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日本、美国、德国的汽车孰优孰劣? -- 晨枫
日本汽车只有两田比较滋润,日产刚缓过气来,Mazda的危险期还没有完全过去,而三菱已经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Subaru和Suzuki没有大起大落,一直打一点擦边球,估计被打鱼吃掉也是时间问题。
日本汽车公司不是没有问题的,丰田和本田已经露出“市场主导产品开发”的迹象,丰田更严重一点。这本来没有错,但走到极端了,就要出问题。汽车公司必须适当引导市场,才能保持领先。否则最多只能守成。通用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今天的通用就可能是明天的丰田。
德国的Opel早已不是独立的汽车公司了,Opel是欧洲通用的一部份,英国的Vauxhaul也是。
韩国汽车的质量越来越好了。韩国汽车作为日本汽车的替代,已经开始显现有力的竞争力。但韩国汽车能不能做得更大,现在还难以看出来。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时的有利条件,韩国汽车恐怕是难以指望。前有日本汽车堵截,后又中国汽车追杀,韩国汽车的前途未卜。
不过日本的H2火箭好像是富士的。
日本的航空航天工业的分工好像是这样的:
三菱:飞机
富士:火箭
川崎:直升机
石川岛播磨:航空发动机
富士重工原来叫中岛飞行机研究所,从1973年起参与波音的设计制造,777的左右主翼与机体连接部件都是FHI设计制造的。但现在航天业现在都收缩到MHI(本来就是以MHI为主制造的)去了,因为H2火箭老出问题,最后决定完全不分家制造。
IHI(石播磨)的工作我也做过。
丰田对富士的锂电池技术也很感兴趣,双方本来是打算以技术换技术,结果GM这一卖,白白便宜了丰田。
日本人从来缺乏当老大的才能。能借鉴却缺乏创新,难以真正领导市场。所以三大虽然日子难过,偶尔一点小创新,就又能熬一熬,两田虽然把所有能借鉴都借鉴上了,可在camcord这个市场上,实在借鉴不到什么了,所以camcord也就越来越平庸了。
电油两用车是日本自己开发的,不是从美国学来的,而美国走的是燃料电池车的路,结果输的那个惨。家电业也到处是日本企业制定的业界标准,为什么会这样呢?日本企业的股票分红远比美国少,大量资金留作开发新品了。美国的股东对红利的要求大,企业留得少开发用的资金远远赶不上日本企业。
请问:三类车的设计思想是你查资料得出的结论还是您自己拍脑门子想出来的?
如果是真的,那么改变一下应当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吧?
请论述一下好吗?
应该积极和中国联合,利用中国的低价劳动力和疯狂生产能力,如果能以物美价廉产品打开欧美市场,应该可以把日本车挤出去的,这方面应该借鉴电视机的成功经验,当然,也要欧美更快地向中国开放技术支持。
这话咋那么别扭
就算是赢得了尊严和敬重那也是人家日本人自己的
爱着整个亚洲什么事
难不成以色列可以为阿拉伯人赢得尊严和敬重吗。
先不论对错,你的这句话根本不通,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完全是两回事儿。
但日本人本身是亚洲人,你应该知道西方发达国家以白人为绝大多数,他们由于本国的领先而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表面上是无种族歧视,其实很多人内心里对其他种族很不以为然,在国外生活的河友们应该清楚这一点。但日本几十年来强大的综合国力表现为西方人上了一课,他们逐渐地不敢再小看亚洲人。随着中国作为潜在超级大国的崛起,中国也正在为亚洲人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赢得尊严和敬重。
我的基本意思就是这样的。
日俄战争 日本人就给西方人上了一课了
结果怎么样
除了令西方叫嚣了一阵子无中生有的“黄祸”
对中国 对亚洲有什么好处了
欧美汽车产业想打败日本不假,不想驱虎引狼也是真,他们要的不光是钱,还要国内的就业机会。要指望欧美联合中国打败日本汽车,玄!
这是我一拍脑门子想出来的。不过要改变,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和经营理念有关,对公司的经营大略来说,这是“姓社姓资”的问题,不那么好调头的。
投资人当然要求回报,但美国股票市场太过以来快进快出的热钱,所以公司都必须追求每时每刻的股票价值,而无暇顾及长远发展。日本公司相对依靠大财团的支持,而对股票市场没有那么敏感,所以投入研发资金的顾虑较少。不过日本经济的美国化已经很深了,未来并不看好。这是资本主义经济有工业经济向金融经济进化的必然结果。
日本汽车仅靠借鉴发展的说法并不公允。今天最大的两个segment:Civic/Corolla和CamCord都是日本人开发的。在70、80年代之前,美国汽车并没有相应的产品。在技术上,日本汽车在四轮独立悬挂、每缸4气门、燃料喷射等方面也是走在美国的前面。不要拿实验室来说事,咱们看市场化的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