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赵无眠:评国共大较量 -- 张丹宁

共:💬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赵无眠:评国共大较量

评国共大较量

   赵无眠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战争的规模,能够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相比。

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兵员数量、武器装备的级别、战场分布的广阔,还是战争结果的

出人意料,以及它对中华民族发生的深刻影响,就连在它之前持续了八年之久、堪

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也不能不相形逊色。

  一对难兄难弟

  对于这场战争,我一直有著浓厚的兴趣:怎么打成这样?为什么领导抗战胜利

而声望达到顶峰的蒋介石,会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溃不成军,将江山拱手输给

他一贯惧怕而又打心眼儿里瞧不起的共产党?许多年过去了,学者们作过探究,国

共双方也各自进行过检讨和总结。我们不妨抛开历史的恩恩怨怨,那些胜利者令人

讨厌的炫耀于世,那些失败者引人发笑的诿过于人,以「白发渔樵」的心态地坐下

来,替国民党归纳一下。原因大致有:

  一、政治独裁腐败失掉民心;二、日本入侵给共产党以发展壮大之机;三、苏

联提供便利使共军在东北站住脚;四、美国对华政策的错误;五、共产党的统一战

线及谍报活动;六、战后经济破溃;七、军事战略的重大失误;八、国民党内部的

派系斗争;九、共产党解放区实行土改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

  这些都是原因,都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都没有错。不过以此来盖说当年的

这场战争,仍太嫌单薄。就我而言,如果仅仅咀嚼导致战争胜负的几条原因,也是

维持不了那么久的兴趣的。我以为,在这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得失背后,

一定还藏有某种文化的咒语。它不仅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性质,还主导著它的运势,

在所谓「战略决战」的数十年前即埋下日后方能揭晓的「天机」。如果说「将军决

战岂止在战场」,那么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间,它仍在暗中持续不断地发生著作用。

  国民党与共产党,这是一对主宰二十世纪中国命运的难兄难弟。国民党是兄,

共产党是弟,即使彼此结下血海深仇,弟被兄杀得扪伤四散,兄被弟打得抱头鼠窜,

它们之间的血缘与排行关系是不容置疑和不能乱的。国民党参与建立了共产党,共

产党参与改组了国民党,两党被北洋政府统称为「乱党」。「乱」就是革命,两党

都以革命为宗旨。如果进一步比较,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相似之处:师法苏俄,走列

宁式道路,按照布尔什维克的原则建党,党高于国,党指挥枪,实际上是以最高军

权赢得党内的最高地位,全党服从领袖,重视和控制宣传舆论,以民主为口号行独

裁之实,指对方为「革命的最大敌人」,把一切异己者都指责为对方分子。

  如今,这两兄弟都垂垂老矣。国民党号称百年老店,共产党也快满八秩高龄。

国民党历经兴中会(一八九四年十一月,火奴鲁鲁)、同盟会(一九○五年八月,东

京)、国民党(一九一二年八月,北京)、中华革命党(一九一四年七月,东京),直

至一九一九年十月孙中山宣告正式更名为中国国民党,可说是从一开始便历尽沧桑。

共产党的创建则较简单,由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联合组成。如果

从正式以现名建党那天算起,两兄弟相差实不足两年。

  「党」字蕴含的不祥之兆

  民国初始,朝野各地组党凡一千馀个。有的叫「党」,有的叫「会」,有的叫

「社」,有的因利益相同,有的因政见相近,有的因脾气相投,有的因地位相当,

有的代表某个地方,有的代表某种职业,有的为暂时的联盟,有的纯属乌合之众。

作为一种在社会上具有活动和影响力的团体,有一定组织形式的「党」开始登上中

国的政治舞台。这当然是对西方政党体制的简单模仿。我不知道为什么恰好选用了

这个字。在中国人的固有词汇中,「党」本是略带贬义的:党争、党祸、党羽、党

议、党锢、朋党、结党营私、党同伐异……都不是什么好事。史书上记载的所谓「

党」,如东汉桓帝时的党锢、北宋时的庆历党论、明末时的东林党议,给政治和社

会带来的都是灾难。传统士大夫因有「君子不党」之说。可惜的是,中国推翻帝制、

建立共和,却把西方的「Party」当成了「党」。简直就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的不

祥之兆。

  译名还只是表面,重要的应在其实。国民党从兴中会、同盟会发展而来,虽经

俄共顾问帮助改组,其帮会色彩依然很浓。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即仿照了中国民间

秘密帮会建制。入会要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

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现在来看这一誓词,并未超出洪秀全的拜上

帝会的政治报负。孙中山自幼景仰太平天国,自许「洪秀全第二」。兴中会一经成

立,数月内会员发展到百馀人,全为广东籍。其中,侨居海外的洪门会、三合会、

哥老会、兴义会、致公堂占很大的比重。一八九九年一一月,兴中会乾脆邀集哥老

会、三合会首领在香港集会,歃血为盟,集合成一个帮会组织「兴汉会」,共推孙

中山为总会长,策划和发动起义。

  其后,兴中会又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组织的华兴会,章炳麟、蔡元培、吴

敬恒组织的光复会,联合组成同盟会。至民国初年,同盟会又联合共和实进会、国

民公党、国民共进会、统一共和党,组成国民党。孙中山毕竟从小留洋,接受完备

的西方式教育,其见识、思想和志向远高于各帮会首领。这是他能够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革命党推翻满清帝制、建立共和,及同盟会终能区别于其他帮会的根本原因。

但他毕竟未能脱离帮会体系,在由同盟会向国民党转化的过程中,最后起指导作用

的又是俄国顾问。俄式共产党组织,与中国民间秘密帮会形式有许多相似之处。

  中国的秘密帮会有哪些特点?一、组织的非公开性,即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组

织都是在秘密状态下存在的;二、具有秘密的宗旨(包括口号和誓词),奇异的入会

仪式,相互联络的隐语暗号;三、进行非法活动;四、对官府朝廷进行不同程度的

反抗。(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

  南会与北教

  中国自清代以降,秘密帮会的数量及势力激增,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致又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会党,如天地会、哥老会;一类为教门,如白莲教,及闻

香教、八卦教、神拳教、在礼教等分系。会党与教门之间,并不一定互相排斥,相

反,还可能互相渗透融合,乃至演化。清帮由罗教演化而来,有些省份的三点会演

化为斋教、洪莲教。更有一些秘密组织亦会亦教,或非会非教。一般情况是,会党

盛行于南方,教门则盛行于北方。故有「北教南会」之说。

  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是从南方发展起来的,十分符合秘密会党的基本特徵。

共产党则起源于北方。中共「一大」虽然在上海召开,建党后在南方的活动也远较

北方为盛,但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却是以北京大学为基地,传播马

克思的共产主义及列宁的阶级斗争学说的。一九二一年四月,共产国际和俄共(布)

党派遣的代表维经斯基抵达北京,五月抵上海,先后找李大钊、陈独秀联系建党。

维经斯基的使命,明显地带有「传教」性质。不久,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

南、广州、旅日、旅法等八个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第二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派代表在上海秘密组党。同时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科尔

斯基。马林是共产国际的执行委员,曾在荷属东印度组织和建立了印尼共产党。他

在会上作长篇发言,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

当他谈到在莫斯科与列宁的会见时―

  「会场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列宁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马林说

起列宁对中国的关怀,期望著中国建立共产党,期望著世界的东方建立起社会主义

制度,中共代表们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倘不是马林事先关照过不许鼓掌,以免惊

动密探,代表们定然会热烈地鼓起掌来。」(叶永烈《红色的起点》)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七十多年前,那个「红色的起点」,看到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一位来自共产国际教廷的高级传教士,向新教友们传达教皇的期望。这是一九二一

年七月的上海。几乎是同时,北京也有一伙人秘密聚会,另外成立了一个中国共产

党。组织者是胡鄂公和邝保汉,主要成员有熊得山、汪剑农、彭泽湘等。他们创办

了一个刊物《今日》,故被称为「今日派共产党」。「今日派共产党」曾派彭泽湘

等人赴莫斯科,要求得到承认并加入共产国际,却遭到拒绝。原因很简单,他们没

有经过教廷委派的代表指导,擅立教门,不是「正统」的共产党。不久,宣布解散。

  很明显,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同是秘密帮会,而前者是会党,后者是教门。

教门以信仰(迷信)为凝聚力,这是它不同于会党的最关键所在。共产党以共产主义

为信仰,从一开始便接受共产国际(教廷)的领导和经济支持,这又使得它有别于一

般的民间教门,组织上更为严密。

  现存最早(红军时代)的中共入党誓词是:「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

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与兴中会的入会誓词相比,共产党的誓词更强

调纪律性和秘密性,而且要以「牺牲个人」为代价。誓词对党员不仅仅是严格的约

束,还有进一步的要求,即无条件的奉献。国共两党的成立,尤其两党经过艰难和

复杂的发展道路,先后作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当然不是简单的

民间帮会形式可以概括的。

  「联共」与「容共」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孙中山与苏俄共党及政府取得联系,多次会见维经斯基、

马林及苏俄政府全权代表C.A.达林;又与苏俄政府特使越飞密商,发表《孙文

越飞宣言》,著手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的政策。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国民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代表总数为一九八人,其中有加入国民党的中

共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谭平山、李维汉、夏曦、于树德等。大会选出二

十四名中央执行委员,中共党员占了三人;选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十七人,中共党

员占七人。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中共党员以私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是共产国际的意思。起初,遭到包括总书记

陈独秀在内的许多党员的激烈反对,终于抗不过「上级机关」的命令,只好服从。

于今中共评判这一段历史,仍认为陈独秀犯了左倾错误;不得已加入国民党以后,

他多次表现的妥协又被指为犯了右倾错误。真是左右为难。其实陈独秀反对加入国

民党并没有错;既入国民党,尽量与之妥协也没有错。如果不能做到尽量妥协,当

初一定要加入干什么?陈独秀左也错右也错,无非是共产国际总是有理。

  大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造成党内有党的中外奇观。中共方面称孙中山采行

「联俄联共」政策,国民党方面则称之为「联俄容共」。想当初,是「联」也用过

「容」也用过的,而一字之差,精微大义。「联」是联手,两党之间地位是平等的;

「容」是包容,我中有你,你中却没有我。事实上,「容」比「联」要确切。国民

党几经沧桑,人多势众,政治上也有相当稳固的地位,所谓「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实际上早已不是第一次,不过是第一次堂而皇之公开亮相罢了。与中共「一大」

的鬼祟、偷摸和寒酸,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国民党家大店大,又有过「兼并」其他

会党的成功经验,因而把「容共」也只当做小小的一次兼并。殊不知这一次却非同

小可。

  共产党寄身在国民党之中,并没有被吃掉,而是趁势发展壮大,短短几年,至

数万人之众。国共之间愈演愈烈的的矛盾斗争,及日后共产党差点被赶尽杀绝、国

民党几遭灭顶之灾,都是由共产国际一手导演的这场「入党」戏开锣的。不能说共

产国际早料到有这样的结果,它连自己的结果都未能预料。作为统一指挥各国共产

主义运动的最高教廷,实际上是苏俄手中的傀儡,它给中国的国共两党从来就没有

出过一个好主意,都是些要多糟糕有多糟糕的馊点子。这一点,斯大林后来也不得

不当著毛泽东的面承认了。

  如果国共合作的方式,真是「联」而不是「容」,彼此为友党而非党中之党,

发生日后那样激烈的摩擦和残酷的斗争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俄国共产党的前身是

俄国社会工党,该党在正式成立之初就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

数派)。共产国际是否教条地照搬俄共的经验,有意要在中国国民党内人为地造成

一个「布尔什维克」,恐怕是永远找不到答案了。事实上,国民党内的这些「布尔

什维克」只能是「孟什维克」。一旦其继续存在使「纯粹的」国民党人感到如芒在

背,它也就难逃血光之灾了。这也是跟俄共学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孟什维克企图

组成一个合法的反对党,结果惨遭镇压,许多孟什维克分子被迫逃亡国外。一九二

七年,手握重兵的蒋介石「四一二事变」,继而在各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

作完全破裂。

  「宁可错杀一千」开恶例

  蒋介石此举,开了一个恶例。无论事后他勉强举出多少理由,如共产党阴谋打

倒国民党、打倒三民主义、制造恐怖、引发外交冲突……等等,都没有任何法律及

道义上的根据。即使真要打倒某个党、打倒某个主义,无非党派信仰之争,如果据

此可以作为杀头的理由,这个党和主义也就合该打倒了。至于恐怖,共产党的确制

造了一些,如湖南的农会运动,但比起「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大屠杀,

简直如同儿戏。总不能「因为你搞了点恐怖,所以我要对你百倍千倍的恐怖」吧?

有人说,以共产党后来的坏,可见当初把它赶尽杀绝是对的。这种「先见之明」更

是荒谬。以「未来之坏」预先定罪,请问是哪家的法律?

  国共既已合作,就是革命的盟友,至于政见、信仰、策略诸方面的分歧,能容

则容,不能容则可以讲清楚,有话好好说。诚如国民党中央主席汪精卫与共产党总

书记陈独秀,在两党关系剑拔弩张、猜忌日深时发表的《汪陈联合声明》所言:「

两党合作,本有各种不同的方式、重要之点,是在两党大多数党员,双方以善意的

态度,解决此问题,方不违背合作之根本精神。」硬是说不清,问题无法解决,非

要分开不可,无妨好合好散,好歹盟友一场,何必同室操戈。而且「容共」方式,

共产党是客,国民党是主,如今「革命尚未成功」,哪有翻脸不认人,转过背捉了

请来的客人操刀就杀的道理?这种仗势欺人、一阔脸就变的作派,比割据各地的军

阀更加等而下之,活脱脱一副黑社会流氓的嘴脸。

  蒋介石向共产党开刀,除了直接动用军队,上海帮会的三大头子杜月笙、黄金

荣、张啸林出力甚伟,尤其是镇压共产党控制的工人纠察队。这一段史实大量见诸

各类文献,本文不再赘述。蒋介石早年曾拜黄金荣为先生,还投了门生帖子。一九

二七年以北伐军总司令的身份再到上海,黄金荣退还了帖子,以示不敢收这样显赫

的徒弟。二十年后,即一九四七年,当上中华民国总统的蒋介石上门为黄金荣拜寿,

仍跪行磕头大礼。当然不能说,此时的蒋介石仍是青洪帮中人,仍受帮会规矩的制

约,但他将帮会的那一套习气带进了中国的政治,而且终其一生未曾改变。

  海外一些学者,曾讽刺共产党赢了国民党不过是应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枪

杆子里面出政权。」意即共产党崇尚武力,以枪杆子征服天下,缺乏民意和道义的

基础。其实这是国民党逼出来的,或者说,向国民党学来的。国民党的政权在先,

难道它不是枪杆子打出来的,反倒是民主选举选出来的吗?它先是试图搞过一阵子

「民主」的,随著刺杀宋教仁的一声枪响,认定这条道走不通,一咬牙拿起了枪杆

子。建立黄埔军校,打军阀,打党内的反对派,打共产党,还迫不得已打了日本人。

国民党从掌握政权到退出大陆,就没过过一天不拿枪打仗的日子。共产党以前并没

有自己的武装,只是跟著国民党干,在国军中任几个职务而已,忽然有一天被赶了

出去,挨了打,还不痛定思痛,拼死也要拉起一支自己的军队来?既然拉起了自己

的军队,它又打赢了,活该你国民党拱手交出政权,尽管心里酸溜溜地不好受,也

就怨不得人家「玩真家伙」了。这套玩法是你先弄出来的。

  无论国民党怎样夸大共产党的力量,它最终还是低估了这个对手。历史证明,

共产党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它强大的再生能力,似乎已经远不是某个普通的教门或

者会党所能企及。我们应该另外找寻原因。

 

家园 好文,谢谢转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