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骑兵保卫西河—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续十) -- 王外马甲

共:💬525 🌺187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还见过鬼子拍的“人鬼亲善”图片,像模像样的……
家园 是啊,只有军民是鱼水关系才能拖住日本,国军那种油水关系是不行的……

更不要说鬼子和老百姓的水火关系……

家园 花来铜板两个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同意老麦——
家园 我觉得十大政策的关键是给根据地的军民以启示

扫荡时期的艰苦让他们体会到了相持阶段的漫长和痛苦,十大政策尽管没有多少新意,但是之前顺利发展的时候大家都不容易注意,现在重新提出并加点新东西,的确给悲观中的军民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他们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来扭转目前的形势的。真正按照政策一板一眼的做起来的话,就没有什么时间去悲观失望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措施是用来提升军民士气,刺激他们的创造性的,地道战,地雷战这些东西就是在这以后搞出来的。有的时候,只有经过了挫折以后才会发现很多预见的英明性,正如在文革之后重提经济建设为核心一样的。老蒋的部队在那个相持阶段成批成批的投靠日本军,固然有老蒋的怂恿的一面,但也有不少是因为看不到眼前亮光的原因。十大政策尽管43年末才正式定型,但是之前的非正式的多次重申应该是不少的。二战的真正转折点要到42~43年才出现,而在此之前要让根据地军民挺住不垮掉(王外马甲兄提到的岗村的政策的毒辣确实是很容易让不少军民意志动摇的,很多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都不约而同的写到过这段时期,就是因为只有挺过这段时期的英雄人物才是真正的百炼成钢,原来看这些东西的时候觉得有点程式化,甚至有点个人崇拜,现在读读王外马甲兄的文章,才体会到在一片悲观失望的气氛中,这些指导性的政策确实能够起到启明灯的作用),没有一定的信仰是不容易做到的。说起来老毛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在井冈山时期就一万多人对抗全国,老毛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在抗战初期面对日军的汹汹气势,老毛用论持久战来说明抗战必胜,都对军民的士气有很大加强。

家园 看了真不是滋味

村干部晚上敲着锣到处喊“乡亲们,不要寻死啊,要坚持活下去……

------老百姓真是苦。

家园 此种好帖不献花实在不应该
家园 政策本身对头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中的统一思想坚持斗争
家园 不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抗日战争中老百姓的苦确实吃的不少,但是要看是否值得,为了打倒日本鬼子而吃的拉锯的苦,有的确实有些不必要,但是很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如果为了不吃这些苦和日本人合作,那么做了亡国奴之后的苦只会比这个还要大,看看东北沦亡十余年的老百姓过的日子就知道了。日本人才不会给已经稳定控制的地带的老百姓所谓“王道乐土”的待遇。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敌后根据地的最艰苦时期挺过来,政策固然是一方面的,老百姓的坚持抗战的愿望才是主要的。当时所说的军民如鱼水一家确实不是假的宣传。

家园 大家都是聪明人,主席之所以成了主席,必然有其神的地方...

想当主席的人多了...

家园 这就是文章的真实处

所以这篇文章好看.

官方的抗日历史, 老百姓是义无反顾的支持共产党, 这里呢, 老百姓都是人, 都有庸俗的想法. 八路军战士也一样, 有各种各样的人. 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光辉形象, 反而看上去更有血肉, 更让人感动.

家园 前面送花,得了生平第一个通宝。心里一激动,就、、、下面还有

一句当时没有写:“送花要送马甲这样的人”。

自己都觉得有点太那个了。

家园 苦是苦,但是苦干好过苦熬,要不然就得世世代代的苦下去……

我们这个民族是有韧性的……

家园 有争议。。。

毕竟我们现在所受到的教育接受的知识层次比那时候中国农村的老百姓们高出很多。所以我们也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包括看待那些去当了伪军的老百姓。对于他们的一部分人来说,恐怕当年的抗日战争与历史中的改朝换代无所区别。

再过一千多年,假如世界“大一统”,那时候的人们回看这段历史,又是如何解说呢?您说呢?:)

家园 有没有搞错啊

《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里讲得很清楚:“我党在各根据地所实行的各项政策中,举其现时最切要的,共有十项”。也就是说,“十大政策”是从已实行的各项政策中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并非从43年才开始提倡和实行。比如“精兵简政”就是41年提的,而359旅40年就去南泥湾开荒,到43年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而且绰绰有余了。所以,让这些老八路们茅塞顿开的绝非“十大政策”这个空洞的名词,而是各项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

冀南地区那几年除了敌人的围剿扫荡,还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旱灾、水灾、雹灾和虫灾,所以特别艰苦。八路军除了救灾(捉蝗虫等)生产,还通过精兵简政、撤离主力部队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为了保存骨干也抽调了一批干部到延安、太行。

“坚持斗争”也并非一句空话,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具体策略,1941年毛泽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北平原反“蚕食”斗争的政策》(从电报的内容来看似乎原来的措施“左”一些或者片面强调军事)。冀南地区很好地执行了这一政策,比如他们的敌伪军工作就做得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摘一段:

“志坚同志在据点里被关押的情况我们一清二楚。每天都有消息从里面送出来,连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审讯,敌人问了些什么,志坚同志怎么回答的,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刘志坚同志始终也没有承认什么,身份没有暴露,他只说自己是个参谋。日本人知道他的官不小,可能是个大官,但究竟是什么样大官不清楚。有些伪军知道刘志坚的真实身份,但他们不告诉日本人。”(详见《宋任穷回忆录》,宋是当时的冀南地区党委书记和军区政委)

“十大政策”或许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是当时的共产党军队和地方组织就是凭借着这些政策渡过了抗战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最终迎来转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