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打排球的日子 -- 李禾平

共:💬58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打排球的日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正是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候,当时掀起的全民学打排球的热潮,我就读的中学也不能免俗。

那时我正好读高一,学校决定在已经有了初中男女排校队之后,重新建立高中男排校队。在建立之前搞了一个高一选拔赛。其实当时大家都不会打排球,结果最后代表本班去比赛的都是几个踢足球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我。选拔赛打得是乱七八糟,基本上是球能打到对方球场就能得分,最后矮子里面选将军,也把我给选上。

球队刚成立的时候,总共选了12个人,我们这个班就有6个,搞得后来学校再有校内班级比赛的时候,特地为我们定了个规则:不允许校队的人参加比赛,否则的话谁也没有兴趣参加比赛了。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确实比较辛苦。那个时候已经快到冬天,我们是每天早晨6点钟就到学校,换上球衣后就哆哆嗦嗦地开始热身跑,跑完以后开始带球训练,无外乎是些接、传、发的基本功。天冷球硬,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小臂接球部位每天都是红肿的,红中透着黑,那是脏。当时我们用的球有两种,一种是“金杯”(或是“金奖”?)球,一种是“火车头”球。“金杯”比较轻,皮革也软一些, “火车头”比较重,同时也硬一些,因此我们都喜欢用“金杯”球。不过打到后来,大家的皮都结实了,用篮球都能当排球垫传。

我们的教练是位当时已经50多岁的体育老师,名字叫杨贸堂。这位杨老师以前是练体操出身,个子也就1米6多一点,在我们这帮基本上都是1米8以上的学生中,显得比较滑稽。当时我们学校的三支校队都是杨老师做教练,他虽然自己跳起来都没有我们肩膀高,但是教练还算有方。杨老师性格比较好,在球场外和我们没大没小,以前的学长们还给他编了首歌,自然也流传到我们这一拨学生。这首歌十分地少儿不宜,我这里就不写出来了。有一次我们一拨人训练完,高唱这首歌班师回朝的时候,发现他的儿子站在一旁眼睛冒火地蹬着我们,那叫一个汗!说来有意思,杨老师夫妻个子都不高,两个儿子倒是每个都在1米75以上。

训练的时候也有乐趣,每天早晨在学校操场跑步的时候,个个都是鬼哭狼嚎,搞得附近教师楼里的老师们没有好觉睡,屡次向杨老师投诉都没有用。每天下午第3节自习课咱们可以不用上,在全班同学羡慕的眼光中背上书包,拿着球衣就去训练,现在想来都是挺爽的。

我们都是没有排球基础的,光基本功就练了两三个月,等我们刚刚可以开始队式训练的时候,杨老师就把初中男排拉来给我们练手。那场比赛输得惨,初中那些小孩虽然是初二学生,但是基本上都是小学就开始打球,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一个小学排球队给整体端过来的,配合和技术都远远再我们之上。

杨教练也是有本事,在我们知耻而后勇地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把初中男排给轻松地打败之后,又把我们带出去给市中学生女排当了一次陪练。我们这个城市和日本的一个城市是友好城市,每年都有中学生排球的互访比赛,因此本市也就有了市中学生男女排球队,实际上这些人就是市青年二队。那场比赛比我们一开始输给初中男排还要惨,对方的主攻手是左撇子,我们在拦网上非常不适应,给打的是找不着北。

在这场比赛以后,我们的杨老师经常是用“打不过女生”来羞耻我们,或者说是激励我们。

队友之中有两位值得一提。一位是主攻手张军,他是我同班同学,不仅球打得好,学习也很好。张军弹跳好,滞空能力强,只是力量上欠缺一点,他是我们队中唯一被市中学生队看上的,曾经邀请他去加盟,但是他试训了两次以后就不干了,说太辛苦。张军后来去考招飞,身体过关,文化考试更没有问题,本来是已经等在家里等最后通知,可惜后来却莫名其妙地被政审给刷了,害得他最后只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还有一位是副攻手陈兵,提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球打得好,而是因为他有狐臭,每次我们做扣球训练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排在他后面。等我多年以后到了国外,曾经在地铁上被印巴兄弟给熏下车以后,才知道陈兵的狐臭与他们相比,真是大巫见小巫。

到了来年的春天,我们的球队有了变化。从外校转了两位市中学生队的球员,一位是主攻,一位是二传,因此陈兵和另外一位队友就推出了球队。有了这两位的加盟,我们基本上就是所向无敌了。

再说说我自己。我是打副攻的,到最后基本上前飞、后飞和双快一游动都没有问题,一传也相当稳定,最拿手的是发球。说到发球,大家一开始都比较害怕接跳发球,但是习惯了以后,反而最不害怕跳发球了,因为他虽然力大,但是基本没有旋转,一传好接。最有威胁的是上手飘球,掌握好要领以后,球的下坠和漂移都很厉害,再加上到后期的发球找人都很准,因此我试过一个人发球拿10分以上,那一局基本上是一个人搞定。

从身体上来说,两年的训练下来收获不少,不仅壮实不少,而且弹跳力大大提高,一跳可以抓到篮球板的蓝圈。

比较好玩的是,在后来学校搞女排比赛的时候,我们高中男排去做裁判。嘿嘿,一辈子都没有试过被女孩子们抛过那么多媚眼。更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初恋女友也是这些参加比赛的女孩子的其中一位,等我们在一起后,她还抱怨我当时没有给她们放水!

在训练了将近一年以后,我们参加了全市中学生比赛。我们学校共有3支队,初中男女排和高中男排,最后全部拿了冠军,最NB的还是我们,一局未输。

我们的冠军奖品是一对枕巾,上有四个大字:“百年好合”。

其实这次冠军的最大收获是考大学的时候才见到,因为可以加20分。但是我们球队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用上,因为我们只有3个人考上大学。

第二年,我们继续蝉联冠军。但是在这之后我就转学走了,同时因为戴上眼镜,排球生涯就此结束。我们学校的排球队一直是很厉害,后来在评定体育传统学校的时候,我们学校是双料的体育传统中学,其中一个就是排球。另外一个传统项目比我们排球还有牛,他们是全国中学生冠军!

(完)

关键词(Tags): #排球元宝推荐:电子赵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同行同行啊,排球上我最得意的是一次靠我一个人发球连拿12分

不过我不懂什么发球要领,那次还真邪乎了。乒乓球有个“弧圈球”,我那次发的全是“胡旋球”。

大学上排球课,基本上我发球也是要拿三四分的。后来到了日本遇到一些高手,原来某大学的校队队员等,从此“胡旋球”销声匿迹。

家园 百年好合...你们市的领导真有创意啊

另一个冠军项目是什么?好象读出来...是我看帖不仔细么?

家园 【击节送花】八十年代初排球也火过一阵子

我是中学玩过一阵子排球,到大学整个一个闷蛋,不光我一个,七七级基本上都是大龄学生,整天读书,要把"被四人帮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呢,想打球也找不着人.

打不着球就只能看球了,那时候的排球还真有的看,不仅是女排几连冠,男排也颇有声色,汪嘉伟,沈富鳞,曹平,徐真,胡进,侯杰......这样的强大阵容空前绝后,盛况不在了.

印象最深的当数汪嘉伟,他的空中飞人称号真不是吹的,在网上平移,在空中停滞,先对手起跳却后对手而落地,避开拦网,把球砸在空档里.

最郁闷的一次排球实况转播好象是对南韩,他们的主场,公认他们占优,先落后两局,然后中国队咬紧牙关扳回两局,电视机前欢声雷动,可电视信号中断了,因为CCTV只租用卫星到十二点为止,气得差点砸电视,学生会干部搭起人墙保护才没砸成,国家财产啊.后来只好听广播,中国队赢了,学校里整夜未眠,砸响了暖瓶,点燃了床单,冲上了大街,喊出了一个通行至今的响亮口号"振兴中华".

家园 呵呵

发球还是上手飘球加点旋转厉害,主要是会突然下坠,从而影响一传,有点像是网球的下旋球。

家园 哪里呀,更本原因是穷,拿枕巾糊弄我们。

另外一个体育传统项目是手球,他们的教练也是我们排球队的教练!厉害吧?

家园 夏翁说的这几位我全记得。

前两年在国内看电视,居然看到采访汪嘉伟,唉,当年的帅哥现在是惨不忍睹。

男排那次是亚洲锦标赛,喊出“振兴中华”的是北大,这是老夏的母校?

家园 老夏也是77?握手!

你这77怎么念的?(或是我这77怎么念的?)当年每天晚饭后,就是提一个排球到大草坪,一班男男女女一起围着圈玩排球,直到天黑看不见了……当然我们这个玩排球是“友谊第一,没有比赛”,呵呵

家园 一局发球拿十分?恐怕你当时也是数得上的一号,再不就是对手太烂
家园 偶这77比较郁闷

班上大哥大姐太多,经历都太牛,好几个都是孩子爹娘,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中学同学又相处较短,很多人只是个面熟,名字都叫不上......

所以至今回忆只能是小学了(包括在小学上的初一)

家园 呵呵!

我的发球在队里确实是比较好的一个,对手的那支校队也差了一些,又碰到他们一传最弱的一个轮到后排被我点名发球,他是躲都躲不掉,越紧张就越接不好球。

家园 晨枫兄也是77的?又找到一位前辈。

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成天说我们待在自习教室的时间连新三届的1/3都没有。

家园 北大喊得,难道偶们小学校就喊不得?

老夏无意牵扯太多当事人,学校嘛,还是保密为好......春节期间大概会有点泄露......

虽非北大,但老夏母校也是当今中国响当当的名校,绝非自相形秽的垃圾学校,河中校友大有人在.保密只是不愿让已经提到或者将要提到的人和事对号入座,并非拂李兄好意,万请见谅,以花赠之......

家园 等着夏兄的包子。

我估摸出个差不多了。

家园 老夏是大牛啊

莫不是少年班的?我在77属于“应届”,托毛主席的福,中小学一共只念了9年半,也算比较小的,但班上还有更小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