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碰到一个想找事的 -- 五度

共:💬38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做得好,该争就得争,双重标准最恶心。

最看不起那些在国人面前耀武扬威,在鬼佬面前低三下气的孙子。

同样鬼佬也是欺软怕硬的,事关人格国格的没必要忍。真正刺刀见红就发现了,这些家伙的战斗力还不如咱家乡的泼皮牛二们。

家园 支持,这叫行动胜过争辩

刚来时也遇到一个,我和几个中国朋友在市中心,经过一个卖杂志的,就是那种见人过来就上去问要不要的。这人见到我们,把杂志往回一收,说,不给你们,反正你们看不懂。我直接来了一句,你能把那句话用中文告诉我吗,我听不懂。

法国人有些是不怎么注意公共场合言行的,但没必要跟这个比啊。他们不礼貌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学,这是个什么道德标准。礼貌是人格的问题,不是国格的问题吧。

家园 同意

听说有的班上中国人多点,一起讨论就狂说中文,开个国际性的party也是一样,这样确实不太好。

家园 既然您这么认为,我也无话可说

总不会把我也认为来找事的吧?

您认为怎么样对就怎么做,祝您一切顺利!

家园 在向珠峰的挑战中,成功登顶的固然值得庆贺;不过,值得尊敬的还有

那些中途被迫做出撤退决定的挑战者。后者缺少的可能仅仅是运气

讲一个十几年前(八十年代后期)在天津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遇到的事。

有小贩在叫卖北京市地图,一块多的东东被抬到了三块多(记不准了,价钱可能有出入)。

当一位外地旅客准备掏钱买时,邻座的一个小伙子就提醒他说您下了火车到报摊去买的话,

可以便宜很多的。小贩的生意当然是黄了,可是车到站时那小伙子却被小贩和他的同伙给

缠上了。这时不光那位外地旅客,旁边还有一位军人最终都未能帮这个小伙子一把。

最终小伙子并未受什么皮肉之苦。在通往出口的地下通道里大家摆平了,小贩的家刚巧和

那小伙子是一个单位的。

您说是谁做错了什么吗?恐怕不能单纯的说谁比谁SONG吧。(SONG:”尸”字下面加”从”字)

说起印尼的骚乱,说到洛杉矶的骚乱可能扯得太远了。死在伦敦地铁的那个巴西青年;发生在

法国的骚乱;发生在渥太华的事件还有那个”悉尼之耻”不是才刚刚过去,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吗!?

这样的事件还会继续下去的。甚至我们当中的哪一位就可能成为当事人,就成为受/遇害者的。

我们的运气真的很不错,我们还有机会写下这些,评价这些。

不是吗?

这厮当时就愣了,一直到我下车都没说什么。

退一步讲,他也许仅仅是因为天气太热、当时心里有些烦而已。

因为工作关系,考拉的身边陆续来了几位同胞(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他们有的是刚从国内

大学毕业,有的是在国内工作了一两年之后出来的。有时他们会遇到考拉刚参加工作或者刚到

日本时的类似的问题。除了一些原则性问题,更多的时候,考拉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答案。

且不说那个近20年的代沟,且不说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考拉更觉得他们应当有属于他们

自己的经历以及体悟的过程。

事实上在回第一个贴的时候,考拉就犹豫了一下的,第二个贴更是在走出办公室之后重又回

来,重新开机做出的修改。对这个主题考拉已经写得太多了。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教”已经写了

(比如:链接出处链接出处)也还会继续以别的形式去写的。

把对[李禾平]河友说过的话在此再重复一下:“失敬之处请原谅,那是对事不对人的”。

俗话说事不过三,考拉也撤了,大家玩好呵。

BTW,

请恕考拉愚鲁,[李根]河友下面这句话还真不知道该正着念还是反着读。

”俺就不相信俺们东方礼仪之邦出来的好孩子,受党教育二十来年,举手投足还能比洋鬼子们差了?”

另外,[清水]河友说的”双重标准” 、”人格国格”啥的,扯远了吧,那样可能还要扯到”文明冲突”或

”强权政治”的。

// 一个或许是多余的说明:考拉和LP拿的都是中国护照

家园 考兄有句话说得挺好

考拉更觉得他们应当有属于他们

自己的经历以及体悟的过程。

假以时日,当那些意气风发敢想敢说敢干的同学少年们经历了体悟了也会跟考兄你有一样的想法。

考兄的冷静让人PF,花一个!

家园 就是要有自信

说的好,花一朵

家园 卡拉兄是一片好意

我说话欠妥之处也请各位原谅。

先说我碰到的这个人。他和我说的话中有“fuxk,chinese”之类很直白的词语。

我想考拉兄举的例子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车厢里,我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别人的钱包,这个时候该如何选择?如果这时我假装看不见,事后肯定会后悔。不过为了防止报复,我会赶紧去找乘警保护。

我碰到的这个人就坐在我的面前以我的国籍辱骂我,难道要我假装听不见,看不见。

除了一些原则性问题,更多的时候,考拉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答案。且不说那个近20年的代沟,且不说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考拉更觉得他们应当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经历以及体悟的过程。

这点要向考拉兄学习,相信考拉兄给刚出国的朋友帮过不少忙。

我之前之所以说那些话是见了身边一些国人似乎总是找自己人的麻烦,但对老外的问题就很宽容。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比如看到老外不会用筷子,会很耐心的教。看到自己同学不会用刀叉就羞得很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而且出国的并不是只有像我们这样的学生,也有喝墨水比较少的所谓劳动人民。个人的文化程度,条件都不一样。就算看到有些国人会有所谓粗俗的举动,只要不太过分(比如把超市小车拖回自己家用),宽容一些总没有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