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日本人国民心态的日本语潜意识 -- 唵啊吽
只有xxる~~~~~~
科技日语如此,推测国际公文亦如此,请指教
楼主说的很在理,有的人是身在庐山之中,兴许是被同化了亦未可知,说到日本,赞好可以,要是有所贬,那是比攻击其,,,还要痛心。
英语有类似问题,一开口就要表明who(he,she,they)和when(think,thought),否则就无法进行正确的动词连接,没法说话。
时刻想到这个“他”是男是女,对我来说、相信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比较为难的。当然我们可以按照英语教育的训练进行“计算”,但是一旦计算,就无法实时反应。以我个人的经验,如果我心里who和when这根弦还紧着,我就可以正常应对说话,当然说出来的不一定是好的英语,但别人都能听懂,毕竟我是外国人吗。一旦who和when的弦不小心松了,我就不能说话了,临床表现为突然的silence,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这种情况出现多次,今天受楼主启发总算总结了原因,所以2年前的老贴也要顶。
这个who和when,相信是英语的关键点之一。每个国外多年的朋友相信都过过这个坎,能不能交流一下经验?我现在很需要一些指导。我个人认为要主动进行意识训练,将计算训练为自然反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我猜测,这种训练是从小进行的,桌子、椅子、马桶、鞋子、美女、狮子、万事万物都已经在潜意识里进行了分类,逻辑思维的建立和语言的学习是一起在童年完成了的。
原来还不知道, 原来冰冷雨天是这么个人阿.
观点不同而已, 就为日本鬼子向自己同胞出言不逊.看来这人写的, 关于中国, 日本的文章都是信不得了. 记得他自夸回国为座上宾, 应该防着一些, 别给他机会做沃维汉才好.
论据一知半解,论证全靠想像。
汉语没有人称和数的统一,但有非常复杂的动词态和名词量词。你看老外说话,可能发音很标准,但动词末尾的“了”“的”经常是错的。他们基本不会用“过”,因为英语动词态没有“过”这个概念。汉语名词前面经常要加量词,这实际上是一套名词性的概念。不同的是,欧洲语言一般只有两到三个名词性,我们有近百个。另外汉语也是个主语主导和话题主导并行的语言,有时候我们是以主谓宾来排句子,有时候是以话题-评语顺寻来排列句子,如果我们用英语语法的概念去套,就会觉得汉语没有语法;英语的口语中也有话题主导的句子,但在书面语里就会被判为不符合语法。
我们怀疑, 观察, 检验就是了. :-)
某只正在学游泳的潜水过……
以我对日语的知识和了解,(当然,我日语也不太好,五十音图外都是自学的),我觉得楼主对日语一知半解。要检验的话,就算去不了日本,至少日语方面要多下点苦功才行。
名词性,是指“个、头、台”之类吗?
主语主导?
话题主导?
谢谢
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语言一般有性的概念。语法的性并不和自然的性(男女、雌雄)相对应,其实是名词的内部分类。语法的性主要表现在名词、形容词、指代词、形容词、数词,有时候甚至动词的相互统一。
现代英语的性概念仅保留在代词上:he,she,it
古代英语有严格的阴阳中三性:se daeg(the day, 阳),thaet heafod (the head, 中),sio hand (the hand,阴)
古代英语的阴阳中性几乎完整地保留在现代德语里。古代的拉丁语、希腊语,现代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也有类似的概念。现代法语只从古代法语里继承了阴阳二性,现代的丹麦语、瑞典语、荷兰语里,阴阳二性合并成通性,与中性并立。古典和现代阿拉伯语都只有有阴阳二性。
性在语法里主要表现为名词结构的一致上面,以现代德语为例:
ein guter Tag 一个好日子
ein gutes Program 一个好节目
eine gute Mensch 一个好人
现代汉语里有量词,如个、只、把、本等。古代汉语里是没有量词的,可以直接说一人、一猴、一椅、一簿,此人、此猴、此椅、此簿,而现代汉语一定要说一个人、一只猴子、一把椅子、一本书,这个人、这只猴子、这把椅子、这本书。这实际和以上列举的语法性概念是一回事,只不过汉语要求的范围小一些,只要求数词、指代词要和名词保持一致。
关于句子的主语侧重和主题侧重
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是主语主导的。在这些语言里,一个句子的任何成分都可以分解为主语+谓语结构。但语言学家发现,汉语、日语以及东南亚的一些民族语言不符合这一规律,比如一下例句:
这份报纸他看了三页。
在这个句子里“他看了三页”已经是个主谓宾完整的句子,“这份报纸”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角色,而是一个说明句子由头的主题。
说一人、一猴子、一椅子、一书是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