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十二)是真理,就要重复百次 -- 履虎尾

共:💬47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淘书记(十二)是真理,就要重复百次

在书市上混久了,对旧书的品相也有了新的认识。地下书市上的书,十有八九是破破烂烂的旧书。同样是旧书,却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年代久远,放旧了的书;一种是经人手太多,翻旧了的书。

翻旧了的书,一般都是大家都非常欣赏,争相传阅的书,图书馆书架上摆着的那些流行小说,就是被翻旧了的书。这种旧书,书页的边角向外翻卷了起来;书脊处的装订线也断断续续,书页也零零散散,眼瞅着就要散了,飞了。

另一种旧书,也是没头没尾的,书页的边儿上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氧化了,变黄发黑了,封皮封底磨烂了,撕没了。你一页一页的往下读,读着读着,却发现几页书页犹自连在一起,尚未撕开。原来,这本书从来就没被人读到此处过啊。呵呵,俺读俺淘到的那本《单身汉的家事》的时候,就是如此的。

俺的这本《单身汉的家事》是怎样淘到手的,俺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这本书是封面封底前言后记一概没有,都撕光了,一上来就是正文,书脊上也剥得光光的。幸亏是书中几幅插图边上,印着“单身汉的家事”六个字,表示书的名字,否则的话,再也猜测不到,这本其貌不扬的旧书,就是大文豪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一本。

这本《单身汉的家事》很难读,它没有目录,不分章节,连空行都没有,一上来就是没有什么情节的长篇议论。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好像根本就没有“引人读下去”的考虑,而是摆出一副“你爱看不看”的架势,罗里罗嗦,真真是催人入睡也。俺前几次也是根本读不进去,最后一次俺咬紧牙关硬往下读,终于读出了味道,这才闯过了开头的关口。俺读到三分之一处时,发现有几页书页尚且连在一起,这是装订时候,纸张的位置错开了一点儿,切纸刀没能把连在一起的页边切去。这么旧的书,书页居然还连在一起没裁开,足以证明俺是读此书到此处的第一个读者。

也许,巴尔扎克还是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书吧,因此,他给《单身汉的家事》另外又起了一个香艳一点儿的名字——《搅水女人》。小说的内容情节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在巴黎的一个贫穷的平民家庭,弟兄两个跟着守寡的母亲日子。哥哥菲利普跟着拿破仑打过仗军,立有战功,做过中尉,于是成为母亲的骄傲;弟弟(名字俺记不住)从小跟别人学习绘画,是个画家,母亲不太喜欢他,但也不讨厌他。弟弟老老实实地做人,可是哥哥却是个恶棍,他纵情于声色犬马,每日出入风月场和赌场。他们家里还住着一位穷亲戚——外姨婆,外姨婆喜欢赌彩票,连续二十多年无间断,每个月都要买那张固定号码的彩票。而这个月,当外姨婆准备取钱去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二十法郎不见了——被恶棍菲利普偷去赌了,为此,外姨婆气病了。直到开彩的前一天晚上,弟弟才知道这件事。弟弟为了安慰老人,立即跑去买,可惜天已经太晚了,所有的彩票站都关门了。无巧不成书,第二天开彩后,此号码的彩票竟然中了大奖。外姨婆二十年来,每个月都买此号码的彩票,只有此月未买,而恰好此月中奖。老年人经不起如此风波,外姨婆于是一命呜呼。

小说的第二部分讲述弟兄俩在外省有个舅舅,是一个百万富翁。舅舅有个非正式的妻子,她原来是个“搅水的女人”;这非正式的舅妈有个暗地里的情人,这大情人的名字俺倒是记住了,因为这个外国名字太好记了——他叫玛克思。玛克思的如意算盘则不言自明:用色相迷住、控制住“舅妈”,等舅舅去世后,全部霸占这百万家财。玛克思已经把舅舅的家财视为囊中之物,当画家弟弟到舅舅家里来做客时,被玛克思略施小计,赶了出去。弟弟败下阵来,还有哥哥呐!于是,恶棍菲利普出场了。菲利普第一步是制服了“舅妈”,菲利普说:像你这样的女人,在巴黎要多少有多少;又威胁说:除掉男人我只有一个办法,决斗;而杀死一个女人,我却有三种办法;恶棍菲利普又给“舅妈”一个甜枣:等舅舅死了,我可以娶“舅妈”为妻。在控制了“舅妈”后,菲利普揭穿了玛克思的伪装,把玛克思所做的坏事公布于世;然后,用决斗的方法,除掉了这个争夺遗产的敌人。所有的敌人都消灭了,等舅舅死后,恶棍菲利普与“搅水女人”成了婚,成为百万家财名正言顺的主人。

小说写得惊心动魄,读得俺是五体投地,无限佩服。巴尔扎克以高超的笔法,刻画了书中的四个“单身汉”的鲜明形象,特别是小说的主人公——恶棍菲利普。作者分析了产生菲利普这类恶棍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进而得出结论认为,在这种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正派人老实人往往是寸步难行,一筹莫展;而极端利己主义者反倒是能够大展宏图。

俺淘到的第二部巴尔扎克的作品是《欧叶妮•格朗台》。这本《欧叶妮•格朗台》同《单身汉的家事》一样,也是不分章节,没有目录,一气呵成,一回到底。不过,由于这是一篇爱情的故事,所以,读起来相对顺畅的多。《欧叶妮.格朗台》的故事一点儿也不复杂:在外省乡下,有一个精明吝啬的百万富翁,姓格朗台。老格朗台有一个美丽的独生女,即小说的女主人公欧叶妮•格朗台。格朗台父女本来过着平静得生活,一个年轻人的不请自来,打破了乡间的平静。老格朗台在巴黎有个哥哥,他的哥哥不幸破产了,并因此死掉了。哥哥的儿子即欧叶妮的堂弟,来到了乡下的叔叔家。在相处之中,欧叶妮爱上了自己的堂弟,他们俩一起堕入了爱河。为了资助爱人去闯天下,欧叶妮把自己的全部私房,都送给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爱财如命的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在父女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胆小的母亲也因此而一病不起。欧叶妮苦等情人,终于把情人给盼回来了,然而,靠着贩卖黑奴而发财的情人却是一个负心汉……

这部名著虽然以欧叶妮•格朗台来命名,但书的真正主人公却不是这多情的女儿,而是她的爱才如命的父亲。老格朗台的形象与传统的守财奴的形象很明显是大不相同,比起《吝啬鬼》“阿巴贡”,《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来,老格朗台显然别具特色。老格朗台不仅仅是守财,更要发财。老格朗台精于计算,能审时度势,就像是一头凶猛野兽,平时不动声色,一旦瞄准了时机,他就果断而迅速地扑向猎物。老格朗台的财产几乎全部是从邻人那里夺取的,然而,邻居们反而因此更敬佩他,把他看成了光荣与骄傲。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兰西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巴尔扎克一生作品的总量将近百篇,总名为《人间喜剧》。在作品中,巴尔扎克描写了第二等级的衰亡,刻画了第三等级的兴起,严厉地控诉了黄金拜物教的罪恶。巴尔扎克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审视了整个法兰西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以后,俺陆续又淘到了《于絮尔•弥罗埃》和《邦斯舅舅》,借到了《贝姨》和《高老头》。巴尔扎克的每一本书,俺都兴致勃勃地追寻,阅读。俺曾经下过决心,要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本不漏地通读一遍。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一边把《夏倍上校》递给俺,同时说了下面两句话:

“你想看就借给你。不过呢我觉得,巴尔扎克的书内容都差不多,看上三本就足够了,用不着本本都看。用一百本书来讲论一个道理,就算别人不烦,自己也不烦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上花
上花
家园 谢花!

佛郎机的婚姻法同咱们中华上国有些不同。

第一,不同辈分的,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可以结婚。例如,菲利普娶了“舅母”为妻。

第二,堂兄弟姐妹之间可以成婚。欧叶妮的堂弟对欧叶妮说:“堂弟比亲弟弟还好,亲弟弟不能娶你,堂弟却能娶你为妻。”

关键词(Tags): #佛郎机的婚姻法
家园 你同学这话说得太牛了

“你想看就借给你。不过呢我觉得,巴尔扎克的书内容都差不多,看上三本就足够了,用不着本本都看。用一百本书来讲论一个道理,就算别人不烦,自己也不烦吗?”

非把书读透了的人讲不出这种话的... 佩服得五体投地...

家园 老巴的书一本都没看过

一看上世纪以前的世界名著就犯困,翻几页就困得不行了。

我这人是不是太粗俗了?

家园 原来搅水女人还另有题目

真是孤陋寡闻.......

家园 现在恐怕不行了吧

有一次听广播剧,说到一个女的要嫁给她的舅公,一同学觉得奇怪.我说好像巴尔扎克那里这种事很平常.

果然是的.

家园 老虎博学阿
家园 但是我怀疑他也看了一百本才得出这个结论
家园 同感

家园 巴尔扎克的书说教意味太浓

可能法国现实主义派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都比较高。

我倒是比较喜欢罗曼、罗兰的克立斯多夫,不知道虎兄是否同好?

家园 多谢麦兄!
家园 蛮子若是俗人,

河里就没有风雅之士了。

大概一里兄只对本民族的文化感兴趣,不喜欢西洋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同当年的无酒有一拼。

家园 商兄啊,

这本书,还是叫《单身汉的家事》为妙。书中的哥哥菲利普,弟弟画家,舅舅,马克思,正好四个单身汉啊。

家园 不敢当,

长白山里边的排行是:一猪二熊三老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