元璋教导下成为明朝名将。(朱元璋是李文忠的舅舅,应该说,朱元璋对自己的子侄辈的军事教育极其到位,出了好几位将才。)然则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在军事上则是一个废物,是李景隆智商比李文忠低?是李文忠对儿子的教育不如朱元璋对外甥的教育用心?都不是,而是实战经验的问题,一个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却是承平盛世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下就要求他带领大军,自然是太过勉强了。

实际上父子良将大量的出现在战事频繁的时代,比如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本就奉行世袭制度,而长年的征战能够使后辈能积累起大量的实战经验,从而可以接上父辈的班,世代出现良将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但是和平年代便就不同,最典型的八旗,在初期战功赫赫,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为了减少八旗的损失进行了保护性的优待措施,打仗打的少了,不用做事,好吃好喝的供养着,短短几十年,也就一代左右的工夫,八旗的战斗力就大大削减。假如说八旗的后代智商或者体质比前辈差,那是不可能的,唯一的结果只能是因为保护性的措施使得八旗消磨了上进心的同时也减少了他们从实战中获取经验的可能。名将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圈养出来或者在屋子里教出来的。

明清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所谓的名将要少的多,为什么?不是别的,战事太少而已,欧洲战事多,国家多,军队多,带兵的将领多,不管打的如何,是不是配得上名将的称号,但是至少打的仗够多,那涌现的名将几率自然比长期整体处于和平,战争主要集中在边地的明清要高得多。不过这就不光是经验问题,而是运气问题了。(当然,这样的运气对于我们老百姓还是不要得好。)

此外,世代将领身份的变迁也是一大问题,武将掌握兵权过大对于政权来说自然是大问题,尤其是所谓武将世家,威胁更大,由武将篡位或成为割据势力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付这些名将,中外的办法基本是一致的,或是除去,中国如刘邦除韩信,西方如罗马皇帝除去斯底里哥;或是明升暗降,夺去兵权,转为闲职,西方如查士丁尼对战功赫赫的贝利撒留从前线召回后短暂的加官晋爵后便是长期的冷遇,中国如南宋对主战且掌握兵权的韩世忠岳飞召回升为枢密使枢密副使,其后的结局则是大家都知晓的。所谓的出将入相,名将转为文臣固然有一部分人作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但是也有大量的武将不适应,如尉迟敬德后期的遭遇。更或者是优待恩养起来,虽然世袭公侯,身份显贵,只是失却了战争的土壤,那些世袭武将们也只是挂着一顶名将之后的帽子而已,真正的名将世家也只能出现在如战国乱世一般的年代吧,只是在那个战争时代,所谓的老世家也不过百年就会被新的取代了吧。毕竟上天给予人类的机会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可以永远保持着优势。

百年前的辉煌可能在今日一朝被灭,百年前的奴隶却可能在今日成为君王。

家园 又砸到通宝
家园 送花

曹操、司马懿儿子辈人才辈出,刘备、诸葛亮后继无力,多少影响了三国的走势。要是刘备、诸葛亮能跟曹操、司马懿一样早生、多生,趁着自己精力旺盛早带出来历练,也不至于此。

现在很多人宣称为了事业晚成家、生孩子,可见以后的下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