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话说中国芯 -- 四月一日
对芯片的其他要求高.
即使是做最简单的单个二极管,也有一个成品率的问题。不用学什么东西,任何人按照操作规程,随便谁都可以很轻松造出几个合格的二极管来。可是如果已经80%的成品率,要达到90%呢?99%呢?就必须要对整个工艺的所有细节都掌握的很清楚,都能达到最优设置。如果一上来,同样的制造成本下,如果成品率不及竞争对手,那么商业上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降价到你的成本线以下,让你根本无法盈利。面对现在一条生产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高额的维护费用,这就意味着慢慢出血而死。谁能盈利、谁竞争不下去,差距可能就在这几个百分点上。
半导体内存价格的周期起落,背后就是暴利-〉大家入场-〉血拼-〉输家血本无归-〉赢家重新获得垄断地位-〉暴利的循环。维护这样一个循环,只有像intel这样的暴利、资金雄厚的企业才有实力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高强度的技术投资。想分一杯羹的人要准备巨额亏损很长时间,很多资源才有资格入场竞争。
在半导体的产业链上,半导体厂的下家是各个系统厂商。系统厂商的下家是销售商,销售商面对消费者。半导体厂商生产芯片,系统厂商组装,销售商发货,消费者得到产品-----这意味着这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稳定可靠地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以指定数量和质量交付到下一个环节。对于系统厂商而言,微小的性能优势根本无关紧要,按时交货,货达到要求才是第一位的。货比三家不是不可能,可就是看一眼,试一下(可行性验证,质量验证等)都需要有巨大的时间、金钱和人员投入。作为后到者,必须有巨大的优势,或者原供应商实在不可接受,才可能说服系统厂商看一眼,试一试。对于intel这样的垄断性的供应商,它还可以通过折扣、供货优先等手段提高下游厂商做其他选择的成本。AMD的CPU某些性价比远高过intel, intel自己还出了不少问题,市场占有率才艰难地从10%左右拼到现在接近20%:由此可见这个产业的竞争的惨烈。
现在就打intel的主意,可能就象当年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时候就准备打大城市一样。想革命,现实的路线只有“农村包围城市”。
不惜代价的入场虽然我个人认为不现实,但理论上并不是不可能。但下这个决心准备付出多大代价,准备等待多长时间,一定要算清楚,计算成本的时候不能把不能保证的假设条件当作是否可行的决定性因素。
只是需要时间培养营销这方面的人才。
中国搞市场经济还不到三十年,而且还在转型期,要出类似格鲁夫这样营销的人才,恐怕不容易。
抬个小杠:这样的人才,不大可能二十万美元,到美国学半年,就能学得出来的。
毕竟这么多年,美国也只出了一个格鲁夫
可靠性问题比性能问题更难解决。
当时日本公司还有不解雇人的传统,但公司撑不下去了,于是把很多生产线上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派到欧美市场负责营销和技术服务,打开市场了,大家有饭吃;打不开,一起完蛋。结果当然这些人利用自己对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熟悉,打开了市场,及时、有针对性地反馈也大大加速了产品改进。这些人后来回到日本,用自己对市场的了解,改进设计和生产过程,Mazda又上了一层楼,成功地度过了先前把宝押在转子发动机上所造成的困境。
中国的新兴工业或许可以考虑这个先例,不要坐等国家的“战略投资”,不要坐等产品的完善“然后……”,不要坐等“爱国”客户上门。
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象高低温, 大湿度,再加上现在的辐射,干扰等.
尤其是实时冗余系统,弄得不好的话,比单个系统的可靠性还糟,因为两个系统需要在每时每刻都同步,修改程序非常麻烦。冗余系统只有对芯片本身质量引起的可靠性问题有效,对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可靠性问题没有太大的作用,像温度、震动、湿度等,一片是坏,两片一样坏,何况比较、切换机构本身也有可靠性问题。
STAND BY. 有问题进行切换, 这是用来解决可靠性的通常方法.
恶劣环境的运行是军用芯片的前提, 系统冗余不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如果不是实时系统,实质上就是两套系统,由局域网联起来,可以共享文件和接口,那一台坏了,把另一台开起来,就行了。
如果是实时系统,备份就不是这样的了。两台一起运行,一台作为primary,一台作为secondary,两台之间所有的硬件、软件要同步,primary和secondary之间要定时互换。这只是基本的冗余,如果要做到容错的话,那就要“三决两胜”或“四决三胜”,投票和切换机构本身就有相当的复杂性。总之,元器件的可靠性是关键,靠增加系统复杂性来提高可靠性,难,因为复杂性本身就是降低可靠性的。
恶劣环境的运行是军用芯片的前提, 系统冗余不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个图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一份杂志:
这个可能是计算所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而不是制造方面下大力气的重要根据。请问各位老大怎么看?
四一这篇有提:链接出处
要求高的国家机关和军队系统等. Embeded System 好象是"龙芯"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