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功夫界(3) -- 北斗

共:💬55 🌺7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天上的牛儿飞呀飞,地上的人儿吹啊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你用烟我用酒

异曲同工

异曲同工

家园 无体重步伐

最利于在电梯之内施展

因为这是最容易达到失重境界的地方(如果有钱,跳伞啊什么的时候当然更佳)

不过两人一起无体重

不知道谁更占便宜

家园 你的体会是对的, 不过没那么复杂。

人的力量, 99%在下肢。

功夫没练到的,下肢的力量99%都用在保持平衡上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 常人走路都是往前倾的, 往前倒, 所以膝盖受压大。

如果能解放下肢, 内功就出来了。 解放下肢的关键就是“失重”: 一瞬间, 不去用力站立,任自己往下掉。

李雅轩回忆杨澄浦发力, 专门写到“往下一沉”。 有了这一“沉”,下肢的力量就用到手上了。

内家拳发力,一定要站得方正, 方正也是衡量拳架和功夫的主要指标。 方正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发力。“失重”的时间越长, 功夫就越高。

这些就是内家拳最大的秘密。 不过, 就算我说得再清楚, 绝大多数人还是练不到, 看不懂。 如果不说, 又实在对不起真心爱好者的一片诚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知道你们是弟子。可问题是你们懂吗?

别说你老师如何,你拜的谁,说你自己。

家园 同问。这个我也没有看到。

很疑惑。

家园 老衲我就在这儿晃着,气死你。
家园 说的好,简单明了,多谢!
家园 练武之人,首重武德

所以有武者,止戈一说。

很多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好勇斗狠,徒呈一时口舌之利,再起干戈呢?

家园 呵呵

呵呵

家园 hui da.

前几天事忙,实在无暇处理大师的回复。

今天特意回答。

我不是炫耀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或自己拜了哪位老师。如果真炫耀,我还真怕我的老师们的名头吓着哪几位的。不过,老师归老师,自己是自己。不必说也罢,所以灵山在谈老师轶事的帖子里,一位老师的名字也没提,其意就在于此。与网上一些人不同,我们的老师的名头,不用弟子们吹,已经很响了,所以我们从不如此。

为什么这次提我们是李老师的弟子,其意主要在增强说服力:卢氏结构的事情,最好不要由随便哪个人看了一点资料,听了几个传闻就出来说什么什么的。容易混淆视听啊。其实我这个社会学生级别的人,也没资格说什么,所以我不随便张嘴。这是说事。

至于技术方面,质问我们懂不懂好像轮不到大师您,教我们的老师可以问:教给你们的都懂了么?!师叔师伯的也可以问:你老师的东西你们都懂了么?!唯独大师您这么问不合适,首先咱们没有任何关系,非亲非故,非一个拳种一个门派。而且您也没有显示出已经领悟了武学真理的证据---有外行捧不奇怪,武术本来就是很适合内行蒙外行的东西---而你我大家都是圈里的人,没必要玩这些猫腻才是真的。很能侃不见得懂,不说不等于不知道。还有个愿不愿意,有没有心情不是?卢氏的东西是宝贝,没见过拿国宝满大街扔的。同样,说了的也不等于懂,文字游戏谁都会玩,但不是谁都屑于玩---更何况您就这还没说明白的。

家园 刚才看了廖白说八卦的录像

很好,其中就有一沉之说。

家园 hehe.同意。

有沉,还有起。此起,要抽身换影。

家园 就是说……

体重也压上去?

家园 No! 是解放生产力!

把维持体重的力量用于向前发力。

李仲轩老人讲的“走之”,就是这个意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