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原创】【投票】世界石油价格预测 -- 清水

共:💬29 🌺17 新: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18 / 0

    0
    5/0
    0
    1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能源, 原材料市场不是很熟悉, 大家一起唠磕.

据说油价一直涨了三年的原因有:

1.地缘政治因素

2.经济增长刺激需求

3.能源在当时是回报比较高的投资,吸引游资

游资其实只能增大波幅而已,我们着重讨论第一第二点.

地缘政治,是趋向安定,还是趋向更加混乱.区区想,看看角力的几个主角的立场和实力.美,俄,欧,中.美国共和党中的石油派别和俄罗斯会在油价上涨中获益. 然而,美国民意已经清楚显示对现政府的不满.估计大老们要给下届政府换件外衣了.而现任的国务卿是俄罗斯问题专家而且与薯仔有很好的互信,她上场后打了漂亮的好几拳,把普京的不少精力抽回自己家门口.另外,中东地区已经乱了有四五年了,估计人心思定.综合以上,区区琢磨着地缘政治会趋向稳定.

经济增长的2006年估计,大部分报告估计比2005年增长幅度放慢.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增长呈正相关.而油价每桶70元对工业化国家而言,是影响其经济的临界点,2005年9月三十个国家拿出储备平抑油价.对游资来说,风险不小.

对于薯仔后面的大老们来说,大概维持油价在较高水平,出清存货,改头换面,让民主党收拾残局会是个好的选择.否则任由高油价伤害了已经暗伤惨重的美国经济,可能是杀鸡取卵了.

瞎掰瞎掰.

家园 OPEC这两年尝到了甜头,也要尽量维持油价。 如果油价跌过

50,他们就会出手干预。 只要没有世界经济萧条和石油需求量大减,OPEC有能力干预油价。而世界经济似乎也吃得消60左右的油价。 我不知到油价是否会升高,不过我觉得油价会维持在50以上。

家园 del
家园 不客气,涉及到了个人的评价

就是要谈些主观的东西呀。但茅老一把年龄了这个所谓专家的称号可不是自称的。茅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很多国内大专院校经管类学子的启蒙读物。俺当时借到其编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时书角儿都被磨掉了。

这种不滥用数理函数来讲经济的方式是较受欢迎的。其实后来美国现代经济学家曼昆的著作《经近学原理》不也是如此么,成为了美国多数大专院校的教材。当然有说这种方式教的比较浅,但没有浅的基础怎么会有深的研究呢。

这次帖的文章说过了,应该是别个夹杂了很多访问后的整理,不算是很正式的著作,即使有些差错还不至于没有一点儿可读性吧。

至于另外别的指责茅是利益集团代言人,这个不知道,没有权发表意见。但知道茅仅稿费就足够应付生活了,不是某个企业或行业的代言人。而美国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曼昆也是白宫的经济顾问,能随便说他是布什及其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么。

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的范畴,不能不与社会各行业政企之间交流,因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社会服务的。当然中国近年来对经济学家颇有质疑,但某些仅仅凭头衔和只言片语就给别人下了定义的,是不是有些草率呢。

最后推荐大家都看看茅编著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十讲》。不敢说受益匪浅,但一定比在bbs较真儿学的多。

家园 now their lower end raise to 60

today's news.

http://money.cnn.com/2006/02/17/markets/oil/index.htm

Big rally for oil

Futures up more than $1 on forecasts of colder weather, concerns over possible reduction in OPEC's production levels.

February 17, 2006: 8:55 AM EST

NEW YORK (CNNMoney.com) - Oil prices shot up in early trading Friday on talk of a push by some member states to have OPEC cut production and forecasts of more cold weather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Oil, which reached a nearly two-month low Thursday before turning higher in afternoon trading, was up sharply Friday morning, heading toward $60 a barrel -- a mark it had dropped below Tuesday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06.

The March light crude futures contract for NYMEX gained $1.13 to $59.59 a barrel in electronic trading, while the April contract for Brent crude rose $1.16 to $59.95.

NYMEX had fallen as low as $57.55 in trading Thursday before turning higher.

Fadel Gheit, oil analyst for Oppenheimer & Co., said there is talk that OPEC members who are already pumping at capacity -- including Iran, Venezuela and Libya -- are concerned with the recent fall below the $60 level and are pushing members with excess capacity -- such as Saudi Arabia, Kuwait and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 to trim production.

"There is talk that OPEC is being spooked by the sharp decline," he said.

OPEC next meets March 8 in Vienna.

.....................

家园 clowns

"现在有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争夺资源的战争不可能再有了。没有谁会愚蠢地用死人的办法,用花费代价巨大的战争的办法,去取得资源。"

I found this is a typical view shared by the so called elites in China. They look at the world in such a naive view that one has to ponder are they really that stupid or they have some other intentions.

家园 老茅《生活中的经济学》,有剽窃嫌疑

其主要部分,大量出自弗里德曼慢得原著《生活中的经济学》。不过给掐头去尾而已。

我早就奇怪,一个只在美国做了一年访问学者(注册?笑死人不偿命)的人,是怎么这么了解美国生活中的经济学的。

我还以为他在美国至少生活十年以上呢。

家园 del
家园 既然是嫌疑,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此对待一个七十岁高龄的老人

嫌疑不构成犯罪,在这样证据不足的条件下,随便指责一个老人是……?也就是在互联网里可以随便说说吧。可另一面网络与现实中,海内外数百万经济学子怎么没人出来打假?!弗本人怎么也不回应呢!?

茅已经七十多了,《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在1993年,那时他也奔六十了吧,算是明成功就把。就为了这一本书去剽窃?

能不能写一本书与其知识修养有关,与在美生活一年或十年有关系么?

引用:其主要部分,大量出自弗里德曼慢得原著《生活中的经济学》。不过给掐头去尾而已。

考证一下吧

弗版2003年中文出版

导言

第一部分 既有益又有趣的经济学

第1章交通高峰、理性婴儿及其他

第2章行动胜于雄辩

第二部分 价格=价值=成本:解决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

第3章纸上谈兵:关于选择的图形分析

第4章付出多大代价才能离开荒岛?

第5章无米之炊:单一投入条件下的生产

第6章托勒密时代的贸易理论

第7章汇总:简单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理论

第8章宏伟蓝图

中场休息 到此为止,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第三部分 寻找真实的世界

第9章老板、工人及其他

第10章垄断既有乐趣,又可获利

第11章难题:博弈论、策略行为、寡头

第12章时间……

第13章……还有机会

第14章分配问题:分配维谁?分配多少?为什么?

第四部分 替代伦理学:经济学家如同法官

第15章观点总结

第16章什么是效率?

第17章不尽如人意的调控

第18章市场失灵: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幸福、富有、睿智和已婚

第五部分 应用:常规和非常规

第19章法律与香肠:政治市场

第20章理性罪犯和蓄意事故:法律经济学和违法经济学

第21章爱情和婚姻经济学

结束语

茅版1993出版

第一篇微观经济学

1.喜欢搬家的美国人

2.赌博在美国

3.从邮政的垄断与民航的竞争谈开去

4.节约时间创造财富

5.垃圾中的边际效用

6.公用事业的收费原则

7.美国人如何看待“按劳分配”

8.漫议超级市场

9.再谈超级市场

10.美国的进口货

11.喜欢旅游的美国人

12.有关“行”的经济学

13.多生产未必多享受

14.环境保护的经济学

15.政府为百姓服务

16.节约能源(上)

17.节约能源(下)

18.没有替代便没有经济学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

19.让银行为您服务

20.个体经济规律和总量经济规律

21.美国人如何存钱(上)

22.美国人如何存钱(下)

23.美国人一年生产多少财富?(上)

24.美国人一年生产多少财富?(下)

25.美国经济为什么会衰退?

26.美国如何对付经济衰退

27.美国的通货膨胀(上)

28.美国的通货膨胀(中)

29.美国的通货膨胀(下)

30.现在如何与将来做交易

第三篇经济体制

31.经济活动中的是非观(上)

32.经济活动中的是非观(下)

33.个人和社会的致富之道

34.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社会

35.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6.所有权漫议(上)

37.所有权漫议(下)

38.从交通规则到经济效益

39.美国的色情市场——一切交易都有利于买卖双方吗?

40.“金钱万能”的经济学意义

41.交易费用

42.再谈交易费用

43.市场经济的基础:优势交换

44.囚犯难题和市场规则

附录一:作者近年发表的部分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文章

1.什么决定价格——介绍一般均衡理论

2.价格要定在边际成本上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居民的收入从要素市场取得

4.价格万岁

5.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

6.消费者偏见

7.谈谈通货膨胀

8.价格决定工艺

9.制度创新——致富之道

——谈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10.珍贵的微笑

11.经济学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附录二: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部分报道和评论

1.天生我才必有用——记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

2.生活中的经济学——记茅于轼和他的作品

3.经济学家的楷模

4.生活中的空气

5.《择优分配原理》——茅于轼——与我

6.昂藏老鹤风——茅于轼评传

7.访谈录

请详细比较,或看看这两本书。弗版谈了更多的理论,茅则以外国人的身份分析美国!

恕我眼浊,茅这样算是掐头去尾的剽窃?!

附茅版前言

1986 年得到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我在哈佛大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工作了一年。在美国生活的一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为什么美国如此富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题在我以后几次访问美国时仍在脑海中盘桓。实际上,这个问题正是经济学希望解决的问题。

1988 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内部刊物《美国研究参考资料》的编辑张跃宏先生鼓励我在该刊上辟一专栏,每月写一个题目,专门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专栏的栏目就是“生活中的经济学”。张先生后来去了美国,现在编辑部诸君同意我对过去的文章加以修改补充,重新编排,列入本丛书,以飨读者。对该刊编辑的协作,特致以深切的谢意。

一个社会经济效率的高下,当然不像狭义微观经济学所认为的只是价格作用的结果,而涉及到制度、法律、文化和习俗。所以本书所讨论的不限于经济学本身,特别探讨了经济制度运行的整个社会背景。希望这样的讨论会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细致负责地对本书初稿提出的建议,使本书的质量得以提高一步。

本书所用的统计数据, 除特殊注明者外都取自“ StatisticalAbstractoftheUnitedStates”(

1992)。

茅于轼

1993 年2 月

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参考书目

1.PaulA.Samuelson:Economics,McGraw-Hill,1980。

2.U.S.DepartmentofCommerce:StatisticalAb

-stractoftheUnitedState,1992。

3.盛洪:《分工与交易》,1992,上海三联书店。

4.茅于轼:《生活中的是与非——新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将于1993 年出版。

5.茅于轼:《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1985,四川

人民出版社。

说实话,很不情愿进行这样泛泛而谈的网络论战。

本帖的主题本是谈石油的,俺也有投资石油股,说实话,也不希望油价跌,可这使主观意识。既然投资了就要承担风险,分析预计风险,这就是最初的动机。

但想不到主题演化到这里,孰我无礼这样会更多的涉及到本人的机会成本。到此为止吧,拜托了各路精英们,多谢参与!

家园 区区在看一本书,老祖宗的书来着,好看.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34624

家园 秦桧要活到今天,有800多岁了。

年龄大不应该成为被尊敬的理由。

等我有空把内容比一下,光比目录不行。

家园 del
家园 说得不错,花之!
家园 茅七问还是很有意思的, 清水兄来说说?

等包子~~~

另外, 油人兄的反应我倒不觉得奇怪, 这也是国内经济学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产业评析必须建立在足够的研究基础上, 缺乏研究就别妄下评论, 不当的瞎评被熟悉产业的人批评自然也不奇怪. 如果刚好像油人这样以前不知道茅是谁的情况下, 直接被打入黑名单也自然不奇怪了.

爱惜羽毛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慎思慎言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