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NIH开会交流的随感 -- 蜜饯

共:💬12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NIH开会交流的随感

刚去了一次NIH举办的博士生研讨会,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吧

1

主要是看到了自己同样的博士生的水平,知道了自己的大体位置。

大部分人都是“因人成事”,教授的水平决定了他门工作的水平,只有极少数人能超越出去,当然这很正常。

但是名校还是有优势的,出来的人至少懂得如何讲演,耳濡目染吧。其实讲演并不难,但是‘如果你没有好好想过自己为什么做着个项目,为什么用目前的方法做,那么你的介绍也无法激起听众的共鸣。

2记得有人说,你付钱给学校来教育你子女,可真正启发开导你孩子的都是他的同学。

小的这次就是,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室友,每天谈到午夜,很有收获,更明确了自己该怎样做研究。

他是爱尔兰与中国台湾的混血儿,McKeeff,姑且称小麦同学 (此人最大娱乐之一就是上google查自己的名字有被那里引用了,我也算是满足他一次吧。)。 他的导师极牛,4年就从哈佛博士毕业,毕业前就得到了Princeton 的faculty offer,也算是该领域排的上号的人物, 今年才35。

小的一直在二流学校里混,难得有机会看看大牛的工作。瞧瞧大牛的弟子也是能开开眼界啊。

首先,我的印象就是此人极为热爱自己的研究工作,他是做fMRI imaging 的,常常自己会晚上有了想法就冲到实验室,自己拿自己脑袋开练----测试自己的视觉皮层各种反映。逢人就谈自己的研究项目,而且还一直迷惑不解:难道做研究的不就是该天天五迷三倒的一头扎在项目里拔不出来?他抱怨最近干活干的有点神经衰弱失眠了, 所以决定--------每周周三和周五晚上不再学习了,休息一下。可就这样,他导师还表示:I am so disappointed with you, 觉得 小麦同学还能更拼命!

其二 听小麦同学聊, 觉得他们工作极为扎实,工极而巧。他导师要求他处理数据时不要轻信买来的程序,而是要真的理解其处理步骤,越具体越好。因为研究的具体问题总是唯一的,普适的软件都需要调整才能达到对此唯一问题的最好解决。

再譬如他导师发的Nature文章就利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视觉盲点而展开(视觉盲点,作为唯一的只为单侧视觉皮层接受的视觉区域而被小麦导师看重)。你可以说这篇文章立意巧妙,但这种巧妙是建立在不放过任意细节的认真思索之上的,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的。

最后,我看他有一股“牛气”: 每当有一个idea时,想得总是这个计划能不能让该领域的众牛们心服口服,敷衍了事混篇文章是绝对不耻为之的 

做大牛自然不能只靠以上几点,但是能做好这些就很不错了。

小的随手写写,算是给自己开会的一个小结,请大家多提意见了。

关键词(Tags): #科学#研究#随感
家园 写得好!俺也要好好学习学习。

家园 我可是逢牛就学啊!

家园 好文章!
家园 花。在北美搞科研,非得有那份儿热情不可呀。
家园 第一条是说到点子上了

其实不光自己要想明白, 还要练习说明白.

见过不少人博士都拿到了也没悟出来这一点,

作presentation还以别人不懂为荣.

家园 说得对,想明白才能说明白
家园 另外补充一点

根据我的经验,presentation技术提高主要还是多练习的结果,你有过10次presentation的经历和1次是大不一样的,你说的那位朋友,你可以问一下他,他开过几次会,给过几次talk,再问问是不是他们group内部讨论时候经常要给talk。

一般比较好的长presentation(45+分钟)为以下结构:

1。前15分钟,面向所有的人,为背景介绍,要试图讲明白你要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要做到你的父母都能听懂这部分才行。

2。然后10分钟,面向对你的领域感兴趣的人,讲你自己的approach(how),应强调概念性上的多一些,尽量避免细节。

3。然后15分钟,面向在同样领域工作的人,讲你的结果,你的发现,这个时候是向大家展示“你是这个领域内的专家”的时候,"to be honest and to be precise"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话说出来,必须想清楚,不然一定会遭到别人质疑(不仅仅是问题)。

4。最后5分钟,总结+展望。应该再次面向所有人,relate your research to the big picture。

大概结构如上所述,但具体的,还是可以根据各人情况,听众情况进行调整。而对于短时会议talk(20分钟左右的),我的经验是减少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比重,略微加大第二部分比重,保持第三部分比重保持不变。这个与你的演讲意图和听众有关系,因为你在会议上希望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同时希望找到合作伙伴。如果第二部分讲得好,正好可以吸引对此领域有兴趣,但又不是在此领域工作的合作伙伴的。而且参加会议的大部分都是对领域感兴趣的人,外行很少,所以第一,四部分不必过分强调,但big picture总是要给的。

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家园 借问一句

你觉得博士生研讨会总体来说帮助大不大?我们学校现在在报名10月份的研讨会,正考虑要不要去呢

家园 看你想干什么了。

如果你想,能够顺便与NIH的PI们面谈,了解那里的研究情况。再加上了解一下博士生们的研究实力和方向。

至于真的专业方面,怕是帮助有限。主要还是开眼界去了。

家园 花谢

主要是别人和我说如果要找NIH的博士后的话,这个研讨会去去不错。但是NIH不给H-1签证,我就觉得去了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呢

花谢
家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此中利弊,只能施主您自己判断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