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壮哉!四大风流公子 1) (砖拍的话小点块) -- 仙八

共:💬7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壮哉!四大风流公子 1) (砖拍的话小点块)

壮哉!四大风流公子

首先,您别一见“风流公子”的字样就胡想联翩,什么花街柳巷、斗鸡走马啥的;事实上,在青楼、赌场里醉生梦死的公子还真就算不上真正的公子,充其量也只是公子哥儿罢了。真正的公子要数那些驰骋于历史舞台的豪门或王侯子弟;而真正的风流也是那些既充分张扬了个性又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言行举止的人才算公子。那照这个标准,中国历史上“真公子”可就要仔细琢磨琢磨了,要论近代的民国四公子大概就是这四位了,“张学良(东北军阀张作霖之子 );袁克文(袁世凯次子) ;张伯驹(直隶总督张镇芳之子);孙科(孙中山之子 );可能有些出入,有的说其中有卢小嘉(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 段宏纲(民国执政段祺瑞之子) 等等,不一而足。。。”但他们中还真有些身上有公子哥儿的味儿(瞎讲,别对号,别介意),所以不想讨论他们,要说就说战国时代的四大位吧,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

孟尝君:孟尝君是齐国人,姓田名文。其生父田婴曾拜齐相,受封子薛。孟尝君本为庶出,因聪颖被赏,田婴死后代立于薛,因得此号。孟尝以蓄士闻名,而他之所以成为历史上风头很盛的人物,也多因于其蓄士的五花八门而得名,但无论如何,任何门客,孟尝君皆一视同仁;以自己的生活水准待之,并多方施惠,广邀人心,故尔众门客往往在关键时刻方显出各样张牙舞爪的本领,屡建奇功。众位都知鸡鸣狗盗的典故,这就不赘述了。再,这里得说说其中他的门客里有一冯姓之人,此人对孟尝君给他的待遇总是不满,嫌伙食不好,给您换点好的,嫌没车坐,给您配辆,可他还抱怨什么无以为家(倒,吃白食也不能这么个吃法吧),小孟也不高兴了,但不高兴可没挂在脸上,只是在肚子里想(这个鸟人真不好侍候,什么东东啊)。终于有一天到用他的时候了,派去小孟的领地收债,这冯某是欣然而往,到了领地他也挺有能耐的,二五一十,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收了几十万钱,然后就杀鸡宰马的聚众豪饮,并且把那些还不了债的人的债券欠条统统的都付之一炬(嘿嘿,胆儿不小啊),众人大喜,赶紧备些乡下的土特瓜果梨蔬之属给他捎着,这冯某就抱拳向诸位告了别,我打马如飞回京华啊,回去后向孟尝君汇报工作,如何如何,来龙去脉的这么一说,蒙尝君这个气啊,由气转怒,那有你这样的,啊!咋收债收的连欠条都烧了,你是帮呢我还是害我呢?这小冯也不急,从容的娓娓道来,您知道这借债人中有阔绰者,有窘迫者,是不?所以阔绰的呢,现金或定期还钱都没问题,而窘迫的呢,逼急了他给你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你什么都得不到,再有,虽然烧了债券欠条,却对于士民的生计和您的名声都有好处不是,这不收获也不小吗,这就叫双赢;孟尝君听了觉得是这么个理儿,果断的向小冯深深致谢。这以后孟尝还真的遇到过危难,还亏是冯(这字微软拼音里没有,怎么写怎么别扭,没法,凑合着用冯某吧)替他排危解难,使之得以善终(牛!这小孟早就算测无遗啊)。

小小的点评一下:这蓄士之道并不始于孟尝,而其却因蓄士而名扬天下,甚至名垂千古,这孟尝乃齐国属一属二的贵介公子,俺猜想或许他以蓄士之道来博取美名?着啊,蓄士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样呢,蓄士的举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了孟尝的人格写照,或者说是孟尝这类贵介们的人生方式及个性的表达,这绝对不也算得上是一种风流豁达的人格理想吗。

平原君:平原君乃赵国公子,名赵胜。与孟尝君如出一辄,他也蓄士,而且也因蓄士而尽显风流本色。我就来弄出一段,品品平原君的人格魅力如何?话说平原家的一位也不知是大奶或二奶,一日伫立于楼台雕榭之中观风看景,视线里突然出现了一位驼背之人,蹒跚而行的样子使这位美人儿不禁哈哈大笑,这驼子听到笑声觉得是悔辱了自己,于是乎就上门找平原评理,“在下听说大人好士,而天下之士不远千里前来投效,是因为大人重士而轻色。现如今敝人因生理缺陷而遭到耻笑,望得到笑我的美人之头以为报偿或者你看这事儿怎么了吧。”平原君笑着回答:“好吧,待我想想在答复你。”他那里会理会这驼子的话,被人一笑就想让我杀人或要挟钱财?脑子进水了吧?可一年过后,平原君门下之士辞去一半。他就觉得奇怪了,这时门客中有人说:“就因为大人不杀那位耻笑驼背的美人,大家都以为您爱色而贱士,所以辞去(一准儿这驼子贿赂了门客)。”平原君听了大讶,这才如梦初醒,这时的美人如残阳了,咔嚓就斩了(哎..),然后亲自送到驼子家中谢罪。于是乎辞去的士人又陆续地返回来了。这段听了是不是令人多少有点毛骨悚然?而对赵平原却成就了他的美名,这种公子之义,道义上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了,但未尝不是显示出其人格的魅力,至少在“士”们的眼中是这样滴。

第二小段,平原君还有一门客名毛遂,嘿,这可不是一般的门客,俺祖国的成语里就有他,毛遂自荐,其人在当时的名声也不在孟尝门客里的冯某之下(咋都这类人呢?),这毛某的历史功绩吗----一般一般了,诸如“脱颖而出”、“完璧归赵”等,呼呼,对此,人们已是耳熟能详,这呢也造就了平原君的功业和名望哈。(这古代的人也真够真诚滴,有错则改,方显英雄本色,真是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可别学杀人啊 : P)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壮哉!四大风流公子 2)

信陵君是魏国公子,名叫无忌,也以好士而闻名夭下,史称他门下愣有食客三千(晕倒),而各路诸侯们竟然因此而在十多年里不敢冒犯魏国秋毫。再,使信陵君能名扬青史是因援救赵国的一系列闪转腾挪而又惊心动魄事件。这先得说说他的“仁而下士”。那时,魏国有位隐士叫侯赢,七十多岁了,家境贫寒,靠守门为业(觉得那时的人都有大隐隐于市的习惯)。因闻其名这无忌公子发挥后人玄德小辈的伎俩亲往探视,并厚赠其礼,赢不受。于是信陵君又大摆酒席,并亲随车骑去迎接侯赢,侯赢也不礼让,坐定后,信陵君亲自执髻驾车。侯赢瞧着信陵君恭恭敬敬的样子觉得心里挺爽,就开腔道:“我有个朋友在屠市工作,你送我去看看他吧。”信陵君欣然从命。至屠市,侯赢就和他的朋友朱亥海侃起来,这边众随从越等越没完不禁的渐不能耐,纷纷的直眉瞪眼的盯着那个老侯,心里都一个劲儿的大骂,唯信陵君神色不变,直至侯赢谢客就车。酒席后信陵君又盛赞侯赢一通,又举酒为之祝寿,使得满坐皆惊。至此,侯赢方对信陵君说:“公子今天为我效劳也够了。我乃一小小的守门人,劳公子之驾,又站在屠市让公子久等,但这些都是俺谋略的一部分,那就是让别人知道您是个好士之贤者。信陵君听罢肃然起敬,尊侯赢为上客。而侯赢又向他举荐了那位屠市里的朋友朱亥。

不久赵国受秦国侵略,危在旦夕。因赵平原君和信陵君是一担挑的关系,故致书求救。魏王惧秦而按兵不发。无忌请战而魏王不许,故准备约门下宾客百余人,赴汤蹈火,以死相报。路过城门,与侯赢作别,并告以赴死之心,而侯赢则无动于衷。别后觉着不对劲,心想:我待你侯赢不薄啊,咋就连个主意或问候一句都没有呢?不行,得回去问问这个老匹夫俺什么地方得罪了你,于是折回。侯赢见信陵君回来,笑着说:“我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公子有恩于我,如今公子欲赴国难而我不置一辞,公子必不甘心而回(这架子拿足了)。”言罢开始为信陵君筹谋,魏国大将军晋鄙的兵符在魏王卧室内是不?魏王有一爱妾叫如姬能出入魏王卧室也有其事吧。据老朽所知如姬之父为人所杀,她出资报父仇己有三年。公子曾得如姬仇人之头献上,对不对,今请如姬盗得兵符,则以此令挟晋鄙发兵。行事时带上屠夫朱亥,晋鄙若不从,哼哼,使朱亥杀之,信陵君依计行事,一切均如所料,完成却秦救赵之大业。但发兵出关之时,侯赢是自刎相送的(汗啊。。。。。)。

小评:这段是信陵人生里的事业巅峰,也是他个人性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面,想那老侯,真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究其因由,仍是在于蓄士的行径以及在这行径中显露出的谦恭与至诚;才得以功成名就。所以司马迁在为信陵君立传后感慨:“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也。”(《史证·魏公子列传》)可见公子好士,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这既给历史写下精彩的一页,也是“公子”这种人格类型的神韵之具体表现。

最后说到春申君。他叫黄歇,是楚国人。游学博闻,且因善辩而往来于秦楚之间,既外交活动,而且成绩斐然,虽历尽艰辛,终于得拜楚相,当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魏有信陵,加上春申君,四公子也并世齐举。“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史记·春申君列传》) 从而,在那时的历史舞台上,诸公子上演了一出出的连台好戏。这“好戏”不仅体现为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斗争,有时也见诸一种缘于贵公子习性的比试。例,赵国平原君派使者造访春申君,被安置在五星级宾馆。这使者想在楚人面前炫耀,遂以玳瑁为簪,又以珠玉装饰刀剑之室。春申君当然不甘示弱,其门客也有三千之多,凡上客均穿着镶有宝珠的鞋子去见赵国使者,嘿嘿,其结果让赵使大为惭愧。这样的较劲,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一时间的逞“财”使气罢了,或可看作是贵公子的风流本性的流露吧。

四公子中,春申的结局不太好,虽曾大富大贵<事楚之后又任吴相),最终却死于非命,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故尔司马迁评价他的一生说:“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谴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旎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耶?”对于春申君这样的英逸公子来说,如是结局的确使人感到悲凉。

中国史上因公子留名的不是很多,其间那种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的著名公子更为少见。而战国四公子正属于此类。司马老先生为战国豪杰作传时将四公子放在一起,或许正是看取了他们在人格类型上的共同之处吧。贵族血统出身的他们易于养成豪爽意气。也促成许多豪宕侠义之举。但公子毕竟是公子,其性格有其豪放、磊落的一面,也有偏狭、脆弱的一面。前一种性格成就了他们惊天动地之举,如孟尝君对所养之士及门客十分豁达,却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一次他路过赵国,赵国百姓闻其大名,前来观看,见其形容委琐,便有人笑话他:“以前以为孟尝君雄壮魁伟,现在看去,只算得个小丈夫了。”孟尝君听了大怒,支使他手下的人大打出手,击杀数百人,并剪灭一县,扬长而去。此事足以见这位公子的心胸是在豁达与偏狭之间摇摆。此类种种足可说明“公子们”的性格的多样化,但在群雄纷争、风云激荡的战国时代,公子们另面阴暗的性格都被那些成就的宏大事业所遮掩。如果您还是觉得题头的风流总是公子们的本性的话,那么这样的风流就是充满了阳刚之气的风流。又,如果现代的风流公子哥们人格有战国四公子中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就肯定是一种有益于人心和人生的人格理想了。到此我不得不说-壮哉!!战国四公子!!!

家园 拍大力点块自然就小些,放心好了。。
家园 这个,“完璧归赵”说的是毛遂吗?

第二小段,平原君还有一门客名毛遂,嘿,这可不是一般的门客,俺祖国的成语里就有他,毛遂自荐,其人在当时的名声也不在孟尝门客里的冯某之下(咋都这类人呢?),这毛某的历史功绩吗----一般一般了,诸如“脱颖而出”、“完璧归赵”等,呼呼,对此,人们已是耳熟能详,这呢也造就了平原君的功业和名望哈。

“脱颖而出”是毛遂,“完璧归赵”恐怕是蔺相如吧?

家园 战国的“公子”和后世的“公子哥”概念不同

战国的“公子”和后世的“公子哥”概念不同。当时的“公子”只不过是指贵族出身罢了。严格一点的说“公子”是国君的儿子辈,“公孙”就是孙子辈了。

战国四公子中,除了春申君与王室的关系较远,其他三位都是王室近支。称他们为“公子”并无后来的贬义。

家园 冯谖

谖,音xuān

家园 我说,毛遂要是完璧,蔺相如不就失业了么……还有谁去楚国借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