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此地并不遥远――下关追思【原创】 -- MP4

共:💬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此地并不遥远――下关追思【原创】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两头各有一个岛:九州和北海道。在西边,日本海与濑户内海之间,有一道浅而窄的海峡,日本人称之为关门海峡,对面就是九州岛。

从山阳线乘坐电车一路沿山口县西去,下关就在这个海峡的咽喉之处。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日本的战国时代,这儿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战役。至今还留有遗址。沿海滨街道漫步,路边甚至就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中古大炮,用铁栅栏围着,边上立一座碑,记录着当时的一段战事。抬眼对岸,就是北九州,但见一片翠绿青山。

下关是一个海滨小城,非常安静整洁,依山傍海,环境十分优雅,在车站看地图,发现据此约三、四十公里外还有一个叫新下关的城市,从标示看似乎是规模更大,具有现代风格的城市。但下关除了几家超市、商社和赌场(单子球),几乎没什么现代建筑。这儿街道不宽,行人稀少,应该是居住人口不多。在日本,与关东的繁荣相比,九州这边就算是“贫困地区”了,即便是福冈,与东部大城市相比,感觉也略显寒碜。不过与现代化制造出来的共同性相比,在这儿更能体会到民族性的特征,比如那些星星点点散布在路旁,山腰的日式建筑,仅仅从外观看,就有着鲜明的日本特色,又和中国传统建筑那么的相似。那结构,那形态,那布置,那屋檐,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我曾经入住过一家和式旅馆,这在日本是很多的,尤其是私人所开。建筑为全木结构,庭院是石子路,边上是几棵参天老树。进门首先换拖鞋,一道楼梯上到二层的客房,里面铺着塌塌米,没有床,睡觉的时候从壁柜里取出被褥,席地而卧。饭后,在阳台上的小茶几旁席地而坐,品着主人送上的一杯清茗,遥看着落日的余晖,心中是一种放松和闲适。难怪有同事感叹:“日本真比中国还要中国。”

真的,这种“类中国特色”,就是在国内都已经很难找到了,尤其在大兴土木,狂盖高楼的90年代。我们曾经大力抵制过“全盘西化”,不过真的说起来,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在很多方面所丧失的民族传统,比起公开喊叫“脱亚入欧”的日本还要多。

下关处于关门海峡最窄之处,一座气势磅礴的铁索桥横跨海峡,下面还有海底隧道可供行人通行,此外,也可以选择乘坐渡船绕行。海峡的宽度我已经忘了,手头也没有资料,不过从海底隧道步行过去,大约只需要半个小时。

对于下关,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相信对于中国人而言都是如此,因为这儿还有另外一个我们熟知的名字――马关。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在这儿签署过一份屈辱的《马关条约》。

今天看来,那是一场“洋务运动”对“明治维新”的较量,结果是政治保守,制度腐败的清王朝一败涂地,不仅在朝鲜、辽东,在东海拥有当时可算一流舰队的北洋水师也未幸免。当时日军渡过鸭绿江之后,一路竟然没有遇到过有力抵抗,兵抵旅顺时,还担忧会有一场恶战,殊不知清军早已望风而逃,弃城已两日了。

军事上失利后,还出过这样的笑话:一个御史,奏请起用檀道济为大将,檀道济是南朝宋时人,死了一二千年,这不学无术的御史因同僚建议起用董福祥,假檀道济之名以示意。他问檀道济三字如何写法?经同僚书示,就因此冒昧照奏。还有一个官,奏称日本东北有两个大国,一是缅甸,一是交趾,日本畏之如虎,请遣使约其夹攻,必可得志。就这么一个不思进取,一意维持自身利益的末路王朝才会有此等愚昧无知的官吏。所以中国不败才真的是奇迹。富国强兵不是靠引进技术,靠建工厂,买军火,实行一点工业化就可以实现的。因为要战胜敌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这正是甲午战争的教训。

随后,恭亲王令李鸿章作为议和的全权大臣,起航东渡。此时日本已北据营口,南占澎湖,所以绝对不会轻言停战,而且苛刻地提出以山海关、大沽口及天津这三处京畿要口作抵押为停战条件。李鸿章虽据理力争,然战败之国,难以言勇,只好使出了一个“拖”字诀,迁延敷衍,一天,从会场返回途中,突遭刺客暗算,一颗弹子正中左颧。西方列强尤其法德俄,对日本野心过大也不满意,于是西方舆论大哗。各国新闻报纸也代鸣不平。日本方面才自觉理屈,只好降低停战要求。那位狂热的日本刺客,恰恰帮了清庭的一个倒忙。即便如此,《马关条约》让步之大,赔偿之巨,仍是前所未有的。只是辽东半岛的割让因为俄德法的联合干预,日本被迫让步,而台湾及包括澎湖列岛在内的所属岛尽数割让与日本,从此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五十年之久。

条约签署后,在朝野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李鸿章也被免职。更可悲的是,即使前门拒了狼,后门又进了熊,两江总督张之洞谏阻和议,竟称“赂倭不如赂俄,所失不及一半,就可转败为胜,恳请饬总署及出使大臣,急与俄国商定条约,如肯助我攻倭,胁倭尽废全约。即酌量划分新疆,或南路数城,或北路数城”。好一个土地换面子!俄国仅以协力御日这个口惠,轻易就掠夺了大片中国土地,更贪婪到了竟要控制整个东北,还把魔爪伸到胶州湾。这才有了后来日俄之战。

然而中国呢,策略后来也摇摆不定,但联俄也罢,联日也罢,联英美也罢,无非抓稻草而已。列强名为相助,实则欺骗,均为利而来。国力衰弱至此,已不是一两声叹息可止。

在下关时,我曾经突发异想,想找一下有没有关于签署《马关条约》的纪念物证,比如碑,匾之类,因为这毕竟是日本走向一个军事强国,可以抗衡西方列强的第一个标志和信号。不过被告知没有,没想到对中国人而言刻骨铭心的失败,对日本人而言那胜利似乎不值一提,倒是关于日俄战争,书店里至今还有不少书籍在卖,有专著,有小说,纪念标志甚至就建在了中国。

行走在通往九州的海底隧道,忽然想到,假如有一条时空隧道,可以让中国人亲眼目睹,亲身参与一百多年前的那场耻辱,感受会是什么样的?我猜想,很多人会更加痛恨日本,会咬牙切齿,象今天不少人正在做的那样。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一百年来我们确实长进不大,甚至连“知耻而后勇”的古训都忘了。仇恨与偏见应该随着历史而远去,后人的当务之急是奋发图强。因为我们仍还落在后面,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距离那个时代至今仍然并不遥远。自以为强大,看不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困难甚至险境,满足于为一点点成就而沾沾自喜,可能我们还会让再输一次,那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不是输给日本,而是再次输给我们自己。

下关―马关,此地距离中国并不遥远。同样,那段历史距离今天也并不遥远。

家园 好文,实令人感慨万千
家园 Nice!
家园 唉,人必自侮,而后他人侮之。现在最需要的还是踏实的作风

经常在网上看到所谓的愤青们的狂妄表演,有时候忍不住想,难道中国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那样的话前景实在堪舆啊。

什么时候才能不那么浮躁呢,或许是我多虑了!喝了点酒,语无伦次中,见谅!

老兄好文啊,佩服!

家园 酒後行文??能如此流?畅o ??世李白呀?u
家园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呵呵

开个玩笑,今天喝的一塌糊涂,脑袋都不清醒了,只能胡说一通了。

你一会儿英文,一会儿简体中文,现在又耍起了繁体,简直是灵犀挂角,不着痕迹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