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千古文人武侠梦,从来少年多绮思——武侠记忆之前言 -- 淡淡微风

共:💬351 🌺2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也不喜欢神雕

只翻了一下,读不下去。而金庸其他的小说都读过10多遍。特别不喜欢杨过!!

家园 我看武侠就是从玉娇龙开始的

那时候没有钱买,都是借,借了就开始抄。不过一直没有看全过,毕竟也不是哪次都能借到的。不过后来我把春雪瓶的买全了。

演射雕的时候我们县的电视台刚建成,演的第一部就是射雕了。

家园

金改作品为钱而已。

对于他我觉得一副对联说得最好:

翩然一只云间鹤;

飞来尽去宰相衙。

家园 神雕太苦,看得累
家园 文有金庸、理有杨振宁,一对活宝,看两丫性格还挺像。
家园 花。但是和楼下一样,我最不喜欢的也是这部。
家园 呵呵这个也未必啊,他又不缺钱啊。

估计还是太在乎了,太想求全,人有求全之悔啊。

家园 呵呵你更狠,居然动手了:)

那不成了手抄本啊:)

家园 花。 每次看到你写借书那一段都不自觉地笑。

反正我是喜欢郭靖拒绝华筝的。不能给他/她100%的感情,还要让她/他看着自己和别人恩恩爱爱的, 等于凌迟别人的感情。

家园 每次看到杨过认妹妹(其实是结拜那一段),就很不高兴,

虽然是不给机会, 可是这种近距离得拒绝太残忍。

所以几部里面最不喜欢的是《飞狐外传》。不知道金庸怎么想出来得。

家园 呵呵既然给不了这样,多少给一点,也算是个安慰啊。
家园 感觉飞狐外传还不错,至少让人看明白了雪山飞狐。
家园 我觉得外传还不错。。。

虽然不是很够劲儿,但是似乎是金庸少有的袒露胸怀之作。

家园 【原创】武侠记忆之(三)浮云游子平生意——相忘于江湖,何必笑傲

  金庸的书,我最爱“笑傲”,原因,金庸人物,最喜欢令狐冲。

  

  笑傲大约是我看的最艰难也最痛快的一本金庸了。

  看笑傲的那年,我初一。

  那时候不象现在,想看书手到擒来,网上也到处可以下载。那时候我想看书,只能到处搜刮。说到这个也怪我爸爸,他们单位本来有不少我感兴趣的书,他却以耽误学习为由不给我办借书证,其实那时的我什么时候学习啊?根本没心思,玩儿还不够呢!再说,初中那点东西哪够学的,浪费时间。害的我从同学家搬了一堆杂志,基本两类:一类是“爱情婚姻家庭”“家庭生活”“美好家庭”什么的,一类是“新体育”什么的,害的我不幸早熟,小小年纪已经成了爱情大师性学大师婚姻问题大师,导致了我后来被尊称为“黄教授”的悲剧(5555)。还有就是特了解武林旧事和共和国体育旧事,什么“佳妮腾跃”啊,羽毛球的韩健时代啊,比我小的或和我差不多的人估计都不知道这些了吧?他老人家的这一错误决断还造成了我“兴趣爱好”的极度匮乏,他自个儿钢琴二胡扬琴样样皆能还跳的好舞,我却跳舞象三脚猫,二胡拉的象使筷子,至于钢琴嘛,就象“大珠小珠落玉盘”——怎一个乱字了得!又如“踏了一脚的碎琼乱玉”——那个叫暴殄天物。

  

  好了,废话不说,还是回到笑傲。

  笑傲看的痛快,是因为整整看了一个暑假。艰难,是因为看的太麻烦,顺序全乱。

  先是借到的第三集。还记得开头就是“脱困”,就是令狐冲同志被任我行掉包关在了西湖下的地牢,开始着急大骂很没面子后来手背上印了字幸亏认字儿一不留神练成了“吸星大法”的那段儿。从那以后令狐同志就走了运,不怎么用我替他操心了。然后看的第一集,可想而知那时候我什么滋味,功夫突然变差的感觉,十分之不爽。然后是第四,最后是第二(乱吧?)。

  记得那本还是十六开,很破旧的一本书,边角都已经磨烂,却反而有了些萧瑟的江湖之意。封面是深蓝为底的一幅写意,画的是一个人的侧影,仿佛一笔勾出,逸气纵横,很有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把那个影子和李白联系起来,或许是那样的逸气在我以为,只有青莲居士才有的吧。可惜至今不知道那幅画的作者。

  喜欢令狐冲是因为他的洒脱无为不为己甚。对朋友他是没话说,对女子爱情之忠贞,暗恋小师妹,也是金庸男子中最荡气回肠的一个。最欣赏他的,还是他的置生死荣辱于不顾兼睥睨天下的洒脱不羁。还有被误会、遭遇逆境、功夫全失时,不改初衷,依然义气为先,而且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大有“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气节。总观金庸人物,虽然英雄豪杰众多,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者皆有之,但如令狐冲般各方面各个时刻各种考验都经的起的,似乎不做第二人想。比如很多人佩服的箫峰,聚贤庄一战,实在是有些“失心疯”,因为自己冤屈,就枉杀了许多好汉,这心底的阴暗角落任什么理由都难以抹净。

  

  看“笑傲”,有数喜数赞数叹。

  一喜“笑傲”之“猴儿酒”。令狐冲的不拘小节跃然纸上,以他的身份,居然与一乞丐游戏从容,既无欺压贬低之念,又有相邀痛饮之慨,如此襟怀,实在难得。那酒的酿造之法也甚奇特,令人神往湘西之地,看来那里不只是“湘女多情”有诱惑力。很久没有烈酒浇胃,想来不禁油然有开怀畅饮之思。可惜“酒逢知己千杯少”,橱中那瓶“二锅头”已经闲置了许久,一直没有机会拿出来。

  二喜“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也亏得金庸想的出,端的是“千古文人武侠梦”,哪个文人不是眼高于顶看谁都不顺眼,小肚鸡肠里不知积攒了多少对别人的怨气,看到那些屑小之徒,又怎不想来一记“屁股向天平沙落雁式”以泄愤。

  三喜清心普善咒。一直喜欢那样的曲子,一直想听到那样的曲子,以浇胸中块垒,以洗身上风尘,可惜“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等既没有令狐冲的机缘,世间也没有盈盈那样的人物,这样的希望,怕只有“芒鞋踏遍岭头云”了。

  四喜一老一少初相与。“老是老的很了,糟却一点儿不糟”的风清扬向他凝视片刻,微微一笑,道:“岳不群的弟子之中,居然有如此多管闲事、不肯专心学剑的小子,好极,妙极!”每次看到这里,都忍不住面露微笑,欢喜雀跃,替令狐冲开心不已。

  一赞令狐冲初出茅庐,戏弄田伯光。以他那时的武功,却敢捋老田的虎须,实在是够敢玩儿命。技巧水平更是出奇的好,把一个纵横江湖的“万里独行”蒙的是一愣一愣,毫无还手之能。深山洞里,斗智斗力,有惊有险;回雁楼头,斗酒斗嘴,游刃有余。端的是精彩纷呈,目不暇给。

  二赞桃谷六仙。这几位仁兄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服,精彩之处绝不是我的拙笔能道的出,还是看原著吧,不笑的找我。金庸此创意大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别人想写的话,一则珠玉在前未免有东施效颦之嫌,二则想写的超过金庸,难度恐怕高了些。

  三赞“葵花宝典”。“欲练神功,引刀自宫”,练的是什么功?自的是什么宫?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就要失去别人不失去的,因果循环,清楚明白,就看你想的清不清楚明不明白了。“大话西游”中的金箍也是如此。

  一叹英雄从来要被屑小所欺。刘正风曲洋死于费彬之手,明着是正邪之争,暗的却是左冷禅扬刀立威。明教十长老华山中伏,风清扬江南被骗,无不如此。任你功夫如何,又哪当的有心人的些许心机。

  二叹平素令狐冲作为大师兄对待师弟师妹们应该不错,可惜他落难被冤之时,又有谁站出来说上一句。也只有一个六猴儿,还死于非命。

  三叹金庸心狠,让曲非烟早早殒命。那么鬼精灵一个女孩子,颇有黄蓉当年风采,可惜。也可惜了一个好名字。她的名字也让我明白,原来平平无奇的一个字,重复一下就能出彩,“非非”,好听!

  四叹明教无数英雄豪杰,权势压迫之下,都变了满口媚词之辈,最可悲的是不这么做还不行,形势所迫,想安身立命,唯有委曲求全。想当初金庸写此书之时,正是那个年代,西湖黑木,应有所指。焉知黑木不是“黑幕”。

  五叹“宁中则那小姑娘”。可惜了一副好好的侠骨柔肠,嫁了岳不群那厮,郁闷!

  六叹岳不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都在他算计之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终于还是反误了卿卿性命。

  七叹“面壁”那一段。所谓“动则得疚”,没有林平之这个人这场是非,想必令狐冲是可以象他师父师娘一样,和小师妹终成眷属。只是那样,就没有他的绝世武功,也没有了这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这次面壁,是令狐冲冠绝天下的开始,也是他伤心欲绝的开始。得失之间,又有谁能说的清。在令狐冲心中,是更愿意做个平平无奇的江湖人物,和小师妹厮守终身的吧。那段时间,大约是他和小师妹最有情致的时间,可惜实在太短。只是令狐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段情,终于还是断送在岳不群巧手安排中。然而令狐冲心里,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午夜梦回缠绵不已的,恐怕还是那个“泪水压弯了青草”的小师妹。虽然在那个夜晚的大车中,盈盈以为:他终于还是念着我多些了。

  

  初看“笑傲”,最喜欢第三部(21-30回),因为令狐冲扬眉吐气,一洗先前多次受辱之耻。功夫愈高,相交愈广,天性发挥愈爽,看的愈过瘾。只是后来看的多了,反而淡了,却喜欢起第二部。第二集里,令狐冲命运多舛,功夫尽失,虽有些自暴自弃,却不失慷慨激昂,虽然身处逆境,却不失洒脱不羁,更不起恶念,不起报复之心,所谓“英雄本色”,此之谓也!比之后来的虽有隐患却有依傍不同,失意而不忘形,此时才是真性情。不只盈盈心动,我亦心折。令狐如此,比之当年杨过不可以道里计,这也是我喜欢令狐不喜欢杨过的理由之一。

  

  正如金庸自己所说:令狐冲是个天生的“隐士”,其他人是政治人。他终究是个“槛外人”,红尘看破,笑傲走过,一场红尘往事,不使白硅沾染,一路风花残梦,不改坦荡初服。正是:富贵于心,止如浮云,不过是游子一哂;放眼天下,营营碌碌,岂能碍法眼出尘。

  

元宝推荐:履虎尾,
家园 有道理。

胡斐就是要杀那位恶人,是真汉子。但是特别不爽他对两个女人的感情。

其实我觉得老金的所有小说中,感情问题都处理得假模假式的,就一韦爵爷真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