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中央将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 -- 神仙驴

共:💬82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像说亲友不要自己张罗

规格不会很低,说是中央自有安排,媒体也不要自做主张的搞什么活动

家园 说白了这事就是炒做出来的

驴哥说得好,老胡的纪念活动中规中矩,并没有明显的指标意义,这个话题不过是借题发挥,炒做而已。

家园 【文摘】《胡锦涛力排众议纪念胡耀邦内情》

注:这是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刊登的文章。

《胡锦涛力排众议纪念胡耀邦内情》

中南海一改纪念中共元老百年诞辰的惯例,隆重纪念前总书记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背后是「大胡」胡耀邦与「小胡」胡锦涛的心灵相通之处,都有一股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胡锦涛在政治局力排众议,面对黄菊、李长春、罗干等提出忧虑牵涉六四的质疑,面对温家宝提出「赵紫阳怎么办」的问题,胡锦涛一一化解,要还胡耀邦「无私无畏的改革家」的清白。胡耀邦长子胡德平是「大胡」与「小胡」缘份的中介。「二胡」的共鸣,是否能奏出民主改革的乐章,为全球中国人所期盼。

中共已故总书记胡耀邦的名字,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已十六年。就连二零零一年北京隆重推出纪念中共建党八十周年的文献电视片里,也没有胡耀邦的一个镜头。彷佛在中国现代化极为关键的改革开放初期,根本就不存在一个贡献卓着、在位整整六年的中共最高领导人。

但是,中南海不久前却宣布将于十一月二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大会,同时在湖南、江西等地也有大张旗鼓的纪念活动。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将亲自发表讲话,为这位曾背负党内左派强加给他「犯有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引发六四天安门事件」等罪名的中共前总书记,恢复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私无畏的改革家」的名誉。

但这次中共中央纪念胡耀邦与以往对中共元老的例行纪念不同,无论是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还是彭真、邓小平和陈云,都是百年诞辰纪念,唯独胡耀邦是九十诞辰纪念。亚洲周刊获悉,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就纪念活动进行讨论,当时黄菊、李长春、罗干提出了「纪念胡耀邦,六四怎么办?」温家宝提出「赵紫阳怎么办?」胡锦涛说:「你们先不要说六四,先说说你们个人对胡耀邦同志的意见。」黄菊等人先后表示:「我们和胡耀邦同志没什么接触,没什么意见。」胡锦涛说:「既然没意见,那就应该搞。」针对温家宝提出的「赵紫阳怎么办」,胡锦涛说:「胡耀邦同志已经去世十六年,赵紫阳刚去世,可放一放,以后再说。」九名政治局常委最后都在文件上署名,同意纪念胡耀邦。

中南海纪念胡耀邦的决定今年初就已见端倪。今年春节,胡锦涛一大早跨过中南海直通胡耀邦家的边门,向胡夫人李昭拜年,表示今年是耀邦九十诞辰,「中央会有考虑」。中共统战部长刘延东也约副部长、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到家中谈话,说:「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非常重视你父亲与李锐的谈话。」那次谈话,已被视为胡耀邦的「政治遗言」,涉及胡耀邦对中共民主化的重要看法。

八十年代初,大胡(胡耀邦)认识小胡(胡锦涛),一见如故,十分赏识,并及时提拔他由地方进入中央。小胡对大胡也一向怀有知遇之恩。铭记胡耀邦倡导民主历史的中国民众,也期盼胡锦涛继承其导师及恩师的遗志。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二胡」能否最终奏出扣人心弦的民主改革的乐章?而民主本来就是中共追寻的理想,更是对人民的承诺。

一九八零年,胡锦涛被甘肃省前省长李登瀛由省建委副处长破格提拔为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后,受到胡耀邦的提拔重用。大胡和小胡相遇的「关键人物」是胡耀邦长子胡德平。一九八一年九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青干班学习时,结识了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的胡德平,两个同学因志趣相投,成为知心朋友。一天晚上,胡德平带着同学胡锦涛来到了家里,拜访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大胡和小胡的第一次谈话就相当融洽。以后,胡锦涛又去了胡耀邦家几次,与胡耀邦一家的关系自然也就密切起来。

北京消息人士向亚洲周刊透露,胡锦涛对胡耀邦这位「伯乐」一直怀有知遇之恩,尤其尊敬和仰慕胡耀邦「廉洁清明、务实亲民」的政治家品格。十二年前的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五日清晨七点多,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胡锦涛来到江西共青城的耀邦陵园,在墓前肃立良久,突然大声呼喊起来:「总书记,今天我是来还愿的!」

当年陪同胡锦涛到访共青城的有关人士告诉亚洲周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前往耀邦陵园吊唁的地方党政干部,一般都不敢再称胡耀邦为『总书记』,更不用说中央级干部了。所以,当时我们大家都吃了一惊。」在与还健在的当年老垦荒队员的见面讲话中,胡锦涛虽未提他曾经陪同胡耀邦总书记访问共青城之事,但却意味深长地说:「我虽离开团的岗位也有多年,但我的心和你们是连在一起的。」他提出了要把共青城建设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发区。「我们感觉得到他(胡锦涛)对耀邦总书记怀有深深的感情和尊敬的」。

大胡小胡同考察江西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第二次前往江西共青城,特意邀胡锦涛同行。在朝夕相处的「考察」后,胡锦涛被任命为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由副厅级升为正部级。这是今天胡锦涛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仕途中最重要的一个台阶。

据亚洲周刊了解,从去年底开始,湖南和江西以及胡耀邦的大批老同事、老部下、老朋友就开始积极酝酿今年胡耀邦九十冥诞的纪念活动,这与胡锦涛要为「总书记还愿」不谋而合。今年湖南省向中央打报告,要求举行公开纪念活动,包括修复耀邦故居、修建纪念广场和正式建立耀邦纪念陈列馆。江西省也积极向中央报告,提出了各种纪念活动打算,省委书记孟建柱还亲自前往北京商讨,共青团中央书记戈尔江三次亲临江西共青城,商议由胡耀邦题名的共青城五十岁纪念活动。

今年五月中旬,胡耀邦夫人李昭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耀邦自认为他是一个『过渡人物』,为党为人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李昭在信中还说,这么多年来,有关耀邦的事,也是海外讲得多国内甚少。最近听说湖南、江西等地都在筹备纪念耀邦诞辰九十周年的活动,希望中央给予指导。李昭不久收到了中央办公厅的口头答覆,称胡锦涛总书记对此事已有全面的考虑和安排,中央也会正式发文进行布置。随后,中央办公厅正式下发了五号文件,其五大内容有:中共中央于十一月二十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大会,政治局常委出席;相关部门发表纪念文章;同时出版《胡耀邦文集》和《胡耀邦传》;同意在江西、湖南开展纪念活动;所有活动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拨款。

北京消息人士对亚洲周刊说,中共决定高调纪念胡耀邦,体现胡锦涛确立了主政的思想理论,即在科学发展观中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今年初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时,就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中国当下施政特色,那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实,这正是中共政治改革先驱胡耀邦的理想、留在人间的最大希望。纪念胡耀邦也显示,胡锦涛掌控中南海权力枢纽,稳扎稳打地推行施政方略。主持公道,力排众议,纪念胡耀邦九十诞辰,为胡恢复名誉,也勇于并善于「扬弃」邓小平时代留下的历史难题。

平反冤案民心为上

一九七九年是中共建政三十周年,当时各种政治运动中冤假错案层出不穷,殃及亿万国民,胡耀邦曾掰着指头向工作人员算过一笔账:「反右派」和「反右倾」反掉过多少万人;大跃进中的「拔白旗」和七千人大会之后的「四清」运动又伤害了多少万人;举国上下大动乱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冤案迭起,怨声遍野。每一次运动都说「坏人只占百分之五左右」,但不断地整来整去,多少个百分之五加在一起,天下还剩下多少好人?胡耀邦认为:如要最迅速、最彻底地解决这个人人自危的危机,只有迅速全面彻底地平反一切冤假错案,重新赢得人心,他把这归结为四个字:「人心为上」。

原准备由官方出版的《胡耀邦传》作者之一、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严如平对亚洲周刊说,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后,光是有帽子的「地富反坏右」就有大约上千万人,加上「历史反革命」、「阶级异己分子」、「反动学术权威」等斗争对象,受牵连者至少上亿人。正是在这关键时刻,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勇敢发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讨论,在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解除思想枷锁。在一九七八年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时,胡耀邦更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主持对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胡耀邦提出了「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什么人定的和批的,都要改正过来」。

胡耀邦忧含冤者之忧,急冤苦者之急。他曾有过这样的批示告诫各级承办人员:「早一天解决,就等于被落实政策的同志和他们的亲属少过『一年』的苦日子。因为含冤受苦的人都是『度日如年』啊!俗话说人人都应该将心比心。我们当年在干校是啥滋味?」他自己更是夜以继日,提出了凡是写给他本人的申诉信一律不准扣押,凡是找他申诉的干部、群众一律不准阻挡。他亲自处理的信访数以万计,亲自接待申诉的人不下千人。而当时中央组织部一天平均处理冤假错案就达七百多件。严如平说,据后来较确切的统计,仅仅摘帽改正的「右派」就有五十五万二千三百多人。

严如平指出,正是胡耀邦全面负责、指挥,办好了「解放思想」和「解放人」这两件大事,「中兴伟业,人心为上」,才能拨乱反正,才有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当时中宣部思想解放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长。一九八一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八二年取消主席后当选总书记,直至一九八七年一月被迫「辞职」。其间,胡耀邦作为中共领导人,开始自上而下推动全面而有系统地改革。他兼任中宣部长后宣布要把中宣部办成「思想解放部」;他对一九七九年出现的北京西单民主墙,主张:「我始终支持任何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行使民主权利。希望大家都在宪法的保护下享有最大的自由」;他提倡对知识分子的宽容,重视个人的思想自由和独立精神。胡耀邦全面支持配合邓小平提出的经济改革开放决策,但同时提倡全面改革开放的思想,强调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体制必须同步改革,并且从党内政治民主做起。但是,胡耀邦竭尽全力试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在中共领导下推动中国走民主富强兴邦之路的治国方略,遭到胡乔木、邓力群等「左」的势力攻击,被泼上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污水,最后在非民主的「民主生活会」上被迫辞职。中国政治改革由此一蹶不振,也为中国种下经济增长与贪污腐败齐头并进的祸根。

但熟悉中国现状的人士也看出,目前的政治现状、经济情况、社会风气与胡耀邦时代大不相同,胡锦涛要推行胡耀邦式的改革路线,并不符合实际,也可能遇到更大的风险。所以,中南海纪念胡耀邦,提倡继承和发扬胡耀邦的思想作风与精神品格,突出强调学习胡耀邦「廉洁、勤政、务实、亲民」,与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呼应。胡锦涛要引领中国民主政治走上一条「广泛体现民意又强化政权基础」的政治改革「软着陆」之路,其实也是胡耀邦理想主义火炬指引实现政治愿景的开始。

胡耀邦小传 (略)

家园 田 纪 云:胡 耀 邦 是 共 产 党 人 的 良 心

在胡耀邦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我想,用这十六个字,“无私无畏 光明磊落;丰功伟绩 千古流芳”概括他伟大的一生。耀邦同志去世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怀念他,而且越来越深地怀念他,说明了什么?值得深思呢。因此,我赞同这样一个说法,胡耀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良心。

粉碎四人帮后,胡耀邦先后担任了中央党校副校长,组织部长,政治局委员,中纪委第三书记兼任□□部长等职。在邓小平等老同志支持下,胡耀邦以无私无畏的惊人魄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先后组织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组织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历史性的工程。

在真理标准讨论中,他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思想禁锢,促进思想大解放;而平反冤假错案,使数百万蒙受不白之冤的人昭雪,数千万计受到株连的人新生。这样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古今中外没有,空前绝后。(如果没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没有坚强的党性,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怎么可能办得到?)

我以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不仅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和组织的准备,还为中国的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做了舆论准备。

胡耀邦不仅主张经济上改革开放,还主张政治体制方面改革开放。在中央工作的人包括不少老同志,都认为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是中国共产党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方面也有不少改进。

我在胡耀邦同志领导下工作近九年,他卸任后我也多次去看望他。他给我最深的印象之一是他的民主作风。“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是他身体力行的名言。

凡是他主持的会议,大家敢说不同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即使跟他争论得面红耳赤。我很清楚记得,1985年6月,劳动人事部副部长严忠勤在书记处汇报工资改革方案时,与耀邦意见不一致,跟耀邦争论起来,争得很激烈的。事后,耀邦同志却对我说:“严忠勤这人不错,敢于直言。”他还多次对我说,“别看我当了总书记,我还是我,我还是原来的胡耀邦,我的水平还是原来的水平。”

如果问我对胡耀邦同志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大家如此怀念他,正因为他的一生体现了共产党的初衷,他的一生代表了共产党人的良心。

家园 基本上是海外造势。

查了一下各处引擎,没有任何正式的消息。90周年,纪念?

家园 哑然失笑,真是欲加之罪啊

1 如果胡耀邦是半法盲,半文盲,党内谁不是?毛某吗?破坏法制此公最甚!

2

当年和日本建交的周公是不是也是毫无国际战略目光

3 可参考胡公回忆。

4。高层圈内说他好重要,还是老百姓说他好重要?如果真是高层圈内没有几个说他好的,他是如何当上总书记的?

平反就是党的决定,‘自由化’就是个人责任了?

5。:))))

家园 给大家一个连接,

外链出处

China to redeem late leader

Death of Hu Yaobang in 1989 gave rise to student demonstrations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Posted: 2:59 a.m. EST (07:59 GMT)

China announced plans Tuesday to commemorate the birthday of deposed leader Hu Yaobang, whose death prompted mourning that led to pro-democracy protests in Tiananmen Square in 1989.

The move suggests the Chinese leadership plans to rehabilitate the reputation of Hu, who was fired in 1987 as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marking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Hu Yaobang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in mid-November,"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Liu Jianchao said at a news briefing.

"China's central leadership will attend," Liu said.

He said he did not have details on the exact date of the event or which Chinese leaders would attend.

China's then-paramount leader Deng Xiaoping ousted Hu for allowing student pro-democracy unrest.

When Hu died in April 1989, students who admired his reformist record paid their respects in Tiananmen Square. The outpouring of sympathy led to demonstrations that were crushed by the Chinese military on the night of June 3, 1989, in which hundreds, perhaps thousands, were kill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not publicly commemorated Hu since.

家园 有点怪,

这个新闻:是被外交部的网站给滤掉了,还是老反革命CNN的造势或抄作?又一个无头案例,多不多,who cares?

家园 帮你查了一下,CNN上的新闻是带引号的。

没提是不是发言人的个人看法。如果外交部发言人说了,外交部又后悔了,谁会承担这个造假代价?

还是让驴来承担,谁让他想做神仙来着。

家园 胡克实忆胡耀邦

胡克实是当年的三胡(五胡?)之一吧

叶永烈

胡克实跟胡耀邦在共青团中央共事14年,而且从1955年至1978年做了23年邻居。

他说,那时候他和胡耀邦一起住在北京灯市口西街富强胡同六号。那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前院住着秘书们,中院住着胡耀邦一家,后院住着胡克实一家。

在“文革”中获得“解放”之后,胡克实和胡耀邦都到河南潢川的“五七干校”劳动去了。直到1971年底,胡耀邦因病终于获准从河南回到北京。在一个月前,胡克实也回到北京。胡克实拿出一帧珍贵的照片,送给笔者。这张照片是他和胡耀邦在1972年初的合影,就在他们所住的院子里照的。他们都穿着中式旧棉袄,表情木然,是在那严寒的日子里最真切的写照。

他们回到北京不久,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军代表找他们谈话,说是分配他们前往新的工作岗位:准备分配胡耀邦担任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分配胡克实担任贵州省铝业联合公司“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面对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军代表,胡耀邦很严肃地说,作为党的干部,分配到哪里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但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对我作了那么久的审查,在分配工作之前,必须给我一个正式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必须是中央认可的。

自从那次谈话之后,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军代表再也没有音讯。

从此,胡耀邦“赋闲”在北京家中。他趁这难得的“赋闲”之机,在家读了大量的书。胡耀邦家几大书柜里的藏书,画着他的阅读记号,表明他读书非常认真。这些书,很多是在他“赋闲”时细读的。

1973年10月,胡克实调任中央国家地震局领导小组组长。从此,他离开了团中央,在科技领导岗位上工作。

1973年3月10日,传来好消息,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5年1月,邓小平又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75年5月间,胡耀邦被指名来到第四期中央读书班学习。这期读书班有四十多名学员,分成几个班,有吕正操等,都是曾经当过中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这样级别的老干部。读书班主要是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读书班的负责人虽说是王洪文,实际上是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他们安排的,打算通过读书班学习之后,安排这批老干部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以与“四人帮”抗衡。

在读书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叶剑英元帅说:“该结个业吧!”于是,1975年7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结业典礼。

在中央读书班上,胡耀邦见到在读书班另一个班学习的苏振华,特别高兴。当年在陕北“抗大”,苏振华是大队长,胡耀邦是政委,曾经有过一段很好的合作。他们多年未见,在结业典礼上相见,互相拥抱,兴高采烈。许多老同志见到胡耀邦,也都跟他握手、问候。

叶剑英、邓小平、江青、王洪文来了。还没有正式开会,叶剑英就问:“怎么没有看见胡耀邦?”

胡耀邦当时坐在后排,一听这话,赶紧站了起来:“‘参座’,我来了,在这里!”

当年,叶剑英是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胡耀邦已经叫惯他“参座”。 叶帅马上就说:“谁把你安排在这么后边的?来,到前面来!”

叶帅其实话里有话。

叶帅跟胡耀邦有着深厚的友谊。叶帅好几次到胡耀邦家,聊天,散心。有时,就在胡耀邦家吃饭。胡耀邦就到后院叫胡克实一起来吃饭,跟叶帅见面。

那天,胡耀邦也很高兴跟邓小平见了面。邓小平在结业典礼上作了题为《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的讲话。

胡耀邦早在长征时期就已经认识邓小平。在延安时期有过许多来往。1950年初,邓小平主持西南工作,而胡耀邦担任川北行署首长,直接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后来,胡耀邦和邓小平同时调往北京。此后,胡耀邦出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文革”中,清华大学红卫兵小报《井冈山》在报道打倒邓小平与胡耀邦时,曾经刊登了邓小平与胡耀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许多通信,这表明邓小平与胡耀邦在当时就存在很密切的关系。

胡克实记起,1962年6月19日至7月9日,共青团中央召开三届七中全会。这次会议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当时党中央一月工作会议和三月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讨论如何适应形势,健全团的工作,学会作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的问题。会议期间,胡耀邦邀请邓小平前来作报告。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邓小平谈到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以为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关系一层又一层,并不有利于农业生产。只要能够发展农村生产,各种生产形式都可以。他说起他那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言外之意,是赞成包产到户。邓小平是在上午讲这番话的,到了晚上,他找胡耀邦,告诉他今天上午的讲话不要往下传达。后来才知道,那天下午,邓小平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毛泽东明确表示不同意包产到户……

正是因为邓小平与胡耀邦有过很多交往,所以那天在中央读书班结业典礼上见到胡耀邦,邓小平得知胡耀邦正“赋闲”在家,马上安排他新的工作。

在结业典礼结束之后,叶剑英约胡耀邦到北京体育馆去看比赛。叶帅对胡耀邦说:“你这个人光喜欢看书,也该去看看体育比赛!”就在比赛进行之际,有人跑来告诉胡耀邦,说是邓小平来电话找他。胡耀邦匆匆来到后台,用红机子跟邓小平通话。

胡耀邦赶去见邓小平。邓小平告诉他,中央决定派他到中国科学院。当时院长是郭沫若,正在病中。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党组书记。就这样,胡耀邦开始了重新工作。略早于胡耀邦,在1975年1月,胡克实也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核心组成员。于是,这两位共青团中央书记又在中国科学院并肩工作。

胡克实说,邓小平有着锐利的目光,思想非常敏捷。邓小平平日话不多,要言不烦,从不拖泥带水,讲话很深刻。

胡耀邦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在“文革”的“重灾区”中国科学院进行深入调查,写出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在1975年9月26日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谈了意见,在胡乔木的协助下,胡耀邦进行修改,写出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邓小平认为,这一《汇报提纲》适用于全国科技界、教育界的整顿工作,送交毛泽东,准备印发全国。但是毛泽东未表同意。

就在胡耀邦忙于整顿中国科学院的时候,邓小平受到“四人帮”的“批判”,全国掀起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也被“四人帮”指斥为“大毒草”。胡耀邦随着邓小平的下台而下台,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又随着邓小平的复出而复出。

胡克实记得,胡耀邦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从富强胡同迁出的。当时,按照工作需要,胡耀邦应该住进中南海。胡耀邦不愿住中南海,认为住在那里朋友们来访诸多不便。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住处:那房子在中南海之外,紧挨着中南海的红墙。他请人开了扇后门,直通中南海,便于在中央工作。然而,房子本身在中南海之外,朋友们来访,可以从外面的大门直接进入,不必经过中南海。直到今日,胡耀邦的家属还住在那里,只是关闭了那扇直通中南海的门。

胡克实用“人品高尚,襟怀坦白”八个大字形容他所深知的胡耀邦。

胡克实说,胡耀邦从不整人。胡耀邦早在中央苏区,小小年纪,就蒙受过所谓“AB团”的冤案。从那时候起,十几岁的胡耀邦就亲身体验到整人之苦,冤案之苦。从此,他非常厌恶、痛恨整人。他总是对蒙受冤屈的人,寄予很大的同情。胡耀邦一再强调,对于人的处理必须非常小心。

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青年作家刘绍棠蒙受不白之冤。胡耀邦亲自找他谈话,给予鼓励,曾经使刘绍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温暖。也正因为这样,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时,曾经为平反冤假错案出了大力。胡克实说,胡耀邦多年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跟青年心连心。胡耀邦的性格也很年轻。他直率,真诚,乐观,平易近人,而且非常廉洁。胡耀邦除了一些重大场合讲话拿发言稿之外,平常即席讲话,从不拿稿子。而且非常具有鼓动性,热情洋溢,富有文采。

来源:博客中国

家园 呵呵,银杏兄没看出人家是有意这么说的嘛

胡老总是俺很佩服的人,可惜啊可惜。

家园 由以往经验看,记者会的一些东西不公布,是不想提前引起轰动

尤其是些敏感话题。个人推断,外交部还是有这回事的。

家园 这个还不太清楚是田纪云何时何处发表的

有则请提供链接。

家园 记得温相有过三胡的帖子,一时找不到了

五胡的说法没遇到过。三胡中论地位胡克实远逊其他二胡。

家园 偶让哥哥见笑了,

叶老帅曾有一话哈,偶就不重复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