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聊两句中国军人 -- 煮酒正熟

共:💬179 🌺378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什么样的理想?全民共同的理想?
家园 不够严谨,呵呵。是指精神上的,比如说国家,人民,民族荣誉之类的

现在国内社会风气就是庸俗的自私自利主义占主流,如果一件事对自己个人没好处是没有人会做的。实际上没有精神上社会共有的东西,这个社会的人心就很散,就像土块没有水一样。这只怕也是几十年的过于假的正面教育的恶果之一吧

家园 对煮兄的慎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向来佩服,但是不能认同煮兄的这种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精英优越感和等级意识,提到含冤叫屈和抱不平就是整个军队,而提到增加尊仰和改善待遇就把士兵扔一边去了。

战争是什么,是死人,一些生命从世间消失,这是军队和公司的最大区别,官和兵谁会死的多?站在最危险的前沿是谁?美国人对军人的尊重应是不分官兵的吧,在伊拉克的战死的是官多,兵多?。

现在是和平时期,不会死人,但是按你的观点建设的军队如何有战斗力,对士兵只进行理想主义教育?

极端一点的话:按你的观点的话,GMD不会被GCD赶到小岛子上去了,朝鲜战争也会是另一种结局。

有必要如此强调城市军官的优势吗,如果说农村人口素质差,正是长期的不平等不公平的歧视性政策所致,为什么不从这个角度谈谈军官来源的问题。我倒认为在思想意志的坚定性和吃苦精神方面农村人要远胜城市人,这点在真正开战肉帛相见的时候对胜负更具决定性。

刚看到煮兄的“漏首说的那种一视同仁和官兵平等我是坚决赞同的 ”这篇帖子,但是并没有修正你的观点。

言辞激烈了些,得罪之处煮兄请原谅。

家园 我认识的部队某些领导认为做PPT开视频会议就是现代化

对比一下美军,不,哪怕是中游的国家军队对现代化信息化的认识,实在是差得太远了,这也真让人担忧

家园 我觉得应该提倡全民共有的道德感更好些.尽管可能困难些.

如果树立全民共有的理想,很容易被少数人或集团利用,造成恶果.近代史上最强烈的全民共有的理想--大日耳曼帝国,大东亚共荣圈,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等等,都给人类或自己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得不警惕.

家园 不敢苟同,也觉得你过分了些.

请看清楚些,茅延平只是说"对军队提职不了解",并不说"对军人、军队并不了解".事实上,我高考所在的省份,多年来,也和茅延平所述相似,军队院校大多属于二流,高中的尖子生极少有报考的。

退一步讲,这里是论坛,不是侦探所,只要不违河规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不必每句话都跟着100%确凿的证据(这也不现实,即使在法庭上,对相同的证据,不同的法官还有不同的看法呢)。那你凭什么说茅延平没有调查研究呢,他个人的经历,所见所闻是不是一种“调查研究”呢?

对于你这种轻易给人打击的行为,我也以蛋表达我的看法。

家园 老兄客气了,交流讨论,哪里谈得上得罪二字?

行文仓促,为了突出重点而可能表述比较偏颇。感谢老兄的讨论,这里想澄清我的立场,也算是为自己的立场做一个辩白吧。

我的立场如下:

1 我坚决支持官兵平等、一视同仁。

但这个主要是针对军官与士兵平时相处这个特定情景而言的。军官不能打骂士兵,要在人格上尊重士兵、生活上关心士兵、训练上一方面对士兵要严格另一方面也要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

2 我大声疾呼应该更多关注军官 (相比较士兵而言)。

这个是针对军官这个社会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关系 这个特定情景而言的。

(注意:与上面的情景不是一个情景)

之所以强调要多给军官这个群体以更多的尊重和更好的待遇,完全是为了我们的军队建设 --- 只有军官得到足够的尊重与合理的待遇,才会有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材源源不断地加入到这个群体来,我们的军官素质和军队建设才能稳步提高。

简单来说,官兵相处情景下,我支持官兵平等;军民相处情景下,我主张给军官进一步提高物质待遇 (比士兵更多)。

之所以主张军官比士兵得到更优物质待遇,主要有如下考虑:

(1) 政府能够动用的总资源就那么多,如果对军官群体和士兵群体在待遇提高方面完全平等的话,均摊下来 最终任何一方的生活状态都难有明显改善。两相权衡,只能给对军队作用更为关键、更难以替代的军官群体多一些。

(2) 现实是,士兵多来自农村,他们退伍后所面临的经济地位的落差不太大;而军官很多来自城市,他们无论是在役还是退役,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与城市同龄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比较,而这种比较的结果是落差极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应该给予军官群体更多一些关照(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3) 当代战争(15年来) 的性质与 现代战争(二战后-90年) 的性质有明显不同,前者的技术含量明显高过后者,后者的军人意志品质精神原子弹的份量明显高过前者。

基于这样一种critical success factor shift,我也不得不给予军官群体(其中一多半成员是技术军官) 以更多重视。

--------------------------------

再澄清几个问题:

(1) 我对中国农民50多年来的命运怀有深深的同情和不平。请兄看我此贴就可知我心:http://www.cchere.net/article/673550

(2) GMD 当初军无斗志,官兵不平等当然是一个原因。但问题是我从来都强调官兵平等、军官要尊重体恤关心士兵的,而且我军目前这方面老传统保持的也还不错,所以并无当年GMD那种危机。军官物质待遇适当提高,我以为并不会威胁到现有比较

和谐的官兵关系。只要我们的干部始终保持官兵平等这个优秀传统,他们物质待遇上面的提高会提高他们对职业的满意度,继而将这种良性情绪带入与士兵的相处之中,令双方关系更为融洽。

(3) 当然在物质待遇上也不能令官兵出现鸿沟。所以我前文一直强调“适当提高”。

(4) 对普通士兵我以为应该从提高抚恤金、建立完善制度以切实保证烈属生活 这个方面 来体现我们对阵亡战士的崇敬。说白了,一个军官 一个士兵都阵亡了,抚恤金方面不应有太大差异 (30%以内?);但对于活着的军官和士兵,军官应该得到更为优厚的物质待遇 (差距可以是一倍甚至更多)。

在社会尊重与认同方面,两者应该一视同仁 (如同官兵相处情景一样)。

归纳来说就是,“虚”的方面要官兵平等一视同仁,“实”的方面,对阵亡将士要基本平等(以体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平等的这个信念),对和平时期的将士则应更多地提高军官的物质待遇。

家园 敢问您能够以一省之地断言全国吗?

拜您所赐,收到第一枚蛋,也算一种经历吧。但对您的举动和言语,在下也不敢苟同。

从茅延平的言语来看,他确实不了解军事院校的情况和军队的情况,也包括您在内。据我所知,像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

我已经说过了,我给他(她)蛋不是冲着观点取得,而是态度。

家园 跟着煮兄的思路我也慢慢梳理了原来不很明晰的头绪...

我的出发点不是"应不应该提高军人的待遇和地位",也不是"官兵应不应该一视同仁,同工同酬",而是煮兄思考问题的角度.

这个是针对军官这个社会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关系 这个特定情景而言的。

(注意:与上面的情景不是一个情景)

为什么只把"军官这个社会群体"单独拎出来说呢.

(1) 政府能够动用的总资源就那么多,这是我们常听的一句话,实际含义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利益分配向部分强势(或被认为重要)群体倾斜,这相当于剥夺另一部分群体的权益.而这部分群体往往是大多数的,因未操话语权而处于弱势地位和被认为不重要地位.

这种思考角度对当权者来说偶一为之或许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是形成了思维定势其危害性...?这不是虚论,是几十年的历史证明的,从以农养工到强制征地,迫迁,下岗,不都和这有关系吗,而且这习惯还像小孩吃糖豆,极易上瘾.这种思考角度只能在极端情况下偶一为之,而且要经大部分群体谅解.

联系到这次话题,我认为现在的经济能力和部队内的薪酬分配,远不需要如此单独看待军官的待遇问题.需知有些士兵还是无偿的报效国家,即使考虑到短期和长期服役的关系.

(2)现实是,士兵多来自农村,他们退伍后所面临的经济地位的落差不太大;你这里对士兵选择的比较对象是不是有问题.在城市当兵的农人还会想着安于农村生活吗?去当兵只是他们日后想提高生活水准的一条途径,而低报酬或无报酬是他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这代价是不公平的,是强加于身上的,原因如(1)点所说.另外按你的观点来推对于一些交通意外死亡标准农人赔两三万,城市人却赔几十万是合理的喽.

(3)关于意志力和吃苦精神我想是对军队来说还是很需要,除非将来发达到炎夏酷暑坐在空调房内按按键盘就能消灭敌人的水平,即使是美国人也是如此,他们不是还在伊拉克吃沙子吗?而这点能吃苦的农人还是有优势.

其他的同意煮兄所说的.

家园 先花一个,在部份事儿上有同感
家园 我哪句话断言全国了呢?你又从哪里可以断言我

"不了解军事院校的情况和军队的情况"呢?

什么“据我所知”?难道你知道的就一定是真理吗?你又有什么资格审判别人的态度呢?

回帖子前,请先仔细读懂别人的意思。

家园 两位似乎不用动意气为好

军队内部是有几所名校的,国防科大,解放军理工大,解放军信息工程大,理工方面也是非常的强的,本科生质量不会比现在所谓的很多一类差。而且我知道的中部几省上述学校的高考招分高过重点线好几十分。

PS:我认为争论这个有出身论之嫌,北大毕业还不是有卖肉的

家园 暂停,打个岔。交兄,多少人在崖口红着眼撰着花等着你,

楞是不见你的影子,......不可回复,别潜,我拽住你.

快走,跟我去黑礁崖。

家园 简复一下

就按老兄的几点逐一回复吧:

(1) 您说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是存在本质上的利益冲突的两个群体、而且是前者

掌握资源利益分配权和话语权 (比如目前国内的官僚资本家 与 普通民众),而军官

与士兵之间完全不是这种关系,他们之间虽也有矛盾但统一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

军官并不掌握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权,因此他们在得到更多利益之后并不会象官僚资

本家那样借助增强的势力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地位、压榨弱势群体。军官待遇问题的

决定权在于中央政府,而不在军官自身。因此只要军官待遇问题调整到位,他们的

待遇就不会无休止地提高下去。

(2) 我觉得多数农村兵退伍后适应从前的生活问题不大,因为说到底他们直接拿来

跟自己进行比较的还是从小的同学和相邻,而不会是服役三年驻扎的那个城市里的

同龄人。

事故死亡赔款那段没太看明白。

(3) 我心中的假想敌是美国,而从来不是越南、台湾这种量级的对手。而美国只会

跟你打高科技战争,这类战争中 显然武器、科技、情报、计划、分析、管理等方面

的能力远比军人的意志品质来得更重要更关键更有决定性。

------------

最后,我是坚决主张更好地保护农民物质利益的。但这与军事话题无关。在军事话

题里,我只关心如何能让我们的军队在当代战争中更富竞争力。加强军人意志品质

和吃苦精神 显然不如 提高军队武器科技情报力量 更能令我军适应当代战争,所以

我主张多给军官提高待遇。

家园 遗憾的是“或被认为重要群体”和“被认为不重要群体”这两个词被兄忽略了

我们的文字一贴出,我们就成了为之辩护的群体的代言人。

也会在有意无意中影响到看了这些文字的人。

贴在河里,影响的是读这些帖的河友,若放在其他军事论坛上和军事报刊上读者面会更大影响更广,

若加个题目“关于增加军队薪资的报告”放在军委主席的桌子上呢?

正如河里现在两派,假定你是代表“增加军官薪资”的军官,我是代表“增加士兵薪资”的士兵,双方各写一份要求增加自己工资的报告。

谁的报告能放到军委主席的桌子上呢?

当然是你的,因为报告需通过你放到主席桌上。我的还在班长或排长的抽屉里锁着呢,或者干脆扔进废纸篓里了。

当然你也要过几道关才能递上去,但这把几道关的还是官呀。

因此军官操有话语权具有强势地位应是没问题的,毕竟这提薪报告还是他们向政府提出,关于资源和利益的分配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他们手中。(资源从政府手中拿到后的再分配过程也是从上到下从官到兵的。因为有严格的制度保证,不易造成官兵利益冲突,不过这是题外话。)

因为没有利益均衡机制,如何在初次分配环节上保证公平性这取决于决策的军官们的思维角度了,如果只从军官的角度出发,

其利益分配的不公可想而知.

现实是,士兵多来自农村,他们退伍后所面临的经济地位的落差不太大;

我不太理解你的想法,你如何断定"说到底他们直接拿来跟自己进行比较的还是从小的同学和相邻,而不会是服役三年驻扎那个城市里的同龄人。"我恰恰认为相反.正若你我只会跟混的好的同学比而很少同混的差的同学比一样.

若不然争论中"军官的失落感"何来.

我想强调一下:让农人做无报酬或及极低报酬的士兵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不管他们自己是否认为合适,做为决策者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一种歧视性甚至是不人道的思维.

义务兵役制名义上是面向全体国民,让公民履行对国家的义务,实际上却走味成了无偿(或抵偿)使用农人的局面.我怀疑当初制订这样制度的初衷就是如此.

这有点象在海外做黑劳工洗盘子,相同点都是做工者本身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认了.而获利者一个是心黑违法的老板,一个是以公民因尽义务名义堂而遑之的政府.

关于军队科技水平和战术,管理水平和军人的意志品质谁来得更重要更有决定性。我倾向于你的观点,但我不肯定.

我前面举的GMD和韩战的例子不合式,因为那是遥远的过去式,现在的讨论应就今望远,而不是以古论今.

但是不代表军人的意志品质就不重要,上文以美,伊为例,想说明:即使强如美国,也得有好的品质和吃苦精神,现在美国不在大抓逃兵吗?我国更得强调.

在军官来源是城市人好还是农人好的问题上,不了解实际情况,若是来源于大专院校我会选意志坚强能吃苦的人,这样的农人出身会多一些.

最后我说一下对这次争论的观点:我赞成要改善军队的待遇,即使要高一些,但要综合考虑兵役制度军队人数军队作用薪金架构等方面.特别是一些技术兵种,因为价值含量高,需特殊对待.

我们在只求效率不讲公平的道上走的太远,所幸现在开始反思.讲"和谐社会"了,是不是口号,有多大效果,谁知道,但首先得反思我们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Tags): #反思我们的思维方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