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物】千古奇冤叹魏延 -- 壹壹
魏延的出身和履历不详,史书上只记载他是义阳人――义阳在南阳郡的东南角上,也就是荆州的东部,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是在荆州跟了刘备的,正如身为山东人的诸葛亮,要在湖北(荆州)才归附刘备。史书上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所谓部曲,是一种半依附关系的将领私兵,马马虎虎可以解释为:在入蜀的时候,魏延是刘备的直辖部队指挥官。演义中谓其是刘表部将,以及镇襄阳大战文聘、献长沙刀劈韩玄,等等情节,其实都是虚构的。
刘备入川,魏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大概也就一个少将师长。等到刘备当了汉中王,亟需任命一位大将守备蜀中的门户――汉中。当时,“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可是刘备却偏偏挑上了名不见经传的魏延,“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相当于汉中军区总司令兼汉中地区地委书记,军事重镇的党政军第一把手。大家听到这样的任命都很惊愕,为了安抚众心,刘备故意在宴会上当面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真不含糊,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曹操我打不过,可是依靠险要地形,可以把他拦住,要是他派别人过来,我就帮大王您捏了他!豪言壮语,听到的人都暂时服气了。
当然,狠话谁不会讲,牛皮谁不会吹,魏延镇守汉中的实际功绩究竟如何呢?《姜维传》中说:“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到了姜维守汉中,说魏延的部署“虽合周易‘重门’之义”,但只能保证不丢土地,却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于是他开开大门放敌人进来,希望利用汉、乐等重要军事据点断敌后路,关门打狗。可惜,姜维的战术第一次实用就碰上了钟会伐蜀,钟会先分割汉军诸围,再分而击破,汉中天险,不到一个月就全数拿下――既然已经放我进来,那我怎么打就由不得你了呀!
总之,魏延守备汉中凡十五年,没有放一个敌兵进入自己的防区,接任的王平完全依照魏延既定方针办,也以少胜多,在兴势大败曹爽的南征军。既然有这种本领,那么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也就理所当然了。刘备称皇帝以后,拜魏延镇北将军。刘禅即位,封他都亭侯。此后一路晋升,最后的官位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征西将军可谓是实权武官的最高品级,并且要资格够老才能在将军前加一个“大”字;假节就是有不请旨而直接斩杀触犯军令者的权力,战时甚至可以直接砍两千石(汉代以俸禄多少来代表品级)以下的官员(乖乖,那已经是后来的正二品啦!);南郑侯为县侯,是异姓爵位的第一等,和诸葛亮的武乡(县)侯同级。魏延这可真是位高权重呀,相当于:统帅本部参谋总长兼西方面军总司令、上将军衔。
《演义》中不但说魏延是长沙降将(其实应该算起义将领),还说诸葛亮看到他脑后有反骨,只因为悍勇可用,才暂时留下他的小命,但一直压制着他,言不听,计不从。这恐怕是为了解释魏延之死而设计的伏笔。最早的罗本《三国演义》,还数次描写诸葛亮想干掉魏延,比如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就想把诱敌的魏延及其五百军士一起烧死。后来毛宗岗父子重修演义,为了维持诸葛亮的高大光辉形象,把类似情节都删掉了。其实魏延之死,就史书来研究,疑点甚多,我们将在下文详细叙述。诸葛亮未必真想除掉魏延,否则下手的机会多了去了,何必等到临死前。
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魏延提出了奇袭子午谷的战略:“闻夏侯??(时镇长安)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诸葛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因此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对于子午谷战略究竟是否可行,历代有很多人提出各种完全相反的意见。反对派认为:一,子午谷道路险狭,未必十日可到;二,夏侯??未必会弃城逃走;三,就算取下了长安,也未必能够守得住;四,万一失败,本来兵力就不足的蜀军损失太大。我们是赞同子午谷战略的,所以对此几问,详加解释一下。
子午道确实奇险难行,但是很少有人去做过实地勘查,而就算真的实地勘查过,也不敢保证其路况是和三国时代一样的。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只能相信魏延的判断,魏延终究是当时名将,又久镇汉中,对附近地理情况应该很熟悉,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来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也有一路走的子午谷,当时王肃向魏帝上疏说:“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才半谷。”走了一个多月才走到子午谷的一半。因此有人以此为证,说魏延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是,当时的山路不是现在的高速公路,从南往北走和从北往南走未必速度相同。何况曹真是大兵团挺进,魏延欲精兵奇袭,行军速度当然不会一样。最后,曹真这次南征失败,是因为“道逢霖雨”――连续的大雨天,你倒走走山路看?
关于夏侯??是否会弃长安城逃走的问题,人心是最难测的,何况咱们谁都没有见过夏侯??(笑)。但是魏延作为前线将领,应该会仔细研究对方主将的性格和勇怯,所以他的判断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就算取下了长安,当然也未必守得住,但魏延其实未必想取下长安,更未必想坚守。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的目的不是一举灭魏,否则他还不如从李严镇守的白帝一线直插洛阳呢。他的目的是夺取魏的陇右,也就是长安以西地区,然后积累物资、训练骑兵、招抚羌人,寻找时机以高屋建瓴之势向东方横扫。魏延的子午谷战略正是因应了诸葛亮的这个大方针,他的目的是穿插割断魏东西两个大军事区的联系,使敌军混乱,配合诸葛亮夺取陇右。所以只要走出自午谷,插入敌人不得不救的心脏部位,并且坚持到和诸葛亮会师就可以了,不必要取下长安城,更不用坚守。
子午谷战略确实有冒险的成分在内,但是军事行动从来就没有百分百稳胜的。后来邓艾偷度阴平小路,比魏延的计划还要冒险万倍,结果不但胜利了,并且一仗就灭亡蜀汉政权。重要的是,当时蜀汉的基本国力和军事实力都不如魏国,第一次北伐攻敌不备,正好趁此机会出动奇兵,一击予敌重创。国力上小大之势不是这么容易逆转的,就好比赌博一样,你的赌本比对方大,你可以稳扎稳打,否则只有偷机耍千,才有赢的可能。军事讲究奇正相生,诸葛亮用兵却只见其正而不见其奇,一点点向前平推,碰到敌军以大兵团来挡,就很难继续获得战果了。魏延的计划正是对诸葛亮战略的补足。它没能实行,我们可以讨论怀疑其可行性,顶多承认胜负参半;诸葛亮“安从坦道”,“平取陇右”的战略实行了,结果没能获取寸土,我们就可以说它不合适。两相比较,魏延之计是否可用,不是很清楚明了吗?
但是,因为关于子午谷战略的文字,是裴松之引用《魏略》,标注在陈寿《魏延传》“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下面的。所以某些朋友怀疑,所谓“精兵五千,负粮五千”是指一万人,担心万一失败,蜀汉丢掉一万人,损失太大。但是按照魏延的计划,走子午谷只需要十天,而就算他走出子午谷以后,没有按照计划中提到的“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就食于当地,要等到诸葛亮来会合,也不过二十多天而已。二十多天的军粮,需要同等数目的搬运工吗?何况,谁说搬运军粮要靠士兵来着?难道诸葛亮历次北伐,主力七八万人,有一半是军粮搬运队,根本上不了战场?!
出蜀之道难行,但是口很多,多路出击,使敌人不知道防堵何处为宜,兵力如何分配,是最上之上策。可是诸葛亮历次北伐,顶多出兵两路,并且有一路肯定仅仅是疑兵,这是没有多大作用的。魏延因此每每“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这里的万人只是泛指,未必每次就一定要一万兵马,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况且子午谷战略提出的重要条件是夏侯??镇守长安,夏侯??已经不在了,魏延还想出子午奇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裴疏中引《魏略》的那段话,是仅指一出祁山时的状况,并非每次均如此。不能简单把这里的“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和“请兵万人”联系起来,附会为一个数字。
上面说过了,打仗总要冒险,就算丢掉一万人,也比消耗无数粮草辎重却未得寸土,在战略上要更有价值。我们写下这些,是为了证明魏延确是蜀汉中期第一流的名将,唯此,他的被害身亡,才实在令人感叹。因为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计划,“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所以才有两人矛盾重重,最终造成悲剧产生的猜测――是否的确如此,我们下文再详加分析。
关于魏延之死,就《三国志》中的记载,疑点很多。咱们先来讲讲一种完全另类的说法。裴松之疏引《魏略》说:“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这和史学界普遍认同的讲法完全相反,说诸葛亮临终托付后事给魏延,结果杨仪诬蔑魏延造反,发动军事政变,把他给干掉了。裴松之就认为这是敌国放出来的谣言,并不可信。本来嘛,“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这种话,怎么可能出于一心北伐、恢复汉室的诸葛亮之口?
《三国志》正文中记载,诸葛亮临终托付后事给三个人,“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掉、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条记载非常古怪。首先,主将病危,为了怕引起军中动摇,下令秘不发丧,且只与少数人商定后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少数人,既包括自己的亲信,也应该包括军中各部门重要官员。可是当时论蜀汉的军职,最高是诸葛亮,其次是魏延,诸葛亮偏不找魏延来商量,难道是故意要架空魏延吗?
其次,仅看这条记载,并没有说明诸葛亮安排定了在自己去世以后,谁主掌军队的问题,只说让魏延断后,而姜维在前后军中间起衔接辅助作用,所谓的比断后“次之”。但是,再看以后事态的发展,似乎全军上下认定了他是让杨仪暂摄全军统帅之职。不知道是史载不全呢?有脱漏呢?还是根本就是有人故意歪曲诸葛亮的意思?
第三,诸葛亮吩咐:“若(魏)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似乎已经预料到魏延不会听从自己遗命了。魏延为什么不肯听从,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杨仪当时是丞相府长史和绥军将军,最高不过统帅部机要参谋,中将军衔,可能实际权力很大,但论品级,比魏延要差很多。第二,史书上记载,魏杨二人素来不合,说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而“唯杨仪不假借延,(魏)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因此,如果让杨仪暂摄全军统帅的话,魏延发脾气,不听话,是可以预料的。
演义上提出来第三点,那就是说,魏延素有反心,只有诸葛亮制得住他,诸葛亮一死,他肯定要反。这当然是小说家言,笔者在前面讲过了,魏延并非荆州降将,当然更不会有什么“脑后反骨”的情节现世。罗贯中为了证明这一点,在许多章节都埋下了伏笔,说魏延怎样怎样不听话啊,怎样怎样埋怨诸葛亮啊,而诸葛亮也逮机会就要和他过不去。最重要的,就是被毛本删去的“葫芦谷烧司马兼烧魏延”的故事。这是文艺作品的虚构,咱们探究历史,不可将两者混淆,不能把这条理由当真。
如上所述,诸葛亮奇怪地没有让魏延参加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等到诸葛亮一死,“秘不发丧,(杨)仪令(费)掉往揣(延)延意指”,看看魏延对此什么态度?魏延果然不满意,他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这句话说得很正义凛然――“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怎么能因为死了一个人,就终止了进取天下的大事业呢?!
然后,魏延“因与(费)掉共作行留部分,令(费)掉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也就是说,他和费掉两个人重新商量了治丧步骤,谁保护着诸葛亮的灵柩回成都,谁带兵继续打仗,商量定了以后写下来,两个人共同签名,准备向各部队传达。费掉可是只老狐狸,他知道这个时候要是反对魏延的意思,自己就死定啦,于是寻求脱身之策。他对魏延说:“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不要闹得这样僵嘛,我回去和杨仪说,让他把指挥权交出来,他是文官,不懂打仗的,一定不敢违抗您的意思啊。以此为借口,费掉出帐上马就跑。等到魏延回过味来,派人去追他,已经来不及了。
就这样,指挥权还在杨仪手中,或者应该说,还在统帅本部手中。因为诸葛亮的死讯还未公布,杨仪作为机要参谋,完全可以假传诸葛亮的命令。于是,他命令各营打点物资,准备撤军南归。这个命令,肯定没有向魏延的直属部队传达,因为史书上说:“(魏)延遣人觇(杨)仪等,遂使欲案(诸葛)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要等魏延派人去查看杨仪的行动,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已经在准备回家了。魏延大怒,趁着杨仪还没有动身,抢先一步,“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魏延的意图很明确,你掌握了统帅权,我不过只有本部兵马,当面冲突对我没有好处,我只有赶回成都,利用天子的权威讨伐你,才有获胜希望。
就这样,魏延和杨仪双方面都向后主刘禅上表,宣称对方谋叛,“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刘禅没主意,就问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这两个家伙谁说的比较可信?蒋琬和董允都是诸葛亮的弟子,也就是说,都是杨仪一党,当然一致对外,“咸保仪疑延”――为杨仪担保,怀疑魏延的奏章的真实性。于是刘禅命令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准备讨伐魏延。
可是这个时候,魏延已经死翘翘了。原因是他“据南谷口,遣兵逆击(杨)仪等”,而“(杨)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这个何平,就是大将王平。他本姓何,后来过继给老王家,才改名王平。王平临阵大骂魏延:“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这个时候,诸葛亮的死讯已经公开发布了。
魏延为什么不直指成都,而要在南谷口,以弱势兵力对抗杨仪呢?猜测其原因,一定是刘禅讨伐他的消息已经传到,他已经没有机会混入成都,挟持皇帝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所部军心动摇,被王平一叫骂,立刻“士众知曲在(魏)延,莫为用命,军皆散”,也就可以理解了。所谓的“曲在延”,当兵的怎么知道上层斗争的内幕?他们只是服从诸葛亮和皇帝的命令,既然这两者似乎都是站在杨仪一边的,于是认为魏延是反叛,不愿意跟从他,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和此事件的真实曲直无关。
魏延没有办法,他现在唯一可去的地方,就是自己当太守、经营了十多年的汉中。“(魏)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杨)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杨)仪。”于是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脑袋,嘲笑说:“庸奴,复能作恶否?”――蠢东西,你还能作恶吗?一副小人得志的恶心嘴脸!
回过头来再仔细研究一下诸葛亮的遗命问题。很多朋友都大力坚持诸葛亮临终不和魏延商量身后事的合理性。他们认为,因为魏延和杨仪素来不合,而又有假节的权力,诸葛亮怕魏延大权在握,上手就把杨仪宰了。为了保护心爱弟子的性命,所以才行此下策。
这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为诸葛亮辩护,实际却产生了故意丑化诸葛亮之用心的效果。笔者虽然对诸葛亮不感冒,可以也不会随便往他头上扣屎盆子。魏杨相争,会引发一场动乱,是个人就预料得到。为了保护弟子的性命,导致军中动乱,导致魏延的被杀,诸葛亮是这么小肚鸡肠,公私不分的人吗?
修正这种观点,又有人认为,诸葛亮是怕魏延大权独揽以后会危害国家,所以设计除之。但这又有三点说不通。第一,魏延虽然是高级军官,在朝廷中可并没有军政大权一把抓的实力和威望,他不可能做宰相,而换了一个宰相,即使不能象诸葛亮那样完全驾驭魏延,也不能肯定魏延会造反。第二,魏延前此并没有擅权和反叛的苗头,因为对一个人看不顺眼,认为他肯定不是好东西,就在临终前要把他做掉,这种行为即使诸葛亮干得出来,也不能说这就是正确的甚至是正义的。第三,以诸葛亮的权威,他想杀魏延,什么时候动手都可以,干嘛要等死后借杨仪的手来杀?
因此,诸葛亮临终节度,绝对是有问题的。大概是为了维持他及其弟子们小集团的利益(这个集团,包括杨仪、姜维,也包括后来代替诸葛亮执蜀政的蒋琬和费掉),把劳苦功高的最后一块绊脚石魏延踢掉。当然也说不定是诸葛亮病迷糊了,发布了一生最后的的所谓“乱命”。
咱们一直研究诸葛亮遗命的合理性甚至是正确性,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遗命的真实性。诸葛亮的临终遗命只有三个人听到,那就是杨仪、费掉和姜维。杨仪是遗命的最大获利者,不用说了。看费掉的举动,也是遗命的忠实拥护者。姜维在这件事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应该也是赞同的。重要的是,他们三人都属于诸葛亮的弟子,是同班同学,走得近,商量一些鬼花样,都是有其可能性的。
史书上没有记载说诸葛亮的遗命有文字证明。费掉去见魏延,没有提到这一点,否则魏延根本不敢抗命;杨仪上奏魏延造反,也没有说附上诸葛亮的遗书,否则刘禅早就拿定支持谁的主意了,还用问蒋琬和董允?王平也没有临阵宣读遗书,否则不是效果更好?会不会是杨、费、姜三人密谋,矫命夺取军中实权呢?
这种猜测,还有一个根据的疑点,就是关于杨仪之死。杨仪宰了魏延,自以为功高盖世,可是回到成都,却只拿了一个虚衔――“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原因是诸葛亮对于自己继承人的安排,“平生密指,以(杨)仪性狷狭,意在蒋琬”――又是一个无从考证的“密指”!
于是杨仪口出怨言:“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句话被费掉秘密报告上去,遂“废(杨)仪为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杨)仪。”杨仪上书中诽谤了一些什么,有没有揭露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就谁都不清楚了。总之,杨仪被迫自杀,诸葛亮的遗命遂成真正无头公案。
许多历史真相,就都这样被湮灭了。后人只能揣测,却无法得出确实的结论。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一代名将魏延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死得实在是太冤枉了!
诸葛亮其实是魏延的保护神,他的性格,必须有一个人踩刹车,一般的人还不行,必须是诸葛亮这种有威信,有权力的人才能做到。魏延虽然怨恨诸葛亮对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之死,等于把魏延这辆车的刹车摘掉了。
没有刹车的汽车,怎么能不出事?魏延之死,也是命中注定的了。
顺便说一下,魏延的故乡义阳是个有趣的地方,三国很多名将都出自它那里,而且大多有着和魏延一样的脾气,哈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
偶是汉中人,偶多次徘徊在魏延遭受马岱突然袭击而就义的汉中虎头桥旁,思索一个问题:
魏延脑后的反骨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骨增生?
颈椎病?
抑或是个瘤子?
如果,就按诸葛的计划,三郡归降后,面对张合的军队,在街亭领兵拒之的是魏延而不是那个倒霉的马小侠,会是怎样一种结果?令人遐想啊。
以延长期据守汉中的经验,大概多数可能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吧。如此,诸葛的战略就成功了很大部分了。诸葛为何不用魏延呢?不管是他不喜欢魏延也好,还是他更欣赏小马也好,总之,是诸葛的本事问题了。(如果是人品问题,那就更是本事问题了。)
所以,当时两种战略都可能成功,但都不能承受具体实施的失误。诸葛关键时刻用人错误,几乎永远失去了机会。我的感觉是,与其感叹诸葛放弃了一个高明的战略计划,不如感慨诸葛的综合才能难以胜任如此重大的任务。纵使行魏延之策,恐怕还是会有后续的失误而前功尽弃。
诸葛是个人物,但也许,只有使韩信复生,方能有机会最后成功吧?
而是魏延军当时在六盘山以北,从地理位置上无法投入街亭作战。那个时候没有飞机,文长无法象胡琏那样空降来指挥战斗的。实际上马谡战败后魏延就被割断在北方,他在战术上确实有一套,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先是好整以遐,使魏军误认为他要固守待援,而后抛弃辎重,以最快的速度突然翻越六盘山天险,回归汉中,这一闪光的战例被赵云同样出色的撤退战例所掩盖,是相当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