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鲁智深武艺源流考 -- 萝伏

共:💬19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鲁智深武艺源流考

梁山分派职司,鲁智深是步兵头领之首,他出场基本都是步战。鲁智深也有场马战,对呼延灼,打成了平手,说明这花和尚的马上功夫也很厉害的。其实这并不奇怪,我看,鲁智深原本就是骑将出身。

什么证据呢?鲁智深很好武,也喜欢跟人探讨武艺。他还叫鲁达的时候,曾先后就枪棒话题与史进李忠、赵员外进行过深度不同的探讨。从上述诸人的身份看,他对参与研讨者的职业出身和武艺高低并不在意,显出很大的开放性。这恐怕和他的老首长老种经略相公的开放式思想观念不无关系。

老种经略是具有开放式治军思想的长官,平时很注意麾下将领的业务能力培养。虽然部下久经阵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定期组织培训进修班,派年轻军官到东京进行学习深造,并与东京教官结下了深厚友谊。举例说,鲁达曾经表示,他年轻时在东京就结识过林冲的父亲。东京教头王进在遇到严重困难时,也首先想到了投奔延安经略府,因为那里有不少喜欢他武艺、关系很熟络的学员。

这么一看,就有点眉目了,鲁达与人交流的话题是枪棒;他到东京,交往的是林冲父亲。林冲是枪棒教头,此项技艺定是出自家传,他父亲也是枪棒专家。这些迹象表明,鲁智深早年当军官时,兵器极可能是枪棒类的。由于枪类兵器很长,在步下是无法施展的,再加上边关作战需要很强的机动性,步将很难施展并生存。结论是,鲁达原是骑将出身,用的是枪矛类军器。

什么?不是枪棒吗,怎么考证成枪矛了?的确,枪棒是器械的合称,枪和棒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俺为什么认为他原来不是使棍棒的呢?道理其实比较简单,如果他擅长使棍,那他出家后可以不必费什么周章,只要按照原来套路、略加改装的用一根降魔杵即可。可是我们知道,鲁智深实际上是打造了一柄水磨禅杖。这点《武十回》的作者石玉堂老先生另有看法,他认为鲁智深用的是一根疯魔棍,说明他认为智深从军时是使棒的。学术上讲究百家争鸣,大家都可以发表不同看法,都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参考嘛。

鲁达出家,成了智深,这是他人生一个转折。和尚出门都是行僧,是不能骑马的。智深虽然出了家,但他古道热肠,天下有多少扶危济困的事等着他做啊,所以随身武艺还是不能丢的。因为不能骑马,也就不能使枪了,因此,智深面临着一场用械领域的重大变革。

经过慎重考虑,又经过对器械重量反复争论,最后智深打造了一把62斤的铁禅杖。智深在禅杖训练中非常刻苦,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型兵器,并且展示出一流高手的实力水平。即使面对一群很业余的观众,他在演示时依然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由此获得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林冲是教头,看人施展武艺套路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是只靠把子蛮力把器械舞得风车一样恐怕难入他眼界。林冲喝彩老鲁的技艺,呼延灼也说他不是“绿林手段”,由此看出老鲁使用这种器械招法严谨,颇有套路。

这随之引发一个问题,十八般兵器并没有禅杖一说,平时的基本功也很难练到这里,智深初使用这种新式武器,水平就这般高,莫非是他自创武功?要这样那还了得,那水浒世界还有谁是他对手?

禅杖前端为铲状,打蛮架的使起来肯定会象抡铁锹,军官出身的花和尚要是把它当铁锹用,那就乐大了。不过那陶宗旺一定倍感受用,进而会引为知己。那说明这禅杖套路一定是根据哪种器械招法改编的。根据水浒经常出现的器械,禅杖最接近朴刀了。朴刀的刀杆比军用长刀短,比比步战用刀长,是中等长度的器械。不过朴刀多用来行路防身,而老鲁手里这伙计分量沉重,是征战的主打兵器。一般人看到这怪头怪脑的器械,走得又全是常规武器的套路,多半一上来就会发懵,会有一阵不适应,因此遍寻水浒,对战中能占到智深便宜的甚寥。

当然,智深最强的技艺还是骑马舞枪,只是宗教人士的身份限制了他。此后,水浒世界少了一个马上顶尖高手,却多了一位步战披靡的陆军之花。

关键词(Tags): #鲁智深#武艺考元宝推荐:桃李不言,
家园 抢来沙发慢慢看

“禅杖前端为铲状,打蛮架的使起来肯定会象抡铁锹,军官出身的花和尚要是把它当铁锹用,那就乐大了。”——那其实就是铁锹,后人说书时为体现效果改了名字而已,这也正好解释了罗JJ的这句话“这随之引发一个问题,十八般武艺并没有禅杖一说,智深初使用这种新式武器,水平就这般高,莫非是他自创武功?”

其实当年种老将军爱民如子,从鲁达在当地免费吃喝能看出当地驻军和百姓真是鱼水情深。这驻军平日里就帮老大娘挑水(棒术+7),去河滩开荒(铲术+8),抗洪抢险(肉搏技术+8),这长年累月下来,提辖自然是功夫了得,这倒拔垂杨柳的功夫估计与那抗洪打桩也差不了多少(打桩特级99级——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至于这与老林头(就是林冲他爸)的交流也是建立在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基础之上的。自古,维护民族内部团结,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很少使用重型装备(各位大师千万别和我在这儿较真儿,我可是没统计呢)。这京兆驻军的职能其实几千年来变化是很小的,拿我天朝举例,PLA驻北京的武警部队其主要装备是什么?那是56式、95式,这是什么?这就是“枪”,次要装备是橡胶警棍,这是什么?这就是“棒”,故可见老林头是驻京武警训练基地教官的干活,就跟现在北京武警总队高岭那个训练基地似的。回过头来说,提辖去高岭干什么去了?培训呗,也有可能是全国武警系统先进大比武。

在这样的教育下,英勇神武的提辖大人自然对那些社会上欺男霸女的黑恶势力看不过去,这三拳打出了民族的志气,体现了人民的正义诉求,弘扬了皇上的良苦用心(我怎么没看到??)真可与那数百年前薛大将军的三箭媲美,也影响了千年后三个daibiao的产生:代表……………………

献丑了

家园 好文送花!
家园 嗯,有道理哦

鲁达曾是骑马打仗的边防正规军军官,应是擅使枪的了。后使禅杖确也是要和和尚身份相符啊

家园 偶又来挑骨头了

老鲁当逃犯的时候结下的武术同好姓赵,赵员外收了金翠莲做二奶。

瑕不掩瑜,花!

家园 啊哟哟

向老赵道声对不起,收了金氏,还姓了人家,这怎么话儿说的。。

偶改

家园 套句流行语

这也行啊

话说回来,老鲁搞军民共建也是一把好手啊

家园 基本被侃晕了
家园 《中华英雄传》

这驻军平日里就帮老大娘挑水(棒术+7),去河滩开荒(铲术+8),抗洪抢险(肉搏技术+8),这长年累月下来,提辖自然是功夫了得,这倒拔垂杨柳的功夫估计与那抗洪打桩也差不了多少(打桩特级99级——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这不是某国产网游么。。。。

家园 【击节送花】禅杖既可当兵器又可当工兵锹,挖猫耳洞肯定是把好手
家园 萝伏兄可能考证有误

所谓禅杖,看一下西游记中唐三藏手中拎的就是了,并非铲杖。除去顶上的四钴,下面就是一根棍子了。

家园 你说的是锡杖
家园 古代游方僧人的禅杖一端为方便铲

意在用于协助掩埋无主尸骨。僧人不携带武器,但要出远门,渐渐形成独特的武术体系,重视拳法,也将禅杖,戒刀等逐渐发展成兵器。

家园 有道理,作为骑兵出身的军官,应该懂得土木作业。

挖沟刨坑可是对付骑兵的最佳方法。再说行军打仗,每到一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营扎寨,这设立营地要挖壕沟,刨坑立木栅栏,还是土木工程。他是从底层干上来的,很可能是当年铲子玩得好,被老种头看到了,这才提拔的他。

家园 萨扇请教:那个戒刀是什么样子啊??

平生看书不多,只看电视剧西游记里几个主角和尚、猴子、猪、妖怪、马没有用戒刀的,那个戒刀是什么样儿的??

再说,那棍子,铲是出门儿方便,和尚出门儿带把刀是要干什么?化斋也用不上刀吧,那又是怎么来的呢?

谢谢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