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一 -- 五度

共:💬108 🌺9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正如探戈起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贫民窟里的妓院.
家园 哈哈,好消息是目前还没有

不过估计快了。

家园 向煮酒兄学习

目前我最想拿下的就是阿尔罕布宫。魔笛虽然是需要很高技巧,但说实话旋律上我不是很能接受。听mp3的时候听一会儿就忍不住点下一首。阿尔罕布我感觉画面感极强,真好像走在一间古代的宫殿里,看着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而且曲子本身是属于伤感凝重类型,有些灰蒙蒙的很对我的胃口。但现在我轮指属于六脉神剑,一阵儿一阵儿,还得继续加油。

阿拉伯和西班牙我都只是听过。目前我能拿下的是大罗雨滴月光。我也是巨讨厌雨滴喜欢月光和大罗。但老师说雨滴是很重要的一首曲子,能练到左右手几项技巧,最后还是认真练了。月光确实很棒,也是对我胃口的曲子,郁闷的时候就拿出来遛遛。琴童他们几个用月光作诗朗诵伴奏,现场效果非常好。小罗我还没有练,但还可以接受。目前希望将来拿下以后和大罗混着弹,估计别有一番情趣

家园 是啊

刚买的时候看上去跟网上的真品差不多的。

我最近又开始爬格子了,反正也是业余的,有时间就练,没时间就算

家园 古典音乐其实是一个泛称

中文的古典音乐其实泛指西方经典音乐。古典音乐的专业定义是范围很窄的一些作品,经常用来试大炮的1812序曲在这个意义上说并不属于古典音乐范畴。个人觉得广义的古典音乐其实应该被解释成古代西方音乐的总称,而用严肃音乐这个名词来称呼古典音乐确实有点滑稽,因为音乐(军乐和国歌除外)并不强制包含任何严肃的成分。而更多的是某种沉醉状态的表达(所谓酒神文化)。个人觉得对这么古典音乐这样一个庞大的音乐范畴,很难说喜欢,或者不喜欢。就好像很难说某人喜欢流行音乐,而只能具体说喜欢哪首歌,或者哪个乐队,或者哪种风格。除非是专业研究人员,如果一个人一上来就说他是古典音乐爱好者,我觉得十有八九是假冒的附庸风雅者(和某电视台X老师一样)。

家园 魔笛和回忆是古典吉他曲里的两种类型

魔笛属于经典时代(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回忆则属于浪漫时代(19世纪下半叶)。后者较前者可能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另外回忆本来就是首吉他曲,欣赏它无须其他背景知识,直接拿耳朵去听就好了。而魔笛是索尔根据莫扎特的歌剧改编的,许多地方刻意模仿原歌剧中的各种乐器的独特音质,这一点在当时还是种创新。如果知道了哪个地方是模仿长笛 哪个地方是模仿管风 哪个地方是弦乐,细细听去,应该还是很有感觉的。

话说回来,我一般也没有耐心去听魔笛。我想主要还是因为我们还不算太老,生活中需要我们付出的责任、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其他有趣的东西,都太多,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

但在一些特别的场景里,这种大部头又过于严肃刻板的东西,听起来还是非常美妙的 --- 我和我家LD都是 fine furniture 的超级饭丝,我们所在城市里有一家很大的经营高档欧版家私的店。那个店里放的背景音乐无一例外都是很严肃的。我们在那里听过魔笛、唐璜还有其他一些没听过的严肃吉他曲,因为当时就是在欣赏那些美轮美奂的欧版家私,并没有其他事情要分神,所以心境舒缓,闲散平和,这个时候听这类音乐大概是最舒服的了。

说到小罗,我个人的经历是这样的:第一次听我一哥们儿弹第三部分时,真有惊为天人之感!觉得它隐约有大罗的影子 但又比大罗富于变化和起伏,给人的感受非常美妙。但弹到100次开外之后就渐渐心生厌倦,觉得该曲过于肤浅和造作。第一部分和结尾处对第一部分的回归 甚至是令人无法容忍的造作... 许多与之难度相当的小曲子(如泰雷加的泪、海边的阿迪利达、巴赫的小步舞曲改编的吉他曲),在 level of sophistication 方面,小罗根本无法相比。

我说话太主观和武断,五度兄见谅则个...

家园 说得有道理。不过关于所谓严肃音乐,我的理解是

巴赫时代以及后来那些偏重于严谨和理性的音乐。具体到吉他曲目来说,卡尔卡西的许多作品就被后人评价为过于追求理性、合理,却缺乏艺术想象力的音乐,不是上品。

相比较而言,泰雷加 和 巴利奥斯 等人的东西 就是集理性严谨 与 浪漫想象 于一身的音乐,这些音乐的境界是卡尔卡西永远无法企及的。

是啊
家园 爬格子是王道

最好弹音阶,很有好处。

家园 我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的古典爱好者多是喜欢某几个作曲家的个人风格而开始听。比如听了命运就开始收集贝多芬的所有作品。但真正迷古典的应该说不是光靠听出来的,而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学习,对作曲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解,然后再结合着历史背景听,才能领会其中的意思。这种人基本是稀有动物,很难见到

家园 没有没有,听煮酒兄说才知道魔笛里面

原来有这么多讲究。我找了几篇赏析看了看,果然是不得了。整曲相当于是一出独角戏。这个东西不但要求技巧,如果没有相当的鉴赏能力也弹不了。难怪高手秀琴都要来一段魔笛。不知道n年之后有没有可能拿下。。

小罗我感觉是这样,它用的和弦与大罗十分相似,而且里面也有三连音,所以听起来味儿差不多。但因为作者是女性,所以里面有一些偏阴柔的色彩。在大气上可能无法和月光或是类相比,但有一些女性的细腻,算是另一番风情。

家园 【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二

根据几位河友聊的,我正好就坡下驴了。

这是一个吉他,不是一个琵琶。

点看全图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有邻宿舍一位老兄费尽劲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隐蔽的音像店找来了一张吉它教学VCD。当他激动地把光盘放入电脑光驱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开场白就是上面这句话。

后来只要有新人来学吉他,我们都会郑重的把琴捧起来:“朋友,这是一个吉他,不是一个琵琶”。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深受广大闲人喜爱的民谣吉他,又叫箱琴(Acoustic)

点看全图

这张就是古典吉他了。

从图片就能看出来,古典吉他的琴颈要比民谣吉他宽出许多。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古典吉他和箱琴技巧上的差别。

古典吉他因为右手有靠弦轮指等技巧,所以需要的琴弦间距比较大。但这并不是说箱琴的技巧相对简单。事实上因为箱琴在音色上的随意,所以花样反而比较多。

下面就是一位高手的片断。他所用的很多是贝斯的击弦技巧(Slap),另外还有电琴的点弦技巧。另外就是拿吉它当鼓敲了。这几项技巧如果到古典里就不能算是音乐了,而是噪音。

[FLASH]http://www.youtube.com/v/aOdcqUTju5k[/FLASH]

另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箱琴的推弦技巧。大概动作就是用手指把琴弦向上推,或是向下拉。因为发生形变,音高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从re(2)一下子升到了mi(3),大概声音效果好象是“根儿“了一声。

这就相当于是像北京和天津一些爷们说话。语调突然提高,显得很调皮或者很痞。例如:阿!?<-就是这个音(你拿二爷我开涮那!)

摇滚乐是绝对离不开推弦的,关键时刻的一个推弦往往是能引起全场沸腾的。而古典追求音色和谐完美,比如像do(1),re(2)这两个音叫二度音,因为不和谐所以基本是避免出现的。像推弦这种不雅的声音就更不能接受了。

古典吉他圆润典雅的音色不光是弹法上,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琴弦是用尼龙制成的。而箱琴则是纯金属弦。所以音量上当然是钢弦取胜,音色上比尼龙弦也要亮一些,但同时也要刺耳一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少年前曾有一个叫红棉的品牌。这个琴的特点是四不像。它的前面像是古典吉他,很宽。但上的是钢弦,弹起来也是民谣的弹法。但就是这个牌子,因为价格低廉,曾经带动了多少人拿起了吉他。

幸运的是,这个牌子并没有像北冰洋一样消失掉。请看以下的报道

外链出处

如果有机会,相信我会再买上一把,纪念一下那些荷尔蒙过多的岁月。

关键词(Tags): #一脚踢开#古典音乐元宝推荐:雪个,
家园 【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三

开练 按摩篇

首先说最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古典吉他的系统训练。但这种训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耗时太长。正规的音乐学院可能弹音阶就要好几年,这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完全是不能想象的。所以就需要一种速成的方法,也就是偷懒的方法。

对于初学者,一般还谈不上对音乐的把握,而是首先要解决手脑协调性的问题。这里面包括左手的伸展,左右手的配合等。说实话成年人要解决这个问题真是要费不少力气。打个比方就是小学生学劈叉,一下子就下去了。等成人了,如果不是练过,一劈估计就趴下了。

关于左手伸展,有些乐手采取的方法是在睡觉前把手指间塞上棉球。这样睡上一段时间,手指就会生生被拆开。我感觉这属于蛮干,说不定会有副作用,最好是不要尝试。我用的方法是从弹钢琴的人那里学来的,平时您等车吃饭都可以练着,绝对是有好处没坏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会做一个热身,其作用就是让自己兴奋起来,才能拿出最好的水平。其实练习吉他也是一样。生活中手指的使用很有限,一般它都是处于休息状态。如果练琴一开始就弹曲子就和游泳不作热身直接往里跳的效果差不多。

所以在弹琴之前先要让手指舒服了,先热起来。

具体方法我推荐Dreamtheater主音吉他手John petrucci的教学。

关于这个名字很土的乐队有一个说法。一般大师级的乐手,老外称作God。比如天堂洒泪的Eric clapton就曾经被乐迷称为God。而梦剧院大家给出的评价就是5个God凑到一个乐队里了。

传统的摇滚乐手多是半路出家,写的歌都偏重于一段灵感,曲长大概是3到5分钟。而因为梦剧院成员的音乐学院背景,让他们的音乐都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和配器,曲长超过10分钟的并不少见。因为他们发展出的一套摇滚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摇滚,被称为前卫金属。(progressive metal)

下面这个视频就是几位成员的现场演出。从台风就可以看出,几位成员并没有在动,而是他们的音乐在摇滚。这也算是和传统跳上跳下摇滚的一个很大差别。

[flash]http://www.youtube.com/v/ieRFnlcsZ0g[/flash]

之所以推荐他的教学是因为梦剧院的主音吉他手John petrucci是从美国波士顿著名的Berklee音乐学院毕业,受过相当专业的训练,所以虽然他是一个摇滚乐手,但他练琴方法是相当科学的,放到古典吉他也是适用的。再有就是他的训练方法不像古典吉他训练中有很多过于专业的部分,而是走简单实用的路线,对初学者非常合适。

在此先介绍petrucci练琴前按摩篇。我一般练琴前就是跟着录像按上一按,有时候按完了觉得很舒服就睡觉了。。

[flash]http://www.youtube.com/v/iTfPJRJ9huY[/flash]

关键词(Tags): #一脚踢开#古典音乐元宝推荐:雪个,
家园 DT,呵呵

被五度兄的大帖名吓住,一直没敢看。直到看到DT的名字。DT,嘿嘿。

家园 想起《Everybody Hate Chris》一句经典台词

“在美国有两件事是黑人发明、白人发扬光大的,摇滚,校园枪击。”

这年头,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摇滚,只需要知道什么不是摇滚即可。棉棉说的。

家园 蒙古族民歌的确是很深沉宽广

不过兄弟是朝鲜族

却不那么喜欢听朝鲜族的歌曲(相比之下)

所以觉得奇怪

我还喜欢听俄罗斯的民歌

能感受到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前些日子

家里的LD说我无论唱什么哼什么甚至吹口哨都有朝鲜音乐的味道

真是奇哉怪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