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十二)是真理,就要重复百次 -- 履虎尾

共:💬47 🌺6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搅水女人》我也是下了好几次决心才看完的
家园 握手!心有戚戚呀
家园 终于到法国书了。

法国作品除了悲惨世界以外,俺好象看的都是短篇。

家园 谢李兄!法国的中短篇小说很厉害呀

不过,要不要聊,俺还拿不定主意

家园 这个一定要聊!
家园 好文,花! 搅水女人是我最喜爱的巴氏小说

也许是看过老巴的其它小说,没觉得开头沉闷,从雨果到巴尔扎克,好象法国作家就是爱发议论.里面老大菲利普流放时与马克斯的斗智斗勇看得惊心动魄.另外傅雷的翻译贴近原作,也是绝响.

老巴对自己作品中人物多讥讽,玩世,唯有夏倍上校是从正面描写的,充满"无产阶段感情",看了让人泪下.....

家园 英译本叫Black Sheep

法语原文忘了,以R看头的,问了懂法语的人,说就是搅水女人,大概英语里没对应的词,翻成黑羊了.黑羊在英语里有害群之马的意思,所以应是指老大菲利普.

补充:刚查到的,法语原名是:La Rabouilleuse

家园 多谢元兄补充

俺GOO了一下,这本书似乎有两个翻译者:

傅雷翻译的书名为《搅水女人》;

高名凯翻译的书名为《单身汉的家事》。

我淘到的,大概是高先生翻译的。

家园 原来元兄深藏不露,是此中高手!

元兄若有兴趣,何妨也来聊聊,大家一起寻开心啊。

家园 原来是高名凯...

说到高名凯,亨利也读过一本高译巴尔扎克,好象就是夏倍上校,那才叫读不下去.后来读傅译同书,才发现一个好翻译,能救活一个作家.高的翻译,差点让亨利与老巴擦肩而过.高写过语言学的书,应是语言专家,但翻小说太中规中矩,原作者的文学魅力消失怠尽,棱角全被磨没了...

家园 传世之作

工业化过程中,社会变革,人间百态,英国、法国、美国都批量产生了传世之作。日本也有。

中国现在正是这个阶段,能不能产生反映社会变革贴近现实的传世之作?

家园 巴尔扎克的书,我比较喜欢

《农民》、《驴皮记》、《欧叶妮·格朗台》

家园 难,

我觉得,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古典小说这种形式,已经被那个时代的人写尽了。

难,
家园 浮躁?政治原因?

至少小说这一形式还没有到头吧,只是都是武侠、玄幻、架空之类的避世之作。虽然有影视的冲击,但一部好的小说可以作为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脚本。

中国的农民、工人、公务员这三个阶层之间的壁垒森严是其它工业化国家中不曾有过的情况。可能是作者的问题?国内的作者受制于生活或政治压力写不出,在国外的作者又远离国内的生活也写不出。

家园 补充一点巴尔扎克

今天在书店又翻了一下老巴的搅水女人的英译本.

译者是Donald Adamson.他写了一篇前言介绍老巴几搅水女人.下面是亨利翻抄来的.

大多数小说家追求的,是写出有吸引力,有现实意义的小说,写得有技巧,情节复杂又有象征意义.巴尔扎克也想写吸引人(网上语言叫吸引眼球吧?)的小说,搅水女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小说,但巴的主要目的是写历史小说.巴氏小说甚至为后世历史学家提供了当时法国银行破产的程序,造纸的生产步骤,时装,巴黎的地理,室内装潢,1815年时期法国贵族的政治态度度等.

与妥斯托也夫,狄更思不同,巴的人间喜剧小说没有精神方面的内涵,他从不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一点,巴尔扎克与荷马相同:Sees all, but does not judge.

巴的小说中,算计是一个主题,搅水女人也不例外.里面每个人都在算计,有人成功了,有人失算送命.搅水女人

里的菲利普,约瑟夫两兄弟是是以巴尔扎克及其兄弟亨利(不是兄弟在下)为原型--当然亨利是菲利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