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听来的故事之二(上海周家花园 --- 莲花戒指) -- 绿豆冰沙
如果是青海路,岳阳医院极可能。不过好像mei听过有人捐过花园,也许是好几个生活提炼出的小说。
周湘云是上海滩的房地产大老板、著名的收藏家,他收藏古物书画,请赵叔儒为“掌门人”,藏品以青铜器及书画为最精。青铜器藏有阮元的“家庙四器”,所以有“二簋二敦之斋”;书画藏品中以唐怀素的《苦笋帖》和宋米友仁的《潇湘图》卷最为著称,故又名其室为“宝米室”。《阁帖》三卷上留有周湘云的“古宁周氏宝米室秘笈印”、“湘云秘玩”、“雪龛铭心之品”三方收藏印。《阁帖》三卷当时就藏于周湘云的故宅,即现在青海路中医门诊部的那栋花园洋房。周湘云逝世后,《阁帖》三卷就销声匿迹。但徐森玉一直认为此帖仍在周家。所以在1949年后,徐森玉任上海文管会主任时,凡是征集周湘云所藏,都是他亲自上门,几经磋商,周夫人施彤昭答应出售两只西周齐侯罍。其中一只在展出时,被郭沫若看中,无偿地调拨北京入藏国家文物机构。接着,徐森玉又从周家为上海市文管会购进怀素的《苦笋帖》及米友仁的《潇湘图》卷,共计价人民币两亿元(相当于今日的两万元),但就是不见《阁帖》三卷。正因为如此,所以徐森玉才关照他的秘书汪庆正要注意《阁帖》的下落。
--------------------------------------------------------------------------------
上海的豪门旧梦(50)
2003年01月29日 06:58 深圳商报
一号汽车与周湘云家族
沸沸扬扬的一号汽车
周家二公子周纯卿与其兄秉性大有不同,其兄属于“老派”人物,除了做生意就是玩古董,金石书画样样收集;而周纯卿是个标准的“洋派”人物,喜欢玩洋玩意儿,诸如汽车、游艇、跑马,样样都会,而且样样都精。洋人们喜欢玩汽车,他也玩汽车;洋人们每年要去青洋港赛游艇,他也买了游艇前去参赛,而且一买就是两艘,一艘是赛艇,叫“追虹”号,是用于比赛的,另一艘是大的游艇,是可以乘几十个人的大船,上面有卧室、客厅、大餐厅、浴室、厨房,叫“飞虹”号。“飞虹”号的大餐厅很宽敞,白天可以招待朋友们吃饭,晚上把餐桌往旁边一靠,即可腾出地方来安排简易的床铺,可供十几个人住宿。每年到了赛艇的季节,周纯卿就带了全家大小,亲朋好友数十人,各自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地上船,到青洋港去过把瘾,少则三天,多则一周。他高兴的时候就亲自开船,故意开得像跑野马似的,在水上横冲直撞,水花四溅,逗得一船人大呼小叫……不要说这在70多年前的上海滩华人中,就是拿到现在,都是极为新潮的事。
自然,赛船只是一年一次,而且普通市民也不易看得到,而他的汽车就不同了,那神气十足的一号牌照挂在车头,天天在南京路上飞驰而过,所引来的眼光和传说,就不是车主本人所能料想得到的了。
据周纯卿的侄女周亦瑛女士(周湘云的女儿)讲,20世纪初,一个丹麦籍的医生要告老还乡了,临行时要将他的一辆旧汽车连同牌照一起出让,周纯卿捷足先登,买下了汽车和牌照,把车灯换掉,又在开门的把手处,用铜镶嵌了一个篆文“周”字,这就是后来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号汽车。
周纯卿的儿女们如今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每年春节亲友聚会时,常常有人向他们问起一号汽车的故事,因他们都是无数次地乘过一号汽车的人。据他们讲,那是一辆黑色的、长方形的轿车,司机的座位在右边,全车可乘坐12个人,前排4人,后排4人,前排的座位下面有小凳子,拉出来又可坐4人。车内前座和中座之间有一排玻璃窗隔着,有小窗可与司机通话。纯卿又在挡风玻璃两旁安装了两只方形的车灯,就像旧时马车或自备包车(人力车)上的车灯一样,点燃蜡烛,可给汽车增加些古色古香的神韵。车前挂的牌照是铜质椭圆形的,黑漆,极其醒目,写的是古罗马的“Ⅰ”字,号码下刻有SMC(上海工部局的缩写)。这个椭圆形的牌照和上述后加的车饰,都出自周纯卿自己的设计,而工部局颁发的正式牌照,平时是放在家里的。
至于这一号汽车究竟是什么品牌,产地为何处,周家人已记不清了。周家后人周退密先生曾在法国拉罗斯字典中,看到一些介绍西方“老爷车”的插图,其中有一种,与一号汽车极其相似,大概是英国的一种“老爷车”吧。
纯卿买下一号汽车后,原先停放在周家牛庄路住宅的车库里,有时也开进河南北路的富庆里住宅的车库里。后来纯卿中年多病,抗战前几年迁入南京西路806号新居(1949年后长期作为静安区少年宫,近年已拆除)后,一号汽车就基本废置不用了,因其毕竟“老”了,汽车发动时玻璃窗就“砰砰”作响。日常家用则买了一辆英制蓝色的奥斯汀轿车,该车的牌照是380号。
一号汽车的最后一次使用,是在1945年周纯卿的葬礼上。周家人决定让老人再使用一次他生前所钟爱的一号汽车,于是,将老人的遗像放大后供放在车上,作为送葬队伍中的“像亭”,参加了大出丧的行列。出丧的队伍缓缓而行,好在一号汽车本来也开不快,而且走走停停,好歹总算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次使命。从此之后,一号汽车就再也没上过街,不久就报废了。关于那个一号汽车的牌照,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进入租界,原工部局颁发的牌照就已不起作用了,后来租界被中国收回,那牌照也只能是一个历史纪念了。可惜后来世事纷繁,人们频于奔波,那个有意义的牌照也不知所终。
曾有人在报端撰文说,哈同曾垂涎于一号汽车牌照,甚至发生过明争暗抢的事情。周家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周家与哈同两代人均有交情,老哈同于岁末年初还屡屡借用周湘云的红顶花翎朝服,怎么会对一号汽车有豪夺之举?至于说是沙逊曾为一号汽车牌照而打官司,一直打到香港和伦敦等等,周家人亦听之任之,因为他们以前从未听说过。
作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宋路霞著
首页>>文化娱乐>>商报连载>>本页 本篇文章被阅读 73 次!
--------------------------------------------------------------------------------
上海的豪门旧梦(49)
2003年01月28日 07:04 深圳商报
一号汽车与周湘云家族
水太夫人“杀一儆百”
这位水太夫人是个非常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她娘家是宁波西乡凤市人,父亲是水镒茂油粮店的老板。她从小极有个性,按说那时的小姑娘都必须裹小脚的,否则说是长大了嫁不出去,而她拒不裹脚,而且上树下河,掏鸟窝抓鱼虾,样样都跟男孩子一样,长大后,农田里凡是男人干的活,她都一样能干。嫁到周家后,生下两男三女,儿子即周湘云和周纯卿。
周莲塘在世时与人洽谈生意,有时这位水太夫人就躲在屏风后面“旁听”,听到丈夫什么地方处理不妥,等客人一走她也就从屏风后走出来,指出丈夫的不妥之处,常把丈夫说得心悦诚服。丈夫去世之后,外面曾风传周家两个儿子是败家子,不能继承家业,引起了沙逊洋行和银钱界的看法。风言风语传到水太夫人耳朵里,她亲自出马,带上两个儿子走访沙逊洋行和银钱界,表明“有老身在,两个儿子绝不会胡作非为,周家的事业也绝不会败掉”。此举果真稳住了周家的信誉,生意继续红火。
有时账房先生们开饭时,她会突然出现在餐厅里,把桌上的菜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大为不满,马上把厨师唤来质问:“为啥不买好小菜给先生们吃?上次不是买了海参、火腿吗?‘坑’(藏)着做什么?赶快拿出来烧给大家吃!”厨房大师傅只好唯唯称是,表示下顿饭一定好好侍候。账房先生们见此无不有动于衷,对水太夫人感激不尽,更加忠心耿耿地为周家出力。其实,这不过是水太夫人跟厨师串通好了的“双簧戏”,是专门做给账房们看的。
房地产主最头痛的是租户拖欠租金,对一些长期拖欠租金的房客,水太夫人也有一招,她会不惜亲自带了人找上门去,不交房租就把欠户的衣服或是家具搬了走,嘴上声称是以此抵欠款,并且故意大喊大叫,弄得路人皆知。可是临走时,又悄悄把钱塞在人家枕头底下。上海人本来就好看热闹,此时自然是众人围观,街坊邻居见了无不咋舌,从此不敢轻易拖欠。这种“杀一儆百”的做法只要做一次,广告也就打出去了,她那神气十足、说一不二的形象,就会被渲染得威风百倍。飞速崛起的地皮大王
从周莲塘艰苦创业,中间经水太夫人继续扩张,到周湘云接管家业时,周家已号称有500万家业,成为宁波旅沪人士中首屈一指的富商了。
周湘云谨慎守成,在房地产上虽没有更大的开拓,但是他的“命”好,遇上了租界里地皮价格几次飞涨的千载良机。辛亥革命前后,上海租界人口大增,房地产价格随之大涨;1924年江浙之战,江浙一带的难民纷纷逃难,有点钞票的人家就躲入上海租界,再次引起租界里人口和地价大涨;抗战时期更是如此,不仅江浙一带的难民,就连北京、天津的富户,包括清末和北洋军阀时期的官僚、富户,以及北方的各大银行、各大企业机构,都无不拼命往租界里挤,把上海的房地产“炒”得火上加火,而周家的房地产业恰恰都在公共租界里,一下子天时地利占尽,从抗战前的1000万家产,骤升到了抗战初期的5000万,到他1943年去世时,全部家产已达8000万了,名列工部局华人纳税人的第五名。
这期间,周湘云之弟周纯卿又抓住时机,斥银买下了现在南京东路西藏路上的一大块土地,这是一块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地段。待这块地皮已升值到500万后,香港商人蔡氏欲以800万购下,周家不卖,蔡又要求入股,共同开发,造高楼,周家仍不干;蔡氏只好买下马路对面的地皮,建了大新公司。后来又有人出价1000万,周家仍是不卖,自家在上面建造了里弄住宅大庆里,一直到1949年后公私合营。直到前不久大庆里才在一阵爆破声中,轰然倒下,继之而起的将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厦,而周家的大庆里,毕竟在这个中国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屹立了70多年。
兄弟俩的私宅都是上海滩上有名的豪宅。位于延安中路1101号的花园“学圃”归周湘云,占地40亩。华山路上的花园是周纯卿的私人花园,亦占地40亩,园中花木四时缤纷,有小桥流水和亭台楼榭之胜,荷花池中种着菱藕,当年纯卿一家每年夏天来此避暑,纯卿的一个女儿患有肺病,曾长期在此养病,可惜人不长寿,二十几岁竟病逝于此。这可能也是周家后来将此园卖出的原因之一吧。现在整座花园亭台栉比,风光依旧,成为华山医院病人们休息、疗养的一方绿地。
上述这些周家业绩,在水太夫人去世之后,湘云、纯卿兄弟一分为二,产值大致相当。
地产风云人物三 周湘云家族
周湘云家族原居宁波,曾祖是当地名医。鸦片战争后,周湘云父辈三兄弟从宁波到上海滩淘金。
周湘云父亲周莲塘起先在老牌的沙逊洋行当职员。为外国人代办置房买地,代办出了名气之后,周莲塘在苏州河以北、现南京东路和江西中路一带买进了若干旧房基地,成了那一带最早的房地产商人之一。幸运的是,周莲塘买的地靠近外滩,逐年升值,十年间他就成了“海上闻人”。
不久,周莲塘的地产公司“周莲记”在老沙逊洋行挂牌,到二十世纪初周莲记稳扎稳打,在市中心有了十几处整块的里弄房地产。
周莲塘去世时,大儿子周湘云只有13岁。“衔玉而生”的周湘云赶上了几次租界地皮价格飞涨的良机。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前后,租界人口大增,房地产价格随之大涨;第二次是1924年江浙之战,再次引起租界人口和地价上涨;由于租界不断吸引人口和资金,地价持续上升,周家始终捂着房地产当着“铁多”派,等到周湘云1943年去世时,全部家产达8000万,在公共租界工部局纳税人的名册上排名第五,同时其弟还拥有上海“一号”汽车牌照达40年之久。
周湘云曾花几万两银子捐了个“上海即补道”,捐官后认识了不少名流。政治上他是个保守派,周还是个古物收藏大家。
解放后,周家的花园私宅有的成为静安区少年宫,“学圃”花园上修建了延安饭店,华山路花园则现属华山医院一部分。
就好像那个文中的荣喜欢七小姐一样,觉得太简单了,也难怪他们经不住考验。呵呵,自己感觉的,可能也是瞎说,要是人物写的那末好的话就是金庸或者萨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