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通鉴评说》文哲系列 -- 唵啊吽

共:💬67 🌺17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

容格将人格分为三种:自我、本我和超我。自我一般称为理性意识,本我是本能冲动,超我是社会道德在潜意识中的内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微服探秦都是他自我人格的充分发挥。爱上吴娃,进而爱上与吴娃一起生的儿子何,以致传位给何,这是赵武灵王得本我冲动所为。本我更接近本能,是生命的冲动,如果自我控制得好,本我人格是人生最美丽的精神;但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成为人生最具破坏性的精神。

好像这个有点问题,据我所知道的,存有主观偏见之后所了解的事情,是这样的:

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应该是弗洛伊德的成就.

容格是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建立了情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理论

本我没有好坏,无关价值观,就是人的欲望本身,是人的精神的生命力的来源.破坏或者建设等等能量都是来自于本我的提供.

超我是社会的对我的要求在意识里的内化,用来控制本我的能量,具有价值观,善恶的标准.以这个标准衡量欲望是否可行.

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是超我和本我相互控制的产生的.

更直白的说,本我就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最原始的生存欲望和繁衍欲望.

这些心理学的专家关于心理的概念,稍稍与大众不同,他认为他所研究的,不是心理本身,而是通过我们心里所猜测的心理来研究心理,或者说是通过心理的镜象来研究心理.

换一句话说,所有的心理理论的结论都是约等于,不是等于.

他不是精确的描述人的心理,能够确定一个东西是存在的.

而是大致的描绘一个轮廓,他能够确定的其实只有什么东西是不存在的.

抱歉,我恐怕没有把我的意思说明白,这个东西本来就蛮复杂的,

我的目的是想表达的是,最好不要对不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特点的人用心理学的观点来描述人物,心理学本身的研究方式就是用排除法来做选择题,这种局限性导致他只是减少了错误的范围,但是并不是去获得一个确切的结果.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容易把心理学所表达的,某种可能的结果当成确定的结果.

最好不要对不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特点的人使用心理学的概念,他会无法把握哪些是心理学家以及使用心理学家理论的人,自己心理的投射,哪些是心理的镜象,哪些是通过镜像反映出来的真实.

家园 花谢斧正指点。
家园 就文字的发展而言,中西方在大方向上应该是趋于一致的

中文曾走过的路程,英语现在也正在走着——现代英语中大量由词根组成的新词的出现就是一个例证。

其实在公孙龙的那个年代,中文还没有抽象表意到如文中所言的那个地步。还是拿马来说吧,黑马就单独有一个字来表示——骊。《诗经·鲁颂》的《駉》[jiōng]这一首诗里提到马的名称就有十六种:“驈”(yù,身子黑而跨下白的),“皇”(黄白相间的),“骊”(lí,纯黑色的),“黄”(黄而杂红的),“骓”(zhuī,青白杂的),“駓”(pī,黄白杂的),“骍”(xīng,红黄色的),“骐”(qí,青黑成纹象棋道的),“驒”(tuó,青黑色而有斑象鱼鳞的),“骆”(luò,白马黑鬃),駠(liú,红马黑鬃),“雒”(luò,黑马白鬃),“骃”(yīn,灰色有杂毛的),“騢”(xiá,红白杂毛的),“驔”(tǎn,小腿长白毛的),“鱼”(两眼旁边毛色白的)。全部《诗经》里的马的名称还有好些,再加上别的书里的,名堂就更多了。

有趣的是,似乎单单纯白色的马没有对应的单字名词,否则,《白马非马》这篇名文中没有道理不提,因为,对应的黑马的名称“骊”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由是观之,这篇著名的论文真是别有意味。

再由“骊”说开去,“骊”字还有一个意思——二马并驾。这和“骈”的意思是一样的。类似的还有三马并驾谓之“骖”,四马并驾谓之“驷”。在现如今,中文汉语里已不再使用它们的原意了,它们原来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中文汉语中另有符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逻辑表达方式。“中文之于逻辑”,其发展由此可管窥一斑。

家园 花谢。长知识了。
家园 讲的好!!花
家园 人家面壁19年,我19个小时不跟别人说话都不行。。
家园 挑个刺

楔形文字(和埃及关系不大),象形文字早就破译了:http://baike.baidu.com/view/107461.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404.htm

家园 因明和内明的范围不同。另外混淆了“概念定义”和“推理规则”

  因明和内明的范围不同。另外混淆了“概念定义”和“推理规则”

  因明只适用于内明的较低阶段,那时各概念和推理还是比较明确的。等到了“真如”或“空性”阶段,就不适用了。楞严经七处征心用“四句百非”的方法(类似于应成法-归谬暗示法),结果让很多人都产生了“大我”概念,谬以千里,和禅宗“离四句绝百非道一句”还是有区别的。当然楞严经也让一些人了解了真如,总的来讲只能说效果不确定吧。

  就不矛盾率和排中律而言,因明和形式逻辑是一致的,就是说推理规则是一致的。

  同一律上,其实也是一致的,但很多因明师没有搞清楚“类和分子”“集合和个体”的区别,所以经常犯偷换概念的错误,结果玷污了因明的名声,引发一些批评。不能怪批评者,只能怪自己对概念分析学没有搞清楚。

  以客观世界为对象或者以心理为对象,其实对象不同并不能说逻辑规则就不同了。

  弗洛伊德的逻辑哪里有那么多毛病。

家园 花谢言之有物的详细评论。

同一律上,其实也是一致的,但很多因明师没有搞清楚“类和分子”“集合和个体”的区别,所以经常犯偷换概念的错误,结果玷污了因明的名声,引发一些批评。不能怪批评者,只能怪自己对概念分析学没有搞清楚。

我感觉你这还是用形式逻辑去点评因明。如果因明是按照“受、想、行、识”等心理活动来抽象出概念来,那么这些概念就不可能满足形式逻辑的“个体”概念。心理活动本身可以超越时空,心理可以跨越同一律和排他律的界限。所以,概念定义和逻辑规律是有关联的,概念定义方式不同,导致逻辑形式不同。

家园 花谢资料链接。
家园 除了终极概念比如“真如”“空性”以外,其他心理活动可以精确定义

  如果定义中违反了同一律,只能说明自身修行水平不够,心理的细微处辨别不清,混淆了不同的心理状态。无意中偷换了概念而不自知。

  就好像禅定中明明走神了,就是心理状态变了,但自己还以为自己没走神,以后讲述的时候就会出现偷换概念。这就是修行水平不够。

  水平不够不能赖在因明学上。也不能因为很多因明师都那么讲就认为因明不能够精确。

  有机会我们可以就具体问题探讨一番,心理状态本身并不违反同一律。

家园 希望万兄能够系统介绍一下因明逻辑。
家园 历史地位相似?也真是不怕人笑话
家园 人在中国,腐败不由己

老兄,说得太好了

家园 【讨论】 焚书之后诸子经典何以流传至今

[引用] 秦始皇焚书焚诸子百家,但保留史书、医药、农工等技术书籍,

我一直有个疑惑,既然秦始皇焚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怎么还能流传下来呢?

我想可能的原因也许是:

1。 书没有全部烧完,民间有人私藏。

2。 书虽然烧光了,但是各派子弟对自家经典都已烂熟于心。风声过后,再重新写出来。

。。。。。。

盼牛人解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