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探春是个收藏家 -- 齐纨素
《红楼梦》一书中最懂古董与瓷器的当属探春:她的房间宽阔,三间打通,当中摆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样,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蘘,插着满满一瓮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槌。
探春的那张大案恐怕像会议桌一样大,她的收藏是个小型博物馆。其中砚最多,其次是瓷器。汝窑和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二。
号称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釉色如天空靉黛云彩般,听说是釉水中加了玛瑙末,使得一片天蓝中透出霞光,并开出血丝般的细片,釉水滋润如玉,且个个胎薄满釉,在当时为使釉水均匀饱满,用支钉烧,只留下如芝麻大小的钉痕。汝窑的前身是柴窑,据传周世宗建窑后,监窑官问欲何色?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于是工匠烧制出烧色如青天之美瓷,其釉亮丽如镜,其声清脆如罄,其纹仿若游丝,可惜早已失传。
有人主张柴窑即是耀州窑,见过一耀州窑笠形大碗,颜色为草绿色,内里的划花牡丹极其鲜活,一笔呵成,最可贵的是造型古雅,伞状碗面上有摺痕,古人用这样的“碗公”斗茶,看茶色变化,浮躁的心沉淀下来,沉进一汪碧绿中。
中国人对瓷的理想是“色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到汝窑终于达成。明人王士懋《窥天外乘》:“宋时汝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可见宋五大名窑,汝第一,官第二。盖因宋金战争,用瓷时间仅二十年(宋哲宗元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在宋代已是珍品,南宋人已有‘近尤难得’之叹,现传世汝器极少,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古人有句名言“如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件,汝窑一片”。曾去故宫欣赏汝之雨过天青,官之紫口铁足,定之素净洁白,哥之金丝铁线,钧之瑰丽窑变。宋人重玄思,存天理去人欲,故宋瓷如禅,观之令人心静。近观惊叹,远观清雅。
探春的汝窑花蘘,在现有的资料中无此器形,也许是赝品吧?它的造型为平面盘口,收颈,扁腹,圈足,顶面上有三孔或多孔用以插花,宋代尚无此种造型器,最早要到清雍正。况且汝器一般均为小件器,并无书中“斗大”之物,所以可能是清仿制品,或是作者只知名目,不察真实。用瓷器表现其人个性,是为说部一绝,但瓷器哪是那么好敷衍的?
另外的官窑,是以肥厚的釉水一层层堆上去,造成如玉石一般的效果,大多有开片,前人说,汝釉如蛋汁,官釉如膏脂,这种形容很精确,乳釉釉水薄,故有透明感,官釉釉水厚,像块肥猪肉。在油亮的大盘中放着橙亮的佛手,真贵气。
总体上,我觉得探春(作者)是个古董收藏家,但摆饰太繁复拥挤,汝窑插菊花,更是不可思议,就像不求甚解的古董铺,雅得有点俗了!
玩的怎么样?
以后偶这儿挖到什么看起来很古老的瓷器,就找7妹鉴定了,嘿嘿
俺也觉得探春的豪放气,三分是生成,七分是装成。
呵呵,明白了,我这就给你埋一个去....
俺是个古玩眼红家...
探春是有生存能力的.
还是汝窑出名,清朝民国的戏里说古董只提汝窑。
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而且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
趣者,趣味也,谢谢夸奖,自我陶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