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科普]漫谈小行星(根据n久以前出版的《小行星趣谈》改写) -- 多嘴的江南

共:💬204 🌺44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纯粹的地内小行星发现的也够晚了,一定观察不易啊。
家园 说到点上了!

地内小行星的确很难被看到,因为对于这种小行星来说,它们离地球最近的时候,正好是以黑暗面对着地球,而在近日点的时候又因为离太阳太近,被太阳光的亮度给遮掩住了,所以要发现一颗完全在地球轨道内运行的天体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家园 花!高考时报过南大天文系,8过是第三志愿。。。

招生办的说如果报第一志愿就上了。。。天文爱好者以前每期必买,还邮购过一台小望远镜

可惜后来慢慢就荒废了,只能在江南兄的帖子里找回曾经的快乐

家园 补充点资料

第一颗真正的“地内小行星”要到2003年才被发现,很遗憾查不到这颗小行星的资料。

这颗小行星是2003CP20。2003年2月11日被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工程(LINEAR)发现。绕日周期233天,轨道半长径0.741天文单位。近日点0.502天文单位,远日点0.980天文单位。其轨道穿越金星轨道但没有穿越水星轨道,偏心率为0.322,倾角25.618度。直径为2公里。比2004JG6要大不少。

家园 还是道长道法高深啊!

看来的多跟着道长学能耐!

家园 当年南大天文系压根就不在辽宁省招生

而且好像在辽宁省整个南大招考的名额一共才10来个(复旦更夸张,我考大学那年复旦在辽宁一共才招3个理工科本科生,TMD谁敢报啊),所以我就断了上南大的念头了

后来到北京上学才知道原来北师大也有天文专业,可好像在辽宁省也不招生

看来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天文爱好者了,《天文爱好者》这本杂志办的也还很好看,可现在也是越来越难买了……

家园 少喝点酒下次

时间是有限的,学会利用时间才能学得象道长一般高深莫测。

家园 被抓住痛脚了

怎么我喝酒丢脸就被你碰到了呢

其实我基本上不怎么喝酒的,汗……

家园 四、小行星的大千世界(3、小行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续)

项目之一、远征边疆比赛

有不怕太阳的火焰烧烤的,就有怕热却不怕寒冷的。有一些小行星生性就是孤僻不合群的,它们宁愿飞到天高太阳远的地方去过离群索局的生活。

可是,哪一颗小行星才是离太阳最远的的呢?一开始,人们当然想到了脱罗央群小行星,它们中较远的588号阿基琉斯远日距(即离太阳最远的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有5.94天文单位、617号帕特洛克勒斯的远日距为5.96天文单位,这是因为它们的偏心率稍大,所以在远日点的时候比木星还远约1亿公里。

1920年10月31日,巴德(W.Baade)发现了944号希达尔各(Hidalgo),这颗小行星居然跑到了离太阳9.69天文单位的地方,如果它不是因为有很大的轨道倾角(42度多),那它就差不多要装上土星了。944号的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墨西哥的一个民族英雄希达尔各。1923年德国一个日食远征队去墨西哥观测,为了感谢当时墨西哥政府的友好接待,德国人发现了这颗小行星就以希达尔各命名。

希达尔各的纪录保持了足足半个多世纪,直到1977年,才被2060号喀戎(Chiron)以18.85天文单位的惊人成绩轻松打破,让我们重点说一下这颗神奇的小行星。

1977年10月18日晚,美国天文学家科瓦尔(C.T.Kowal)用帕洛玛天文台的望远镜拍了一张白羊座天区的照片。11月1日,他开始搜索这个底片,忽然,他发现了一个很暗的陌生天体!这个天体在天空中移动的速度慢极了,只有一般的小行星视运动速度的十分之一,而它的视亮度则只有约18等。算出轨道后人们更是吃惊,他的轨道半长径达到了13.62天文单位,介于土星(9.6天文单位)和天王星(19.6天文单位)之间,它的近日距是8.42天文单位,远日距居然达到了18.83天文单位!也就是说,它已经快要到天王星的轨道了!

这个让人们讶异的天体当时得到了一个临时编号1977UB,也有人把它称为“科瓦尔天体”。

很显然,科瓦尔天体绝对不是彗星,因为他丝毫没有彗星的轨道特征,而从它的轨道特征看来,它更像是一颗行星,于是一些人高兴了,这不是就是我们曾经预言过的第十颗大行星么!倘若果真如此,无疑这又会是天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因为它既不是人们预测的冥外行星或者水内行星,而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出现在中间地带。但是科瓦尔天体如果真的是一颗大行星,那么提丢斯定则不就不成立了吗?这简直让提丢斯在九泉之下卧不成寐,更让一大帮天文学家伤透脑筋了,因为他们的太阳系起源演化学说必须要重新写了。

还好还好,仔细一算,人们才发现大可不必烦恼,因为科瓦尔天体实在是不够分量,它的直径只有约200公里,如果这样的体格也敢自居大行星,也实在太不自量力了!

所以,科瓦尔天体也就是1977UB只能是一颗不平凡的小行星。人们经过翻箱倒柜查找以往的观测资料,发现早在1895年就已经有了它的踪迹,然后1941年、1943年和1952年也曾经有过纪录,只是由于那时候人们的疏忽,没能更早的发现它。

科瓦尔天体被正式命名为喀戎,在希腊神话中,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半人马肯陶斯人。喀戎的上半身是人形,下半身是马体,他以智慧、善良、公正著称于世,而且还有很多种的本领,神话中许多著名的希腊英雄都曾经在他的门下学艺。

事实上,像希达尔各和喀戎这样的小行星的起源似乎都与彗星有关,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被称为半人马星体(Centaurs),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称作半人马群小行星。

未完……

家园 明天出差,赶紧先续上一节,汗……
家园 四、小行星的大千世界(3小行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续2)

项目之一、最“歪门邪道”比赛

“歪门邪道”说的可不是小行星们的品质问题,在这里我们说的是小行星轨道的倾斜度,也就是与黄道面的夹角——轨道倾角。

保持轨道倾斜纪录最久的是2号智神星,从它被发现以来,它的34.8度的轨道倾角称霸了一百多年,这也是小行星冠军卫冕时间最长的一项纪录。一直到1920年,944号希达尔各才以42.4度的成绩超过了智神星。

现在的纪录是2102号坦塔罗斯(Tantalus),1975年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它的轨道倾角竟然达到了64度!

坦塔罗斯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儿子,虽然出身高贵,但是这位殿下千岁却惯走“歪门邪道”,他因为谋杀亲生儿子来宴请天神而获罪,被打入冥界永受饥渴之苦。坦塔罗斯原以为宙斯作为众神的主宰,是决不会让自己的儿子服刑的,没想到这一次宙斯却没有徇私舞弊。

项目之一、看谁的轨道最扁

小行星的椭圆轨道的扁度称为偏心率e,e的值越大(对椭圆来说,e都是<1的,当e=1的时候,椭圆就成了抛物线了),轨道就越扁。

如果把e=0.4作为小行星参加轨道偏心率比赛的达标条件,那么第一个获得比赛权的是上世纪初1910年发现的699号Hela,Hela是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的死亡女神,她的偏心率是0.41。这之后,又是希达尔各拿了冠军,他的偏心率达到了0.66,然后的纪录是1936年发现的2101号阿多尼斯的0.76。

又要说到1566号伊卡鲁斯了,他不但是最靠近太阳的小行星,在偏心率的竞赛里,他的成绩也达到了0.83,这让他的远日距竟然达到了近日距的10.5倍!

我们已经提到伊卡鲁斯好多次了,他的确是一颗不寻常的小行星,甚至我们可以说,他就是小行星“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能冠军!他保持了多年近日距、偏心率、最小半长径以及最快速度的纪录,而且,他在最接近地球和轨道倾角的比赛中也有很出色的成绩。

说说伊卡鲁斯的故事罢。在希腊神话中,伊卡鲁斯是雅典的能工巧匠代达罗斯的儿子(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代达罗斯Daedalus在小行星世界是1864号)。代达罗斯虽然手艺高超,聪明绝顶,但他的心胸极其狭窄,当他发现自己徒弟(也是他的外甥)的本领快超过自己的时候,居然全不顾舅甥的亲戚关系,谋害了自己的外甥。因为害怕受到惩罚,他只能带上伊卡鲁斯逃离了雅典,流亡到克里特,那里的国王弥诺斯很欣赏他的本事。但是,弥诺斯内心里并不信任代达罗斯,虽然给予他很高的待遇,时常夸奖他的发明创造,另一方面却以保护他的安全为由,将他们父子幽禁在一个四面临海的荒岛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达罗斯越来越感到孤单和寂寞,当他看到秋天南归的大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收集了很多鸟的羽毛,用它们编织成两对坚实的大翅膀,又秘密配置了粘稠的密腊,用密腊把翅膀紧紧地粘在了儿子和他自己的肩头。

父子俩扑动翅膀腾空而起,多美妙的天空!伊卡鲁斯高兴极了,简直有些忘乎所以,他上下飞舞,忽高忽低,越飞越开心,很快他就把父亲对他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了。他独自飞离了父亲,越飞越高,直冲云霄,离太阳越来越近,他忘了肩上用来粘住翅膀的密腊最怕热火的烘烤,炙热的阳光融化了他肩上的密腊,翅膀上的羽毛纷纷脱落,等他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已经晚了,就这样,伊卡鲁斯坠入了碧波万顷的大海里。当代达罗斯赶到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伊卡鲁斯的身影,只能看到曾经在儿子肩上的羽毛在海面上随波漂流……

伊卡鲁斯因为离太阳太近而葬身海底,所以,人们把他的名字送给了离太阳最近的小行星。

回到偏心率最大的话题,伊卡鲁斯0.83的纪录保持了将近30年,1978年,前苏联克里米亚天文台发现了2212号火神星Hephaistos,他的偏心率达到了0.84,终于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伊卡鲁斯。火神星的偏心率之大,让他的远日距竟然是近日距的11倍还要多!

家园 拖得太久了,偷偷的续一节,汗……
家园 就是!

家园 四、小行星的大千世界(4、小行星也有“卫星”?)

(多嘴注:原计划的第4节“最远的小行星”在第3节里已经交待过了,所以就不单写了,不好意思)

小行星的大千世界 (4、小行星也有“卫星”?)

4、小行星也有“卫星”?

这一节我们先从一种不常见的天象说起,这就是行星遮掩恒星,这种天象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外的发现。比如1977年3月天王星掩恒星SAO158687,当时美、澳、中、印等国的天文学家通过这次观测,意外的发现了天王星的光环,有天文学家认为这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太阳系内最重大的发现。

有了这样的甜头,天文学家们对于行星掩恒星就开始更为重视了。1978年6月7日,532号小行星赫克列娜(Herculina)即将遮掩恒星SAO120774,美国洛威尔天文台正好处在遮掩路线,因此他们很早就作了周密的观测准备。

特别要说句题外话,国内有不少人把532号赫克列娜称作“大力神星”,这种译法是值得商榷的。所谓大力神,指的应该是希腊神话中以力大闻名的赫剌克勒斯Heracles,显然他跟赫克列娜Herculina有明显的不同。事实上,直至现在国际小行星中心的一些人也不清楚这个名字的原意,如果532号就是大力神,是不会出现这种犹豫的。或者,赫克列娜很可能跟250号贝蒂娜(关于这颗小行星名字的故事,我们在前文说过了)一样,是一个只有命名者才心中有数的女人名字。

书归正文。6月7日这一天,洛威尔天文台的一架望远镜对准了恒星SAO120774,望远镜的末端接上了光电装置,指针在记录纸上画出一条微微波动的水平线,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532号的来临了。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预计的掩星时间之前一分多钟,指针就倏的降落下来,这说明SAO120774的星光被什么东西遮断了,5秒钟之后,指针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又过了一分半钟,才开始真正的532号小行星本体的掩星。

与此同时,在距离洛威尔天文台500公里的地方,一位业余天文学家也观测到了这一现象。

这当然不表示532号也有光环,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合理解释是小行星532有一颗卫星。按照掩星发生时532号与地球的相对速度计算,这颗卫星的直径应为46千米左右,是532号直径(约243千米)的五分之一,它们之间至少相距977公里)。区区小行星居然也会有自己的“卫星”,这实在是件大新闻!事隔半年,12月11日,又有报告说18号Melpomene的直径虽然只有135千米左右,但在离她650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了一颗至今大于37千米的小卫星,也就是说,卫星超过了小行星本体的四分之一!

在太阳系中,人们总是把大行星当作太阳的儿女,而把月球、木卫、土卫之类的卫星看作大行星的下一代。那么小行星的这种情况该怎么看呢,有人认为要来个例外了,两个小行星形影相随,大小相差不多,也许可以看作是一对翩翩起舞的舞伴,他们在天空中跳着欢快的“华尔兹”。至于1978年发现的这两颗小行星,名字就被记为“1978(532)I”和“1978(18)I”,意思就是1978年发现的532号、18号小行星附近的第一颗新天体。

这两颗小行星“卫星”的发现好像是一帖兴奋剂,很多天文学家也会去翻箱倒柜寻找搁置多年的掩星资料,重新进行测量处理。于是“捷报”漫天飞舞,一下子,有了卫星的小行星据说达32个之多,而且似乎还有不少跃跃欲试的“候选人”等在后面。

从天体力学上“引力范围”以及“摄动”等等计算可以表明,小行星完全有能力拥有自己的卫星并维系住它,但是大行星中尚且有两个(水星和金星)没有天然的卫星,那么有卫星的小行星比例似乎也不应当太高。更何况,在掩星观测中正好碰上卫星的概率也不会太大,因此这么的“喜讯”反而让人真假难辨了。何况,在当时532号和18号的所谓卫星被发现依据的只是间接的证据,世界上还没有人亲眼目睹这些“舞伴”呢,于是也有一些天文学家对此还持慎重的态度。

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小行星和小行星的卫星现在已经可以被观测到了,第一颗被确认的小行星卫星是环绕243号艾达(Ida)运行的Dactyl,它是在1993年由伽利略号探测船发现的。关于艾达和她的卫星,大家可以看看之前我贴过的图片http://www.cchere.com/article/726133。1998年在45号香女星(Eugenia)周围发现了第二颗小行星卫星。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截至2004年2月为止,用地球上的望远镜又另外发现了37颗小行星卫星,而目前已发现的小行星卫星所环绕运行的小行星在主环带、脱罗央群、近地小行星群及柯伊伯带都有分布。

90号Antiope是一个小行星“双星”系统,它由两个基本相等的星体环绕一个共同的重力中心运行。

还有更特别的,87号Sylvia和两个较小且相似的双胞胎卫星小行星((87)Sylvia I Romulus)及((87)Sylvia II Remus)则是第一组被发现的三元小行星(asteroid trio),这个系统是在2005年8月10日正式被发布确认的。

那么,小行星的卫星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多种可能的原因。现在较为被人接受的理论是小行星卫星是从主小行星受到撞击而剥离的碎块形成,也有可能是重力大的小行星掳获较小的小行星而形成。

关键词(Tags): #掩星#小行星卫星
家园 四、小行星的大千世界(5、假如我们登陆小行星)

5、假如我们登陆小行星

虽然小行星的身材很袖珍,远远比不上它们的大行星哥哥,可他们毕竟姓“行”而不姓“卫”,它们跟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也是一个个椭圆,象地球、火星等类地行星一样有着坚实的表面,表面上甚至也有山丘、炕洞,岩石中可能含有水分,组成他们的元素也是我们熟悉的硅、氧、铁、镍、碳……,它们除了公转运动也有自转,所以它们也有所谓的昼夜交替。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后认为,小行星上可能蕴藏着人类必需的多种矿物资源,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这些矿藏一定就浮在表层,因此就有人提出了将来在小行星上开矿的可能性。美国有一个地质学家曾经组织过一个科学小组,在1978年还郑重其事的上书给美国国家航空局和宇航局,认为在公元2000年左右,人类飞向小行星开矿是完全可能的。这个小组指出,小行星上重力很小,有些小行星又会飞到离我们地球很近的地方,因此成本甚至可能比去月球还要低,而且在近乎失重的小行星上,可以冶炼各种特殊性质的合金……

好了,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个小组所作的预言失败了,现在已经是公元2007年了,我们不但没有登陆过小行星,更别提在小行星上开矿了。当然,其实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应该是可以登陆小行星的,不过如果要实现它,恐怕要花费的代价就太昂贵了。不过,我们可以开动想象力,想象一下小行星上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没有空气的世界

小行星实在是太小了,就连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的质量也只有117亿亿吨,可能有人要说了,这个数字已经大得够可怕了,可是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个数字就太微不足道了,因为就连地球卫星月球的质量也比它大62倍,如果跟地球相比,那它只不过是地球质量的万分之二!

可是话说回来,在所有小行星中,谷神星还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巨人”,因为把其它所有剩余的几十万颗小行星加在一起,总质量也可能还没有它大。

我们都知道,月球尚且因为质量太小而保存不住大气,因此小行星上没有大气也是必然的。没有了空气,周围的景象便会“黯然失色”,变得十分“古怪”。首先,不管是白天、黑夜,天穹永远都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污黑的黑丝绒帷幕,白天的时候虽然阳光把地面照得雪亮,但是外面的天空上无数星星就像五光十色的宝石在闪闪发光!而且,没有了空气,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妩媚动人的晨曦晚霞、变幻莫测的霓虹云彩,也就没有了震撼大地的惊雷、游走龙蛇的闪电,也就没有了温暖和煦的春风和洁白无瑕的雪花……

没有了空气的散射,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太阳始终是一样的强烈耀眼,再也没有“红日”的说法了。不过另一方面,在太阳出没的瞬间,我们去可以看到太阳的圆面周围有一层淡淡的形状奇怪的日冕,而日冕的形状又常常改变,这让神秘的天空也增添了不少神奇。没有空气的散射,小行星上也就没有了清晨和黄昏,昼夜交替十分突然,简直就像开、关电灯一样,说亮一下子就亮了,说暗一下子就暗了,而且即使在白天,小行星表面也是黑白分明,阳光照到的地方亮得耀眼,而在石块、山崖的阴影处却又黑得可怕,影子的边缘非常鲜明,黑白反衬十分刺眼,就像阿波罗上的宇航员报告月面景色一样,“这儿不是黑就是白,没有其它颜色”。

炙热、冰冻的天地

绝大多数小行星离开太阳比火星还远,所以表面相同面积得到的太阳光和热只有地球的8分之一左右,相关的计算表明,小行星平均的表面温度只有摄氏-120度左右!

然后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阿波罗型小行星,尤其是那些轨道偏心率很大的阿波罗型小行星,它们有时会热得像“火炉”。让我们再用1566号伊卡鲁斯做例子,这颗神奇的小行星虽然直径只有700米,但是它的偏心率达到了0.8266,简直跟彗星的轨道差不多了,所以当他离太阳最近时,甚至比水星还要近一半,只有约2700万千米,除了少量掠日彗星(在太阳表面附近经过)之外,伊卡鲁斯是离太阳最近的天体了。因此可以想象,通过近日点时伊卡鲁斯简直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火焰山,它的表面被强烈的阳光烤得炙热,甚至变成了暗红色,这时的温度超过了摄氏500度!

希腊神话中伊卡鲁斯的故事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就不重述了。

与伊卡鲁斯这样的小行星相反,还有一些小行星始终离太阳很远,比如在1923年发生日全食时观测发现的944号希达尔各,这颗直径只有20千米的小天体,不管什么时候它都在木星轨道之外游弋,而当它到达远日点时,甚至比土星还要远,这个时候希达尔各的表面温度差不多只有摄氏-170度!

至于前面提到的那颗“最远”的小行星科瓦尔天体2066号喀戎,因为它可以跑到天王星的“家门口”,这时它的表面温度会降到摄氏-200度以下,这样的温度已经低到难以想象了,因为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理论中最低的温度也就是绝对零度是摄氏-273.15度,喀戎这个时候的表面温度,离绝对零度也已经不远了。那么摄氏-200度到底冷到什么程度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周围的空气在摄氏-192度时就会冻成液体了,而我们最依赖的氧气,甚至在摄氏-183度时就已经“受不住”变成液体了!

假如登陆小行星

虽然我们地球人1968年就已经登上了月球,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再跨出一步,正式派人登陆过最近的金星和火星(虽然我们已经有了“火星探路者”),更别提不起眼的小行星了。然而,小行星上的奇妙景色,或许不是大行星上可以领略得到的,让我们做一次假象的旅行,登陆小行星,欣赏一下它们奇特的风景。

还是从1号谷神星开始,它是小行星家族的大哥大,轨道也是最典型的小行星轨道,正好位于主环带平均值附近,所以我们就现在谷神星上降落罢。

谷神星上当然没有大气,所以天空无论昼夜都是满天星斗,太阳从升起到落下光芒都一样光辉夺目,虽然它的圆面看起来比地球上看小了很多,视角直径只有12分左右(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视角直径差不多,基本上是半度,也就是30分左右),相当于一只20米外的苹果,不过它的亮度比起地球上看却只减弱了7倍,跟我们平时“多云”天气时的太阳亮度相仿。但是,细细看来,从谷神星上看太阳却很有特色,因为水星、金星、火星和地球都在太阳周围闪闪发光,好像太阳的四个“卫星”,缓慢的在它“身边”打转。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行动很快,40多天就可以从太阳这头跑到那头,它的亮度也与牛郎星相仿;而在我们地球上看到的最亮的星体金星这时也暗了一些,充其量只比天狼星亮一倍而已;我们的地球却反而比金星还亮半个星等,妙不可言的是,地球和月球就像一对小小的“双星”——它们之间的视距离只有2分~3分,月球的视亮度也跟天津四差不多;火星仍然是它那招牌的火红色,亮度最大时可以与南天最亮的老人星媲美!

然而从谷神星上看,最动人的景象还是木星,在谷神星上空,木星简直就是太阳的一个模型,因为他身旁也有四颗明亮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这四颗伽利略卫星的)。虽然无法与太阳争辉,但在谷神星上看去,木星无疑是最明亮的星星,最亮的时候视亮度可以达到-3.8等,他率领着四颗伽利略卫星,与太阳和四颗类地行星遥遥相对,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木星就在西方下落,而太阳在西方落山的同时,木星又会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在阿波罗型小行星上景象则大不相同,因为它们有时跟地球十分相近,因此可以看到不少“珍贵”的镜头。我们还是登上伊卡鲁斯,在它与太阳最靠近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太阳圆面角直径可以大到2度57分,这时候看到的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达30倍,当然,要是有比较好的仪器,还能发现太阳的大小在一天中还会有变化呢!

阿波罗型中还有一颗赫米斯值得一提,它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只有70万千米,在不到月球距离2倍的地方看到地球,那景色真是绚丽无比!那时的地球有满月的四个那么大,而且透过她发出的强烈蓝光(比满月强12倍),我们可以看到它上面有缭绕的白云、蔚蓝的海洋、绿色褐色的陆地,实在是赏心悦目的紧!倒是真正的月球显得小了一半,亮度也比原来暗了40多倍。

让我们飞过小行星主环带,来到脱罗央群小行星那里,这时绝大多数小行星都成了它们的内行星。小小的水星已经变成了一颗离太阳不到3度的三等星,如果不仔细看可能都不容易发现。天王星则从无到有,已经比5等星还要亮了,完全可以用肉眼看到它了。在脱罗央群小行星上看去,最奇怪的还是木星,前面说过,因为脱罗央群小行星与太阳、木星构成了几乎永恒的等边三角形,所以它们与太阳和木星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木星始终在太阳西边或东边的60度处,如果用一架望远镜观测,你会发现木星也不是一个圆面,而是一个“凸月”,也就是说,木星的圆面只有2/3,就像初十的月亮。

好了,让我们再走得远一些,登上喀戎看一看。这时候太阳角直径只剩下2分了,相当于25米外的一棵小核桃,当喀戎在远日点的时候,太阳看上去就更小,已经缩成一个点了,但是它可不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因为它仍然很耀眼,发出的光亮和1200个满月的光度一样,相当于挂在60厘米高的一盏100瓦电灯。而天王星也第一次成为明亮显赫的星辰,亮度已经和牛郎星差不多了;而当喀戎到达近日点,主宰天空又轮到了千娇百媚的土星世界了,我们可以看到走马灯似的十多个土卫,土星上淡淡的光环也把有彩云围绕的土星装扮得分外妖娆!

第四部分完!

关键词(Tags): #登陆小行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