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看参将兄的贴想说的话:写在经济比较进行时 -- 葡萄

共:💬291 🌺491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没有跟韩国/日本, 甚至台湾的数据?

哦, 对了, 他们客观条件比我们好, 这就是你想说的吧?

中国人比印度强, 爽吧? 心理很满足了?

家园 是重要, 但不是最重要

日本的油/煤在那儿呢? 人家就别过日子了?

人的因素是重要.

家园 不是什么不重要的,而是缺乏经济发展必要的认识,我来举个例:

del

家园 你可以从任何角度来比较,无论是工业的金融的还是道路交通的

del

家园 那么我们看看谁明白吧,你可以提出从1950年到1979年任何一段时间的

del

家园 日本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实现战后经济腾飞的

del

家园 自己不搞政治运动, 怎么扯到国际和平上了?

邓选卷二里邓公自己说的很明白,中国要发展只要要20年不打仗,改革的前提也是以和平发展环境为保障的.这个环境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就要的回来的么.

这个不是倒果为因么.有趣

原来毛的一系列政治运动都是被外国人逼的? 那我是明白了.

还有, 苏联人想过对中国打, 核外科手术, 砸你个西八烂, 但美国人不同意, 怕破坏全球格局平衡, 被否定了. 美国人为十么不大中国? 你看看现在打iraq, 整天报道的就是今天又死了几个美国兵, 那就是为十么不打.

最主要的, 还是我们自己思想变了, 不怕打仗, 套句毛的话"要大打, 打核战, 死个几亿人"的打, 你不怕打了, 不怕跟外国人打了, 反而打的少了. 当年要在东三省强硬抵抗, 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最后, 没错, 中国需要积累, 需要基础建设, 当初的先重工业, 在其它的, 可能没错, 但是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1)政治化太重, 比如说要钢铁上亿吨, 人人砸锅, 树砍个精光, 不是为了建设经济而建设经济.

(2)政治化太重直接导致做法僵硬, 农民田头种点西瓜都要拔掉.

(3)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就更别说了.

基础建设就基础建设吧, 好好的铺路造桥, 慢慢积累被. 我没有说过"经济建设不需要基础", 不要整天转移话题, 我是说我们可以做的

好.

家园 49年前小农经济中国的恶性循环

de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没错, 中国需要积累, 需要基础

但不是要以政治为上, 所以我说现在中国人的思维变了. 如果以前也是为了经济而经济, 可以做的好.

家园 中国是发展, 是进步

我是说79年前可以做的不够好, 完全可以做的好. 别老偏题把我向反面推啊.

陈经也比日本/台湾, 四小龙来着, 不要断章取义啊.

还有, 中国就57-58年负增长, 不可信.

家园 南北战争的初衷绝对不是他所说的资本积累

那来和其他国家比较是不合适的.

后来的经济增长, 原因很多. 就想现在伊拉克打下来了, 油价却越来越贵了, 直接的因素太复杂, 不能说因为A就是B.

家园 呵呵,别人都不了解毛,就你了解?印度和中国不可比,因为民族文化迥异

难道您比毛的秘书,比毛的战友都要了解毛?

您口口声声和印度比,须知中国和印度最关键要素的不同是的不同.

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南韩-北韩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看出点道道没有?

如果斯里兰卡,或孟加拉国,或巴基斯坦 象台湾那样发达, 那么印度才有和中国作制度上的比较的意义.

两国在

A. 幅员、人口、工业基础上相似

B. 制度上不同

C. 民族、文化上不同

结果有

D. 经济发展不同

所以D不能只归功于B, 事实上C可能更为关键.

家园 你在美国很难理解长期处在被侵略与掠夺下中国人的基本选择的

del

家园 这才是正解

人地资源矛盾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的硬约束,这根本不是靠什么人种或文化或其他什么东西能够克服的硬性障碍。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明代中国人口峰值是1.9亿,这是葛剑雄他们的最高估计了。好多人的估计只有1.5亿左右。鸦片战争时中国人口已经破4亿。新中国建国过5亿。

这就是需求面的增长:从1亿多张嘴要吃饭,增加到5亿多张嘴。

再来看供给面:从明末到新中国,领土反而缩小了。新开发的土地,主要是四川进一步开发,东北开放,土地供给增长很有限。而且中国地大而不肥,可耕地少,开发空间早已耗尽。

供求对比上,明末人地关系已经接近崩溃边缘。明末农民大起义根本原因就是微薄的农业剩余经不起冲击,稍有波动,社会底层就会大范围丧失生存条件。

到清末,与明末相比,人地关系更是大幅恶化,加之外敌入侵,残酷盘剥,中国经济基本丧失了自我维持能力,这是百年动荡的根源。

回顾这段历史,才能看出新中国、计划经济的伟大意义:在敌国环伺、外部资源和市场隔绝,国内农业剩余又极低的情况下,中国竟然在绝境中奋起,建设了颇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还培养了数千万产业工人。

这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基础。

中国经济的崛起也根本不合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逻辑,按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旧中国只有死路一条。极低的农业剩余,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不具备起码的启动资本。中国100年动荡的事实就是,各个社会精英群体都试图拯救中国,但无一例外的失败:只要工商业资本试图压榨农业剩余,农村经济的脆弱平衡就会崩溃,社会就完蛋,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无从起步。

而新中国做到了,这是史无前例的奇迹。

中国当时的处境,是什么人种、文化或制度都起不了作用的死循环:土地供养人口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农业剩余极低,不存在启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也不存在。这个死循环是中国人民靠计划经济拼死打破的,由此中华民族才冲出了生路。这就是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

家园 你说不要唯政治论我同意,不过我说个自身经历你看看

de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