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本、美国、德国的汽车孰优孰劣? -- 晨枫

共:💬128 🌺10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工会工厂的生产率问题不光在福利

更在工人的效率。工会的事麻烦得很,什么活必须由哪个工会的人来干,一件简单的事常常为此搞得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帮会之间的关系,工人的奖惩全拼资历而不是能力,效率低得很。我们这里有很多在工会化工厂干过的人,都胃口倒足,宁愿不要工会的“保护”,而到非工会化工厂工作。

工会在历史上为工人争取利益,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人待遇起过很大的作用,但现在有点走火入魔了。

汽车行业的利润好像没有那么高。90年代初的时候,VW的效益很不好,一辆车的毛利才800美刀,这是批发价和MSRP之间的差价。汽车商当然怨声载道,但VW也是苦不堪言,否则不会对零售那么“抠”。

家园 说得不错, 不过德国的职工保护也厉害得很

日本的终身雇用在科技业少了, 传统的汽车行业还是有. 制度是一回事, 民族性是另外一回事. 在需要许多人 co-work 才能做好工作的汽车以及飞机这类大型机构行业比较明显.

工会这东东, 晨枫在加拿大应该有些特别的感触吧? 要不要咱们另外开帖说说? (又在骗原创了... )

家园 我其实也没有在工会化工厂干过

是听干过的同事说的,就那么两滴眼药水,没了……嘿嘿,坚决不受骗

家园 我的感觉, 和对消费者保护组织差不多

消费者和厂商对立, 或是工会与公司对立, 想求的是什么? 过去的时代是有需要,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大一样了. 如果把饼设定成一样大, 那么两方的关系是你多拿我就少拿. 如果透过合作可以让饼变大, 让双方都互蒙其利, 那么何乐而不为?

家园 关于汽车生产的成本

我前面所说的只是生产成本。当然这上面还会有研发,维修,召回,广告,回扣等等。总体来说,人工大约只占总数的10-15%。以前做过一个case,还模糊记得一些数字。印象中GM的劳动生产率在行业里是相当高的。虽然他们的工人单位费用要比日车厂高5-10美元(总的平均大约是$35-40每人每小时),但是他们的每车平均人小时数比日车厂要低5个小时左右。所以总的来说,工人费用上的差别对整车并不大。与此同时,美车花在回扣和召回上的费用相当大。一般平均一辆车上给dealer的回扣要比韩国车高至少一千,比日车高的还要多。所以把竞争不过人家怪到工会头上完全是栽赃。

工会这么多年,的确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公司有两栋楼,管理人员分属两个工会。如果要从一栋楼里往另一栋楼里搬东西就比较麻烦,因为进出各楼都只能由本工会的人员搬运。结果必须从一栋楼由本楼工会人员搬出,到俩楼中间点换人,由另一楼的工会人员搬入。还有一件就是每个管理人员都要参加公司的应急计划,如果工会工人罢工,管理人员就要顶替他们的位置。

with that said,但是并不能说只要是工会会员就懒惰。除了一些行业(他们的工会常有黑帮背景),一般的私企里的工会并不太麻烦,工会会员一样可以被开除解雇。裁员比较麻烦一些,不过一样可以通过工会协商解决。工会内部则多半会通过排资论辈这类事来解决。另外,工会会员的职位一般都是合同制的。那些两相情愿的所谓“永久员工”职位都不是工会。工会的力量在于其整体性,在个体事件上(除非有代表性)作用一般不很大。

家园 丰田
家园 就一个退休金就够了

GM有多少退休工人?

在职员工总数的2.5倍!一个工人要养3.5个人

日本公司,至少丰田在德州的工厂目前还没有退休工

补充一点:2.5倍是美国本土的数据,上海GM这些就不考虑了,其实上海GM赚钱,本土GM也赚钱,只不过50多亿美元的员工保健计划一开销,赚的钱也就没了。

家园 有一点疑问,日本汽车是中耐久、低保养、高一致。

这里的低保养是指保养成本低吗?

但它的保养频率却比较高啊。

是不是可以认为,日系车在售后服务上作的不错,凌志和无限一直是消费者最满意的两个牌子。

家园 低保养是指保养频率

日本车的保养频率不能算高的。或者应该说维修更加确切一点?

家园 汽车厂家利润哪有这么高

销售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厂家的利润没有这么大空间。

北美汽车行业的福利负担是很重的。

前几个月时代上有个分析,说是戴姆勒克莱斯勒每一辆车,负担的工人福利费用就达到了1500美元,丰田这方面才有不到250美元的负担。

成本这就有区别了。

家园 GM也差不多

一辆车可能1800刀的福利费用分摊

家园 个人感觉

没看什么统计,纯粹个人感觉。

美国车的技术工艺和日本车,特别是两田比,不能说强,至少各有长短。比如engine和transmission,美国车还是相当抗造的,日本车这方面的大毛病不少。但是美国车小毛病太多了,让人修到后来,烦不胜烦,落下了美国车烂的名声,这点上日本车一次休息终生休息的模式要占便宜的多。因为一辆车的主人常常不是一个,对美国车来说,每任车主都要破费,他们都有美国车容易坏的映像。日本车的车主,前面前面几位都满意,最后一位失去了他的车,不满意,但是还是少数。

说道这种区别,一直在想,会不会和车厂的文化有关。因为欧洲车也有点这样,大件好,小毛病不断。可能因为欧美的车厂是随着汽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底蕴厚,有种店大了就不在乎顾客的感觉,我们造车的时候你爷爷还没生出来,怎么造完全是车厂的事情,消费者就不考虑了。而两田是半路出家,完全目标瞄准市场的企业,服务市场的理念要深入的多。这点倒是还可以参照另外一家日本企业,三菱,论技术实力,三菱强两田一个档次,但是市场反应就半死不活了,说到底可能还是企业至上的思路作怪。

家园 工会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把竞争不过人家怪到工会头上完全是栽赃

这句话有些不妥当。工会问题不是导致竞争不利的100%原因,但说它又90%的责任,一点都没错。

美车厂的工人工资通常都比日车厂高。楼上说的数字就是前两个月克莱斯乐被收购时,有关机构做的评估。美车平均每辆比日车多了1000美元的福利成本。

这还只是一个方面。通用在加拿大生产的两款车,设计的不是很好,市场反应也不好,公司早就知道,也早就想改进,但在工会撞了墙。工会说,改车型,就要工人重新训练,重新掌握工艺,不行。结果就是公司明知道这车赔钱,可还是要砸钱继续生产。这就不是简单的增加生产成本了,根本就是公司的发展方向都没法自主了。最后把厂子关闭拉倒。再看那些满脸横肉的工会主席哭天抹泪的。

北美汽车工会基本都有黑社会的影子。当年new house集团因为和工会头子,同时也是当地黑帮老大的地下交易曝光的时候,很是轰动了一时。

家园 个人感觉

由于美国车修起来不甚其烦,所以好些在没有达到寿命极限之前就被车主放弃了;日本车常常外表烂得不成样了(早期日本车防锈技术不好)但机械上还是可以良好运转,所以到极限才被放弃。一进一出,就有了日本车可靠性更好的印象。

家园 不光是防锈技术

还有成本问题,camry有好些年,钢板防锈只做一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