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陈经大作读后感之一 探讨官办经济的运行机制 -- jsj97

共:💬44 🌺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教育真的是暴利吗?

中国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很多,最突出的问题是学费过高,而学费过高的背后则隐藏着另一个问题,暴利。为什么高校对扩招不由余力,关键的问题是暴利的驱使。形成暴利的地方往往就有一个身影在晃动——这就是垄断。行政权力控制下对教育资源特别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导致了一种行业性的暴利。教育中很少会有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大举登陆另外一个国家。而在目前中国,本身就弱小的民办大学教育在行政权力的挤压下,举步维艰。在大学扩招,学费飞涨的同时,民办大学却没能够如雨后春笋,反而有萎缩的迹象。这事实上形成行政权力垄断教育产业的局面。

现在,省一级的高校,每年的学费是3000元左右(第二批招生的),这个很贵吗? 有谁能说明成本是多少?号称说真话的,已经下台的原教育部副部长,曾说了他们做了调研,然后按照20%的成本设的学费....

生活在城里一年,要多少费用?住宿费,1600.(如果是私人办学,这个恐怕是肯定做不到的买地,建房?租房?).吃饭,一个月,200员, 10个月,2000元,学习用品,500(?)(书之类),生活用品???元,手机,MP3,电脑再说...回家往返车票500...(如果不回家,这两个月的费用还要加上),加起来,要4500~5000元....就算不要学费,对很多农村孩子来说,这也是很贵了...私人办学,在这些成本上只能更高,不可能更低.....因为那是社会决定的,只要你生活在城里,就是这个价钱,不管你是读书,还是做其他(如果是做其他,住宿要更贵,逼近学校的住宿要便宜多了)....

期望私人办学,能把费用降下来,那是不现实的......这才是民办大学萎缩的原因......

只有把民办大学建在比交穷的乡下,才有可能把费用降下来,,,问题是?谁肯去?

关于暴利,大概教育经费,是国家是按人头拨钱的,同时,收来的学费,恐怕多是自己把握,招生越多,收得越多,学校自己可以支配的钱,就越多...就显得暴利了...其实,大头还是国家出的.... 民办的,没这个拨款,如果按真正的成本收钱,怎么搞得下去?

家园 这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要推广到40%的县

和城里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起可以说是胡温的两大德政,不过其实这两项社会保障改革都是朱镕基时代起步的(朱镕基的改革基本上是先把负担都甩掉,原有的福利制度被破坏后新的制度却迟迟建立不起来,搞得全国怨声载道,为什么这么搞,也许没钱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有钱了,新的保障制度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一点一点试点,慢慢推进,今年普及到40%的县,明年普及到60%。制度初衷是很好的,但实行起来问题也不少,比如医院伪造病例骗保,或者在个体医院看病不能报销,而定点医院却擅自涨价,农民实际交的钱反而更多了,这也不能全怪医院,前几年医疗投入不足,乡级小医院亏空很大,现在有了馅饼赶紧分一块,实际上是在填以前的窟窿。再比如号称是自愿参保,下边执行起来就很难说是不是自愿了。制度设计上也有很多争议,现在是大病小病都报销,结果是小病报不了几块钱,大病报个零头,杯水车薪。有人建议干脆只报销大病或者只报销小病,也有问题,只报销小病解决不了因病返贫问题。只报销大病,农民不干,如果家里今年没人得大病,人家会认为医疗保险没用,白交钱,明年就不参加保险了,更有甚者,真事,去年得了场大病报销不少,今年这个医疗保险最大的受益人却不参加了,理由是:壮年人连续两年得大病不太可能,呵呵,中国的事,难哪。但这个大病保险很显然是参加的人越多盘子越大越有效,要是参合率上不去很容易出现亏损。归根结底,还是钱太少的问题,现在底线是每人国家出10元,今年国家出的钱要增加到20元,地方10元,农民自己出10元,发达地区地方这块会多些,贫困地区就比较困难了,但最多的也没超过100元,现在1几十块钱看病顶个啥?又归结到医疗制度改革上去了,这不是单纯一个合作医疗就能解决的事。

家园 从官办经济的观点出发对略比中印教育兼说印度医疗体制不足

del

家园 世上从没有便宜的包大病的保障体系

西方各国无论包不包 都是把至少三成的投入用于狠抓卫生习惯 狠抓消灭病源 狠抓定期检测和预防 从而降低大病发生率更可靠

能检测出的疾病 无论看得好看不好 成本永远是迅速与国际接轨的

别指望用20年专利过期的仿制药来治病 除非你准备回到82年以前那种癌症患者收治率少于7%的时代去

当然实际上欧美的收治率也不过70%而已

(前几周我就看到某人在网上很可笑的指责一个县地方医院的骨外科医生为什么不给人做断指再殖手术 而全然不知道不进行血管和神经的显微手术缝合 接下骨头根本毫无意义 而这类显微手术就是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室都不是个个能做的 反正我认为这类情况才是医患纠纷的主要类型)

以ICU为例 急救能力无论是设备还是抢救成功率都向国际最高水平看齐的同时 花费同样向国际看齐 达到了24小时30W以上的基本消耗(还不计人工费)

这30块 难听点说 给人每年做作体检 打打疫苗 效果还大点

小毛小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多得是

比如感冒吧 实际上只有1%的病人是严重病毒性流感会死人的 其他99%躺几天喝点水都能好 阿司匹林一半都能解决了 但是万一是那1%呢 医生要判刑的 他凭啥担这风险呢 当然是要你全体都做一堆检查了

再比如给头上碰了个青头包的农民做了CT 真的不需要么? 江苏就有摔倒,头碰了一下 当天还能照样走路说话 也没出什么血 第二天却脑氙死了的案例

大病都是小概略问题 只要你能无视没有检出而变成晚期甚至死掉的 医疗费用普及全民当然不过是一点点钱而已 现在问题其实就在法律规定医生必须做到职责把检出责任完成 但立法本意却反而引起了普查的高门槛 而另一方面无论是否检出 大部分人根本就负担不起 哪怕是早期检出 比如肿瘤 早期大概10-15W搞定 但也一样足够一个家庭家徒四壁 但另一方面这个10-15W的定价其实是太低 完全没有体现医生的工作价值与技术难度

1000万 实话实说 每天一例急救 就没了

PS不要说印度之类 就是加拿大 澳大利亚看起来公费全包 却是以让你做个手术排队排几个月甚至几年为代价的

就是我们西西河里都能听到谁谁的同学被拖到阑尾炎变穿孔了之类的事情

家园 同意 教育改革 扩召以前 我们的招生比例连印度都大大不如

我们的入学率只有3% 印度有7%

有几年绝对数都不如印度了

而现在我们扩大到16% 印度维持在10% 我们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的数目才得以压倒印度 为我们的科技喝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那些骂朱鎔基的人,尤其是大部分同时在指责中国只顾挣钱不顾科技赶超的那些人

难道以为听凭中国继续维持3%的金字塔的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 每年区区120万人 能够为中国的科技研和技术赶超提供足够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么?

家园 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财政拨款

学费3000块钱大概是5,6年前的价格,我所知道的现在好像是5-6000,研究生好像还高。当然,现在不在国内,不敢打包票。

98年后的教育扩展基本上是建立在原有的教育资源的内部挖潜上,并没有大的追加投入,但是收益却成倍的增长。

财政拨款,公办学校为什么拿这笔钱?

从来源来说,这笔钱来自纳税人,通过财政预算转移到了教育部门。拿到这笔钱后,经营出了教育资源又让纳税人掏钱购买。纳税人掏了两次钱。

同样是搞教育,民办和公办的待遇是两重天,在民间投资渠道缺位的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就是一条生死线。于是自身教育资源并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公办教育有点像当年深圳当地农民一样暴富起来。

这就体现出了社会的公平性的不足。一方面,民办无论多么优秀,都是死路一条,而公办不管多操蛋,大体上是小康且蒸蒸日上。我认为这就是由于行政权力而导致的垄断现象。

我并非希望民办能够将学费降下来,而是希望将质量提上去。国家既然掏了80%,为什么不一部分掏95%,来提高公平性,另一部分掏70%,来支持产业扩张。

打开投资渠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在财政上,如何做到平等竞争,这非常关键。

98年开始的教育扩张,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不否认,甚至我认为功大于过。

家园 到2005年已经到24%,预期到2020年达到40%.

del

家园 学费3000块钱就是这几年的价格...

我家的亲戚的孩子,就是交的这个钱...我上面的数值,基本就是他每年要花的钱....

如果学费是5~6000元,大城市的费用更高点(北京上海什么的),每年要6000元,一年就是11000~12000元. 农村的,更交不起了,城市的,很多人,也压力大...

清华北大的不算,他们钱多...唱歌跳舞的学校,也不算,.他们可以拍露体艺术照挣钱......也不具代表性...中国大学的主题,还是普通的大学....他们的收费,才有代表性...

家园 也不看看每次掏了多少钱....3000元,还要掏3000次呢

财政拨款,公办学校为什么拿这笔钱?

从来源来说,这笔钱来自纳税人,通过财政预算转移到了教育部门。拿到这笔钱后,经营出了教育资源又让纳税人掏钱购买。纳税人掏了两次钱。

掏几次钱,根本不是问题...掏两次钱算什么,每次淘一元,3000元,还要掏3000次呢........

财政拨款,这笔钱来自纳税人,没错,不过,这钱可是来自所有的纳税人.但是,有很大比例的纳税人的孩子,是考不上大学的,凭什么他们要给另外的纳税人的孩子(那些考上大学的)交全部的学习费用??

家园 公办可能很操蛋吗?

这就体现出了社会的公平性的不足。一方面,民办无论多么优秀,都是死路一条,而公办不管多操蛋,大体上是小康且蒸蒸日上。我认为这就是由于行政权力而导致的垄断现象。

公办可能很操蛋吗?

社会压力大得很,公办很操蛋,(大体上)基本不可能的...

你可以说他们的办学不面向市场....但公办的肯定是按照政策办的....很操蛋,不可能的...当然,你可以说政策很操蛋...

家园 争取早日达到80%~95%....

象美国一样,实在不行,还有社区大学....

家园 公费嘛,就是这样了....

不要说印度之类 就是加拿大 澳大利亚看起来公费全包 却是以让你做个手术排队排几个月甚至几年为代价的

就是我们西西河里都能听到谁谁的同学被拖到阑尾炎变穿孔了之类的事情

没办法的事...既然免费,要做手术的人就多...

家园 公办的确实在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捞钱,而教育质量却下降了
家园 过高的教育收费,堵死了农村青年改变生存环境的路。

对于中产阶级,这些钱无所谓了,哪怕普通的城市工薪阶层,每年给孩子掏万多块的上学费用,也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广大农村,和城市贫民,这一万块钱的费用(包括学费大概6千,生活费4千),就完全剥夺了孩子上大学改变生存环境的机会,堵死了社会下层向上层流动的一个通道。

水浒传里的那些人真的有几个是被逼上梁山的?我感觉除了林冲,别的似乎就没人了。大多造反的原因,用宋江的话来说,是奸臣当道,报国无门,说白了就是没有了往上爬的正常阶梯,只好杀人放火受招安去了。

现代社会里有拳击,足球等体育,未尝不是给精力体力过剩的人,一个表现发泄的机会,来赢得金钱和地位。

一个良好的社会,必然是应该能够正常流动的,给下层人以希望的。在中国贫富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穷人众多,过高的学费意味着什么,似乎不用说太多。

家园 高的学费意味着什么呢 ???

(包括学费大概6千,生活费4千),

再说一遍,普通大学(第二批招生的)的学费,只要3000元!!....清华北大,如果收6000元,那也是少数....他们也有无数的奖学金,助学金...春天给学生发钱去种草,夏天给学生发钱去拔草之类...

高的学习成本(而不是仅仅是学费)意味着什么?

有两条选择

(1)国家绝大部分包起来,包括提供生活费,和过去类似 ---> 升学率大幅下降,只有很少数人能升学,高考这条独木桥更窄,应试考试更严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方便.社会总教育水平严重下降. 全体纳税人为很小一部分纳税人的子女支付全部教育费用. 因为农村的教育水平普遍教底,只有极少数很聪明的孩子,才能跳过龙门.绝大部分,根本就没有了往上爬的希望(例子,我家镇高中,在十几年前,每年应届生能考上大学的,不过一二人而已....,县重点高中,也就30人左右...每届每校都400多农村青年呀...)

(2)象现在一样, ---> 国家出成本的大头,学生出小头(3000元也才是小头)...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平均大学教育水平相对于精英教育有下降(多少不清楚)...但社会总教育水平大幅上升.大学成了平民教育,(底层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容易. 原来很多农村根本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要低),因为高考门槛的大幅降低,有了改变生存环境的路,从而社会下层有了向上层流动的一个比较大的通道.而不是以前,仅仅少数的最聪明的孩子,才有这个机会....

在做农民越来越难挣钱的情况下,众多的农村青年有了向上层流动的一个通道,意义就不用多说了...

但是,骂娘的声音却很高....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是有资格骂娘的人,多了很多.其实,如果按照以前的高考,大部分连骂娘的资格都没有,连大学都考不上,,,当然就没法骂了...

大学的平均质量,肯定要降的...生源的平均水平降了....

原来是精英教育,不用花钱,出来好找工作,,,现在,不但要交学费(随便把生活费也通通算入.)还巨高无比...,出来还不好找工作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